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0400000012

第12章 欲望最容易成为心灵的陷阱

“累,活着真累!”如今,诸如此类的话越来越多地出自于年青人之口,而年长的人听到后,都会摇摇头,叹着气说:“现在的年青人啊,身在福中不知福。”是啊,与老一辈人们的生活相比,现在的生活环境简直就是蜜罐子一样啊!

想吃饺子,懒得动手做,可以去超市买速冻水饺;脏衣服懒得洗,让洗衣机帮忙;想购置衣物,懒得逛街,可以上网坐在家里,等着东西送上门。无聊时看看电视吧,可手里握着摇控器,一会看这个,一会看那个,电视节目是很多,可最终一个也没看明白。哪像过去,电视里只有一个频道,全家人挤在一起乐滋滋地看,看得来劲,兴趣十足,更不会为频道选择而犯愁。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沿街流浪的乞丐,他每天总在想,假如我手头要有两万元钱就好了。有一天呢,这个乞丐无意中发现了一只跑丢的小狗,乞丐发现四周没人,便把狗抱回了他住的窑洞里,拴了起来。

巧的是这只狗的主人是本市有名的大富翁。这位富翁丢狗后十分着急,因为这是一只纯正的进口名犬。于是,就在当地电视台发了一则寻狗启事:如有拾到者请速还,付酬金两万元。第二天,乞丐沿街乞讨时,看到这则启事,便迫不及待地抱着小狗准备去领那两万元酬金,可当他匆匆忙忙抱着狗又路过贴启事处时,发现启事上的酬金已变成了三万元。原来,大富翁寻狗不着,又电话通知电视台把酬金提高到了三万元。

乞丐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向前走的脚步突然间停了下来,想了想又转身将狗抱回了窑洞,重新拴了起来。第三天,酬金果然又涨了,第四天又涨了,直到第七天,酬金涨到了让市民都感到惊讶时,乞丐这才跑回窑洞去抱狗。可想不到的是那只可爱的小狗已经被饿死了,乞丐还是乞丐。

这位乞丐是幸运的,他可以通过狗得到一直想要的两万元钱。可这乞丐却又因为贪恋那一个劲上涨的酬劳,忘记了喂食名犬,失去了得到酬劳的机遇。他必定会为此事懊恼不已,悔不当初啊!

乞丐的欲望让他又回到了乞丐,而我国古代的皇帝,万人仰望,三宫六院,有用不尽的金银财宝,可他们同样被欲望所害。就像成吉思汗是大汗吧(相当于皇帝),他就不满足,他想让“蒙古的子孙们在凡是有土地的地方就可自由的放牧、居住;让蒙古人的帐篷里堆满了外族的女人和奴隶”。这欲望太高了,他想当全世界的“汗”(皇帝)。成吉思汗就是欲望太高,所以死在了征讨印度的路上。类似成吉思汗的皇帝大都欲望太高,想名垂千古,流芳万年,每天晚上睡不着觉,不是想着征讨谁,就是想着谁在窥视皇上的宝座。这样说来,当皇上能不累吗?

再来看现代人,虽然信息是越来越丰富,选择也越来越多,这些便利的硬件设备是让我们越来越轻松的,可是,相反,选择越多,我们却越累了。这是为什么?其实,一切皆来自于人的欲望越来越高了。比方说网购,女人最爱逛的淘宝网。上边的衣服品种实在太多,有长裙、短裙,裙又分长袖、短袖、七分袖……想挑一件喜欢的衣服,最少要看一百个页面。坐在电脑前,一页一页地点下去,脖子、胳膊、眼睛也没少挨累,再加上电脑辐射对身体的危害,算来算去,真不如去逛街,顺便锻炼一下身体呢?

网上选衣,虽然有一百多页的物品供我们选择,但是,在前几页我们肯定能看到自己比较满意的衣服,可是,我们还是要一页一页地点下去。因为,心里在想:也许后边还有更好的,不能错过。这就是人的欲望,永远没有满足的欲望。

远的不说了,就说我们自己吧!工资一千元的时候,骑着摩托上班,偶尔去去饭店;工资三千元时,经常出入饭店,觉得有必要代款卖辆车;工资涨到五千元了,车款还没供完,又要换间大点的房子……工资虽然高了,可是等着我们往外掏的钱也越来越多,这种正比例的关系,最终累的还是自己。我们对待体重,有人为减肥而苦恼,但也有人为增肥而发愁。不论怎样,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一个劲地唠叨着烦、烦!

人的欲望是个无止境的黑洞,有了这个,又想要那个,可人活天地间通常要受到自然、人文以及他人的各种束缚和限制,不可能随心所欲。达不到自己的要求,烦恼就来了。

因此说,人不能欲望太多,太多了不仅与事无补,反而会增添无限的烦恼。同时,欲望太多,被别人乘虚而入失去的也会更多。欲望多的人,总容易产生不快,会长期处于低迷的状态,会觉得一切事物都变得如此枯燥,让人心烦。与此同时,周边的人也会受其影响而变得的没有活力,变的沉闷起来。

欲望最多的人同时也是最危险的人。他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也许还会给家人、亲戚、朋友带来伤害。很典型的例子,现在有很多的人靠出卖色相换取利益;利用亲戚、朋友关系拉拢传销人员,这不都是欲望在作怪吗?

欲望就像海洛因,在不断地侵蚀着人们的灵魂。当一个力不从心之人的欲望爬到他的肩膀上时,这个人会因为难以承担欲望的重量而摔倒,而且摔得会很难看。

其实,生活本身就会带给我们一些挫折与烦恼,甚至巨大的挑战,需要我们去勇敢的接受和面对。那又何必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浪费在这些无谓的烦恼上呢?少些欲望,多些勇气,多些激情,更要多些自我,去丰富自己的生活,积极向上,面对眼前的一切!

同类推荐
  • 挺起精神脊梁(人生高起点)

    挺起精神脊梁(人生高起点)

    天地万物均有脊梁,大地以高山为脊梁,所以壮丽不已;苍穹以日月为脊梁,所以光普宇内;国家以士人为脊梁,所以立于世界之林,而士人以精神为脊梁,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书介绍了信仰、志向、信念、自信、斗志、追求、自立这些精神脊梁。信仰是生命的崇高亮色、志向是人生蓝图的绘制者、信念是强者的人生法则、自信是成就卓越的阳光、斗志是永不褪色的生命彩虹、追求是滋润生命的雨露,而自立是成功者的精神支柱。
  • 受欢迎的人有1%的不同

    受欢迎的人有1%的不同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故事,把这些爱欢迎的人所具备的特质一一分析解剖,然后分类提炼,全面展现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应该具备的与众不同的“1%”。
  • 进与退的人生经营课

    进与退的人生经营课

    人生如路,生命如轮。我们倚轮前行,道路时而平坦,时而曲折,偶有高山挡道,亦有湍流拦路。若生命在前行中多一点策略,人生在进退中多一点领悟,就能更加巧妙地达到理想的终点。
  • 工作要有好心态,做事要有好方法

    工作要有好心态,做事要有好方法

    你也许无法选择工作,但可以选择对工作的态度!态度是平庸和卓越的分水岭!优秀的人,懂得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找接口找方法就是一种积极心态。本书教你成为一个主动思考、彻底解决问题的高手,开拓出一片自己的事业天地,收获一个完美的人生。
  • 一眼看透人心

    一眼看透人心

    本书内容涉及广泛,从人的外在形象,生活习惯,穿着喜好等多个方面进行观察,从而看透人的内心世界。读完此书,读者会从中学到很多看人技巧,这些识人技巧,将如清亮的河水,洗亮你的眼睛,使你具有一双雪亮的、能一眼看透人内心深处的眼睛,为广大的读者朋友在识别人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热门推荐
  • 混沌虫师

    混沌虫师

    异世有混沌兽,其能量核心称之为元核。人摄元核入体寄存于八门奇穴之中,修炼滋养,其力量可引天火,震大地,断河川,是为元师。少年因故被异虫寄居体内,获得神奇力量,从此吞噬天地,走上巅峰,铸就不朽传奇。(画外音)呸呸呸,称霸有什么好的?青春不常在,还是赶紧谈恋爱吧!
  • 沁心媚情(全本)
  • 瓶粟斋诗话三编

    瓶粟斋诗话三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王宠:复仇媚妃

    帝王宠:复仇媚妃

    惨遭灭门之后变成杀手,为报仇入宫当选妃子。何料皇帝千般爱护?谁才是真正的灭门的幕后操纵者?“那个……朕是不是喜欢上你了。”她的眸光一现,但我只是一个无情的女杀手。素雪飞扬,月色迷蒙。十年岁月峥嵘,如一场梦幻,回首成空。
  • 倾世烟华(上)

    倾世烟华(上)

    为了要锻炼自己,她选择了不同的挑战方式,然而,到最后,她还是选择了去当个星部战士。在考试的这段期间,她认识了几个很好的朋友,并与他们一起展开了一段奇妙而惊险的旅程……
  • 若孀

    若孀

    她现实生活中的顶级佣兵杀手却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意外穿越到一个异大陆——卡特亚却意外降落在上古云氏一族的直系子孙云若孀身上还是个被人称为废物九少爷的身上!!可是自己明明是个女儿身啊!还来不及整理这突然发生的一切许多事情就接二连三的找上门来…“不好了不好了!九少爷云岩又来找您麻烦了!您赶快从南院的后门逃走吧!”“嗯?逃走?”若孀面带疑虑的看着为自己通风报信的小兄弟脑海连忙搜索起云若孀之前的记忆“唔…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若孀嘴角勾起一道讽刺的浅笑哼哼赶欺负到我头上后悔都来不及了!
  • 我们的吸血鬼

    我们的吸血鬼

    我是吸血鬼有无数的人想猎杀我们现在的我们不怕太阳光了我们可以和你们战斗到低!这是我们的荣耀!
  • 重生之嫡出正妃

    重生之嫡出正妃

    她是权倾朝野的镇国公嫡出之女,不幸被亲王庶子的伪善蒙蔽了双眼,使得家族没落,父兄流放。天赐良机,她重生回到了十四岁,出嫁的前两年。这一次,她识别出那些精于算计的伪善小人,反手报复,却走出一片众人称羡的锦绣前程!
  • 西路军:河西浴血

    西路军:河西浴血

    《西路军1:河西浴血(最新勘定)》简介:西路军西征的起因是什么?失败的历史原因有何复杂性?应当怎样评价它的历史作用?这些问题随着《西路军1:河西浴血(最新勘定)》揭开这些尘封往事逐渐清晰起来。《西路军1:河西浴血(最新勘定)》通过有血有肉的真人真事,通过有根有据的原始资料,展现了西路军由虎豹口渡河到祁连山失败的全过程。这是《西路军》三部曲的第一部。
  •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本书从“人性的枷锁”、“存在的荒谬”、“愿望的喜剧”、“心理的黑洞”、“好人的报酬”等十二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小说如何洞达人性,以及在其古老外衣下那无与伦比的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