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是一种组织教师在岗位上研究和学习的开放性培训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它是由学校组织发起,以学校为培养基地,培养对象是本校教师。校本培训的主要特点:第一,以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生成的问题为出发点;第二,将学校教师的教学、学习、研究、时间融合在一起;第三,发挥学校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
校本培训是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根据工作的需要对新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不断的学习;其次是为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而进行学习,再次是为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而学习,将学习的成果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可以看出,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有利于解决教师培训中存在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培训和学习,提高实效性。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在职教研、互帮互学、观摩课和示范课等也都是很好的培训形式。根据培训对象以及社会生活的特点,从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出发,灵活恰当地来选择最佳的培训模式。
1.交流互动式
要改变过去那种一个人在上面讲、大家在下面听的纯集中讲座模式,采用专题讲座与教师参与分享相结合的“交流互动式”,使教师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积极创造,及时消化吸收有益的思想,使培训者与受训者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一起合作探讨问题,结成亲密的伙伴关系,从而能够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培训的效率。
2.计算机网络式
计算机网络培训已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培训方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校本培训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制作多媒体课件、网页,设计教师网上论坛,有了这样的培训,教师就可以在网上进行学习和交流。
3.主题核心式
主题核心式的内容:A以教师关心的主题为培训的中心内容;B以主题为中心确定培训目标,选定培训对象,并根据培训主题的内容与培训对象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培训形式与方法;C受训者以自愿为原则参加培训。
4.“点菜烹调”式
教师根据培训中心提供的“菜单式”课程内容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或者直接提交所需要培训的“菜单”内容给培训中心,培训中心按“菜单”进行设计培训方案,同时要创造灵活多样的培训机会,尽可能多地提供培训的场所、培训指导教师、信息资料和教学设备,使各级各类教师的各种需要都得到满足。
5.案例分析式
培训者分析描述一个带有问题的具体教育情境,引导教师对此进行讨论。
6.校际协作式
特点:首先,它是一个松散联合体,由若干所学校组成,有目的性、计划性;其次,它是一种介于培训基地与学校自培之间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作用:首先,能够充分发挥学区内学校的培训资源优势,解决校本培训师资不足的问题;其次,可克服校本培训中“近亲繁殖”的弊端,满足参训者自我发展的需要。
7.诊断反思式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反思。在培训中,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重点引导教师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境与自身教育经验作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和反思,促使教师以学校、岗位为研究阵地,在教师自我学习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对象,检查、剖析自己所作出的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选择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积极地去获取信息,从而促使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高自我反思的水平得到增强,能力得到发展。
8.合作研究式
从教师的长远发展考虑,学校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按学科或课题分成4~5个合作研究组,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发掘每个人的潜力,给他们思想碰撞、合作研究的机会,从而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提升。
9.研训一体式
特点:研训结合,互相补充,克服了教研管理的随意性、片面性。作用:使教研活动研训结合,促进教师管理变得规范,使教学岗位变成进修的实习园地,教师的工作变成活的培训内容。
10.城乡交流式
特点:首先,城镇、农村教师互派,彼此互相学习;其次,由教育局教研室牵头,组织先进学校和薄弱学校结对子,两校教师定期学习交流,选派优秀教师赴薄弱学校示范教学、介绍经验。作用:第一,使城乡教师在课堂教学技能上互相促进,取长补短。第二,有效地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11.自我发展式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自主发展是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自主发展式始终贯穿于各种培训模式。通过制定自主发展目标引导教师自学,鼓励教师发表典型案例、教学论文,定期进行考核,从而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提升
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里,首先要持这样一种态度:明确和实现教育的意义是教师研究的根本目的,一定要通过学习和研究使自己懂得:如何做才能使自己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语言和行动的教育意义看的更清,如何使教育的意义在学生身上得到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就像一座桥梁沟通着理论与现实,实现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
1.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在合作的实践中实现教师的发展
大学教育工作者与中小学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在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中,中小学教师同时也受到了教育,获得了有效持续的发展,这就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培训模式。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教师职业的研究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另一种说法就是“教师即研究者”,这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运动中一个重要的观念。
特点:以合作研究的实践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质的研究把教育视为整体性的存在。基本态度:重视意义的解释性理解,实践者将行动研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改善自己的实践作为研究方向,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形成研究与教育相互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
2.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提供教师的成长
①提供任职教师专业发展机会
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里,新教师被当作学习者。对他们进行实践培养,促使他们形成有关教学、学生和学科的正确观念。让他们与老教师合作,学习“如何教”而不是“教什么”。同时让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指导他们,促使他们尽快熟悉学校的教学过程,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这样可以使他们的适应期大大缩短,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担任教学工作,并为其一生的专业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培养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里,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往往通力合作共同研究,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有时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匮乏,对问题缺乏深刻的洞见和理论支持,而师范院校教师虽然有理论素养,但提出的理论观点却往往不切实际。因此,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合作研究具有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和促进中小学教师与师范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双重作用。
③改进教育实习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改进教育实习、培养反思型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首先,不再让新教师在教育实习中只跟个别实习指导教师学习如何教学,而是让他们接触更多的教师,这样整个教师专业学校乃至学校所在社区都在帮助新教师成长。其次,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里,非常重视新教师的专业,把它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此,优质的教育资源、各方面的支持和尊重将会一起推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发展。
学习型学校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一方面组织对成员的学习活动进行支持和扶助,另一方面组织的功能结构与文化继续保持创新与成长,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成员与组织同时进步与发展。通过对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和“七个特征”进行分析,要构建学习型组织需要有四个向度:一是构建学习型组织必须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愿景);二是制定有效的机制培育学习力;三是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和谐统一的有力措施;四是通过学习解决组织的实际问题。对于学校而言,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服务就是构建学习型学校的愿景。而提高教师素质则是实现学校共同愿景的基础,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它的核心,提高教师的学习力、专业能力、竞争力、创造力是它的重点。
1.学习型学校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支撑平台
知识管理是构建学习型学校的追求,通过知识管理可以不断提高组织的效益,使组织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得到增强,学习贯穿着这一过程的始末。通过对彼得·圣吉和国内外学者对学习型组织构建相关问题的论述进行分析,再对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内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以学习型学校为依托、为平台。
首先,教师专业化发展客观上要求共同愿景的修炼。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育事业对教师知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个人愿景就变成了教师对专业追求的内部动力。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要成就事业,个人愿景也变成了必然选择。
其次,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修养和专业技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和途径就是学习。
再次,要实现专业成长就离不开学习。时代要求教师要越来越快地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最后,教师专业化的职业要求和职业追求要求自我超越,教师职业价值和提升组织效益的重要保证和机制保障是靠知识管理来体现的。
因此,构建学习型学校过程就是,首先培养组织的学习氛围,进而培育个体的学习力,然后建立人本的管理机制和健全的组织机制。
2.愿景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部动力
共同愿景作为学习型学校的战略目标,它为整个团队提供方向和工作的动力。个人愿景作为教师个体人生价值的体现和职业追求,它为个人生命成长意义提供衡量标准,为教师对专业追求提供不竭动力。共同愿景告诉组织成员该做什么,个人愿景告诉个体该怎样去做。学校的办学方略、办学目标、宗旨、教风、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学校的精神、教师的职业化要求等方面都属于学习型学校的共同愿景的范畴,所有这些都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必须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方向、办学理念有明确、深刻的认识,用一颗事业心去从事自己的职业,从而不断地对自我进行超越,进行学习和系统的思考,弄清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思想,自己的发展目标,将个体与教师的职业化要求之间的差距找出来并改进。
团队的共同愿景在不同成员身上的具体体现虽然不同,但这是共性中的个性差异,不同的成员虽然愿景不一样,但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即为了个体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诚然,树立起个人愿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不断反复持续的过程,需要根据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要求进行不断的修正。尽管这样,学习型学校中成员的愿景也必须要提升到共同的愿景层次上才行,所以,成员需要主动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教研的水平,这样既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愿景),也达到了学校要求。反过来说,树立起了个人愿景就可以使教师自觉、积极地去追求事业和人生。
共同愿景是组织成员一致赞同、追求的共同目标,个人愿景是个体价值和专业追求的个人目标。有了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学校就有了创业的方向和激情,个人也就有了专业追求的内驱力。
3.学习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学习力,它是由学习的动力、毅力、能力组成的。要创建学习型学校,就需要提升学习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创造力,进而使生命力和竞争力得到提升。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从学习的动力开始的。当共同愿景和个人愿景建立起来以后,学习就有了目标,而有了学习目标,学习也就有了动力。对于学习型学校中的成员来说,学习的动力是基于个人愿景。所以,学习型学校要制定学校的学习目标,帮助成员建立个体学习目标,设立督学机制,从而不断增强学员的学习动力。
要使教师专业化得到极大的发展就得提高成员的学习能力。教师知识更新、教学创新的水平是由教师的学习能力决定的。对于学习型组织来说,教师的学习能力由团队学习的能力、个体学习的能力两部分构成。构建学习型学校,提高和增强学习的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措施:第一,搭建信息化平台,使教师互相交流、沟通、合作。第二,举办各种培训,如专题培训、新知识和新技能培训、送出培训、案例式培训、高学历培训等。当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增强,那么成员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和新技能的速度就会更快、更多,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要使教师专业化发展得到保证,就得提高学习毅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有坚强的毅力来保证学习持续进行,知识和技能持续不断地更新。学习型组织主张成员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建立保障机制,以便使组织和个人的学习毅力得到有效维持和增强。
4.机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保障
通过学习不断地改善学校的组织结构,实现知识管理是学习型学校的一个重要特征。学校是知识的宝库,实施知识的管理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非常有好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除了需要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还需要知识的更新,方法、手段的更新,从而更好更快地提高教育质量,而要满足这些专业化发展需要,机制保障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才能使它们变成团队和教师个体的自觉行为。构建学习型学校具有培养整个学校浓厚的学习气氛,使学习成为工作,在工作中贯穿学习,营造一种无时不学、无人不学、无地不学的学习氛围;可以建立以下机制来保障教师专业化发展。第一,建立督学机制,述职要述学、民主测评要评学、年度考核要教学、各种载体要促学;第二,建立激励评价机制,让学习成为体现竞争力的标志;第三,建立用人机制,让学习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机制的建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学习型学校的专业化发展氛围就能够营造起来了。
总之,学习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而内部要求、外在需要和机制保障又是学习所不可缺少的。打造教师专业化发展支撑平台,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内部动力,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外部保障是创造学习型学校的必要措施。因而,在新课程实施之际,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就应当努力构建学习型学校。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面对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校本教研已是一条必选之路,因为只有走校本教研之路,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应对课改的挑战。那么怎样做校本教研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1.构建机制,落实校本教研的保障体系
①构建民主合理的校本教研系统。具体结构:校长任第一责任人;教学副校长牵头组织;教务主任、教科室具体管理;教研组策划实施。这样可以保障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有序有效地参与校本教研。
②建立完善合理的校本教研制度。具体做法:第一,以先后顺序制定健全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学科教研组长《工作职责》;第二,制定《教职工校本培训三年规划》《教职工业务学习制度》《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教师教学反思制度》《教育科研课题实施管理制度》《学校领导听课及参加教研活动制度》《优秀校本教研成果奖励及推广办法》《优秀教研组评选及奖励办法》等。这样做的目的是,首先可以规范领导、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职责和行为,为考核评价领导、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情况提供依据,其次,可以激励调动全体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2.注重研究,提升校本教研活动的水平
校本教研的本质是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所以,它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科研的方法去规划研究学校自身发展的问题。校本教研的特点是: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建立课题,引导教师开展研究,从而深入切实地解决问题。
①从课堂出发,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建立研究课题。收集那些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诸多不能适应课改理念的问题,挑出各学科教学中最热点、最前沿、最真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编辑汇总,并结合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分析、讨论,找出一些具有共性、突出性、价值性的问题,确定为校本课题,由各学科教研组立项研究。
②从教师专业水平出发,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实际需要、不同层次教师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课题研究管理方式。对于专业水平一般的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期初填写一份课题研究议项书,期中汇报展示一次研究活动课,期末完成一篇研究报告或经验总结;对于专业水平很高的教师,可以要求他们:组成几个课题研究小组,以教研组为单位,由组长领导组织一个校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将研工结合,以研促工,带动教师参与到他们熟悉的研究活动中来;对于学校承担的重点课题,就应当组成由校长牵头,教学副校长进行组织,请专家进行辅导,教科室主任引导,骨干教师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全体教师参与的研究集体,齐心协力、共同研究,从而发挥全体教师的力量和智慧,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课题组组织月例交流研究,一学期组织两三次专题研讨,展示研究过程,研究成员以学期进行阶段性研究小结,将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现出来。一学年结束,教科室组织鉴定评价小组进行成果鉴定,评出优劣,实施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