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26400000033

第33章 为什么不让她们活下去

王开岭

1

不止一次看过这样的电影:美丽的女战士不幸被俘,虽拼死反抗,但仍遭敌人侮辱……接下来,无论她怎样英勇,多么渴望自由和继续战斗,都不能摆脱一个结局:死难!比如在敌群中拉响手榴弹,跳下悬崖或滚滚怒江……

小时候,面对这样的场景,在山摇地撼火光裂空的瞬间,在悲愤与雄阔的配乐声中,我感到的是壮美,是激越,是悲痛之后的力量,是对女战士由衷的怀念和对敌的切齿痛恨。

成年后,当类似的新版画面继续撞击我时,心理渐渐起了变化。除了对千篇一律的命运重复生厌外,我更觉出了一丝痛苦,一缕压抑和疑问……那象征“永生”的訇响似乎在我的胸膛中央爆炸了,它更多地让我感到一股被毁灭的疼,一股死亡惊恐。

为什么不能设置一种让其逃脱魔爪重新归队的结局?为什么不能让那些美丽的躯体重返生活?难道她们必须死去?难道她们就没有活下去的理由和渴望?难道她们的“过失”真的必须以“死”来抵偿吗?

究竟一种什么样的创作心态?

终于,我懂了:是“完美主义”的要求!是“道德洁癖”的要求!是“革命荣誉”的要求!

不错,她有“过失”,她唯一的过失就是让敌人得了手。在同志们眼里,这是永远的“心痛”,永远挥之不去的“内伤”。在这样的大损失大耻辱面前,任何解释都不顶事,任何背景都失去了效力。对女人来说,最大的生命污点莫过于失身——无论何种情势下。而革命道德,似乎更强调这点,不仅精神纯洁,更须肉体清白,一个女战士的躯体只能献给自己的同志,而决不能被敌人染指。试想,假如她真的有机会归队,那会是怎样一种尴尬?怎样一种不和谐?同志们怎么与之相认?革命完美主义的尊严怎受得了?

唯一的出路只一个。也就是所有创作者都想到的那种办法。在一声訇响中,所有耻辱都化作了一缕猩红的硝烟,所有人都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硝烟散尽,只剩下蓝天白云的纯净,只剩下美好的遥远记忆,只剩下复仇的决心和战斗力……

这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这是所有人都暗暗希望的。

她升华了,永生了。干净了,解脱了。她再也不为难同志们了,再也不令爱自己的人尴尬了。她成全了自己和所有的人。

她终于又成了原来的她。不,她比从前更完美!

这算不算一种“赐死”?因为“爱”?因为“呵护”?

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才华和匠心良苦。他们是那么聪明,那么为革命荣誉着想,为男人的虚荣心着想。以死雪耻,自行了断,既维护了革命的贞节牌坊,又不让活着的人背上心灵包袱。谁都没有过错,谁都不欠谁的……

说到底,作者在揣摩革命逻辑和原则行事。怪不得他。尽管正是他,暗地里驳回了“她”继续活下去的请求,但他代表的却是整个阵营,整个集团心理。

失身意味着毁灭!这一点,不仅革命电影中存在,西方作品中也随处可见。《魂断蓝桥》我虽喜欢,却不愿多看,因为太压抑。相反,我更偏爱《罗马假日》,乃至百看不厌,那也是讲述爱情与离别的故事,但那种伤楚却散发着明亮和健康的水果清香,有愉悦感,它让我觉得生活的轻松与美好。其实,我更愿看到《魂断蓝桥》中有一个活下来的“劳拉”,果此,我会深深地感激那位编剧……她曾被迫当过妓女,就再也配不上男主人公了?即须以死来结束理想的爱情?难道唯有死才能恢复她被爱的资格?这种推理的依据是什么?

绝不仅仅“为了艺术”,绝不仅仅为强化悲剧效果,更隐蔽的,是一种可怕的“男权”文化,一种大众心理学,一种对女性身份和价值角色的认定(即使在以解放妇女为目标之一的革命运动中也不例外)。

为此,我断定《魂断蓝桥》是件庸品。那个暗示“劳拉”去死的导演乃一俗物。我喜欢它也仅仅因为它的前半部,因为费文丽那泪光汹涌的眸子。

这种“完美主义”的伦理价值,在设计“我被俘人员”(无论男女)命运时也每每登场。尽管对被俘敌人,我们大可“人道”“优待”,但对自己的被俘同类,却完全失去了这种耐心与宽容:要么将其设计成“叛徒”,要么安排其去做“烈士”,总之,你几乎看不到他们活着回来,必须“消失”……

或许,真的事实并非如此,只是创作者自个先患了洁癖?

与其说是一种创作心理的脆弱,毋宁说是一种革命伦理的需要,一种政治完美主义的需要。

前不久热播的两部公安题材电视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和《永不瞑目》,作者海岩。不知为什么,当剧情刚展开到一半——当女警察欲罢不能爱上了香港黑社会老大的弟弟,当卧底的无辜大学生被迫与毒贩千金有了肌肤之亲时,我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丝不祥,似乎已预感到了他们的“死”……不仅因他们犯了规,违反了工作纪律,关键还在于:其身子已不再“纯洁”!而这,正是革命完美主义者最难谅解和宽恕的“罪”……

或许作者本人即这样的“道学家”,患有难以启齿的心理障碍。亦或许乃自我审查的结果,被迫这样写,否则即无法从政治伦理的标尺下通过。

这使我想起了生物界的一种哺乳原则:据说一些性情多疑的动物,假如幼崽染上了陌生者的气味,比如与人或其他动物接触过,它将被亲生母亲咬死。原因是:它被染指过了!它不再“纯洁”!

2

近读一本由印度女学者布塔利亚·乌瓦什著的《沉默的另一面》。书中记述了1947年,随着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宣布分治和独立建国,在被拦腰截断的旁遮普省,发生的大规模教徒流亡和冲突:以宗教隶属为界,印度教、锡克教人拥向印度,伊斯兰教人拥向巴基斯坦。短短数月内,一千二百万人逃难,一百万人死亡,十万妇女遭掳掠。

布塔利亚以大量实录记述了这场人类灾难,尤其妇女的遭遇更加惨烈:为防止妻女被敌玷污,为了保护其贞节名誉,大批妇女被自家男人亲手杀死,或自行殉身。布塔利亚记述了多个故事,杀害妇女的方法有服毒、焚身、刀砍、绳勒、枪毙、锔死。在锡克族居住的一个村子,九十名女人集体投井自杀,仅三人幸存,一位叫巴桑特·考尔的幸存者回忆:“我们大家都跳进了井里……我也跳了进去,带着我的孩子……就是这样,井太满,我们没法淹死。”读到这,你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世上竟有一种叫做“谋杀”的爱!死,反而成了一种救赎,一种恩惠与眷顾?

据说,那眼井太惨烈太著名,连印度总理尼赫鲁都忍不住去探视一番。

对于那些亲手杀戮亲人的男人来说,即使事情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他们也不为当年的事有一丝愧疚,反倍感自豪,为自己的妻子姐妹毅然领死而充满赞美之情。

几十年后,当许多被掳掠的妇女大难不死返回故里,迎接她们的第一句话即:“你为什么回来?你死了会更好点儿。”

对这种针对女性的屠杀,布塔利亚透过行凶者的价值心理,着重分析了事件背后潜藏的社会文化,她指出:“不论印度教、回教还是锡克教,都把女性的母亲角色和生殖功能联系于民族国家大业的开展,联系于文化传统的保护。女人身体成为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男人集体的财产、反殖抗争的工具。”

你甚至很难说清楚,这究竟算一种“爱”,还是一种刻意的惩罚与虐待。由于女性天然的生理构造,其原始的生殖色彩、性行为中的被凌驾性和受侵略性,使女性肉体艰难地担负起宗族的繁衍、荣辱、兴衰、尊严、纯洁、忠诚等象征属性,女人身体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隐喻,人们在她身上灌注了超额的价值想象和历史记忆:政治的、伦理的、民俗的、宗族的、国家的……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奇怪现象:古老的民俗特点往往能顽强地在妇女身上得以持久地保留和延伸,对女性习惯和形象的设计与制定,总是远远大于对男人的要求。于女人而言,这些“不能承受之重”带来的往往是悲剧,是身心的双重禁锢和摧残。一旦发生宗教危机和异族火拼事件,女性的身体便首当其冲,沦为双方的战场——因为自己的重视,也势必会引起对方的重视,尤其宗族冲突。“当两阵敌对冲突时,争相糟蹋和强奸对方的女人,成为征服、凌辱对方(男人)社群的主要象征和关于社群的想象。”(布塔利亚语)。这一点,在印巴冲突、波黑战争和科索沃动乱中都表现得极充分。

所以,战乱中的女人,是最不幸的。历史的牺牲,更大程度地表现为女性的牺牲。战乱最大的代价、最沉重的灾难和黑暗部分,往往以落实到女性身上为终结。胜利亦只是男人的胜利,而不会给女人带来多大的轻松。比如日本侵华战争过去了那么多年,但“慰安妇”问题直到今天,还成为笼罩受害国的一块阴云:被炸毁的城市、被抢掠的资源,被虐杀的生命,都可以不要赔偿,不要精神安慰,但被侮辱的女性身体,却需要讨一个说法……或许在我们眼里,战争最大的毁坏,就是对女性身体的占领,最严重最难以愈合的创伤,即女性体内的创伤。

这种关于女性身体的文化想象和价值象征性,即使在西欧,在文明程度较高、理性发达的地区,也难有例外。比如,在法国或意大利,二战胜利后,人们竟自发地组织起来,对那些和德国占领者或侨民通婚的女子施以惩罚,将她们剃光了头,令其抱着“孽子”上街游行示众,随意羞辱、虐待甚至杀戮……在自己的同胞眼里,她们是“不洁”的,是不能被原谅的。即使对德军俘虏,也没这般态度。

可假如“占领”异国女子的事发生在男人身上,非但不受谴责,反而被同胞捧为英雄……为什么?难道是女性在生理构造上的隐秘性和凹陷性,较之男性肉体,更易使人产生“不洁”的联想,才导致对之的苛刻要求?

不管怎样,我对所谓“女性解放”时代的到来并不乐观。只要对男女肉体的审视态度上仍存在双重标准,只要不能平等地看待男女“失身”,只要继续对女性肉体附加超常的非生理意义和属性……“洁癖”就会继续充当女性最大的杀手。

同类推荐
  • 海棠依旧

    海棠依旧

    她自己不但有文集问世,而且帮助女子文学社成员出书。一套八卷本的《红鬃马》文集记录了她与文学社成员追求文学之梦的艰辛和成果。斯世斯文,斯人斯魂,实堪敬哉!
  • 纸上月光

    纸上月光

    本书是作家查一路又一部奉献给读者的智慧书。作者以深情之笔和无处不在的灵感,写旧年风月,写人世苍凉……再微末的细节,都是冲着你的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叙述,处处有峰回路转,时时呈现给读者云开日出的豁然境界。
  • 代言与立言

    代言与立言

    本书对新时期文学与启蒙言说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分为:新时期文学启蒙精神脉络的发展、新时期启蒙文学的主题研究、新时期启蒙文学的形象研究、新时期启蒙文学的审美形态、新时期启蒙文学的作家作品分析五部分。
  • 刘船词典

    刘船词典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十月》、《北京文学》等报刊上发表的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共48篇。在书中,作者以自然、朴素、简洁的语言,描写了在生活、工作、交际的点点滴滴。
  • 智慧毕现(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智慧毕现(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热门推荐
  •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废后一笑很倾城

    废后一笑很倾城

    被父皇以母后的名义要挟,代替皇室里的姐妹远嫁。与情投意合的心上人分离,而他却是举荐的那个,为保护身边人不受到伤害,她选择了迎难而上。原以为等待自己的是一处安详之地,没有纷争,相互友好。岂料,出了狼窝又进了虎穴。怪只怪不该爱上那个残忍嗜血的帝皇,只是,谁又告诉过她,情之一字想要完好抽身而退,下场是支离破碎。
  • 魁罡六锁秘法

    魁罡六锁秘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神级护卫

    我的神级护卫

    王二,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混迹在茫茫的人群中毫不起眼,可是一天他却捡了一个美女妹子。群号:325031718玩微信的书评区留言
  • 紫金魔戒

    紫金魔戒

    紫金魔戒,一个六界所不容的存在。魔戒一出,屠六界。得魔戒者,霸六界。看男主戴魔戒,如何雄赳赳闯六界……
  • 九彩魔灵珠

    九彩魔灵珠

    李旭,因一颗奇异的珠子,从而拥有了特殊力量的少年,苍茫大陆,一个魔法与斗气的世界,在一次意外中,李旭来到了苍茫大陆,大陆上一切一切的秘密都慢慢的呈现在他眼前。圣级,在原先还犹如神一般的存在却已成蝼蚁,次神级,不在那么高不可攀,看主角如何在机遇中不断强大,成就神皇之路......
  • 堕落魔王的契约

    堕落魔王的契约

    一个以吸引人堕落的魔王,一个腼腆笨拙的少年,一纸魔王契约,引导着少年踏入那恶魔与异能者的世界。
  • 冥域火神

    冥域火神

    传世火神祝融,转轮人间,化身周奉天,再创火族昌盛,,
  • 危机之城

    危机之城

    人类,多么奇怪的生物,他们可以为了情义奋不顾身,为说在乎的人牺牲自己在所不惜,可是,他们也能很残忍,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可以视生命如稻草,欲望在这无尽的黑夜蔓延,李为的故事开始了……
  • 血与火的奏章

    血与火的奏章

    在经过几个月的寻找后,剑南终于找到了一分很满意的工作,并且受到了公司部门经理李红的青睐,在以后的共工作中两人频繁接触,以至于发生感情走进了婚姻殿堂。不过,剑南平静的生活却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改变,这个人就是董事长的女儿慕容雪,之后剑南展开了一段匪夷所思的商业战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