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6600000030

第30章 参考文献

一、古籍

1.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本。

2.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校点本。

3.范晔撰:《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校点本。

4.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校点本。

5.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本。

6.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本。

7.僧佑撰:《广弘明集》,北京:商务印书馆缩印《四部丛刊初编》1936年版。

8.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9.王弼注:《老子》,《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

10.陈鼓应撰:《老子今译今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金良年撰:《论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2.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

13.曹础基撰:《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4.谢祥皓、李思乐辑校:《庄子序跋论评辑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6.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17.刘义庆著,徐震堮撰:《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8.刘义庆著,余嘉锡撰:《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9.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20.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21.刘勰著,周振甫校注:《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3.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4.刘熙载撰:《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5.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26.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27.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8.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29.北京大学中文系编:《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0.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二、今人著作

3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3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33.陈寅恪:《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34.陈长琦:《两晋南朝政治史稿》,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5.陈顺智:《东晋玄言诗派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陈道贵:《东晋诗歌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7.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38.丁永忠:《陶诗佛音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0.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41.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42.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3.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4.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5.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4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8.栾栋:《感性学发微》,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9.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50.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2年版。

51.林毓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52.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3.刘汝霖:《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54.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55.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56.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7.刘敬鲁:《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8.罗志希:《科学与玄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9.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60.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62.穆克宏:《魏晋南北朝史料述略》,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63.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4.钱鍾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65.钱鍾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66.钱鍾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67.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68.钱穆:《庄老通辨》,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69.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0.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71.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72.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3.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74.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5.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6.王元化、胡晓明等主编:《释中国》(四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7.王瑶:《中国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78.王晓卫:《魏晋作家创作心态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9.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0.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上海书店2003年版。

81.许建良:《魏晋玄学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3.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4.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5.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86.章培恒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7.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8.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89.张海明:《玄妙之境》,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0.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三、外文译著

91.[古希腊]柏拉图著,陈康译注:《巴曼尼德斯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92.[古希腊]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9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94.[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95.[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96.[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97.[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8.[德]尼采著,张念东、凌索心译:《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99.[德]尼采著,严溟译:《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100.[德]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101.[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02.[德]海德格尔著,陈嘉应、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03.[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104.[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5.[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6.[德]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7.[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08.[法]米歇尔·福柯著,莫伟民译:《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09.[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疯癫与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110.[法]雅克·德里达著,汪家堂译:《论文字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11.[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112.[荷]泰奥多·德布尔著,李河译:《胡塞尔思想的发展》,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113.[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四、相关学术论文

114.陈允吉:《东晋玄言诗与佛偈》,《复旦学报》1998年第1期。

115.丁成泉:《论山水诗的诞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116.邓福舜:《东晋兰亭诗艺术经验论》,《求是学刊》2001年第3期。

117.葛晓音:《东晋玄学自然观向山水审美观的转化》,《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118.龚斌:《玄言诗的流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119.何光顺:《庄子物化文学观初探》,《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20.何光顺、王媛:《庄子“天人”观刍议》,《唐都学刊》2005年第1期。

121.何光顺:《释“假体”》,《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22.何光顺:《庄子文学观探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23.胡大雷:《玄言诗的魅力及魅力的失落》,《文学遗产》1997年第2期。

124.栾栋:《古代文学根器解》,《古代文学研究集刊》(第一辑),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

125.栾栋:《古代文学研究的立场与方法》,《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126.栾栋:《中国历代文学隐秀史论要略》,《光明日报》(理论版)2001年5月23日。

127.栾栋:《文学的疆域》,《光明日报》2003年1月15日。

128.栾栋:《美学的品格》,《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129.栾栋:《丑学的体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30.栾栋:《文学归藏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131.栾栋:《易辩法界说》,《哲学研究》2003年第8期。

132.栾栋:《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冬之卷。

133.刘启云:《观此遗物虑,一悟遣所得——试论谢灵运的审美心态及其对玄言诗创作的开拓》,《江汉论坛》1991年第1期。

134.李绍华:《正始玄言诗论》,《学术论坛》1997年第5期。

135.李晓丹:《东晋玄言入诗审美观照》,《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36.李秀花:《孙绰的玄言诗及其历史地位》,《复旦学报》2001年第3期。

137.木公:《山水诗兴起原因新探》,《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138.普慧:《佛典汉译及汉译佛教哲学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

139.徐国荣:《从<世说新语>看玄言诗的世俗底蕴》,《暨南学报》2001年第3期。

140.齐文榜:《佛教与谢灵运及其诗》,《文学遗产》1988年第2期。

141.钱志熙:《从群体诗学到个体诗学》,《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

142.钱钢:《东晋玄言诗审美三题》,《上海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43.孙莉莉:《魏晋文士人格的裂变与合一》,《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144.陶新民:《陶渊明:玄学人生观的终结与玄言诗的超越》,《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45.王钟陵:《玄言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146.王守雪:《从兰亭集会到竟陵八友——东晋南朝家族诗人群与“唯美”诗学的蜕变》,《殷都学刊》2001年第4期。

147.王毅:《魏晋时期的“自然”说与晋诗之风貌》,《文学遗产》1984年第4期。

148.伍晓蔓:《“理感”:玄言诗的创作情感》,《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3期。

149.祝振玉:《对东晋玄言诗的再认识》,《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150.张廷银:《论玄言诗产生的文学原因》,《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51.张晶:《陶诗与魏晋玄学》,《文学评论》1991年第2期。

152.张碧波、吕世伟:《中国古代文学家近佛原因初探》,《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153.章培恒:《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评价》,《复旦学报》1987年第1期。

154.周寅宾:《论东晋玄言诗的抽象思维》,《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155.詹福瑞:《从汉代人对屈原的批评看汉代文学的自觉》,《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刘殿学中短篇小说精选本

    刘殿学中短篇小说精选本

    本书收录作者的诗歌作品有:《船与帆》、《笛声》、《心中的花》、《种子》、《一句话》等,及部分古典诗歌创作。
  • 郭沫若集

    郭沫若集

    郭沫若(1892-1978)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和主任。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著,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均有重大建树。本文集选录他有关历史学、古文字学和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的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四十八篇,分为上下两编。 编为历史学和古文字学,下编为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
  • 中国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

    神话产生在原始氏族社会,是我们的祖先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关于“神”的各种幻想性故事。神话中的角色,可以是神,也可以是具有神性的人或其他生物。在自然界,生存着人类和各种各类为数甚多的动物。然而人类的智慧和动物的本能有着根本的区别:人类并非像动物那样去消极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总是力图认识自然,解释自然,以便同自然做斗争,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 寂寞烟花梦一朵

    寂寞烟花梦一朵

    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俏丽,颇有明清诗的特色;写文章,蕴藉婉转,很美,又无雕琢之气;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而她写的新体小说,则诙谐直率……本书就为你全景展现陆小曼烟花般灿烂辉煌的爱情诗篇和充满争议的一生。
  •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宋词精品鉴赏》收录了《临江仙》、《阳关引》、《竹马子》、《采桑子》、《水调歌头》、《蝶恋花》、《沁园春》、《清平乐》、《西江月》等作品,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者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并对词进行解析和鉴赏,品析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热门推荐
  • 最后的武道宗师

    最后的武道宗师

    这是一个七仙女下凡,拯救世界的故事!PS1:简介太少,要二十字。所以,我来凑够字数。PS2:反正都PS了,不如再来一次。PS2:不要问我为什么还是2!我喜欢!PS3:我是来保持队型的……PS4:不要为作者的节操担心,这是一本很严肃的现实文学。PS5:存稿虽不多,但更新会稳定,我以此前外站完本VIP发誓。
  • 秘灵骑士

    秘灵骑士

    女孩说:“……就算忘记我自己,我也不会忘记你的……”男孩说:“每月的月圆之夜很美,如果你愿相邀,我愿奉陪。”女孩说:“我开心就对他笑,伤心就约他格斗,想理他就说说话,不想理他他连我影子都找不到……这些都是我喜欢他的权力。”男孩说:“哦,前面是地狱么?那我也得闯过它去赴我的约会啊!”就这样一场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的战争开始上演了。剑与血交织的骄傲、威严、守护、愤怒让骑士驰临战场永不畏惧。国与爱抉择的坚定总是带着在心底流淌的爱......这个世界是强者的天下,但少不了那名为爱的永伴。
  • 神话大明

    神话大明

    顺天龙庭,嘉靖帝高座九重云,欲求那长生之道。妙木山下,唐寅手持无尽之刃大战倭敌,江南一域,桃花万里。孟家讲坛,紫荆阁内,平安圣人立文心,欲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带着游戏系统,严文穿越到了大明,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大明,泱泱大国,神话大明。(求收藏!求推荐!求书评!)
  • 战统

    战统

    主角信条:“我名龙鳞!龙有逆鳞!触者必死!”父母要求1:“我们不要求你什么!只要求你!保护好自己的女人!保护好自己的妹妹!对得起兄弟!”父母要求2:“身为男儿!应当顶天立地!不畏一切!”父母要求3:“无论在哪!照顾好自己!”但奈何,意外总是接连不断,他不认命!为了能回家而变强!为了能不受系统限制而变强!他能否成功呢?!一切尽在《战统》!本书慢热,不会三章出矛盾金手指,五十章为限,这之前都是一些铺垫!极度重要的铺垫!
  • 娘子太“低调”

    娘子太“低调”

    再世为人,无真成了金家庶出的小姐,从小受尽正室奶奶的凌虐不说,她唯一心疼的娘亲的那份拳拳之心始终让她不能抛下她独自潇洒走天下。王候将相。纷至踏来。究章谁能抱得美人归?
  • 小钱致富:逃顶12招

    小钱致富:逃顶12招

    本书分析了股市中的经典逃顶绝招,再辅以股市必备技术、锤炼赢者心态、看透庄家、把握波段牛市、解密盘口等的详细讲解。
  • 妃要爬墙:妖孽王爷别着急

    妃要爬墙:妖孽王爷别着急

    “哇塞,帅哥!”宅女穿越后,放眼望去全是美男,她摩挲着小尖牙:“帅哥,给吃不?”某王却只对她微微一笑:“那你做我的奶娘吧!”至此之后,小的要吃奶,大的也要吃奶,宅女拍案大怒:“那有那么多的奶给你们爷俩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幻月神纪

    幻月神纪

    自古五星连珠,天下皆现惊天动地,名扬八方的大人物.而这五星抱月,是正?亦邪?是天下繁华?还是世间大劫?
  •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刘笑嘉:“在路上,我有了大块的时间用来回味平日里的生活,记忆仿佛将生活换了一副面孔。喧闹的通通快进,宁静的变为定格画面,真正震动心弦的俱无声无息,一帧一帧,逐格展现。也许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只因最好的旅行,是通往自己的内心。”
  • 仙欲之门

    仙欲之门

    本是一文不值的穷小子,连吃饱饭都是奢望,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地位崇高的仙人。阴谋,欲望,充斥着整个人间。仙族不仁,奴役凡人。妖族凶戾,为祸苍生。人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出现,注定了他要成为真正的仙,救赎众生的仙。一起来陪我完成心目中的仙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