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6000000037

第37章 十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

-杨文进-

(一)按要素分配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逻辑结果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在对简单商品经济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采用了过度抽象的方法,使得马克思虽然分析了资本主义协作生产对剩余价值的作用,并且指出这种基础上的总体劳动是由不同性质的人们协作进行的,但却并没有得出这样生产方式的价值生产是不同于简单生产方式的价值生产的结论(认为协作总体劳动创造价值不过是单个劳动创造价值的简单相加,协作劳动在价值生产中的优势无非是能取得平均劳动价值),这种情况显然是与价值理论是对生产方式理论概括的思想不一致的。因为在简单商品经济中,劳动者的劳动直接与社会劳动对立,而在现代协作生产方式中,劳动者的劳动并不直接对立于社会劳动,而是对立于企业劳动,劳动者的劳动不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而是转化为企业劳动,只有企业劳动才直接与社会劳动对立。这说明,在现代生产方式下,价值并不是单个劳动创造的,而是企业的整体劳动,即协作劳动创造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即使存在按劳分配,其对象也应该是企业,而不是劳动者个人。

在现代生产方式中,企业协作劳动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劳动者个人劳动量的付出,同时还取决于企业的系统功能,即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因素,后者往往更重要。好的系统功能可以成倍地放大各单个劳动的总和量,不良的系统功能,则会起相反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生产方式中,由于生产过程的高度依赖性、系统性和多层次性等,使得在企业内部,要准确地计量各人付出的劳动量,是没有任何可能性的,因此不可能根据各人的劳动量来进行分配,而只能根据各人能力大小及其所担任职务的重要性,也就是根据人们的市场价格或劳动力商品价值或机会成本来进行。对企业来讲,一定的总体劳动能转化为多少社会价值,则取决于企业劳动或生产的产品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要。无论从哪方面看,在现代生产方式下,劳动者都不是价值生产的主体,价值生产的主体是企业总体劳动,单个劳动或劳动力只是价值生产的要素,而作为要素的劳动力或单个劳动,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中,是得不到其分配是按劳或他们创造的价值量进行的结论。他们的分配只能作为价值的生产要素进行,即按劳动力商品价值进行。

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从公有制的特点还是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看,对劳动者的分配都只能是按要素分配。

(二)社会主义的分配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统一

马克思原来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结论,是建立在简单商品经济的价值理论基础之上的,随着简单生产方式被现代生产方式取代,以及相应的简单商品经济被现代商品经济取代,价值理论也必须随之发展。虽然对社会来讲,马克思所阐述的商品价值决定及其交换的原则并不改变,但商品生产者、劳动与必要劳动的内涵已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讲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马克思按劳分配的理论是正确的话,那么其适应对象也已不是劳动者,而是作为商品生产者的企业了。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价值理论的这种关系说明,无论其社会形态如何,一定的分配理论都是价值理论的延伸或逻辑结果,只是随着条件的变化,价值理论也必须有所变化,从而该基础上的分配理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按劳分配作为商品经济的一般要求,不仅会一直伴随商品经济,而且会一直伴随按需分配的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只不过其对象是商品生产者,而不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者,只有当两者统一时,它才与后者结合。如在简单商品经济中,作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统一的商品生产者,从市场上取得的分配等于他的全部劳动量(直接的和间接的)。随着简单商品经济被现代商品经济所取代,劳动者与商品生产者的职能分开,从而按劳分配(企业)与按要素分配(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才发生分离。这种情况说明,虽然社会主义对劳动者的分配不是按劳分配,但是按劳分配作为商品经济分配的一般规律却是始终存在的,因此在社会主义不仅仍然存在按劳分配规律,而且它是支配社会主义资源配置和分配的基本规律之一。

总之,社会主义的分配必然是(对企业)按劳分配与(对劳动者)按要素分配的统一。这种分配上的二重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作为生产资料主人与生产要素身份相分离的一种反映(它是解决人们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内在矛盾的手段)。

(三)按要素分配的性质

上面讲到,无论是从公有制还是从劳动价值论,都必然要得出对劳动者的分配是按劳动力价值来进行的,这意味着,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与土地都必须参加分配。这也就是讲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

实际上,即使在马克思那种建立在简单商品经济价值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产品经济中的按劳分配,也包含了按要素分配的实际内容。因为在该理论中,对劳动者的分配是在进行了各种扣除后进行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为保证扩大再生产正常进行所需积累的扣除,这意味着公有制的生产资料同样要参与产品的分配,只不过其形式有所不同罢了,这实际上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一般”理论在社会主义阶段的表现,所以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按要素分配都是一种必然。

按要素分配之所以会成为必然,除了上面提到的生产方式转换所引起的价值生产主体与劳动内涵的改变外,最主要的是,虽然从社会内部看,资本代表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对剩余的占有,但从整个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看,资本是社会生产力长期发展成果的最主要保存形式之一(另一保存形式是劳动力或人力资本),而资本取得利息和利润,就是生产力为保存自己这种发展成果的一种客观要求(劳动得到工资同样是这一要求的结果)。因为,如果积累资本不能得到经济利益,不仅资本积累难以进行,而且会促使人们将已积累的资本非生产性地消耗掉(土地的肥力也同样如此),因此生产力就得不到有效保存和发展,而生产力的永续发展是人类的生存基础,所以,为了使生产力的已有成果得到保存并不断发展,就必须对人们保存和积累资本的努力进行奖励,这种奖励的形式就是利息(对保存土地肥力努力的奖励则是地租)。

利息是生产力为保存自己发展成果并不断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只是资本得到利息的必要条件要使这种利息得到实现,则必须保证资本的使用能够生产出相应甚至更多的社会财富来,这是利息得以实现的充分条件。如果资本的使用不能创造出相应的利息来,那么保存资本和使用资本就没有必要也就不会有资本积累。而资本的社会性使用或个别生产者在一定生产关系下对资本的利用正具有这种特点。从财富或使用价值生产的角度,这是毫无疑问的,从价值生产方面看也有同样的特点。它通过对各要素的组合,生产出的价值要大于弥补各要素耗费所需的价值,不仅使保存和积累资本所需的利息与利润得到实现,而且还能在相当程度上提高其他两要素所得的价值量。因为上面讲到,在现代生产方式中,价值的创造不是来自于各单个劳动者的劳动,而是来自于企业协作劳动,而协作劳动的大小,除了劳动者的质量和数量外,与资本量的大小是密切相关的,两者间具有高度的正比关系,正是这一点,使得现代生产方式下的剩余价值生产,并不主要来自于单个劳动的直接劳动,而主要来自于由资本参与的不断更新的协作劳动,正是这种以更新生产方式为主的协作劳动加强而产生的剩余增加,可以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资本是如何在市场经济或简单商品经济基础上内生的。因为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以技术等为主的信息是不同的,假设有甲乙两个生产者,甲掌握更好的技术,每天能生产8件产品,而乙只能生产4件产品,利益矛盾使甲不会无偿地将技术转让给乙,只能通过一定的买卖契约方式来实现技术的转让。如在这里,甲乙之间达到劳动雇佣合同,甲以每天6件产品(假设该产品的生产除工资外不需要其他任何支出)的代价(价值预付)雇佣乙,这样,乙取得比原来更好的报酬,甲则取得2单位的剩余产品,由此产生出资本主义的一般生产关系。这说明,资本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价值预付和风险承担,剩余则来自于信息不完全而产生的生产方式创新的协作劳动。获得这种剩余的分配必然是(对企业)按劳分配与(对劳动者)按要素分配的统一。

由于资本积累能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改进,因此促进资本积累是所有社会的目标,但对微观资本积累者来讲,则是一个矛盾的选择。这种情况就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积累,一方面是人们对价值追求的内在欲望所致;另一方面则是竞争规律外在压力的结果。在市场经济中,竞争规律使得人们只有不断地积累资本,才能保存已积累的资本,一旦资本积累不能得到延续,已积累的资本就有可能因竞争失败或盈利能力下降而丧失,为避免这种结果,人们只有不断地积累资本,所以马克思讲,作为资本人格化代表的资本家,是资本积累的机器。资本积累对个人来讲,代表着以货币表示的财富和对社会资源配置权力的增长,但对社会来讲,则是生产能力的增长,从而是最终产品的增长。显然,作为资本积累者的资本家对这些产品的消费是非常有限的,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被社会大众消费的。这说明,资本积累最终只是使积累者得到社会权力、地位与荣誉,但积累的最终成果,即不断增加的社会产品,则是由一般劳动者所享有的。自然,这种结果是通过市场经济的一般内在矛盾,即生产目的与实现手段之间的矛盾而曲折实现的。如资本的目的是利润,而增加利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达此目标的有效手段,就是采用标准化、批量化的大规模生产,为此就需要不断地积累资本,但这种生产方式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满足一般民众的需要(现代市场竞争机制,会使任何一种从原来为满足少数人需要的奢侈品,成为社会大众的普通消费品———如果这种商品能够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话),但他们所得的收入又购买不了所有的产品,因为其中的相当部分是利润,而这些利润的支出目标又不是这些一般性的消费产品,所以会出现这些商品的严重过剩,其结果就是这些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从而提高工人阶级的相对福利,而资本则在相当程度上,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被利润所抛弃,从而使产品分配比例保持相对稳定。这种情况正是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是现代市场经济内部的生产比例与分配比例和需要比例之间不一致,从而是经济运行不稳定的原因。

在现代生产方式下,价值由协作劳动创造这种情况,证明了谷书堂与柳欣教授在1993年提出的新一元劳动论,即在现代生产方式下,价值是由扩展劳动这一概念的外延而把资本等部分非劳动生产要素引入劳动生产率的概念中来,而使劳动价值论在新形势下得到新生的必然结果。与此对应,社会主义的第二次分配(第一次是企业通过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进行的按劳分配),必然是按各要素在协作劳动中的贡献进行,简称之为按要素(贡献)分配。

所以,社会主义的按要素分配,是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结果,同时也是价值理论在现代生产方式下的必然的逻辑结果。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金融学

    每天学点金融学

    金融学本来就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银行存款到银行借款,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本书通过许多浅显易懂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金融学的知识向读者一一讲述。使读者既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在轻松阅读中学习金融学知识。
  • 每天学点经济学

    每天学点经济学

    本书从基础知识、财政金融学、营销管理学、农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活中的经济学,每级标题以关键字的形式点明陈述重点,结构清晰,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本书针对高职高专类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生学习就业特点而编写,相对于其他同类教材,在编写上更注重实操性,突出一个外贸业务员从入门到成长的全过程。教材内容完全基于进出口业务流程,站在一个外贸业务员的视觉来阐述相关知识点。全书从熟悉商品、了解国际市场、选择境外客户开始,到出口报价、交易磋商以及合同履行全过程,共分为十二章。
  • 世界上最有趣的经济学故事

    世界上最有趣的经济学故事

    为什么女人的衣服扣子在左边,而男人的却在右边?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里,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
  • 开店成功案例:小店经营致富榜样

    开店成功案例:小店经营致富榜样

    本书以介绍开店实践案例为主,适当穿插开店理论的辅导。内容涉及餐饮业、服装家居业、文娱休闲业、零售业,以及大学生开店、夫妻开店、下岗人员开店等,集中体现开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热门推荐
  • 美丽天使触动心弦

    美丽天使触动心弦

    追忆十年前的承诺她回到家中,在学校找到了那个属于自己的王子,他们在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一起许下爱情的誓言,途中经历的许多坎坷让他们的爱情更加坚定可是到了第三者的出现,告诉她,他早已拥有婚约,面对不知的欺骗和当初的誓言,她迎来一个愿意为她付出一切的人,面对当初和现在,她陷入选择。面对解释和真心告白,她该如何选择?是否会有完美的结局?抉择!!!!
  • 简·爱

    简·爱

    不可错过的世界爱情经典小说。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但她有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她的爱情是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
  • 异能种田:农门药香

    异能种田:农门药香

    作为怪物被研究多年的鱼笑,一朝死去,再次醒来,身在异世。手握灵力,绝世之貌,异瞳黑眸冷看众生。穷困潦倒,看她咸鱼翻身!奸人暗害,看她全数奉还!异能大开,另加外挂种田!斗恶霸,斗巫师,斗贱女!“你,你这是扮猪吃老虎!”“我本来就是老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魅世鬼王女魔:妖临天下

    魅世鬼王女魔:妖临天下

    废物傻子?被退婚?被毁容?她是黑暗王者,女尊国的储君,冷艳无双,残暴嗜血,阴晴不定,十七岁指点江山,谈笑间生杀予夺。她本是一国储君,天之骄女,王权中尔虞我诈,乱世中杀戮无数,为世不容。一朝重生,魔障缠身,她两世辉煌,却不知情为何物。他追随她十年,不管前方是风雪迷漫,还是繁花似锦,他的眼睛都看向她,她不仅是瞩目的明月,更是耀眼的阳光,她的光芒会灼伤他的眼睛,她的身影会扰乱他的心。她不知何去何从,却只为他而驻足。十年回首,前世已成往事,十年浮沉,唯一让她记得的只有他。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异界超级分身

    异界超级分身

    “渎神者,死于火刑!”教皇冷笑着宣判叶落的死刑。无数的人忙碌起来,柴火被堆积在叶落捆绑的铜柱下,红衣大主教举起了火把。“等等!你们在干嘛?渎神者应死于圣火,你怎么用凡火?!”教皇怒斥道。“可是教皇大人,我们不会圣火啊?”所有人笑嘻嘻地回头,他们都长着和叶落同一张面孔。
  • BTS花漾年華

    BTS花漾年華

    江南盛景;流年盛世;你好......我的江流
  • 若有来世为君倾城

    若有来世为君倾城

    “子桑,年十七,卿鉴天之女,生性凶残暴虐,废东宫,弑人无数,罪大恶极。”红衣服的姑娘茫然的抬起头,望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半晌,感叹道:“真是变态啊……”男人道:“这一切,你都不记得了?姑娘诚恳道:“的确不记得了……”他弯下腰来,同她面对着面,身后是酉时迟暮,昏黄的夕阳犹如一只硕大的烧饼一样挂在枝头。他的手探上她的脖间,冰凉的手指,紧紧的箍住,声音淡漠:“那就是你啊——”
  • 耳目记

    耳目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DOTA英雄传奇

    DOTA英雄传奇

    基于魔兽正史背景的DOTA英雄传记。魔兽的官方小说有很多,DOTA2的则完全抛弃了魔兽的背景。基于魔兽而产生的DOTA英雄们,处于一个特别尴尬的地位。这是一个8年魔兽、dota玩家不能忍受的。这部小说,将为dota英雄正名,在历史上给他们一个荣耀的地位。不为别的,就为曾经的基友网吧五连坐,就为已经逝去的DOTA青春。
  • 玫兰曲

    玫兰曲

    两个姑娘竭力想把自己嫁的好一点,选择了不同的奋斗方法。究竟会有什么结果呢,嫁人成亲神马的,永远都是生活中不变的主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