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8400000033

第33章 一块花鼓禁碑的解读

说起益阳的花鼓戏,许多人并不陌生,因为它是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乡土戏剧。即使在影视节目主宰荧屏的今天,花鼓戏还以其独特魅力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可是,在今天的益阳市博物馆,却收藏了一块花鼓戏的麻石禁碑,其上残存的“永禁花鼓”的字迹,虽然残缺,但清晰可识。人们不禁心生好奇:为何要禁止花鼓戏呢?花鼓戏的前世今生又是怎样的呢?

地花鼓

地花鼓又称“对子花鼓”,是花鼓戏的前身。花鼓是流行在长江流域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它是在人们的生产劳动中产生,从山歌、采茶歌和渔歌等民歌民谣演变而来的。由于宋元时期洞庭湖的加速淤积,人口在两湖间流动的增加,特别是明清时期大量人口从江西等地迁入洞庭湖区,一种将简约化妆和舞蹈动作融入渔歌小调,融男女对唱和互动娱乐于一体的表演形式在洞庭湖周边流行开来,这就是具有湖平区特色的地花鼓。它最初主要流行于湖南北部和江汉平原一带,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荆州花鼓戏和长沙花鼓戏两种风格迥异的地方戏。

益阳地花鼓始于清朝康熙年间,通常在元宵灯会和重大喜庆节日表演。地花鼓大致有三类:一旦一丑的单花鼓,二旦一丑或二丑一旦的双花鼓,还有多旦一丑或多旦多丑的群花鼓。其中,丑角是花鼓表演的亮点。丑角俗称“小花脸”或“三花鼻”,因脸谱在鼻梁画汉字“三”或“小”而得名。丑角亮相时,头戴无边小帽或破帽,系白裙,执青折扇,走矮子步,头往前一伸一缩,模样十分滑稽可笑。旦角俗称“妹子”,是花鼓表演的灵魂。她身着彩衣裙,戴凤冠,脚踩绣花鞋,笑容可掬,姿态轻盈。表演时双眼左右顾盼,一手舞手帕,一手舞花扇,并不断变换步法,一系列摇步、趟步、云步和闪步来回穿插,摇曳多姿。所以,人们把地花鼓的角色特点概括为“旦角风摆柳,丑角巴地梭”,可说是准确而传神。

地花鼓最有特色的舞蹈动作是车窝子。根据手法的不同,可以分成单窝子、双窝子、滚筒窝子、阴阳窝子、交叉窝子等。这些种类繁多的窝子车起来,加上演员在舞台上快速移动,往往能带给观众热烈的气氛。地花鼓音乐有弦子花鼓和唢呐花鼓两种。伴奏的乐器以二胡、锣鼓、大筒和唢呐为主。常用的曲调有西湖调、木马调、望郎调、采茶调等,唱词多为七字句。主要曲目有《望郎》、《对花》、《十绣》、《比古》等。地花鼓表演时,往往有龙舞相随,因其只能在人群外围表演,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围龙花鼓。

花鼓戏

如果说地花鼓属于传统的民间文艺表演,那么,花鼓戏则是一种舞台化的戏剧艺术。花鼓戏登上了益阳的舞台,大体经历了地花鼓—三小戏—多行当体制的大型戏三个阶段,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最初的对子花鼓是“童子扮丑、旦角唱”,这个时期是戏曲化的孕育阶段,演变时间很长。表演主体多为农村中青年,内容多为农村青年生活的趣事,如《看牛对花》、《扯笋》等。班社多聚集在农闲时间,季节性强。没有固定的表演场地,地坪、河滩、草地,兴致起来,随地组班演出,因此唤作“草台班”,俗称“草台子戏”。后来,地花鼓的行当在小丑和小旦的基础上,增加了小生,人称“三小戏”。角色的分工向戏曲靠拢,不再一唱到底,动作表演也日趋规范化、程式化。这是戏曲化的重要阶段。随着花鼓戏雏形初定,板腔体系也逐渐形成。最初出现了一唱众和、以鼓击节的打锣腔,尔后,由民歌小调衍生的各类调式调牌相继诞生。本土湘剧的伴奏和锣鼓点子的吸收,使板腔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参照湘剧和京剧的角色,增加了老生和花脸,使生旦净末丑在花鼓戏里五脏俱全。行当体制的完备,标志着地花鼓迈入了戏曲行列。与此同时,剧目也逐渐增多,如《芦林会》、《青风亭》、《山伯访友》、《扯萝卜菜》等。至此,被戏称为草台班的地花鼓,完成了它戏曲化的蝶变。

花鼓戏流行

花鼓戏的诞生,无疑给梨园注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传统戏曲舞台充斥着才子佳人和帝王将相,远离现实生活的宫廷戏和历史戏泛滥,宣扬封建礼教思想,维护封建道统。花鼓戏则以活泼的形式,新颖的内容,洋溢着浓厚生活气息的题材,表达自由,彰显人性,歌颂真善美,受到人们的广泛好评。

花鼓戏备受群众欢迎,主要在于:首先,表演的平民化。老百姓演,演老百姓,个个参与,人人互动,走全民娱乐路线。其次,表演的简约化。舞台就地选择,河滩、草地或空坪都能容纳这种地方小戏。不用过多化妆,只要二胡拉起来,唱的唱,跳的跳,舞台就活起来了。近乎随意的表演,为它在乡间流行提供了成长空间。再次,题材的生活化。一些反封建礼教,表达男女情爱的剧目尤其受到湖区年轻人的追捧。据说有些爱情戏只要在洞庭湖沿岸一演出,就能立刻风靡起来。有的模仿学唱,甚至整本整本地学起来。还有的模仿花鼓戏剧情进行男女幽会,私定终生,表达对自由爱情的追求。最后,表演的乡土化。花鼓戏的语言,用的是老百姓听得懂的土腔土调,别的冠冕堂皇的东西,不符合湖区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审美习惯,体现不了他们的乡土情怀,不如花鼓戏来得亲切、醇正、入味。

基于以上因素,花鼓戏在益阳城乡特别是湖区广泛流行并非偶发现象。在乡间,不管是老人还是孩童,都能哼上一段花鼓调子,不少家庭聚会娱乐,花鼓戏是主要文娱内容。因此,花鼓戏像一日三餐的米饭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似乎也并不夸张。

花鼓戏遭禁

地花鼓虽然发展成了花鼓戏,但最初的丑旦体制决定了它表演的局限性。丑旦结合,一正一邪,虽单调些许,却增添了人们劳作之余的欢笑。而男女同台,花蝶相戏,则也走不出男欢女爱的题材宿命,为它后来多舛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花鼓戏源自乡村,同山歌一样,格调不高是一大通病。从地花鼓开始,其丑旦体制似乎更关注演出效果,什么逗人发笑,就演什么,至于内容则考虑不多。以剧目为例,虽然从一些大戏搬来了一批反映帝王将相和皇宫贵族生活的“宫廷剧”,但似乎只有植根于乡野的生活戏、爱情戏最有号召力。于是,一些迎合乡下百姓低级趣味的花鼓戏被粗制滥造出来。虽有许多拥趸,但也误导众多不辨是非的青年男女,产生了很坏的社会影响。其中,有不少剧目内容低下淫秽,表演庸俗。如《书房调叔》、《田氏谋夫》、《婊子过关》等。一些宣扬色情的黄段子,为各地青年男女津津乐道。不仅如此,花鼓戏还成了一部分人的谋生手段。不少人不事耕种,四处流浪,在城市农村靠唱地花鼓、演花鼓戏为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清朝乾隆年间,朝廷加强了对地方戏的管理,如禁止各地普遍流行的“阴阳班”、“调戏班”等男女同台的地方小戏的演出,花鼓戏名列其中。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对地方戏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改变。随着四大徽班进京,一种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剧种——京剧得以创立;这种样板戏的推出,使包括花鼓戏在内的各类地方戏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在此社会背景下,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出发,洞庭湖周边的许多地方政府很快作出反应,以“有伤风化”之名将花鼓戏定性为“淫戏”,予以取缔并明令禁止演出。于是,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益阳县齐市(今资阳区茈湖口镇)勒石立碑,禁演花鼓戏。碑文曰:“奉子永禁花鼓绪十五年齐市公立。”于1987年从茈湖口发掘的一块残碑,映射出这段禁锢人心的珍贵历史。一直到民国时期,当时的各类报纸仍时常登载益阳境内各地取缔“花鼓淫戏”的消息。

由于花鼓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益阳又是流行于洞庭湖平原深处政府的一些管理盲区,加之时局动荡,人们无暇顾及,故禁者自禁,演者自演。因此,在1898年戊戌变法后,益阳、沅江、南县及长沙乃至全省各地,花鼓班社比比皆是。当时人们对于花鼓戏的态度褒贬不一。清吴敏树《上严少韩邑宰书》述:“乡民搬演小戏,终岁不休,误工作,启淫乱,尝以请而禁之。”一本《适园杂忆·风俗小志》称:“花鼓戏固多寓劝德于游戏之中,尚不失其为正。”也许,由此不难窥视人们对于花鼓戏的复杂心态。

当然,花鼓戏的遭禁也促推了这个艺术品种的进步。面对政府的封杀,班社加强了自律,努力改变“草台班”形象,逐渐向“半台班”看齐。据说当时取缔的官兵一来,就演大戏(湘剧),一俟人走,又唱花鼓戏。这种在周旋中讨生存的日子,使花鼓戏的行当越来越多,剧目越来越丰富,品味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其发展而言,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花鼓戏复兴

花鼓戏真正走向巅峰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排演《刘海砍樵》开始的。1951年,益阳成立专业花鼓剧团,1956年正式定名为益阳市花鼓戏剧团。随后,排演了《刘海砍樵》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同时陆续推出一批现代花鼓戏,如《借牛》、《补锅》等,在省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元旦,花鼓戏《生死牌》走进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了成功演出,得到戏剧大师梅兰芳的高度肯定。作为益阳花鼓戏风雨岁月的一段佳话,它至今仍让人感到无比自豪。

同类推荐
  • 三国之一世称雄

    三国之一世称雄

    现代大学生刘琦穿越成为汉末刘琦,跟随父亲携带圣旨去往荆襄赴任,开始了一段全新的三国征程。还会重蹈覆辙,被曹操、刘备、孙权三雄在赤壁之战后,瓜分荆州吗?刘琦强烈的表示,绝对不会,因为他拥有千古召唤系统,历史上的智士猛将任我召唤。曹操有典韦和许褚两大保镖,不怕我有秦琼、尉迟恭两大猛将,看谁能更胜一筹!刘备有五虎上将在手,不惧我有李存孝、罗士信、史万岁、高昂、斛律光五将,看最后谁能技高一筹!孙权有江东四大都督,哈哈,我的阵容更加豪华,四大军神:李靖、郭子仪、卫青、霍去病,看看谁更厉害。看刘琦带领千古雄杰,中兴汉室,大战群雄,实现千秋帝业!
  • 赤诚的年代

    赤诚的年代

    道家气功爱好者许正阳在修行冲关的时候发生意外,身体被罡火焚毁,灵魂穿越时空,重生于百年前的清末民初年间。深知历史的许正阳即便因修行气功而有良好的修养,但面对此时苦难深重的国家和民族,以及为国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他再也淡定不下去了……许正阳博览群书,身负绝世武功,游历天下,决心做一个真正的大侠,和一群真正的侠士共同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铲除封建腐朽势力,救民于水火之中;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殖民中国的阴谋,让国家走上独立富强的大道。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每一寸神州大地,肥沃了华夏诸邦,这是一个赤诚的年代。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青岛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青岛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青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两宋烟雨三百年

    两宋烟雨三百年

    本稿讲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前世今生,他出身将门,弱冠入伍,在乱世中几经挫折,最终定鼎江山,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混乱纷争的局面。该稿充满权谋和霸术,既有乱世的政治博弈,也有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有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完整展现了五代、宋初的政治情景和天下形势,以及王朝的兴衰更迭,统治者的利益博弈。它是一幅乱世浮世绘。
  • 清末之复兴之路

    清末之复兴之路

    穿越清末强国富民的故事。会比较多的着眼于人物的心灵旅程,有由善变恶,也有由恶变善,人间沧桑,变的不只有面貌。没有佳丽三千,主角会是个衷情的人。节奏略快,飞一般的感觉。
热门推荐
  • 等待下一世花开遇见

    等待下一世花开遇见

    他说:“我这一世的放手,只为你有一生的欢愉。”她说:“我这一生最幸福的事就是等待,等待你的每一分每一秒。”他说:“那我们等待下一世花开遇见好不好。”她说:“好,下一世放下所有,只要和你在一起。”沐溪说,我们学校的食堂没有六楼,可我为什么在六楼遇见他,还有我专属的美味。李游说,夏清雨,你中邪了,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好不好。但是,这是我夏清雨的决定,与任何人无关。萧祎说:“你好,夏清雨,我们在一起吧。”夏清雨说:“为什么是我?”“因为我喜欢你啊!”“为什么喜欢我?”“因为爱你,所以喜欢你。”世上没有一见钟情的爱情,但是你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生生世世的约定,仅此而已。
  • 云变苍穹

    云变苍穹

    轻弹一指灭天地,微微一笑动九都!他,站在云山之巅!他,立在苍穹之上!一个少年的轮回转世,一场惊心动魄的旅程,一个心灵的蜕变!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少年的修炼之路吧!书迷们可以联系梦影哦梦影QQ:3020705514我叫
  • 东山经

    东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红尘染

    红尘染

    崇尚自由的赵家少爷赵拓因不满家族联姻而离家出走,然而,他的目的不仅仅如此……与此同时,面对一个个痴情女孩的追求,赵拓那紧锁的心房会就此敞开吗?他的目的能达到吗?一切还是个未知数。
  • 上古世纪:骑士与剑

    上古世纪:骑士与剑

    这是一片史诗大陆,这里流传着英雄的传说。一位憧憬着英雄和故乡的诺亚族少年,拿起手中的剑,诉说着属于他的传奇。
  • 总裁的呆萌宠妻

    总裁的呆萌宠妻

    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包括爱情。可是,为什么我就没有治愈掉这个丑陋的伤痕,是时间不多吗?不,不是。我用了两年之久,你说夏梓祥我该怎么才能忘记你呢?当初我是那么爱你可你呢?夏梓霂但愿我们不曾相见。
  • 顶级透视眼

    顶级透视眼

    找工作找上车祸,谁知竟然意外获得透视异能,从此打牌、赌博、缉毒、鉴宝、行医……事事顺利,财源滚滚。名车豪宅信手拈来,美女不招而至,逍遥似神仙,人生何复求。
  • 实用风水现用现查手册

    实用风水现用现查手册

    风水术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观,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趋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同时也是调整和改造命运的一种玄学。人生活于天地间,不能脱离周围的环境,但环境千差万别,具有不平衡性。客观上存在着相对较好的,适合人们生活的,给人们带来幸运、吉祥的环境,也存在着相对而言险恶,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困苦和不吉利的环境。创造、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使我们有一个更加美好、祥和、吉利的生活空间。
  • 金口才全书·会说话好办事

    金口才全书·会说话好办事

    有许多事情,特别是一些人为的事情,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很轻松的应对。但有些特殊的事情,是我们始不料及的,其结果往往是因人而异,对不同的事采用不同的说法去面对它,相信结果也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