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0300000018

第18章 顺应时势才能成就大事

我们常常能听到这类的抱怨:

“辛辛苦苦上了这么多年学,毕业了,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白学了……”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谁都没有我惨,命运怎么这么不公啊……”

这样的感慨太多了。在周星驰的喜剧片《唐伯虎点秋香》里,有一段超级比惨的镜头,相信所有看过的人都记忆犹新。影片有些夸张,然而现实中,我们每天的确都能看到叫苦连天的“祥林嫂”。随便找一个踏入社会的人,寒暄几句,他都能把自己描述的比窦娥还冤。其实,困难与磨难是在所难免的,没有哪个人一生都一帆风顺的,好多人在跌倒后,往往是一蹶不振,然后就开始抱怨老天不公,命运不济,从而永远爬不起来;而成功者面对困难时却总是笑一笑,继续勇敢地走下去,最终见到光明。

小李是标准的海归派。1993年公派留学,1996年回国。小李在国内学的是食品专业,所以留学欧洲时,他选择了营养学。比起一般人来说,条件的优越性自然不在话下。

两年半学成归国后,他所就职的学校,不愿意单为他开设一门营养学的课程,他去找校长谈了很多次,但结果只有两个字——不行。这使他很苦恼,但也没有办法,最终他选择了离开。

离开学校的那段日子是苦闷的,他原以为可以很快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但他从招聘广告上几乎找不到有招聘营养师的。于是他去一些足球俱乐部、大企业自荐,但当时人们对于健康饮食还没有什么概念,他们也无情地拒绝了他。成为了“海待”的他迷茫了:我为什么出国留学?为什么要学营养学的专业?学完了又有什么用?他找不到答案。

待业可不是好玩的,天天醒来时,脑子里总会想,别人早已开始工作了,而他却刚睡醒。于是赶紧起床、洗漱,然后坐在沙发里,还是无事可做。这比睡着时更痛苦,因为美梦不在,在的只有冰冷的现实——待业的现实。小李不能想象,一个学成归国的人,怎么竟然会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那些没有出国留学的人,却能有一份使他们充实的工作呢?

在寻找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岗位未果后,他开始选择其他行业。人,还是得有工作可做才行。

虽然小李有一个留学的背景在那儿,但因为背离了他的专业,所以只能去找一些专业要求不是很高的工作,比如销售。他找到了一份卖手机的工作,月薪只有800元,但他干得很投入、很卖力,因为他多多少少能有一份充实的生活了。很快,他被提为店长,再后来便进入了公司总部。虽然还是干很底层的工作,但他有了信心,他决心把自己的工作再做得好一些,他想与公司共同发展。可就在这时,公司被卖掉了,他再次沦为“海待”。小李又苦恼起来。

小李不服,他不相信抛开自己的专业,就无法闯出一片天地来,他再次开始了寻找。

一家规模不大的广告公司吸纳了他,但工资低得可怜,每月只有500元,小李苦笑,怎么自己越活越缩……

他在广告公司是从客户服务做起的,这是一个受累不讨好的工作,但他没有退却,他向自己提出了挑战——做好本职工作,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就这样,一做便是3年。他从一名客服人员被提升为业务经理,又被提升为业务总监,公司的员工走了又来,来了又走,他已经算是个元老了,但他的工作还是那么踏实。

任何初出茅庐的人,在有所成就之前,都要有勇气面对坎坷,学会在逆境中奋起,学会顺应时势,忘掉以前的光环。征服之前,首要的是适应、认知。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丑化自己比美化自己更实在。丑化就是激励。告诉自己“我是个什么都不是的小丑,在做主角之前我要跑好龙套”。只有一无所有的人才不会失落。

“嫁个有钱人”、“直升飞机式的一步登天”,这就是当代一些人的心态。现实是,这样的幸运者非常之少。我们需要的是匍匐着去争取成功。小李的奋争也为我们证明了这条路:不要对自己估价过高,弯下腰来做事情。很多时候,不是市场饱和了,也不是“社会在抛弃我们”,而是企业、单位被我们“一下子就如何如何”吓坏了。如果市场确实没有需求,改变最初的选择就是英明的选择。转行也许是一种浪费,但换过来讲,也是一次补益。如果不转行,也许这一行你就一辈子不熟悉。当然,最好能在作出选择的时候有一定的前瞻性。总之,不要只想做高高在上的鹰,而要学会踏实前进。

同类推荐
  • 换个角度,你就是赢家

    换个角度,你就是赢家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切勿把想法固定化模式化,找到最佳的条件,从而实现成功的思维方法,具体论述了切忌认为自己永远正确、正确对待得失等。
  • 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优秀的班干部从这里起步: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正是由于认识到班会的重要性,而有关班会的书籍又特别稀少,特别组织编写的。《优秀的班干部从这里起步: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的目的是为学生、老师在组织、召开班会时提供参考与借鉴,切实帮助师生们开好一个圆满的班会。
  • 一心快乐 灿然花开

    一心快乐 灿然花开

    生活好了,心情不好了?快乐,是每个人的追求。我们要把对快乐的向往变成现实!罗伯特·霍尔登说,快乐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上帝赋予我们的权利。没有任何事物能让你不快乐,只有你自己的心。一个人的心就那么大,要节约着用,少装一份苦闷,就能多装一份快乐。本书部分文章曾被制作成电视散文、广播美文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播放,部分文章多次被各电视台、广播台的众多栏目采用。真正的暖心之作,著名作家梁晓声、《知音》杂志主编王应鲲、知名美文作家感动等联袂点评推荐!集感性、理性、悟性于一体,赋予你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语一快乐,一句一暖心。
  • 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优点书

    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优点书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阿列克斯·卡瑞尔博士曾经说:“不知道如何消除忧虑的商人,他的寿命将不会长久。”这是一本通过认识自我、设计自我、调适自我、展示自我来战胜忧虑、激活潜能,从而开启新生的心灵教本。去善待自己,做到既成功又幸福。
  • 减压生活

    减压生活

    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的重担以及情感的困扰,都给现代人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让人身心疲惫、情绪低落,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
热门推荐
  • 浑浑噩噩又一生

    浑浑噩噩又一生

    生活是什么?重新来过一次难道就一定可以精彩纷呈?人的性格一旦养成,难道真的可以说变就变?李小妹一直认为自己缺的是钱,如果有钱,就不用朝九晚五,就可以自由自在,幸福一生。可是真的重新来过,金钱来的太过容易,她又再次迷茫了?郭东一直很满足现状,认为平淡的生活才是真。可是当一切重来,当生活可以激情四射,他迷惑了,或许他并不甘心平淡?
  • 君叹

    君叹

    《老子》云:“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世界之母也”。世界本为物,入心便成相。“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故成亦败,失亦得,微亦鸿,瞬亦恒。一蚍蜉尚可撼树,一粒粟尚可填海。日照虽和,夏炎易灼;星光熹微,夜深乃照。燕雀决起而飞止榆枋,鲲鹏一跃万里骤风雨;蜉蝣一日生死,明月贯古烁今。纵观千古,哀一生之须臾;酿墨深思,妄我世之恒久。何为大何为小?何为优劣?何为高低?何为善恶?世人先思忖,后有度量,故有标准。三生有幸,能成人之榜模;永世嗟叹,从未触她玉颈。生前难及人世之欢爱,生后能及万世之主又如何?承诺终成夙愿,情愫深烙心底,亦是万世折磨。后人切记:与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 极星纪

    极星纪

    创世之初,天极星,人极星,地极星,四象星,大天王星,修罗星,12圣灵星,构成了整个宇宙。紫微星是太初宇宙的中心,历经了千万年的时光,18星宿上的生灵各自繁衍互不干涉。然天道轮回,时逢紫微星转暗,创世之神黯然消陨,缺少了紫微星光彩能量的世界,光明的力量逐渐消弱,逆天之神强大的黑暗能量开始膨胀......一个婴儿应劫而生,却不知劫......
  • 天涯浪剑

    天涯浪剑

    浪迹天涯,仗剑作歌!啥?这是一个叫大乾的朝代,金庸城,江家,废柴少爷江辰……书友群:548994966
  • 空间之极限恐惧

    空间之极限恐惧

    空间之无限恐惧主神空间在一张白纸的中心,以中心为一点出发随意链接一个看不见的“点”,可以画出一条直线,也可以是斜线,然而特殊的情况下,线又不单单称之为“线”。“线”的存在可以认为是无物理的分割,同时意味着诞生和破坏,因为“线”的诞生,破坏了这张纸的整体,以大多数人的可以理解的说法,纸不完美了,线破坏了它的价值。
  • 恐怖的十二名女生

    恐怖的十二名女生

    两年前,罗印中学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07宿舍十二名女生死在火中,从此学校怪事频发,那栋宿舍楼也就此成了空楼,如今,这栋宿舍楼怪事再起,究竟这栋楼里有着什么秘密,那十二名女生的死因又是为何,在她们的身上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我”和楚玉最终能否在一起……
  • 说妖

    说妖

    一个普通的少年却身怀上古邪灵的秘密有拥有令正邪两道窥视的邪书为寻至亲他毅然前往中土最大最神秘的组织却又阴差阳错的目睹了一场暗杀而他所救之人,竟然就是神秘组织的少主于是,他以少主的身份,开始了一场复仇之路一步步将自己内心的邪灵释放从而笑傲六道之内。
  • 吾必弑尊

    吾必弑尊

    轮回树上轮回果,轮回树下故事多。尔等夺我轮回树,待我得道血成河!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重点课题。通过对清代最初的几位讲求今文经学经学家经学思想的分析,力图对今文经学的兴起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说明清代今文经学不是一开始就完全只讲公羊学,也不是仅讲今文经学,而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今文经学逐步被重视,《公羊》学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三科九旨日益为人们所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