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3500000051

第51章

姐弟俩告别汤副旅长夫妇,移居省城,是在两年后的一个秋天。

这年秋天的《顺天报》和省上的《新民报》都连篇累牍大谈张天心。张天心成了众目注视的风云人物,官称天帅,以五省剿匪督办兼安国讨赤军总司令的身份驻抵省上。

《顺天报》上的消息说,张天心此番抵省,是以奉军为后盾的。张作霖遣兵十八万挥师南下,帮助张天心南拒蒋总司令之国民革命军,北防孙大麻子的定国军,并要借此布局遏止赤祸北进,以“措国家如磐石之坚,登斯民于衽席之上”。

《新民报》称,张天心之安国讨赤军兵强马壮,配有重炮,兵员逾五万之众,又有强大奉军的协战,遏止国民革命军当有绝对把握,铲平孙大麻子的定国军也只是时日问题。次日的头版上,还发表了张天心站在省城城门楼上的大幅戎装相片和访谈录。

张天心的相片和不可一世的熏天气焰,刺激了玉环,促使玉环移居省上,伺机实施自己图谋已久的复仇计划。

巧的是,这一年汤副旅长的生意挺红火,春里刚在省上开了个三江货栈,也缺些人手。因而,玉环一说要去省上,汤副旅长就爽快答应了。

汤副旅长说:“你们姐弟俩到省城住住也好,咱汤集是小地方,省城是大地方,你们年轻,自得奔热闹的大地方去做一番事情。”

汤副旅长还说:“三江货栈将来还会有发展,百顺也大了,真得学着做点生意了。”

这么一来,百顺就无可选择了。

百顺知道,姐姐此一去不是冲着汤副旅长的三江货栈,却是冲着张天心的,姐姐很明确地和他说过。

百顺心里实不想去,却又不得不去,他十七了,不再是个孩子,不能再在汤副旅长的守护下混日子,况且,有这么一个姐姐在眼前盯着,他也没法混。

答应姐姐的时候,百顺就认定,此行决无成功的道理。

事情明摆着,两个赤手空拳的小男女,不可能和一个拥兵五万的天帅总司令对抗。

百顺犹豫了几天,还是把玉环去省城的真实意图和自己极悲观的看法和汤副旅长说了。

汤副旅长很吃惊,极明确地说:“这丫头真是疯了!”

百顺道:“叔,你得劝劝我姐哩。”

汤副旅长很没信心,对着百顺直摇头:“我自是要劝的,可你这姐姐你知道,只怕听不进我的劝哩!”

百顺叹了口气:“管她听进听不进,劝劝总比不劝好。”

于是,汤副旅长便劝,说是天下大势总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个人权势总是卑微至盛,盛极而衰。从这道理上看,张天心迟早有一天要败给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他今日的猖狂绝难持久,因此还是不要鲁莽行事为好,且看蒋总司令如何收拾他。

玉环见汤副旅长开门见山,兜了底,也就挑明说了:“汤叔,天下大势我不懂,谁胜谁败我也管不着,我和我兄弟只要张天心一命抵一命。这笔账不结了,我们姐弟俩今生今世谁也活不安生。”

汤副旅长说:“这我知道,可我以为,还是等一等好。眼下张天心正是气焰嚣张的时候,你们千万别惹祸。你们若去省上,只能到咱货栈去帮忙做生意,切不可胡思乱想,更不能乱来一气。”

玉环平静地道:“那是自然的,我再傻也不会大天白日去闯张天心的督府。我和百顺自得寻机会。”

说到这,玉环定定地瞅着汤副旅长,又道:“只是汤叔,你还得帮俺,你当年答应过送百顺去当兵……”

汤副旅长很为难:“我当年答应过不错,可叔现在和你们一样是平头百姓,帮不上你呢。”

玉环道:“能!报上说了,当年你和爹手下的岳大江团长,如今已成了张天心的混成旅长兼省城的守城司令,你若写个信给他,他会听的。”

汤副旅长没办法,只得答应写信。

百顺不愿去当兵,便责问玉环道:“这人既已降了张天心,我们还奔他做啥?”

玉环说:“他降张天心是他的事,我们奔他有我们的事。”

汤副旅长也说:“百顺,这就是你的无知了,我们带兵的东倒西歪,左右逢源本是常情,你爹在世时也是这么做的。你爹就两投张天心,又两叛张天心呢,也正因为如此,张天心才在溪河车站杀了他。”

这使玉环十分吃惊,她不知道父亲也是这么一种反复无常的人。

百顺故意问:“汤叔,这么说,我爹确有对不住张天心的地方喽?”

汤副旅长道:“咋说呢?就这么回事吧!春秋无义战么,既是不义之战,人往高处走也就合乎常理了。我看岳大江在张天心手下怕也呆不长,一旦姓张的失势,这小子又会远走高飞的。因此,你们切不可把他也当作叔一般看待。”

说罢,汤副旅长从书桌里翻出一只勃朗宁手枪,把玩半天,恋恋不舍地递给了玉环:“这只枪原是你爹送我的,你们带着护身吧!我这做叔的既劝不下你们,也就只能为你们焚香祷告了。叔还是那句话,先去做生意,无天赐良机、万全把握,就甭做傻事。”

玉环大为感动,拉着百顺在汤副旅长面前跪下了,泣不成声道:“汤叔,我们姐弟俩谢您了,报了此仇,我们姐弟俩必有一个回来给您养老送终;若是事败身亡,还得要您老给我们收尸!”

汤副旅长仰天叹道:“这冤冤相报,何时有了?”

玉环说:“总有了的,只要张天心一命归天,啥都了了!”

原说要劝,到末了不但给玉环写了那要命的信,还把枪送给了玉环,这使得百顺对汤副旅长生出了极大的不满。

所幸的是,到得省城,守城司令岳大江没买汤副旅长和姐姐的账,百顺才逃脱了当兵的噩运。

岳大江真是聪明,一见面,没说几句话,就劝玉环和百顺快回汤集镇去,不要在这省城自找麻烦。

玉环为勾起岳大江怀旧的情绪,一口一个“岳团长”的叫着,说是弟弟想当兵都想迷了,这次从汤集赶来,就是要在他手下当兵的。还怨岳大江不记旧情。

岳大江一边摇着头,一边说,自己恰是记着当年老旅长那一片情义,才不能让百顺当兵。声言,百顺不是别人,百顺在这儿当兵若被张天心知道就没命了,百年之后他在地下也不敢见老旅长的面。

岳大江请玉环和百顺吃了一顿饭,又送了两根大条子给他们,让他们走。

回到三江货栈,玉环很失望,埋怨岳大江胆子太小。

百顺挺高兴,却做出不高兴的样子说,岳旅长不是胆小,倒是精明,他必是看出张天心气数未尽,才不愿找麻烦,因此便劝姐姐就此罢手,待张天心的运道尽了再作道理。

玉环摇头道:“我不会罢手,我得干。”

百顺问:“这个样子,咋干?”

玉环说:“你甭管,听姐的就行。”

百顺又说:“我听你的,张天心也会听你的么?他那督府和总司令部就会为你敞开大门?”

玉环道:“只要想干,机会总有,张天心在这一天,咱就候他一天,时间长着哩,总有被咱碰上的时候。”

……自此便在三江货栈住下了,掌管货栈的是汤副旅长的远房侄子汤成,早先在汤集见过的。

汤成称玉环小姐,称百顺少爷,让号里先生、伙计和玉环、百顺见了面,还对大家交代说,小姐、少爷是自家叔父派来的代表,在货栈里和他这掌柜是一样的。

当晚,汤成请玉环、百顺到老来顺吃饭,在酒桌上分了工:玉环管店堂门面,百顺和他自己跑外面的生意,管大宗的货品进出。

分工时,汤成就问玉环:“我叔派你们姐弟来、是不是对我不放心?”

玉环心思根本不在生意上,便说:“没有的事。”

见汤成还疑惑,玉环又说:“你该咋干还咋干,只当没我们姐俩就是。”汤成忙道:“哪能呀,啥事咱都商量着办吧!”

……这时,省城风传南面的国民革命军有北上的意图,一时间气氛相当紧张,晚上时常戒严禁街。

张天心的兵四处大抓南军探子和赤色分子。

有几个据说是探子和赤色分子的男女被砍了脑袋,血淋淋的人头挂在大马路的电线杆上示众……百顺吓坏了,几天不敢出门,还劝玉环把枪扔了。

玉环不怕,非但没扔那枪,还把枪揣在怀里上了几次街。

后来,玉环听说,这仗不是在南面而是在北面和孙大麻子的定国军打的,天帅张天心还要赶往北线的上河滩督战,玉环又把小包袱一背,要和百顺同去上河滩观战。

这实在是找死,百顺想。别人躲这杀人魔王都躲不及,姐姐偏要往这魔王嘴里送。再者,上河滩正打着,枪子无眼,被流弹打死那更叫冤。

于是便再一次认真反抗了一回,很明确地告诉姐姐:“我还没疯,我不去!”

玉环冷冷看着百顺说:“你得疯,大仇一天不报,你就得疯一天!永远不报,你就得永远疯着,就这话!今个儿,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百顺对姐姐真是又恨又怕,最终还是怕超过了恨,老老实实收回了自己的反抗,像只泄了气的球一般,硬被姐姐踢腾着出了省城。

好在天可怜见,省城外的道路被张天心的安国军封锁了,玉环的这一冒险举动才被迫打消。

同类推荐
  • 黑白兄弟

    黑白兄弟

    这本《黑白兄弟》由严歧成著,讲述的是:黑道枭雄,职业警察,本属天敌。可是,他们源于一个母亲的血,他们几乎同时来到这个世界。苍茫人生,风雨之路,三十年时光,程鲲、程鹏兄弟二人面对友谊、情感、道德、财富、乃至法律,他们各有取舍。程鲲忠实于职业使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终为警察中的佼佼者。程鹏在黑道上摸爬滚打,在嗜血的搏斗中也杀出了自己的天地,成为袖转乾坤的流氓大亨。从自然朴实的乡村到灯红酒绿的都市,人的欲望如魔鬼般飞舞,程鹏从捞到他的第一桶金开始,他就没有停止对于财富的渴望,对于利益的争夺。
  • 闪电窗(残本)

    闪电窗(残本)

    《闪电窗》,清代世情小说,酌玄亭主人著。本书仅存6回残本,原书回数不详。小说叙述福建漳州,举人林鹍化为人正直,与新举人邬云汉等三人不投缘。林进京会试,船停苏州,富户陆家失火,其家小姐匆忙中赤体逃入林船,为林救护。陆未婚夫沈天孙亦为举人,闻此退亲……
  • 霹雳火斗麒麟

    霹雳火斗麒麟

    《当代优秀悬疑故事作品集:霹雳火斗麒麟》是“当代优秀悬疑故事作品集”系列之一,《当代优秀悬疑故事作品集:霹雳火斗麒麟》每篇作品都内涵深厚,作者以曲折的故事情节揭示了复杂的人性本质,阐述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 一幅梅花图(张宝瑞悬疑惊险小说系列)

    一幅梅花图(张宝瑞悬疑惊险小说系列)

    脚步声在他呆着的房门前停了下来……突然,门开了,他瞪大眼睛,还来不及举起砍刀,就被眼前的恐怖景象惊吓得倒在地板上……当他来到房门前时,朦胧中猛地发现一个披头散发满脸狰狞的女人贴在墙上瞪着他,可慢悠悠地又露出一丝奸笑,一动不动,样子越来越恐怖。突然,一阵风吹了过来,这恐怖形象却消失了。 民国年间,北平粮钱胡同13号居住着一户钱姓人家。一夜之间,全家老少皆身首异处,死相恐怖,从此这处宅院如中了魔咒,留下数桩悬案,荒废多年几十年后,几个神秘的陌生人先后来到了阴森的13号……
  • 一个夏天的故事

    一个夏天的故事

    张翎最新中篇小说集,体现了这位久居海外的作家对母语的不懈追求,及对故土家园的深厚感情。如严歌苓所说,读这四个故事,就像在感受着张翎笔下主人公的各式等待,男男女女们在一次次必须的等待里完成自我的救赎。远离尖锐和争斗,作者用温婉细腻而又不失力度的文字展示人物面对生活磨难的隐忍和坚强,主题回归人性的真善美。张翎对人性的深悟及对传统价值的坚守,使她的作品总有强大的魔力。
热门推荐
  • 邪帝凌天

    邪帝凌天

    宅男王超魂穿异世,夺舍一位恶贯满盈的豪门大少,又得一部绝世魔功、一个随身空间,从此开启金大腿,平推一切,横压一世,过上了狂霸炫酷吊炸天的快活日子。王超这么吊,美女们都知道。什么正派仙子,魔道妖女,个个奋不顾身扑过来,要他血债血偿,搞得王超也很苦恼啊!
  • 政道的一点真骨血

    政道的一点真骨血

    今天,大家都在谈改革,但改革到底改什么,怎么改?改革为什么那么难?其实没有多少人能讲清楚。本书从梳理三千年中国改革大事件入手,通过还原历朝历代的改革真相,如管仲改革、李悝改革、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百日维新等,旨在总结他们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讲透历史大变局中的不变定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在中国如何改革的普遍规律,为当下的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镜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不识病象,何施刀药?政者,正也。御政之首,鼎新革故。党政机关需要改革,企事业单位同样需要改革,因此,本书既裨益党政干部,也助力公司领导,是所有改革者必备的参考书。
  • 回到固城

    回到固城

    固城至今仍是一个人、神、自然矛盾交织又和谐共存的世界。赵殷尚写作《回到固城/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是建立在乡村宗教文化之上的;其次源于土地上的繁花果实以及养育村民生存的粮食作物;我的记忆是每一个固城人的记忆,而且都是从村庄的神性开始的。因此,我对《回到固城》存有幻想,那些柳絮飞花、田间小路的尽头都去了哪里?动物、植物、土地、庄稼是否都有自己的道路与历史?逝去的老人是否还活在我们中间?我们家的大柳树底下,是否真的还有一个固城村?那个固城村里是否还有另一个我?但是,童年的梦已经告诉我,不管时光怎样飞转流逝,时代如何变化莫测,固城村始终坐落在大柳树的根须上。
  • 迷梦妖姬

    迷梦妖姬

    她是一只修炼千年的灵狐,有着绝世的容光和高深的修为,却离开家园,突然出现在宫廷之中。他是一位沉默寡言的帝王,夜夜迷梦,终于在妖艳的桃花中,遇见了她,并对这个魅惑妖异的女子一见倾心。一只狐和一位帝王,两人本来毫无瓜葛的命运就此交织。她的目的,他的意图,两人到底是真心相对,还是相互算计?她有千年修为,能否逃过人类的诡计。一场用鲜血堆砌的轮回,铺出了血色彼岸花中的记忆。美人争夺,江山飘摇,人妖疏离,最后能否殊途同归?
  • 术族

    术族

    很久以前,九天裂口,女娲炼石补天,天痕修补,但天之磁场被破坏……世界出现了这样的族……像吸血鬼一样,必须,活着!幽异的小空俯身在一个年轻男孩的遗像前轻语:“我叫小空,但从今天起……我就是你!”故事,从这里开始!
  • 网游之天霖千叶传奇

    网游之天霖千叶传奇

    昔日的王者,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之后,再次归来,他苦寻至亲无果,却又从不放弃。他一剑纵横天下,却又身系天下大局。兄弟相随,红颜相伴,看昊天再次归来,戮战天下。
  • 曲神

    曲神

    人间具是多情客,红尘欲念扰。恋过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余了皮囊一具,魂归何夕?天地从都不怀仁,天威难莫测。电鸣雷闪常有,云散雨霁,更多日和风微,无悲无喜。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又是沧桑!天地常变,人世莫测。常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运行,人居其中,又何尝不是天地的一部分?天地,在冥冥时间长河中无声流逝,望不到头,见不到尾,偶尔泛起了波澜,溢出了河道,洪流滔滔,淌出了的是岁月流光。人在其中,恰是这一卷泛起的涛浪,脆弱到经不起轻轻摇晃,任何一丝丝的波澜,都为视作天威地怒。
  • 神纵逆界

    神纵逆界

    逆,是一种突破现实,化腐朽为神奇的“术”。顺者为人,逆者为王。只有勇于改变命运安排,学会逆术之人,才能成为最强的人,摘得神之桂冠。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幽幽古道情

    幽幽古道情

    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列入专供朝廷贡品以来,普洱茶不仅广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更成为了备受宫廷喜爱的贡茶。它的兴起成就了许多人幻想成了一步登天的捷径。于是各式各样的斗茶大赛随即而生。那叮咚的马铃声和那幽幽古道,带出了多少的故事?实在不能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