登陆注册
10708000000023

第23章 烛影斧声——赵光义杀兄夺位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夜。

室外朔风怒号,大雪纷飞;室内灯光摇曳,暖气融融。灯光下,两个衣着华丽的中年人正对坐着饮酒。他们,就是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看来,这兄弟俩有什么军国大事要商量,他们把所有的宦官、宫女都屏退了。宦官、宫女们在远处守候着,以备随时应付皇上的呼唤。

起初,从灯影中,宦官、宫女们看见这兄弟二人酌酒对饮,边饮边说些什么。后来,只见赵匡胤拿着什么东西指向赵光义的那一边,赵光义急忙离席躲闪。又听到赵匡胤大声说道:“干得好,干得好!”接着便是斧头触地声和如雷的鼾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烛影斧声”的故事。

当夜,赵光义留在宫中。

约摸五鼓时分,宫中传出消息:皇上驾崩了。拂晓,皇后、皇子及文武大臣赶到寝宫,只见宋太祖的尸体玉色温莹,就像用水洗过的一样。

皇后、皇子自然有一番哭闹,宋太祖的另一个弟弟赵廷美也跟着悲泣出声,内侍们七嘴八舌地解劝。赵光义却悲而无泪。叹着长气说:“太后遗诏,皇兄有命,我只好担当皇帝的重任了。”

宋皇后一听便愣住了,接着索性大嚎起来。过后又拉着儿子对赵光义说:“我们母子的性命,全托付给你了。”

赵光义安慰道:“我当与你母子共保富贵,请皇嫂不要多虑。”

于是,赵光义宣布即皇帝位,改元太平兴国。他就是宋太宗。

宋太祖崩逝的那天晚上,人们只看到烛影之下赵光义离席似有退避之状,只听到有斧子戳地的声音,而不知他是怎么死的。宋太祖暴死以后,继承皇位的不是其长子赵德昭,而是大弟赵光义。这种不正常的传位方式,使人们有理由怀疑是赵光义杀死了自己的兄长。然而,宋太祖究竟是不是赵光义杀死的,史书里却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有字里行间的暗示。于是,关于宋太祖的死因,便有了种种传说。

有人说,宋太祖当时已经病危,特地把赵光义叫去嘱托后事,让他继位,以保住赵氏江山。而宋太祖之死,则属于正常死亡。

有人说,宋太祖是被赵光义害死的。赵光义在喝酒时暗中作了手脚,宋太祖是被毒酒毒死的。

还有一种传说,说是当时宋太祖背上长了一个大疮,非常痛苦。赵光义入视时见一女巫正在用手为宋太祖捶背。他便抄起一把斧子向女巫砍去。那女鬼冷笑一声躲过,利斧反落在宋太祖身上,大疮虽被砍坡,但流血不止,宋太祖不久便死去了。赵光义这把利斧是为了砍鬼还是砍人,是为了解除宋太祖的痛苦还是为了自己早日当皇帝,那就谁也说不清了。

总之,人们对于宋太祖的死因,作了这样那样的猜测、分析和判断。时至今日,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烛影斧声”,成了千古疑案。

宋太宗在即位之前并不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宋太祖死前也没有留下遗诏让他继位。只是宋太宗自己说,宋太祖临死前把他叫去嘱以后事。宋太祖到底说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反正死无对证,宋太宗愿怎么说就怎么说,谁又能去辨别真假呢?但人都是有思想的,宋太祖死得那么突然,那么蹊跷。有那么多的疑点,人们不能不有所怀疑。他们不敢公开揭短,只好背后私下议论。尤其是宋太祖的弟弟廷美和宋太祖的儿子德昭、德芳等人,更是觉得疑窦丛丛。

宋太宗不是以皇太子的身份继位,心中一直忐忑不安,后来听到有人私下议论,更是抓耳挠腮,没有办法。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也就是宋太宗即位的第六年,正在他对其继位不知怎么解释的时候,在宋太祖朝担任过宰相的赵普突然上书朝廷,对宋太宗继位问题作了圆满的解释。

据赵普说,建隆二年(961年),宋太祖的母亲杜太后病重时,曾派人将他召去。赵普到后,杜太后屏退众人,室内只剩下杜太后、宋太祖和赵普三个人。杜太后向宋太祖问道:“你知道你得天下的原因吗?”

宋太祖答道:“儿臣之所以得天下,是靠祖宗的阴德和太后的福气。”

杜太后道:“不对!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所以你才夺得了江山。如果当时周氏立有长君,天下怎么会落到你的手里呢?所以,你百年之后应传位光义,光义传光美(即廷美。宋太宗继位后,为避宋太宗讳,改名廷美),光美再传你儿德昭,不可像周世宗那样让小孩子当皇帝。四海至广,万几至众,国有长君,乃社稷之福也。”

宋太祖听了杜太后的话,连连点头称是:“母亲教诲,儿臣当谨记在心。”

接着,杜太后又看了看赵普,对他说:“你要和皇上一同记住我的话,不可违背。”

说吧,杜太后命赵普于榻前写下盟书,并与纸尾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写完之后,藏于金匮,特命谨密宫人掌之。

赵普上书所谈的这件事,历史上称为“金匮之盟”。

宋太宗接到赵普上书,当即在朝臣面前宣读。然后,又到宫中金匮中找到了这份誓书。当宋太宗将它从金匮中拿出来,抖掉上面的灰尘,展示给众臣看的时候,人们无不惊愕万分。

有了这份誓书,宋太宗即位似乎无懈可击了。

然而,所谓“金匮之盟”仍然让人怀疑万端。

有人说,这份誓书已保存了二十年,赵普为什么不早一点拿出来呢?

有人说,按这份誓书所示,宋太祖早就决定传位于宋太宗,为何不早些明示天下呢?

有人说,杜太后既已有意于次子,为何不让宋太祖明令颁布天下,却让赵普写一份誓书偷偷地藏起来呢?

更让人怀疑的事,杜太后死时,宋太祖才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他的长子德昭也已经十一岁了。到宋太祖五十岁死的时候,德昭已经二十五岁了,小儿子德芳也已十七岁,根本不存在什么“幼儿主天下”的问题。难道是杜太后算出宋太祖一定要短命吗?

于是,“金匮之盟”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其实,拨开历史迷雾,一些所谓“千秋疑案”是可以揭开的。

首先让我们看看“烛影斧声”这个千古之谜。

原来,赵光义不仅是宋太祖的亲弟弟,而且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时立有大功。他是陈桥兵变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是他提前准备好黄袍,在陈桥驿披到了赵匡胤的身上,成为拥立宋太祖的主要功臣。因此,宋太祖非常器重他。宋朝建国后,宋太祖任命赵光义为开封尹(都城最高行政 长官),封他为晋王。朝会排班时,赵光义的位子排在众臣之首,以表示地位的崇高。

宋太祖对这个弟弟的礼遇也特别深厚,多次到他的府上叙兄弟之情,或请他到宫中酌酒对饮。晋王府第由于地势高,池子里经常缺水,宋太祖亲自督促工役千方百计解决水源问题。有一次赵光义病了,不省人事。宋太祖听说后,十分着急,赶忙前去探视。还亲自点燃艾草,给弟弟热炙。赵光义醒后,觉得炙得头痛。宋太祖就用艾草炙自己,试验怎样炙才有效而不至于引起头痛。就这样,整整大半天,宋太祖都呆在晋王府中,直到赵光义发透了汗,完全苏醒过来,才回宫去。

有一天,赵光义到宫中赴宴,喝醉了酒。宋太祖怕他出事,亲自送他出宫,下殿阶时,还搀扶着他。这些事对普通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宋太祖以皇帝之尊,对弟弟如此厚待,可就不同寻常了。古代帝王,大多少情寡义,虽同胞手足之间,也是如此。宋太祖如此行事,实属凤毛麟角。

宋太祖对赵光义非常信任,丝毫不加警惕。史载,开宝初年。一个殿前都虞侯上奏宋太祖说:“晋王在京肆意不法,对部下一点都不管束,纵使他们广结天下豪俊,阴有所图。”请求宋太祖对赵光义采取措施并进行惩罚。宋太祖一听,大怒道:“朕与晋王雍睦起国,兄弟和好相保,哪里会有什么异图之事!你这等粗狂小人,说此胡话,分明是要离间我们兄弟的手足之情!像你这样的小人 ,留着何用!”说罢,立即叫武士把这位殿前都虞侯杀了。

然而,豁达大度的宋太祖对待自己这个城府极深的弟弟的态度太天真了。他对外人防范甚严,妙计横出,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称道。对待素有野心的弟弟却从来不加防范。殊不知,权力这个恶魔,早已将人性扭曲了,宫廷政变的血腥早已把骨肉亲情荡尽。为了皇位,子弑父者有之,如刘劭、杨广;父杀子者有之,如汉武帝、唐玄宗;母杀子者有之,如胡太后、武则天。至于兄弟阋墙、互相斫杀的悲剧更是俯拾皆是,史不绝书。宋太祖一生雄才大略,南征北讨,克定天下,到头来却死得不明不白。读史至此,不免为之扼腕叹息。

赵光义在辅佐其兄建立大宋王朝的过程中,养成了极大的个人势力,不免对皇位产生非分之想,希望兄终弟及,宋太祖死后由他继位。可宋太祖的正统观念还挺强,他认为,中国自西周以来就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赵德昭继承皇位。但是赵光义功大权重,他怕赵光义不高兴,所以不敢宣布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同时,他对赵光义恩宠有加,百般笼络,希图感化他。

赵光义见宋太祖迟迟不立太子,心中早就明白了八九分,知道宋太祖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偏向自己的儿子。野心极大的赵光义感到靠正常的手段继承皇位已经十分渺茫后,便逐步产生了政变的想法。

要政变,就要有基础。赵光义利用它在大臣中的威望,拉帮结伙,广交朋友,很快就在身边聚集起了一伙人,势力更加强大,羽翼更加丰满。

后来,宋太祖见赵光义势力强大,担心尾大不掉,便想迁都洛阳,一是想换一换环境,二是想通过迁都削弱赵光义的势力,以重新培养自己的势力。但是,赵光义坚决不同意迁都。因为赵光义的声望高,羽翼已经丰满,宋太祖不得不迁就他,从而放弃了迁都洛阳的打算。

赵光义势力日益膨胀,宋太祖忧心忡忡,便想通过和赵光义商量确立太子问题,以打消他的非分之想。因此,才上演了本文开头所叙述的“烛影斧声”的一幕。

至于兄弟俩都谈了什么,人们无从知道。但从赵光义即位前后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分析看,大概宋太祖想确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赵光义不同意,两人曾发生一些争执。赵光义见事情无可挽回,便起了杀心,将随身携带的毒药偷偷放入宋太祖的杯中。宋太祖中毒以后,愤怒异常,拿起斧子去打赵光义。因酒力发作,身体不支,斧头脱手触地。宋太祖最后喊的一声“干得好,干得好”便一语道破了真情,说明二人在酌酒对饮时赵光义确实做了手脚,宋太祖发觉已晚,于是发出无可奈何的呼叫。至于外面人听到的鼾声,则是赵光义布置的疑阵,实际上就是他自己扯的鼾声。说起来,这种伎俩还是他从哥哥那里学来的。想当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时候,赵光义和赵普在外面紧锣密鼓地活动,赵匡胤就曾在大帐中故意扯着鼾声,以示自己对此事全然不知。赵光义在这里只不过是使用当年哥哥使用过的伎俩罢了。

宋太祖死后,赵光义又在其死党、宦官王继恩等人的帮助下,匆匆忙忙洗净了尸体,重新安放好。等到拂晓,皇后、皇子和众臣前来时,人们只见宋太祖的尸体玉色温莹,不知是王继恩等人已作了处理,以为是正常死亡。

赵光义假意恸哭一场,便在哥哥柩前继位。接着,以弟弟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太祖子德昭为永兴节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诏齐王廷美、武功郡王德昭位在宰相上,又宣布太祖、廷美的子女也称皇子、皇女,以安顿人心。

下面,我们再看一看所谓的“金匮之盟”。其实,这个谜底也是不难揭穿的。“金匮之盟”原来是宋太宗和赵普一起编造的谎言。

赵普也是拥立宋太祖的功臣之一,在宋太祖朝长期担任宰相,为朝廷竭心尽力,做了不少好事。但他也有不少过失,如敛财受贿、私运木材、违反朝廷关于宰辅大臣之间不得通婚的禁令等等,引起宋太祖的不满,遂于开宝六年(973年)罢去他的宰相之职,贬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因此,赵普对宋太祖怀恨在心。

宋太祖杀兄夺位以后,人们不敢公开揭短,但私下议论很多,宋太宗感到面子上很过不去。赵普将此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了巴结宋太宗,恢复以前的权力,赵普主动上门为宋太宗出谋划策,编造了“金匮之盟”的故事。由赵普事前写好“盟书”,再由宋太宗偷偷放入金匮,故意弄上一些灰尘,以掩人耳目。

由于赵普曾是宋太祖亲信、前朝重臣,所以他编造的故事容易使人相信,也确实迷惑了不少人,一直影响到现在,事后,赵普重新被宋太宗任命为宰相。

按照正史的说法,宋太祖临终遗命,皇位传给弟弟,弟弟死后再传给自己的儿子。这样,宋太宗以后皇位的继承者应该依次为其弟廷美和宋太祖的两个儿子德昭和德芳。但是,宋太宗不想遵从宋太祖遗命,他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因此,他即位不久,就相继把三个威胁帝位的危险人物一个个清除掉。

首先被清除掉的是德昭。979年,德昭跟随宋太宗征讨契丹。有一天夜里,军中突然不知宋太宗的去向,有人谋划立德昭为帝,以安定军心。但是不久,就知道了宋太宗的下落,立德昭为帝的事也就没有再提起。后来,宋太宗知道了这件事,很不高兴。由于这次北征最后以失败告终,撤退回朝后,过了很久也没有对前一次讨平北汉论功行赏,将士们产生了不满情绪。德昭为这件事向宋太宗进言,请求早日行赏。宋太宗听后,勃然大怒,大声训斥道:“待你当了皇帝之后,再赏赐他们也不算晚!”这话的分量太重了!这不是公然怀疑侄子有篡位的野心吗?德昭当然受不了。他惶恐不安地回到寝所,用水果刀自刎而死。

981年,宋太祖的另一个儿子德芳因病逝世。宋太祖的两个儿子都死了,能威胁宋太宗皇位的只剩下弟弟廷美一人了。第二年,有人告发廷美妄图谋夺帝位,宋太宗于是免了他的官职,将他流放到边远地区。凡是与廷美关系密切的人也全部放逐。984年,廷美在流放的地方抑郁而死。这样,宋太宗可以安安稳稳德地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了。从此,整个北宋时期,皇位都由宋太宗的子孙代代相传,而宋太祖的子孙却都受到压制,不得闻名于世。

宋太祖对其弟宽厚友爱,而宋太宗却对弟弟、侄子如此刻薄、嫉恨,这也大概是人们怀疑宋太祖是被他害死的原因之一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南宋的第一个皇帝赵构没有儿子,而宋太宗的后裔在北宋灭亡时全被女真人掳掠到北方去了,帝位只好由宋太祖的后裔宋孝宗(德芳的第六代孙)继承。而南宋的第五代皇帝宋理宗则是德昭的第九代孙。这样,从南宋的第二代皇帝开始,帝位一直由宋太祖的子孙继承,宋太宗系统从此中断。世人认为,这一皇位的继承,是对宋太宗不遵守宋太祖遗命、没有让其子孙继承帝位的报应。

更令人惊诧不已的是,宋太祖兄弟末世子孙的遭遇竟是那样地不同。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470多人及宗族3000余人被掳掠北去,受尽凌辱。几代之后,二帝之子孙近族已被屠杀殆尽。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宋太祖的末世子孙的遭遇却要好得多。1276年,元军包围南宋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小皇帝出降,被封为瀛国公。小皇帝至通州,元世祖命赐大宴十日,小宴十日,然后赴京陛见。小皇帝长大后,元世祖又妻以公主,可见待遇之厚。终元之世,一直对南宋宗室多加抚恤。同为赵宋宗室,其遭遇竟是如此地不同!读史至此,谁不感到这是历史的报应、历史的讽刺呢?莫非冥冥之中,真的有什么因果报应么?历史可真会捉弄人!

同类推荐
  • 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下)

    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下)

    本书收入文章40余篇:《论周秦“治道”及历史影响》、《从秦始皇陵园的建制看秦代社会矛盾》、《秦早期经济考略》等。
  • 战国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战国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战国时代的各家公司老总们最懂得这个道理。魏文侯任用李悝改革,让魏国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秦孝公起用跨国特长生商鞅进行变法,奠定了秦国强大的根基;燕昭王筑黄金台招徕天下能人,拉开了攻打齐国、替祖宗报仇的序幕……
  • 杨门天下

    杨门天下

    她说,我想成天下最为尊贵的女人。他宠腻的说,好。为此,他便征战天下,血染万里江山,世人皆以为他嗜血冷酷,却不知他为红颜剑指苍穹。三年后,天下统一。她笑魇如花,他负手站在她身边。她出神的望着他,你本就应该是这天下的霸主。他说,天下为聘,娶你为妻,嫁给我可好?她靠在他的肩上说,好。
  • 五代十国战争录

    五代十国战争录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黑暗年代,是中国最混乱的年代。五代十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杀臣,臣弑君。父杀子,子杀父。兄杀弟,弟叛兄。父霸子妻,子,弑兄杀父。阴谋诡计,道德丧失。这是人心可怕的年代,也是中国最大心痛。
  • 大宋军团

    大宋军团

    穿越宋朝的一帮人,具有了一些超能力,看他们如何在大宋掀起大风浪,从平头百姓怎么做成朝廷命官,军队,权力,美女,领土,男人的标志全部尽收囊中。且看他们如何窃取社稷神器,征战四方,建万世不拔之基,成千古帝王之业!
热门推荐
  • 沧海流云

    沧海流云

    丛林小村,懵懂少年,岂料惊逢巨变!沸腾!血液中那隐藏的桀骜冲天而起,双目赤红如血,挥刀而斩。问谁能笑傲天下!踏歌而行:沧海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流云飘,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沧海流云——书写男儿豪情的仙侠。——————————————————本书书友群154500582,欢迎大家进来交流!
  • 倾城王妃:腹黑王爷别过来

    倾城王妃:腹黑王爷别过来

    场景一:某侍卫上前禀报:“王爷,王妃进赌场了,赌输了,要砸场子。”某爷淡淡的开口:“随她。”场景二:一侍卫上前禀报:“王爷,王妃和五王妃换装为男子,进了青楼。”某爷:“随她,她惹事了你们打理。”侍卫嘴角抽了抽:“是。”场景三:一侍卫上前禀报:“王爷,萧妃把王妃的狗给勒晕了。”某爷:“把萧妃的手给剁了。”侍卫:“是。”一侍卫将一休书奉上:“王爷,王妃说要把这封休书给您,说要去泡遍天下美男。”某爷站起来:“来人呐,前去捉拿本王的王妃。”本书原名《腹黑王爷倾城王妃》。新文求支持。欧耶。
  •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2)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宠妻如命:老婆大人惹不得

    宠妻如命:老婆大人惹不得

    “宝贝,那么久你都不联系我,太不仗义了,现在回来你有什么打算?”高高盘着头发,衣着性感的女人跟沐雅说着话。“超越他!”沐雅坚毅无比。五年前她嫁给了自己爱的人,他对她的爱达到宠溺,就因为他相信了自己的眼睛,她才会离开。五年后沐雅秉着超越他的信念回来,再次见到她时候北楠枫则如重获新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彼岸扬沙

    彼岸扬沙

    跨度是两年。在这仿佛集中了人生所有曲折的两年里,杨沙完成了难以置信的蜕变。高三那年她几乎失去了所有。亲情友情和爱情拧成了一股如蟒蛇般缠绕的绳索,让她无法呼吸。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最严酷的法则。而被淘汰一次的杨沙在重新选择的命运中逐渐找回了丢失的温暖。她的命运,她因为挫败而拧紧的眉头,会不会收到上帝的眷顾而舒展呢?她是倒下,还是继续坚强的抗争呢?教堂鲜红的十字架依旧朝着天空的方向,庇佑着所有心怀梦想的人们。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在无限中变强

    在无限中变强

    上天对于每一个生命都皆是平等的,但在丛林中只有猎物和猎人之别,要想不成为猎物,那么就只有变成猎人
  • 你能治愈我

    你能治愈我

    一个人的城市是孤独的,一个人的笑是心酸的,一个人想着另一个人是心痛的。我需要一人来治愈我的伤痛,来填补我失去的青春
  •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陨落的萤火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陨落的萤火

    童话是一场梦,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许只是一场幻觉,享受青春的你我他(她)也正在水深火热中徘徊,体验着现实的残酷,这里,带给你一场属于青春的梦,属于青春的“童话”。
  • 医神皇妃

    医神皇妃

    她是隐在乱世中不染尘埃的仙子,亦是个孤女他是一国皇子,他得她救命之恩,忘忧之上一见难忘深深王宫之中,他视她陌路,她淡然处之一纸休书,断了五年夫妻情份,她远走天涯,身边始终有另个他伴随五年后,她失忆,也已成了别人的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