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5600000055

第55章 B股市场是取消合并,还是存在发展

从B股市场存在的问题看,B股市场改革势在必行。作为资本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在股权分置改革从根本上消除了长期制约A股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之后,对B股市场进行改革已经拥有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首先,国家外汇储备接连创出新高,人民币持续升值,给解决B股问题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除了外汇管制政策之外,B股市场的改革已经没有太大的法律障碍。其次,A股股改的示范效应使得B股投资者已经对改革形成了良好的预期,借鉴A股股改的成功经验,改革阻力很小,管理层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和精力推进B股市场改革。再次,B股市场规模小,改革的涉及面较小,对A股市场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可以说大家对B股市场进行改革没有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该如何改革。关于B股改革问题争论的实质就是B股市场定位问题:是让它逐渐与A股合并,最后结束使命,淡出市场?还是继续存在,让境内机构投资者也参与其中,恢复其融资与再融资功能,把B股市场发展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板?

因此,对于B股市场的前途问题,目前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取消;另一种是发展。持取消B股市场观点的人认为,要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或者A、B股自然合并,或者干脆直接清盘关闭。而支持发展B股市场的观点则认为,发展B股市场,可以使中国的企业又多了一条融资的渠道,可以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和规模。同时,也增加了持有外汇的机构和个人的投资渠道。在目前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发展B股市场,可以起到分流外汇和减压升值的作用,较好地实现“藏汇于民”策略,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另外,既然B股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强行合并或者关闭很困难,不如暂时搁置,先发展,等到以后时机成熟再谈解决去留问题也不迟。

(一)第一种意见认为,取消B股市场,B股市场向A股市场并轨

1.为什么要取消B股市场?因为H股已经成为境内资本市场吸引外资的主要途径,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实现自由兑换的进程逐渐加快,特别在实施海外上市、QFII、QDII等替代性政策的情况下,B股已无存在必要,最现实的出路就是与A股合并。

在2001年2月允许境内居民以合法持有的外汇开立B股账户,交易B股股票。此举既扩大了B股市场的投资者范围,也为A、B股最终走向合并奠定了基础。从那时起,B股市场由于投资者的本土化和散户化趋势,带来的走势也日益显现A股化。同时,在B股上市公司中,只有23家纯B股公司,其他都是A、B股共存的公司。这种相同的参与主体也使得A、B股市场走势趋于同化。目前,B股市场仍处于滞胀状态且流通性差、交易量弱,B股投资者多为境内自然人并多被套住,B股市场已经被边缘化;而且A+B公司都是用A股解决股改难题,纯B股公司则以亏损居多。在当前的形势和环境之下,取消B股市场是明智的和负责任的。历史造就了B股这个特殊的市场,当这个特殊的市场因失去融资能力而不再有存在的价值之后,这个市场的关闭已经是唯一的选择。

2.如何取消B股市场?取消B股市场,B股市场向A股市场并轨,它的基本思路就是发行A股回购B股,或者把 B股直接转换成 A股。对于符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B股公司,可先公募增发A股,利用募集资金回购B股,发行的A股可直接上市流通,原非流通股在锁定期结束后可上市流通;对于不符合公募增发条件的B股公司,可向机构投资者或者重组方进行定向增发再回购B股,定向增发的A股和原非流通股在锁定期结束后可上市流通。增发A股的价格以IPO定价方式、询价方式确定,所得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回购B股。当然,由于各家公司情况差别很大,不可能采用统一模式,其中存在许多操作细节问题,也有待各界共同商讨、沟通,寻求对策。譬如公募增发的募集资金用于回购B股时,需要证券监管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回购B股涉及换汇问题,又需要外汇管理局对换汇的额度“开绿灯”;如果大股东是国有性质的企业,解决B股问题须上报国资委;等等。由此可知,B股改革的“破冰之旅”,仍然是知易行难。

2008年6月8日珠海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拿出不超过1.6亿元的资金,以不高于每股16港元的价格,回购部分丽珠B股。这个消息一经公布,就在资本市场引起较为热烈的反响,不仅公司的B股和A股当天都走出涨停行情,而且带动整个B股市场出现少见的上涨行情。许多专业人士认为,丽珠集团回购本公司部分B股,可以说是解决B股问题的一个积极尝试。丽珠集团本次回购股本数量虽然不大,但是对有B股,甚至有H股和S股的上市公司都有一定的示范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回购B股手续繁复,允许回购体现了监管部门支持促进B股市场变革的积极态度。

但是,就目前B股市场的实际状况来看,这种模式还难以在所有的B股上市公司中推广。回购B股,需要回购者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也就是说要拿得出真金白银,而目前有不少B股公司经营业绩低下,甚至因B股的存在而使它们的再融资比纯A股公司更为困难。因此,回购显然不是彻底解决B股问题的一个可以全面实施的方法。即使是丽珠集团,此次回购的 B股也只有1000万股,仅占其B股总量的8.18%,显而易见,尽管丽珠集团2007年的经营绩效非常好,但要求它以此种方式回购全部B股,也是难以承受的。

很明显,解决B股的问题,需要更大力度的改革,这种改革不能从一两个公司身上来寻找突破口,而应该是一个具有制度创新的一揽子计划。不然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08年9月21日晚,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补充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补充规定》),规定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回购股份不必再经过证监会的行政审批,而只需备案即可,其中也包括B股公司。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回购后要在10日内注销。据此,一些专业人士认为,证监会已经为B股公司及市场的走向提供了一个路径选择:通过回购并注销股份,实现B股的市场化消亡。一方面,回购本身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就是市值管理的手段,通过回购注销股本可以提高每股收益率,另外向市场发出信号,公司对自己有信心,以便通过市场化手段使股价回到合理估值水平。另一方面,市场化回购为探索并促进B股市场变革提供了一种手段和平台。《补充规定》取消了原来回购需要证监会行政审批的做法,而改为备案并事后公告的完全市场化的操作方式。所以,现在B股公司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回购的方式自行决定是否在B股“退市”。《补充规定》对B股公司尤其是纯B股公司而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次允许B股股份回购一是体现了监管层积极创新并探索促进B股市场改革的态度;二是为解决B股市场制度性问题提供新的途径,有利于形成A、B股市场良性互动发展格局,进一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三是可以积极、有效地恢复已经被边缘化、交投不活跃的B股市场。

3.A、B股市场合并的障碍。首先是我国资本项目还不能自由兑换。B股投资者仍然有一部分是境外居民和机构。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条件下,这些投资者不可能接受转换币种的做法。假设境外投资者愿意将美元或港币换成人民币,那么,在B股和A股合并过程中,必然会有部分境外投资者成为中国A股投资者,有悖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渐进式开放战略。尤其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减的时候,境外热钱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热情较高,该操作过程会引起较大的市场冲击,不仅会导致B股市场大涨,还会给A股市场推波助澜。其次是侵犯了A股投资者的利益。在目前存在价格差异的情况下,将B股与A股合并,侵犯了A股投资者的利益。因为同一家公司的B股比A股低很多,二者合并,会使含有B股公司的A股价格下跌。在111家B股公司中,同时发行A股的有80多家。而且,将B股转换成A股,将直接扩大A股流通盘,影响A股的市场价格,造成A股股东的权益损失。

所以,对于A、B股市场并轨这样一个涉及境内外广大投资者的重大变革,不能像以前关闭NET、STAQ市场那样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只有在充分考虑参与各方利益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市场化的方案,通过市场机制才可能顺利进行。监管层应该采取措施,为A、B股市场并轨创造相应的条件,把A、B股市场并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降低到最小。A、B股市场并轨又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项制度创新,只有参与主体可能从制度创新中获益才能推行。所以,B股市场的变革应当顾及不同的上市公司和B股市场的相关利益,在稳定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代价进行变革。

A、B股合并是一个长期趋势,A、B股市场合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待人民币自由兑换后自然解决B股问题最好,或者说,应该在A股市场更成熟,A股市场个股进一步分化,A股、B股的股价自然接轨之后的情况下,条件才更为成熟。相对于股权分置问题来说,B股问题的解决要比A股容易。一方面我国A股股权分置改革成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积累;另一方面B股市场规模小,解决的成本不高,所付出的代价也小得多。相信B股市场改革可以借鉴A股改革的成熟经验,相关问题会迎刃而解。

(二)第二种意见认为,可以把B股市场发展成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板

第二种意见是不赞同A、B股市场并轨的。他们认为A、B股市场并轨时机尚不成熟,在目前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情况下,B股市场的历史使命尚未完成。要解决B股市场问题,必须等到人民币在资本项下可自由兑换时自然接轨。因此,有人提出这样的命题:为何一定要A、B股市场并轨?为何不能把B股市场发展成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板呢?

1.应当重新定位B股市场。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外汇储备相当充裕。在新的发展环境下,B股市场应当重新定位于“为境内的外汇资金开辟投资渠道,为境内的公司筹集外汇资金”。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必然伴随着本币不断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是长期存在的,由此导致的外汇相对过剩也将是长期存在的。我们应当为这些外汇资金增加投资机会,开辟新的投资渠道,而不只是简单地投资于美国或其他国家的债券市场。事实上,现在境内外汇这么多,放到海外去投资又怕控制不好,将它引导到境内的B股市场,通过投资在此上市的境内外企业,也能够起到分流资金、吸收流动性的作用。时下境内资金可以通过QDII到海外市场投资,那么将这部分资金引导到B股市场来,更不应该有什么障碍。在QDII出师不利的情况下,是否也应该放开思路,从发展B股市场的角度来考虑外汇投资问题呢?因此,如何创造性地发展B股市场,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新课题。

2.将B股市场改造并发展成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板。有专家认为,在中国,尽管我们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外资银行也开始大量进入中国,但是我们却没有像发达国家一样的国际资本市场。因此,在国内建立“国际化的资本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据报道,2007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在继续吸引境内蓝筹股大公司上市、吸纳香港股市H股、红筹股回归的同时,考虑引入在中国发展较好的大型跨国公司如汇丰、可口可乐、西门子等,以进一步巩固蓝筹股市场的地位。这样,就促使人们不妨换个思路来考虑B股市场的定位问题,既然可以引进在华的跨国公司进入A股市场,那为什么不可以将跨国公司、境外公司引入B股市场,把B股市场打造成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板呢?

我们知道,引进海外企业到境内上市,就必须在沪深交易所开出一个国际板,否则海外企业在境内用人民币交易,这不又变成了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了吗?而如果真要搞国际板的话,其实不用另起炉灶,B股就是现成的。按照这个思路,B股可以利用交易所走向国际的机会,绝处逢生,获得一个大发展的机会。对于以美元计价的B股,这样的一个B股市场相当于一个美元离岸交易市场。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并且可以自由兑换之前,有这样一个资本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战略意义同样不可忽视。

中国证券市场总有一天要全面开放而成为世界资本市场的一部分,中国股市中也一定会有许多境外公司来上市。在境外证券市场中,实际上存在国际性的外国企业板或境外企业板。所以,我们要将B股市场改造并发展成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板。如果这种设想可行的话,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蓝筹企业在申请海外上市时,优先考虑在B股市场发行上市;鼓励中国国内有用汇需求的企业、中国境内的中外合资企业、外资独资企业在B股市场上市;吸引并鼓励外国政府和企业到B股市场发行美元债券;丰富B股市场的证券交易品种,大力发展B股股票、B股债券、B股权证、B股指数期货等多种投资工具;在B股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有计划地引入境外公司、跨国公司都来B股市场上市,夯实B股市场的基础,完善B股市场的结构。

3.成立B股证券投资基金,向境内机构投资者开放B股市场。要成立B股基金,让基金投资B股市场。政府在鼓励发展QDII的同时,可以用同样的换汇方式发行B股证券投资基金。要取消有关限制,向境内机构投资者开放B股市场。从投资者构成看,目前境内个人投资者顶替境外机构投资者,成为B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境内券商手中有一定的B股,但他们只能卖出,不能买进。因为B股市场只对境内个人投资者开放,而没有对境内机构投资者开放。这使得目前的B股市场缺乏机构投资者参与。

从法理上讲,境内机构投资者应该享有与境内个人投资者完全一样的权利,既然个人投资者可以购买B股,机构投资者也应该可以购买B股。B股市场之所以不允许境内机构投资者介入的原因就是担心外汇资金流失。而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存在着升值的压力,加之QDII,国内机构投资者如社保资金、保险资金都将允许到境外投资证券,B股市场向境内机构投资者全面开放更加顺理成章。允许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B股市场与恢复B股市场的融资功能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同类推荐
  • 知识服务业:都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

    知识服务业:都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

    本书是对知识服务业这一全新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专著。内容从对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的讨论切入,对知识服务业的内涵、范畴以及发展前景作了系统、完整的论述,并从大都市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潜力。本书不仅理论上有创新,而且国内外相关资料翔实,在实证研究方面也有科学的判断,具有实用和指导价值;适合政府人士、学者及相关企业界人士阅读。
  •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今天,石油已经像血液一样维系着社会生活的运转、经济的发展甚至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英国石油专家彼得·R·奥得尔曾这样论断:无论按什么标准而言,石油工业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它可能是唯一牵涉到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性行业。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石油价格的涨落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军事和外交紧密联在一起,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故事,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这不得不引起世人对石油的关注。当今世界,石油危机时代,如何规避投资风险?未来中国会与其它国家因石油爆发战争吗?如何让你的公司安危渡过石油危机?国家未来可能出台哪些石油政策?
  • 村经济发展

    村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村级经济在全国出现了萎缩。怎样看待这一萎缩?自从那时起,村级经济在全国各地尽管发展不平衡,但总的说来已经重新起步,有的地区还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什么村级经济会得到重新起步并获得较快发展呢?在新的形势下,它的发展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对村级经济发展自身,而且对家庭经营乃至整个农村改革,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中国商品市场景气与预警研究

    中国商品市场景气与预警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商品市场概述、中国商品市场景气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中国商品市场景气指数研究以及市场预警系统的编制等。
  • 餐饮店财务管理从入门到精通

    餐饮店财务管理从入门到精通

    本书从餐饮店财务管理出发,精选出餐饮店日常财务管理最典型的案例,通过案例来剖析餐饮店财务管理的秘诀。
热门推荐
  •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能皇妃

    异能皇妃

    前世肩负重任,兢兢业业却身中奇毒,得上天垂怜穿越重生,她正高兴着要找个地方,潇潇洒洒轻轻松松地活一场,也不枉来这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异界一趟时,被声称王爷的莽夫缠上,做王妃?不去!什么,不去也得去?!靠,滚,再啰嗦一枪毙了你!(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生活品味

    生活品味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健康长寿食为天

    健康长寿食为天

    本书作者为饮食保健专家,吸取了近年来国内外最新饮食安全及保健成果,结合多年的健康饮食工作经验,围绕饮食安全、合理搭配、科学制作等细节进行了系统阐述,重点介绍了日常饮食应遵循合理膳食、营养平衡;从小处着手,吃好每顿饭,做好每一个菜,安排好一日三的餐食物搭配,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人体所需要的七大营养素及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的学问等。其内容科学实用,知识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适合大大众阅读。
  • 桃花妖妖邪尊美男多

    桃花妖妖邪尊美男多

    她,魅刹,慵懒任性,狡猾多变,邪恶纨绔,乖张暴戾,是魅一族最让人头疼的吸血鬼公爵。虽说她是吸血鬼,可是她从不吸血,因为不吸血而饿死重生回到上古时代,居然重生到婴儿体中。还好身上还有吸血鬼千年修炼来的功力,才让自己无谓,竟然还要重新长大,虽然期间很好玩。但是也不能带着这孩子的身体走入大千世界吧!喂喂喂,身后这些男的怎么回事。不会有恋童癖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先锋泪

    先锋泪

    打倒四人帮后的十年,没有大哄大嗡的运动,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改革!改革好比逆水行舟,有成功者,但更多人会被浪涛卷走!主人公方明,立志改革,却在奋进中失败,在失败中痛苦,在痛苦中落伍,留给人们的是难以忘怀的启示。
  • 偶像活动STAR之樱灵

    偶像活动STAR之樱灵

    这是努力不懈的少女们以顶级偶像为目标,偶像活动!的成功故事。‘偶像活动STARS!’偶像学校中的四星学园。校园中顶级偶像的4人以S4称之,偶像界成功的象征!新入学的新生们,都以S4为目标,在偶像活动中不断努力。让闪烁的“偶像活动!卡片”大发光芒!为了让自己大放异彩而亲自制作!率直地变得更加明亮!唱歌也好,跳舞也好,时装也好!女孩子的憧憬全部串连起来,崭新的偶像活动开始了。向着偶像的第一颗星,迈向梦想的开端!偶像活动STAR改编,并非抄袭
  • 寻仙游侠

    寻仙游侠

    仙路难,难于上青天。为寻仙,游遍天地间。吾仗剑,行侠义之事,岂不快哉。
  • 上古龙族

    上古龙族

    是一个被灭门的家族,龙族崛起的故事。讲述了主人公龙千泽在龙族灭亡之后来到了星之海学院,并且当上了龙族新任族长的。故事中还包括了爱恨情仇。最终主人公是龙族复兴并且比以前更加辉煌,并且龙千泽和她的3位爱人一起来到了另一个修仙世界踏上了新的修仙路…………
  • 古钟仙道

    古钟仙道

    主角周凡带着公司老板女儿私奔意外穿越到异世,练功,升级,装逼,打脸主角永远无敌,一切只因一个金手指,那就主角被一尊混沌神器古钟选作代言人,纵横三界,脚踢仙魔,制霸乾坤,开启无限装逼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