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5400000018

第18章 传国玉玺的追踪报道

历史反光镜

传国玉玺在古代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作为皇权的象征之一,历来得到皇帝们的重视。在争夺政权、朝代更替时,“玉玺”都是志在必得之物,没有它,至尊的皇权似乎就缺少了什么。可是,它却在流传1000多年后神秘地失踪了。

中国人用印来表示信用始于周朝,到秦朝时,有了玺、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臣民所用的则称之为印。“传国玉玺”命名的由来也始于秦国,秦始皇下令以玉作为历代帝王相传之玉玺。那传国玉玺长什么样呢?它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秦始皇死后,历代帝王都相信此物为“受命于天”的信物,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象征而存在。有了它,就是天命所归,大势所趋。如果玉玺丢了,就是气数已尽,王道尽失。如果皇帝没有传国玉玺,是很没有底气的。

传国玉玺取之于“和氏璧”。话说春秋时期,楚国有个采石的人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今湖北南漳县)采石,看见一只凤凰栖落在一块青石上。凤凰是中国的神鸟,沾天地造化、万物灵气,“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卞和看见后,心里一动,认定这块石头必是宝物,于是便把它献给了当时的君王——楚厉王。可是宝物常有,识宝之人不常有,这块稀世宝玉一出场时,并没有得到赏识。楚厉王找了一个玉工辨识,结果玉工鉴定为石头。楚厉王非常生气,以欺君罪砍了卞和的左脚,卞和并没有因“丧脚”之痛就不再相信这是块宝玉了。后来武王即位,卞和就又去献玉,这次他被砍了右脚。因为一块货真价实的宝玉被砍去了两只脚,卞和的冤屈就不用说了。到公元前690年,文王即位了,卞和抱玉痛哭。文王派人问他,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让人把宝物剖开,果然是宝玉。这块玉便被称之为“和氏璧”。据记载,这和氏璧置于暗处,自然发光;置于座间,冬月则暖,可以代炉;夏月则凉,蚊蝇不入;还能却尘埃、辟邪魅。楚国从此把其视为国宝。楚威王时,因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威王便将和氏璧赏赐给他。但是不久后,昭阳却将它弄丢了。有人怀疑是被昭阳的门人张仪偷走了,于是拘张仪审讯。张仪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后来到了秦国,被拜为相。就这样,和氏璧初入宫廷就没了踪影。

一直到了战国时候,和氏璧又出现了。赵惠文王从太监缨贤处得到了和氏璧。秦昭王知道后,就动了心思,打算把它据为己有。他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换那块和氏璧,赵王看完信后左右为难。一方面,他不相信秦王当真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另一方面,他又担心如若不从,秦王会借此派兵来强取。上卿蔺相如便请命持璧前往秦国,并保证一定“完璧归赵”。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拿到和氏璧之后果然不提交换城池之事。蔺相如看事情不对,便对秦王说,和氏璧上有点毛病,要把和氏璧拿过来指给他看。秦王一听,就赶紧叫人把和氏璧拿来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拿到后,在宫殿里的柱子前站定,指责秦王的背信弃义。他说,秦王想要得到和氏璧,就得拿城池来换,如若强取,他宁愿跟和氏璧一块撞到柱子上,玉毁人亡。秦王怕他真把和氏璧撞坏了,不敢强取,只得安慰他说,一定把城池划给赵国。蔺相如知道秦王不会想把城池给他们,就拖延时间骗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闻名的宝贝,在他送和氏璧来秦国之前,赵王斋戒了五天,还举行了非常隆重的送玉仪式。秦王想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得以同样的“规格”迎取宝玉。秦王同意了。

蔺相如回到住的地方后,就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买卖人的样子,把和氏璧藏好,偷偷地从小道回到赵国去了。

五天之后,秦王把蔺相如找来,要跟他“交接”和氏璧。蔺相如坦然地对秦王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如果秦王真有诚意用城池来换,他们赵国一定会如期把和氏璧送来。秦王知和氏璧已不可得,只得让蔺相如回去了。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可惜了蔺相如以身保玉,最后和氏璧却还是到了秦国手里。

多年后,秦国灭赵,和氏璧最终被秦国所得。秦王嬴政统一天下,称始皇帝。命人将和氏璧雕琢为玺,作为传国玉玺。稀世宝玉和氏璧有这番际遇,也算得其所哉!玉玺做工精致,气象威严,既是巧夺天工的工艺品,也充分体现了皇帝的独尊和无上权威。从它的第一任主人秦始皇开始,传国玉玺便命运坎坷,数遭流离之苦。

秦王政二十八年,秦始皇过洞庭湖口时,风浪骤起,龙舟将倾。于是,秦始皇不知哪来的灵感,就把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神镇浪,霎时就风平浪静。传国玉玺第一次失踪。八年后,玉玺又被找了回来。

秦子婴元年冬,刘邦率军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奉上传国玉玺。刘邦建汉即位时,传国玉玺归汉。既然改朝换代了,传国玉玺也跟着姓汉了。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故被称为“汉传国玺”,也称“汉传国宝”。

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传国玉玺由太皇太后王政君保管。王莽篡位自立前,自然也想得到这权力的象征,就派堂弟前去索要,逼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王政君很生气,一气之下就把玉玺摔在了地上,玉玺被摔掉了一角,后来用黄金镶补上了。

王莽篡位不成反被杀,玉玺被校尉公宾所得,辗转传到光武帝刘秀手中。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外戚何进谋诛宦官不成,反为宦官所害。袁绍领兵入宫诛杀宦官,宫中大乱,汉少帝夜出北宫避难,可能逃亡得太匆忙,竟然忘记带传国玉玺了。传国玉玺第二次失踪了。后来无意中被孙坚得到,没多久就落到了这期间最活跃的袁绍手中。

袁绍失败后,玉玺又到了被曹操挟制的汉献帝那里。曹丕代汉献帝禅位后,传国玉玺就落入了曹丕之手。前面有刘邦的改名,曹丕便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八个隶字“大魏受汉传国之玺”。

之后,传国玉玺几经辗转,先后归于晋之司马氏及五胡十六国的几个君王。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攻破宫城,同时也没忘了拿走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他的部将侯子鉴将玉玺投到了栖霞寺的井中。一个精明的僧人下井捞出玉玺好好收藏了起来,后来他的弟子将玉玺献给了陈武帝。

杨坚建立隋朝后,灭陈统一全国,传国玉玺也传到了隋朝。隋灭后,萧皇后携太子元德带着传国玉玺遁入漠北突厥。因此,大唐初建时并无传国玉玺,唐太宗只得让人刻了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皇后与元德太子返归中原,传国玉玺归了唐朝。

唐末,天下大乱,藩镇割据势力四起。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玉玺,建后梁。公元923年,李存勖又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玉玺也随之到了后唐。后唐被契丹击败后,废帝李从珂登楼自焚。玉玺自是不怕火烧,但却再次失踪了。

之后,传国玉玺的踪迹就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有谣传说见到过传国玉玺,只是一直难辨真假。以后的皇帝虽也都有自己的印章,不过都不是通用了。

郭威建后周后,曾经到处寻找过传国玉玺,但始终一无所获。无奈只得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块,一直传至北宋。到了北宋哲宗年间,相传有一个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了一块玉玺,觉着跟自己听说的传国玉玺很是相似,就送进了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其为始皇帝所制传国玉玺。然而,据后人考证,这块玉玺并不是什么传国玉玺,只是蔡京等人为了欺骗皇帝而玩的把戏。宋靖康元年,金兵攻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走,农夫发现的“传国玉玺”被金人掠走,随后便销声匿迹。其后几百年间,几乎每朝每代都会出现传国玉玺重现的消息,但据传多为统治者为证明自己“受命于天”而编造的谎言。

而相传元顺帝时,将传国玉玺带入漠北,为其后裔林丹汗所有。林丹汗兵败之后,玉玺落入后金太宗皇太极手中。皇太极因而改国号“金”为“清”,并称皇帝。但清朝共搜罗了玉玺39块,其中倒是有一块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的“传国玉玺”,但经乾隆验证那是赝品。

1912年11月,冯玉祥发动政变将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此“传国玉玺”又不见了踪影。直到今天,始于秦始皇的那块正牌传国玉玺依然下落不明。

由“凤凰栖落”开始的故事,带着出世时的离乱色彩,以一生的流离、尊贵、高傲,诠释着它的传奇。借由“天子”们的信赖与倚重,传国玉玺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非凡的命运。多少历史事件与它联袂出演,诏告着时代的命令。争抢从未停止,就如同时光在日日更新一样。它的“坎坷”是因为什么?权力太热?人心太贪?它缄默地凝望着一个个志得意满的主人,表情清冷而寂寞……

宝玉在哪里?我们期待着它再次重现人间。

现代启示录

传家宝

“传国玉玺”辗转流亡了几个世纪,直至后来失踪为止,都备受关注。单纯是因为它本身由价值不菲的美玉锻造而成?显然不是,它慢慢已经变成一种皇权的象征。皇帝诏书上的那个大印,表示以皇权的尊严准许了这件大事。没有了,总让人心里空空的。不论它是否真有魔咒般的能力,人们已经默许了它是无上权力的象征。而在现代社会中,不免也有些“传家宝”的故事。

晚清年间,山东某地,一户姓梁的大户人家正在办喜事。那排场、那热闹,成了当地津津乐道几十年的盛景。原来,梁家的二公子“高攀”了京城某高官的小姐,加之梁家本身就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自然要大事铺张。

这位幸运的梁公子颇富才名,人品、样貌也是一流。高官的小姐“下嫁”,虽有些委屈,但也不至于辱没。这门亲事是如何攀上的呢?原来梁家有位世交,是高官的幕僚。有一次,高官从幕僚那里看到了梁公子的文章,甚为欣喜,赞赏有加,主动提出介绍梁公子入仕为官。但梁公子以高堂渐老、长兄身体孱弱为由婉拒,声称要在家奉送双亲,以尽孝悌之道。高官虽觉遗憾,但念其孝友之心,只得作罢。但是却动了另外一个心思,他听说梁公子尚未娶亲,就主动提出将自己心爱的小女儿嫁给他,结成姻亲,也不枉交往一场。幕僚自是大喜,衷心地为梁家高兴,而梁家也倍感荣幸,求之不得。于是,一拍即合,一桩美满姻缘就这么定下了。

高官家的小姐虽自幼娇养,受尽宠爱,可是却大方贤淑,识大体,守妇道,丝毫不见官家小姐的娇纵之气。嫁到梁家后,孝敬公婆,体贴夫君,对待下人也宽和大度,举家上下无不称赞。梁家祖上也曾做过官,后因看透官场黑暗,辞官回归故里,之后经商传家。大公子自幼身体不好,故而从不操劳事务。梁二公子年龄渐长后,家业即由其操持打理。而梁家父母见二儿媳贤淑知礼,也就放心地让其掌家。夫妻二人一个主外,一个治内,均打理得井井有条。

光绪三十年,高官家的小姐,也就是梁二少奶奶在生下五个儿子之后,为梁家添了一个千金,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她最小,又生得漂亮聪明,因此,一生下来就受尽宠爱。

梁小姐十六岁时嫁给了当地的一户张姓人家。张家世代经营布匹,精明却厚道,口碑不错。成为“张梁氏”的梁小姐同母亲一样,持家,孝养公婆,相夫教子,做得得心应手。日本人打进来时,一把火烧了张家的铺子,家也烧得不成样子了。一家人躲在地窖里,虽然怕得要命,却不敢哭出来,连喘气都小心翼翼的。等到日本人走了,一家人到地面上看到黑乎乎的家,绝望、心疼、痛苦自不必说。公公看到祖下留下来的家成了这样子,铺子又烧了个精光,心里一恸,一口血喷了出来,不久就去世了。

之后,从没吃过苦的梁小姐变成了“女强人”。遣散仆人,像个普通的家族主妇一样,照顾着一大家子人,并且坚强地承受着一切磨难:大儿子被拉去做壮丁,一去不复返;二女儿的丈夫染上了烟瘾,要卖掉她换大烟,二女儿在被“卖”走的前一天晚上上吊了;丈夫在重重打击下不堪重负,去世了;最后,全家人只剩下了她和三个孙子……

她哭到最后都没有泪水了,腰越来越弯,眼神却依然强韧。她觉得,既然上天让她在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之后还活着,就有一定要她承担的责任。她要保护好仅存的孙子,抚养他们成人,要孩子们好好地活下去,让张家香火有继。她大哭了一场,又平静地继续生活下去。

每次苦到过不下去的时候,她总会对孙子们说:“奶奶还藏着几件传家宝呢,这可是祖上传下来的,能值好多钱。时机成熟了,你们要拿着它们去把咱们张家再旺起来。”其实,孙子们自幼遭受磨难,很懂事也很要强。他们长大了,大概是继承了祖上经商的头脑,竟然先后都做起了买卖。一个做服装,一个卖家具,另一个则做起了印刷。而在开始的几年间,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好几次差点都过不了关。每到这时,奶奶总会说:“别怕,会好的。再不济,咱把传家宝卖了,不过,咱能扛多久是多久。人啊,没有遭不了的罪。”

孩子们很懂事,他们不想真的让奶奶把传家宝卖了。因为,那是祖上传下来的,多少钱都买不来。而且,奶奶吃了一辈子苦,不能夺了她的念想。所以,生意上周转不过来缺少资金或者赔了血本,他们都是能撑则撑,都不愿意去打奶奶“传家宝”的主意。难受的时候总会想起奶奶那句话,“别怕,会好的。再不济,咱把传家宝卖了,不过,咱能扛多久是多久。人啊,没有遭不了的罪”。对他们来说,奶奶的“传家宝”是一种信念、一种希望,一定要守住。

终于,一切都上了正轨,奶奶很欣慰。可吃了一辈子苦的奶奶,生命却已经被消磨得差不多了。孩子们很难受,想尽了办法给他治疗。可是,却依然留不住奶奶的生命。临终前,奶奶虚弱地跟他们说,其实她根本没什么“传家宝”,她之所以说有,是不想让他们害怕,让他们觉得还有路可走。孙子们哭了,他们说,他们已经收到了奶奶的“传家宝”,那就是希望——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坚持下去,不放弃、不退缩,相信未来会变好的希望。

其实,这种信念,才是无价的“传家宝”。

奶奶一生历经磨难,小的时候,清帝逊位了,之后,她经历了民国、抗日、内战、建国、改革开放,直到2000年去世。

虽然她一生历经坎坷,饱受沧桑,遭受过各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却依然坚持着生存下去的强烈愿望。也许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传达的是什么,可是孙子们却能领会到,那是一种“希望”。

只要有希望,一切都会好的。其实,所谓“传家宝”的价值,不在于它能换多少钱、能创造怎样的物质享受,它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比如,勤俭、真诚、坚强、勇敢……这才是一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类推荐
  • 烈风记

    烈风记

    一个现代人来到元代末年,在这个波澜壮阔,争取民族自由的时代,他能做些什么?他会对我们民族的未来做如何的改变,从而避免我们民族的悲剧呢?请看《烈风记》!
  • 极品穿越之路

    极品穿越之路

    逗比的大学生莫名其妙的来到未知的楼兰国度,看他如何安于乱世,嬉戏万花丛中。
  • 三国之蜀汉征途

    三国之蜀汉征途

    天地恢宏,沧海桑田,历史的车轮滚滚,没有假设的过去却在重生中得到永恒。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每个人都有一个重生梦,每个人都有一个穿越梦。主人公刘文黄粱一梦,直接穿越到了他的梦想世界——三国时期、蜀汉后期。该有如何的奇遇?
  • 篡宋

    篡宋

    .横空出世一书生,劈波斩浪定神州!.壮志饥餐突厥肉,笑谈渴饮契丹血。.靖康之耻今朝雪,燕云诸州归故国。.壮怀激烈,一代宗师横扫宇内七海,直捣黄龙府!..篡宋书友群:9396667.本封面由QQ252838107友情制作..推荐:《岳飞后人回宋朝》、《山贼都市行》
  • 重生在东晋末年

    重生在东晋末年

    这是一个战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三国,民族危机严重不逊于南宋的时代。主角附身在当时应该失败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卢循的身上,面对这惨淡的未来,他该何去何从?为了自己势力的发展就必须杀士族夺土地,为了民族的生存就必须开展血腥的屠杀。战刘裕,败恒玄,主角由两个小郡席卷整个东晋帝国,最后北伐中原,驱逐胡奴,收复中原,完成了数代人都没有完成的梦想!主角所信奉的只有一句话:目的是正确的,手段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阳葱新书,带给你一个不同于以往穿越小说的历史穿越小说。本书没有过分YY,一切东西都建立在历史可能的基础之上。虽然最后主角成为了皇帝,但绝对不是11,漂亮的老婆是要有的,但是绝不会是到处泡妞,一个就行。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风花雪月工作室

    网游之风花雪月工作室

    生活落魄衣食皆忧的张自强,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个作为试验品的游戏头盔,不想却进入游戏不能回到现实世界中。而一群美女的闯入,也把他拉进了一个全部由极品美女们组成的美女工作室,从此过上了不一样的幸福小日子。。。。。。
  • 网游之创界锻造师

    网游之创界锻造师

    你穿着我的装备到处炫耀?信不信我分分钟教你做人?你操作技术非常厉害到处装逼?你信不信我分分钟教你做人?你有权有势要我屈服?老子弄死你丫的!你有稀有矿石?这个好,我拿装备和你换。
  • 灵动杜邦

    灵动杜邦

    讲的是一名普通工厂技术工人成功作死穿越后成为大陆高手的故事......
  • 星际流浪佣兵

    星际流浪佣兵

    校园里吊儿郎当,到处看美女的老师打捞星际残骸、遗迹的星际流浪者。逃出残酷、恶臭特里第行星监狱,带着一大票杀人不眨眼的越狱者。在异族的攻击下,人类节节败退,却能独挡一面的机甲战士。人类的最后希望……那个才是他真正的身份?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一主讲古代哲学。
  • 秋风吹落根

    秋风吹落根

    她,爱装逼;他,虚情假意。好与坏,如何定义,善与恶,一念之间。三生石上三生事,三生事记三生人。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或是……
  • 残王盛宠,腹黑嫡妃倾江山

    残王盛宠,腹黑嫡妃倾江山

    一朝风云变,软弱嫡女惊艳归来。一身冠绝天下的医术,一颗云淡风轻的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棋子反为下棋人,且看她素手指点江山。“十里红妆,江山为聘。你,嫁我!”风七七美眸一闪,“邪王,宠妻……要有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狼族少年

    狼族少年

    有一个种族叫狼族他们与其他三个种族:血族,月族,羽族合称四族但因为名利的诱惑血族想要毀掉狼族于是四族便疯狂的寻找传说中威力强大的神器:剑令石因为法力强大所以很多双眼睛都盯着它以可靠消息指出剑令石撒落在人类世界里所有狼族长老便命令家族的逸,烁,鳞,雨等人去人类世界寻找却意外的遇见的人类世界的高中生夏泌从而上演了友情爱情的故事
  • 腹黑妖孽缠上我

    腹黑妖孽缠上我

    在婚前突然发现自己的男友劈腿小三,她怒而分手,怎知祸不单行,误入秘密空间捡到一只腹黑宝宝,在其威胁下领养之——天了噜,为毛腹黑宝宝会变身成俊美大boss,还以她的男人自居!美色当前,如此丧心病狂,她从还是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