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2900000015

第15章 因革命而学医

革命,不但是孙先生个人思想上、事业上的出路,也是整个中国民族的出路,伟大的孙先生,开始踏着革命的大道而前进了。但是革命不是空洞的口号,应当从什么地方着手呢?他经过详密的考虑,决定要有一种可以凭借的职业,以为藏身的地步。他曾经想学一个军人,但是满清政府下的陆军学校,是不许汉人进去的;福州的海军学校,也刚在中法战事中被法国人毁坏了。又想做一个律师,但那时还没有法律学校,最后他就决定学医学,因为医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最多,可以在医生的名义之下秘密地进行他的计划,也可以凭借医业以终身从事于革命的事业。

这是孙先生少年抱负实现的开始,他在檀香山时候,曾经和一位华侨杜南山讨论过关于良相与良医的问题。杜南山是广东顺德人,和孙先生友谊很厚。有一天孙先生看见南山的书架上,放着翻译的医书,很是奇怪,因此问南山道:“译这种书有何用处?”南山道:“从前范文正公曾经说过‘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我译这种医书。就是这个意思。”孙先生听了,起初也很佩服,后来却对南山道:“以前你说范文正公的话,我以为不十分妥当。因为凡是读书的人,不是马上可以从政的,从政的人,也不是马上可以当权的。倘使殚心竭力以求作相,等到不成功再去做医生,不但良医不容易做,就是努力去做,恐怕也太晚了。据我看起来,应该一方面努力政治,一方面努力医术,这样定了目的,向前进行,才可以有一方面的成功。”南山听了非常敬佩。现在孙先生果然依照当年的远大见解,应用到实际事实上了。

孙先生的计划决定了,他就离开翠亨村,直到广州。由喜嘉理牧师的提议和介绍,进了博济医院附设的医学校。这学校是由院长克尔博士主持的,他是一位很有名的外科医生。孙先生对于医学,也特别注意外科,因为这是比较有兴趣的一门科学,因此他在克尔博士教导之下,很用心地学习:读书是孙先生一生最大的嗜好,他对于这新奇的科学,尤其是要格外细心地研究了。

博济医院是英美传道会设立的,创立于1835年,当时远东各国还没有西医西药,这医院可说是开风气之先。1855年,克尔继任院长时才附设了这个医校,1879年又兼收女生。当孙先生肄业时,这学校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学费非常低廉,每年仅纳二十元。孙先生寄寓在医院内哥利支堂十号宿舍,就是现在的四十八号病房。

在这学校里,同学并不很多,但孙先生却发现了一个同志,就是纪元前十二年(1900年)在广州起义的郑士良,他是广东客家人,生长在归善县淡水墟。在学校的名字,叫做郑安,号弼臣。广东的客家人,大都是三合会会员,士良也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为人豪侠尚义,孙先生一见了就很赏识,于是渐渐地和他接近,他也很敬仰孙先生,他们友谊一天天地深起来,于是在密谈中,孙先生向他说出了也要革命的心理。士良听了,就非常悦服孙先生的意见。他们兴奋极了,就滔滔地议论起来:

“你是一个纯粹的书生。要革命必须靠武力,还须要共同起事的人,这些必须要顾及的。”士良说。

“但是我所想像的革命,是不像古代英雄的崛起草莽,第一必须要秘密地宣传革命的主张。然后集合广大的同情于革命的群众起事。”

“那末,我们三合会会员就是革命的群众了,因为我们的宗旨就是‘反清复明’,不过会员因为历史太久远了,都已忘掉了他们的本旨,现在只要登高一呼,他们还是可以为革命出死力的;这个责任我一定可以担当,为你帮助的。”

孙先生听了快乐得几乎要跳起来了,他渴想了几年的革命事业,居然到现在才遇见了一个真实的同志;士良也很满意,因为孙先生竟能引他为同志,于是他们密切地联络起来,他们在同一的革命目的之下,深深地树立了友谊的基础。但是全校的同学,只有这一位郑士良是做了孙先生的同志,可以和他畅谈革命,其余的就都是话不投机了。

不久在一个很巧合的机会中,又认识了尤列。尤列,字少纨。广东顺德人,自幼好与洪门会党的人交游,他的族人尤裕堂是博济医校的毕业生,在顺德乡间行医,他常常到省城来采购药品,每次总是到母校探访旧友。有一天晚上,他和尤列正走向博济医院去。经过十三行果摊,看见几个人正在纷呶不已,仔细一看,原来就是孙先生和郑士良等两三个人,因为他们想买荔枝,但大家都没有带钱,要求果摊老板明天到博济去收钱,果摊老板不答应,就这样争论起来了。裕堂见是熟人,就拿出半元钱,代为解围。于是他们回到校里,大吃大谈。尤少纨对于孙先生的革命主义,尤其倾心悦服。从此孙先生和士良少纨三人,常常密谈革命。那时博济医校中有一位化学教师何瞭然喜谈佛倡,他常说“不有而有,有而不有”两句话,孙先生听了觉得很有趣味,于是每天无事时,也学他说几遍。当孙先生和士良、少纨三个人议论风生的时候,许多同学渐渐地注意起来,如果问他们所谈何事,孙先生就高诵:“有而不有,不有而有。”使他们不得要领。这两句神秘的话语,竟遮饰了当时孙先生的心事。

一年以后,香港新设了一所规模较大的医校。这医校的起源,是一位何启博士为要纪念他的英籍妻子雅丽氏,就创立一个雅丽氏纪念医院,这医校就附设在医院里,叫做The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以便实习。孙先生因为在香港鼓吹革命比较自由些,并且雅丽氏医校的功课,都比较完善,因此在这医校成立时,就从博济医校转学过来,这时孙先生已二十二岁了。

雅丽氏医校教师有康德黎、孟森、谭生和何启等,他们对于孙先生的革命,都曾有过帮助的。孙先生在这学校里,还是继续研究外科。他那时是很刻苦的,在广州博济医校时,由家中每月寄六元为膏火之资,还可以勉强够用,但在香港却不行了,他只有一面要求朋友帮助,一面自己刻苦地节省。但是他在广州时,只是和郑士良密谈,现在他放言无忌了,他尽量泄露他革命的怀抱。在课余放学的时候,他最欢喜邀集几个比较亲热的同学,到酒店去高谈豪饮,直到他认为痛快了为止。钱用尽了,他就很勤奋地读书,不出校门一步,好像一个与世无关的人,因此同学都有些奇异他。他有时独自关着房门,专心研究中国地理,他的卧榻旁边,挂了一张大地图,常常对着注视,筹思何处宜攻,何处宜守。有人进去了,就指着地图很感慨地说:“如此江山,付之异族,安能忍与终古!”这严肃而沉重的话,果然能够令人动容,但是还没有促起大家的猛省。那时郑士良还在广州博济医校。他常常从广州到香港来,和孙先生等叙谈。

德彰公知道孙先生很努力求学,他很悔恨从前把他财产分让,就常常寄钱回到家里,要达成公转寄孙先生,以助成他的学业,但不幸,达成公在孙先生到雅丽氏医校后不到一年,就因患了沉重的病症,看不到他儿子伟大功业的成就,就与世长辞了!享寿七十有六岁。他遗留给孙先生的,就是仁慈朴质的性格和公平正直的美德,他虽没有亲见孙先生的成功,他的精神是永远不朽的。孙先生自达成公卧病以后,就请假回家,德彰公也从檀香山赶回来,他们兄弟二人,都亲侍汤药,一直到丧葬事情完了,才各自分散。他们经过这一次会面,过去的事情,都不提了,他们相互地敬爱,永远不变。孙先生从此得到德彰公更进一步的助力,对于革命事业的奋斗,因此更一往直前地迈进。

孙先生在雅丽氏医校读了两年,在香港认识的朋友,渐渐多起来,鼓吹革命的热情,也一天高涨一天。他对于同情革命的人,格外亲热而且竭诚地罗致。有一位早年的同志叫做陈少白,就是由他设法进到雅丽氏医校的。在事前,连少白本人都没有知道。他在革命的意识之下,只有一棵真挚的心,他需要真正的同志,所以凡是同情于他的人,都要想尽方法结合起来,于是竟把陈少白拉进雅丽氏校了。自少白到了雅丽氏校后,他就像在博济医校时得到郑士良一样可以谈心的人了。不久,由少白介绍孙先生认识杨鹤龄。杨原是与尤列同学,那时尤列并且也到香港来做事情,因此常常在一块儿的。杨鹤龄也是中山县翠亨村人,但因为生长在澳门,孙先生从来没有和他见面。他家世富豪,在香港歌赋街,有一所先代遗业的商店叫做杨耀记,他在这店内独辟一楼,专为朋友们众集谈话的地方,于是,孙先生和少白等常到他的家里去。四个人在一起总是畅谈革命,他们都以洪秀全比拟为理想的革命人物,因为孙先生曾经这样地说过:

“洪秀全是一个失败的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因为他是失败者,所以满清政府把他加上一个寇字,人们也就说他是寇了!”

他们议论到这,大家相对欷嘘,于是孙先生就用诙谐的辞令,笑着说:

“成败是不能预期的,现在我们也许就是满清政府心目中的四大寇了!”

大家听了都笑起来,他们的议论也格外地紧张!孙先生在那时因为同情他的人,渐渐地多起来,他鼓吹革命的精神,也愈见兴奋,简直是随时随地都要说革命,不是这样,就觉得不舒服了,这是少年真挚的热情表现,也是孙先生对于革命认识的真切,而急切希望革命实现的表现。然而,在当时风气闭塞的时代,许多不了解他的亲戚朋友,却都说他是一个怪异的疯狂少年,他们知道孙先生和陈、杨、尤三人是相依为命地大谈革命,他们就真的叫起“四大寇”来了。

同类推荐
  • 原来曾国藩

    原来曾国藩

    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里更是如此,更多的人希望能了解我们的过去,借以关注我们的未来。“历史大讲堂”系列的宗旨便在于此——将过去以简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将历史纳入读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观照之中。由此,历史便不再仅仅意味着过去,它更将使我们注意到将来。他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曾首开“私家军队”之先例;他亦是历史上少有的大誉大毁之人——肯定之言,谓之成就“震古铄今”;否定之言,则谓其愚诚而不顾“民族之义”。
  • 嗲女林志玲

    嗲女林志玲

    她并不拥有最迷人的声线,但却是最懂得如何使用它的人。“嗲”是林志玲的代名词,也是她的成名武器。谁都可以嗲,但能嗲得大红大紫的,恐怕只有林志玲一人而已。某时尚杂志曾以“无坚不摧的柔软”来褒奖她,这大概算是对一个女人最高规格的赞誉。
  •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高长虹,山西盂县路家村镇西沟村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以耕读为本的小康之家。他是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过相当影响的文学团“狂飙社”的主将。是山西一位较早结识鲁迅,并在鲁迅直接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进步作家。高长虹文学创作生涯前后长达20多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现代作家。
  • 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

    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

    本书为你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的传奇人生,内容包括:奠斯科不相信哏泪、优秀的领导老是怎样炼成的、辉煌营销的凿后、叱咤商诲的“明珠”等。
  •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寿宁在挖掘传统文化遗存过程中,刘春民同志又带领一批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编纂《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一书,这是为研究冯梦龙知寿宁吏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横断面。书中作品对习总书记褒奖冯梦龙为官清廉积极响应,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冯梦龙其人、其事,让更多人认知、效学他写书为人民、做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愿更多的文学工作者能学习冯梦龙“作而行之”的人格魅力,唯有这样,其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的传世佳作。
热门推荐
  • 玲珑曲

    玲珑曲

    喻家三小姐出生的那天,雪花漫天飞舞,千树万树梨花开。喻家老太爷正意态闲适把玩着一个玲珑剔透的手把件,听说添了个小孙女,随口说道:“是个丫头,叫玲珑吧。”喻三小姐便叫玲珑了。玲珑心肝,幸运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冷校草的恋爱

    高冷校草的恋爱

    高冷校草与一位清新女孩之间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
  • 小佛

    小佛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三四十年代,苏州女老板的女儿周素绢从一个家境一般、生病辍学的中学生,追求学业、爱情、事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和民国某市长张子怡的儿子张一平的曲折婚姻。婚后,周素绢开厂创业的故事。他们和其他共产党员一起历经抗战、解放战争,在日本人和国民党的统治下,坚持暗中帮助共产党,毅然为我敌后游击队送情报,最后两人走上革命的道路。
  • 武威通志·民勤卷

    武威通志·民勤卷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居住着汉、藏、土、满、回、蒙古等25个民族。辖凉州区和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丝路重镇,五凉古都,西夏辅郡,佛教圣地,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驰名的白牦牛产地。
  • 魔仙斗

    魔仙斗

    一位拥有“霸气”的少年,意外的得到了一个“神秘小鼎”,不久后发现自己修炼的居然是可长生不了的仙术。而眼前的这位所谓的师傅竟然是......不一样的修仙路,不一样的仙侠,看这个少年如何与那些“仙祖”“魔尊”并立于山海之间。
  • 山里汉宠妻有道

    山里汉宠妻有道

    罗玲穿了,被无情系统绑定了,还有一个入不敷出的空间。从无所不能到五谷不分,还有绑定的坑货,人生就是个悲剧。被嫁了,对象是同村凶神恶煞的丑男。面对系统。“系统你这么屌,咋不上天?”她明明是个罗刹,却偏偏要把她改造成圣母白莲,杀人不让就算了,可杀鸡都不让,这就过分了。系统表示,“宿主,你要是不完成任务,我会不会上天不知道,但我肯定送你上天。”面对男人。“你会什么?”“杀人。”男人一脸骇然。“不行,要坐牢的。”某人撇嘴。“那是别人技术不行。”男人额头皱成了川字。“还会别的么?”摇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素霸

    素霸

    混沌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元素之力,统领天下。所谓的仪态,不是装饰自己,而足让对方感到安心。所谓的礼节,不该勉强对方,而该由自己善加引导。所谓的教养,不是爱慕虚荣,而是聆听对方的烦恼。所谓的尊严,不能独善其身,只能在守护对方后获得。有一少年身背黑白双剑,从一小位面杀入大千世界,创造一段绝世神话。
  • 超级人生路

    超级人生路

    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负于这个少年如此的使命!或许上面的那位能知道,又或许有人早已安排他的今生!欧阳天明,一个刚从农村出来的县状元,用他的“机遇,智慧,邪魅”创造了他的传奇。美女?陪伴左右的感觉如何?
  • 宝宝很妖孽

    宝宝很妖孽

    她曾是A市的天才学生、泰拳界的骄傲。当她再度睁眼,一个陌生的世界,被家族抛弃,顶着废物名头,成为天才,那是必然,犯我者,诛之!求饶了?不成!小爷不准!内力修炼,精神控制、召唤、炼药,随手拿来!她的超级言论就是:不喜争斗、只喜美男。
  • 史上最强萌宠

    史上最强萌宠

    姜浩,人界帝王,气道最强者,在突破神道时遭到神界强者阻击,不幸陨落。然而他的神魂未散,飘落幻界,重生成为一只大地凰猫。姜浩迈着凰猫肥肥的身子,高傲地举着头颅朝世界所有人道:“本帝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