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2100000019

第19章 教师的交际能力培养

身为教师的我们想要在复杂的社会现状中更好地生存下去,就一定要学会对社会上的各种人际关系进行很好的处理和协调。人生活在关系之中,不同的关系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教师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已经不容忽视。将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已经成为一种必要以及必须。

有研究对中小学教师的人际关系进行调查,发现教师的人际交往以师生交往为主,多处于校园之中,人际关系单调、狭窄。教师群体成为孤立、封闭的群体,与社会联系、参与社会活动较少。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在学校里除了工作关系之外,经常同他人进行交往的仅仅只有6.99%,在学校之外,教师与他人经常交往的只有14.69%,并且会在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产生不适的感觉,表现出固执、偏激以及好为人师等等不良倾向。另外,教师人际交往还呈现出交往面狭窄的特征,其主要交往对象是学生、同事、领导和部分家长,交往空间比较狭窄,交往需求得不到满足;当自己的合理要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出现一些消极的心理状态。现状表明教师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有人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特质。比如一个社交能力高的人天生较外向、善于交际。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人际交往能力实比移山更为艰难。多数心理学家并不赞同这种看法。反过来说,他们认为只要能够辨认出可以预测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便可以设计出一些课程来对这些能力进行培训。心理学家认为,要有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需要着重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是社交中很重要的一步。一个善于对他人心理状态进行捕捉的人,通常就会更加容易理解他人,并且很快与他们找到一些共同的语言。然而,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根据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不注重了解而妄下判断的取向,是人际交往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有研究曾向受测者描述一个人的行为,然后请他们将这个人的资料转述给另一位受测者听。在转述过程中,有些人自发地加入了一些对故事人物的性格和道德判断,而有些人则主动地对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研究者对受测试者和父母、教师、朋友以及不喜欢的人之间的交往结果进行了测试,发现那些越是倾向于做性格和道德判断的人,他们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也就越差。反之,越倾向于做内心剖析的人,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就越高。后者会较留心环境因素的改变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的改变,又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这样更容易观察到现象之微末,与他人建立共同话题,从而为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矗而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当具备一种良好的洞察能力,经过仔细观察学生们的语言、日常举动、日常的穿着打扮、发型上的细微变化等等,来了解学生们的内心活动以及思想上的变化,这样很快就能将学生们的心扉打开,将问题的源泉找到,从而能令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和教育,不仅能引导着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且有利于教师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但是应该如何去训练这种能力呢?直觉虽然敏感却容易使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断才能更好地洞察他人心理。言辞能够将一个人的品格表露出来,表情和眼神能够让我们窥测出他人的内心,衣着、坐姿、手势等等也会在毫无知觉当中将自己的主人出卖。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能够反映出这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性格特征、品质以及其内心的情绪等等,所以说,善于听话听音是我们对人心进行洞察的一个关键所在。如果说观色犹如察看天气,那么看一个的脸色就如“看云识天气”,有很深的学问,因为不是所有人在所有时间和场合都能喜怒形于色,相反,他们通常总是“笑在脸上,哭在心里”。眼色在人的脸色当中是最应当关注的重点。它可以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装同样有助于我们观人于微,进而识别他人的整体,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

(2)对环境的辨析能力。

一个良好的对于环境能正确辨析的能力能够令个体审时度势,从而根据情况表现出与其相适应的行为,以适应各自不同的社交情境。社交环境瞬息万变,交往的对象亦有不同的特质,要适应不同的社交环境、人物,便要有精锐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对环境的辨析能力是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如果能够对环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具备很强辨别能力的人,通常其社交的能力也会很强。他们在与父母、师长、朋友和不喜欢的人交往时,更能达到交往目标,并更能改进双方的交情。

(3)良好的表达能力。

那些已经掌握了社交口才技巧的人,在进行社会交往时,势必会很受人欢迎并且魅力四射。语言是教师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教学上成功的基础是语言交流的成功。同样,教师在生活中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也会使人际关系更和谐。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技巧一般会从适度、适时和适量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要适时。说到该说时,止在该止处,这才叫适时。可是有的人在社交场合上该说的时候不说,他们在见到彼此的时候不及时进行问候;失礼时不及时道歉;对求助不及时答复。反之,有的人表达却不合时宜。在别人悲伤时嘻嘻哈哈开玩笑;在别人家做客主人已经不耐烦,而他们仍滔滔不绝、高谈阔论,这些都是不对的。

二要适量。一种适量的社交口才应当包括对谈话声音大小的把握,谈话中声音语调的把握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声音应该传达出不同的讯息。大庭广众之下说话音量宜大一点,私人拜访交谈音量宜适中,而密友、情人间交谈,小声则可以表现亲密无间、情意绵绵的特殊关系,给人一种亲切感。以上都是我们在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应当很好掌握的技巧。

三要适度。这主要是指根据不同对象把握言谈的深浅度,根据不同场合把握言谈的得体度,根据自己的身份把握言谈的分寸。有些中小学教师,即便是在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谈时,也改不了自己咬文嚼字的毛玻如有一位语文老师在跟朋友寒暄中,问到对方小孩的情况时竟说道:“令公子在哪儿高就?”此外,体态语也要恰到好处。

(4)人际融合能力。

人要融入到社会中,首先要对自己的观念进行调整,勇敢地面对和接纳社会中的现象。当然接纳并不是要进行消极的等待,更不是要求我们没有任何原则地去对那些消极落后的东西进行苟同或者同流合污,而是要用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接纳现实,并且要有勇气以及决心来将生活中的消极现象消除掉。一些报纸媒体反映不少教师存在一种心理,他们鄙视社会中发生的一些负面现象,于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万事不搭理,甚至有的轻视那些搞人际关系的同事,认为“人脉好等于攀关系,我才不做这种事”。这无疑反映出了教师在人际交往融合能力方面的不足。

人际融合能力的强弱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密切相连。某中学教师小陈,见了谁都很客气。一开始,同事们还很喜欢他的礼貌,可是时间久了,他发现自己并不能深入地与人交流,觉得自己和别人总是隔着一层膜,并且和同事的距离越来越远,他真的觉得很累。他搞不懂为何自己的同事小张为人大大咧咧的,甚至有的时候还会跟人发脾气,但是他的知心朋友却不少。自己可是完全按照人际交往的规范来做的呀,这是怎么回事呢?由此观之,与人交往,并不是仅具备交往礼仪就够了。还需要注重人际融合,真正地能和他人拉近距离。然而,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并不是深不可测的,给予对方一句真诚的话,向对方投递一个会意的笑容或者温柔的眼神,都能够将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营造出来。关键是以诚相待、以心换心,并且能随时根据环境做出合适的反应。

总而言之,中小学教师要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一方面,要提高对自己及别人的需要、思想、感受的洞察力,亦要细心观察不同的情境和人物,分辨其中不同之处并加以理解分析,以便掌握千变万化的社交环境,还要努力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人际关系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也要提高自身表达和与人融合的能力。尽管心理学家们认为社交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但是要想真正提高社交能力,实际上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个人的动机、决心、努力和恒心。

同类推荐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 黄土躬耕录

    黄土躬耕录

    本书分“理论篇”、“思辨篇”、“方略篇”、“实践篇”、“人生篇”、“访谈篇”六部分。收录了《构建诚信社会要从建设诚信政府做起》、《在改革发展中增加农民收入》等73篇文章。
  •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本书借鉴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相关知识,从传媒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即传媒治理与治理传媒角度,特别是就传媒如何参与社会治理进行了具体探讨。本书包括社会风险语境概说、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可行性、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传媒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治理传媒五个部分内容,并联系中国媒介现实列举了大量报道个案以及详细的案例分析。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 底线

    底线

    本书作者回顾了这桩报业史上极富争议的并购案,讲出在默多克手下出任主编的种种内情,真实呈现了巨变时刻的媒介业态。审查限制、劳资纠纷、技术换代带来了外部压力;更深远的问题,正埋藏在新闻观念本身的嬗变当中。
热门推荐
  • 万物之衍

    万物之衍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一枚心怀柔情和善良的稚子,因念踏入乱世之中,行走四方,最终能否不负初心拨开云日,开创属于自己的传说?中历1993年冬,一个凄冷的雪夜……
  • 大祭祀修神之路

    大祭祀修神之路

    诸神界面中央祭坛,是各位面人类,妖兽七大族中最神圣的地方,几千年后,祭坛修炼出人形,却毫无上神之力,便从人类法师开始修炼,玩转各种种族,各种职业,且看大祭祀——祭千起,如何一步步登上上神之位!
  • 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

    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

    《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主要写20世纪上半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人物——西方人来中国,中国人到西方,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些什么。为什么集中写20世纪上半期?因为下半期这种交流停止了,虽然因此而神游者反而越来越多,例如萨特神游“文化革命”的中国。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冷酷男神不好惹

    冷酷男神不好惹

    因为本身的独特,他注定了过不上平凡人的生活,他不想当救世主,不想当世界唯一的平衡点,可是哥哥却将担子推到了他的身上,长眠于世界。而为了守护哥哥的遗愿,他从深山宅到了国政贵宾苑和冷酷的男神当起了邻居……
  • 别让电脑“杀”了你

    别让电脑“杀”了你

    你知道每天坐在电脑前的你,皮肤变得干燥、晦暗,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你知道在不经意中你的记忆力开始下降是什么原因吗?……也许,你头歪一歪,脖子就酸疼;握一会儿鼠标,整条手臂就麻了。坐久了,就腰酸背痛。……小心点儿,这些可能都是电脑惹的祸。辐射会慢慢"杀"了你!
  • 浮生之咆哮

    浮生之咆哮

    狗血的异世穿越,一个底层小角色的成长,从极度废材到人人羡慕的妖孽,一路腥风一路血,一路YY一路歌,看主角怎样征服异世大陆,狂殴创世神明,看主角如何叱咤花丛,携美共逍遥!谨守道德的君子勿看。稀奇古怪的各个种族的登场,有情、有爱、有仇恨。既有场面恢弘的种族战争,也有精彩绝伦的个人对决。各种历险探奇,生死搏杀始终伴随着主角的成长。我本世界一尘埃,不甘践踏逆流来。命运舍弃本心在,打破天地创未来!
  • 若时光倒流我一定不再爱你

    若时光倒流我一定不再爱你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原本以为人生相当美满。上有疼爱自己的丈夫,下又乖巧的儿女,如今还子孙满堂。就连最让人难以处理的婆媳关系对她来说都不是难题,丈夫的母亲对自己那胜似母女,甚至对自己的好都超过了自己的儿子。可是有一天她发现了丈夫多年的秘密,他看到丈夫记录的日记。才知道当年那场节目上男友选择自己只是迫于母亲的压迫,而且丈夫在那之后还一直跟那个富家千金联系,就连婚后也和很多女的暧昧不请。看到这里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竟然止不住泪流满面,原本以为的幸福人生,猛一回头竟然只是南柯一梦,老太太受不住刺激就晕了过去,手边还有自己老伴写的日记......当她再次睁开眼竟然回到了当年的节目现场。。。
  • 中国科技十二讲

    中国科技十二讲

    该书的构架自成体系,把民俗与旅游科学地融为一体。作者力求避免泛论民俗文化本身偏重于民俗学的议题,着重从指导实践入手,以浓重的笔墨对民俗旅游及其资源开发进行多角度的科学论析,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 一个舞者的时光

    一个舞者的时光

    世道艰难,人心难测。在短短的几年里,我明白了真兄弟难得,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坎坷过后,我已经慢慢的被磨去了原来的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