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4800000028

第28章 献上经典之作

若是一个人的思想不能比飞鸟上升得更高,那它就是一种卑微不足道的思想。——莎士比亚

在伊丽莎白时代,英国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皇家交易所、“金鹿号”环球航行、弗吉尼亚殖民地、股份公司、大败西班牙,还有戏剧的繁荣与发展。

在所有优秀的戏剧作品中,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哈姆莱特》更显得光辉灿烂、出类拔萃。

1601年晚秋,《哈姆莱特》在环球剧场首演,演员阵容强大。莎士比亚戏瘾难耐,在剧中扮演了哈姆莱特父亲的鬼魂。

1603年,有人擅自出版了《哈姆莱特》的剧本,内容很差,在标题页上还写明这出戏已多次在“伦敦城及剑桥和牛津两大学演出过”。在剑桥和牛津大学里演出,恐怕不可信,在伦敦城演出倒是可能的。

《哈姆莱特》的故事最早出现在《丹麦史》里,后来法国作家贝尔福莱把它改编成了一个故事。到16世纪80年代“大学才子派”的基德又根据那个故事编了个剧本。

基德的剧本只注重复仇,对恐怖气氛大加渲染,艺术水平不高。那满台乱走哭泣着说“哈姆莱特,复仇呀!”的鬼魂,正是16世纪80年代后期舞台上一窝蜂的噱头。

除非有某种原因耽误了复仇,不然全剧在第一幕里就可以完结了。只是复仇的主角哈姆莱特,就同晚年的伊丽莎白一般阴郁而犹豫不决,一直举棋不定无法采取行动,最后毁了剧中所有的人物。

莎士比亚参考了《丹麦史》中的记载和后来的故事与剧本,进行了重新改编。

16世纪90年代末期,许多青年在“世纪末”的风潮里,对大学和司法学院持悲观的看法,高谈阔论生命的空无、英雄式行动的徒劳与性爱的堕落。莎士比亚所写的《哈姆莱特》的部分造型就来自这里。

有一位医生这样描述过忧郁症患者的病情:他不容易行动,会做令人惊悸害怕的梦,思考精密而多疑,有时愤怒、有时快乐,而且感情激烈。这样的人常常懂得太多,不信任朋友。

莎士比亚综合以上的信息,构思出了哈姆莱特的形象。他明白哈姆莱特那种介于灵与肉的困境之中的处境,那正是每个人自己悲剧的核心所在。

莎士比亚在剧中突出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提出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与黑暗现实的巨大矛盾”这一时代性的问题。

同时,莎士比亚把哈姆莱特的形象塑造得真实而让人心凉:他虽有礼貌却又粗莽,他聪敏却自憎自怨,他矛盾不定却又教人惊惧。自他而后,代代人都能从哈姆莱特身上认识到自己的形象。

《哈姆莱特》是出人人叫好的戏,就以它最低的水准来看吧,它也是一出营造高妙的通俗剧,其中鲜血横流、壮观的景象,斗剑的场面层出不穷,即使最容易打瞌睡的10岁小孩也会开怀大笑。

《哈姆莱特》最高的层面,是它能到达人们内心深处的秘密国度,让智者看到一片新的景象在他面前展开。

自莎士比亚以后,关于哈姆莱特这一题材的戏剧再也没有人改编过,他的《哈姆莱特》堪称绝唱。

有人认为,任何理想的写作都应该像席德尼的《阿卡第亚》或是像“适度的莎士比亚悲剧,像哈姆莱特王子”。

也有人说:“年轻一辈从莎士比亚的《维纳斯与阿都尼》里获得了莫大的愉悦,但他的《鲁克丽丝受辱记》和《哈姆莱特》却讨好了智者。”

《哈姆莱特》完成于埃塞克斯叛乱之后,显然是受后者的悲剧性事件的启发和影响。

在《哈姆莱特》中也可以看到埃塞克斯阴魂不散的身影。在波洛涅被杀之后,哈姆莱特变成了埃塞克斯。国王说出这样的一段话:

让这家伙任意胡闹,是一件多么阴险的事情!可是,我们又不能把严刑峻法加在他身上,他是为糊涂的观众所喜爱的,他们喜爱一个人,只凭眼睛,不凭理智;我要是处罚了他,他们只看见我的刑罚的苛酷,却不想到他犯的是什么重罪。

当然女王也可以说出上面国王说出的那番话,因为在埃塞克斯叛乱之前,伊丽莎白女王就是对他一忍再忍,就是因为埃塞克斯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

可以看出,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表面上写的是中世纪的丹麦,但剧中所反映的一切,都涉及到了当时的英国现实。

也可以说,哈姆莱特的形象有点像莎士比亚,他也是个人文主义者。他曾说过这样一句台词:“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重整乾坤”就是改造世界的意思,即按照他的人文主义者的理想改造世界,可他这个任务最后没有完成。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长的一部剧著,而且所含的新字也最多,如何做适当地删减以适合于一般的舞台表演,在当时一定是件令人头痛的问题。

不论《哈姆莱特》的演员如何删减,恐怕他们都不肯把哈姆莱特对“孩童的空想”所做的议论省略,因为这些让观众们“狂暴地鼓掌”的孩子们,曾经与成人剧团间存在着白热化的竞争,观众们早就看在眼里。当舞台上做出这样的表演时,观众们肯定会乐不可支的。

童子剧团当时能发展起来,还是伯比奇家在无意间促成的。它原是皇家教堂儿童合唱团,有时在歌唱教师的指导下演些宫廷剧。

在1600年,有位名叫亨利·伊凡斯的人重组新团。剧团保留了原名,但不再有皇室的支持,而完全成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团体。

皇家教堂儿童剧团的赞助人是牛津伯爵,由于演员清一色是童子,所演的戏也多半吸引较高阶层的观众。因此,布莱克·弗莱尔的居民大都产生了厌烦之感,就把这个剧团原先演出的地方改成了私人住宅。

当时伯比奇家的戏院仍然空着,伊凡斯便在1600年与理查·伯比奇签约,以一年40镑的价钱租下了他的戏院。

皇家教堂儿童剧团只售座票,不卖站票,没有像“环球”或“财富”这种大戏院里那种因陋就简的圆形剧场的气氛,因而吸引了较多文化水准较高也较富裕的人们。

童子剧团把表演的重点放在音乐上,他们使用风琴、琵琶、潘多拉、曼陀林、小提琴和横笛来演奏。曾有一位四处游历的公爵说:“除了米兰的修女外,他再没听过比这更好的歌唱了。”

伊凡斯重整皇家教堂儿童剧团,他鼓励作家们采用嘲讽和煽动感情的手法,与此同时,该剧团一方面卖座鼎盛、座无虚席,另一方面也常与“剧检处”纠扯不清。

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借哈姆莱特的口,特明智地建议说,童子演员不该怂恿他们的剧作家攻击成人演员,因为他们总有一天会变成成人演员的。

果不其然,在10年之内便有好些童子演员加入了“环球”戏院的宫内大臣剧团。

17世纪初,几乎每个重要的剧作家都曾为童子剧团写过剧本,并且都很尽心尽力。

唯一的两个例外是海伍德和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成人剧团里的股东,他或许是为了忠于自己剧团的关系。他对伦敦的普通戏迷未存一点轻蔑之心,他也不想只为一小部分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群来编写剧本。

莎士比亚习惯让一大群观众兴奋、毛躁。他认为,人们用辛苦赚来的钱看戏,如果让他们觉着枯索乏味,那就有些对不起他们了。

莎士比亚的观众不会厌烦他,而莎士比亚似乎也不会厌烦他的观众。

同类推荐
  • 纳博科夫评传

    纳博科夫评传

    本书完整记述了纳博科夫的文学生涯,他的显赫出身,从俄罗斯到欧洲再到美国的流亡经历,以及他对蝴蝶的痴迷,并在此过程中全面考察了他的俄语、英语诗歌和小说创作。通过对一些重要作品的精确到位的分析,作者令人信服地阐明了纳博科夫独特的风格,同时在他作品的脉络里分析了他的自传、书信、批评文字以及近年出版的《劳拉的原型》,勾勒出了一个完整而全新的纳博科夫形象。本书属漓江出版社最新推出的“人文名家评传”系列,配有数十幅珍贵图片。
  •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金庸传

    金庸传

    金庸的笔下世界道尽人生真义,金庸的现实世界写尽人生传奇,金庸迷倒了天下华人!有人说:有井的地方就有柳永的词,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却不知他的人生比他的小说更精彩。他经历过寻梦的困惑与执着,经历过打拼的挫败与辉煌,经历过情感的失意与恬淡。最后,他如同一个历经世事的大侠,看淡了时间的风云变幻,放下名利,成为一个传奇。他赤手空拳闯荡香江,用一支妙笔写出了一片锦绣人生。他有过他的青春梦想,有过他的美丽初恋 ,今天我们再次提及,不愿它成为一段被掩埋的故事。本书以金庸的人生故事为主线,结合他的经典作品与经典人物,为读者展示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武侠大师。
  • 纠缠不是禅

    纠缠不是禅

    本书解读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前半生(以1918年出家为界)所经历的人生故事。全书共分七个章节,前六章节描述了李叔同处于不同身份时的相关故事,第七章节为已发现的李叔同出家前的作品展示。
  •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实实在在。写数学家,就是数学家的成就。写记者,就是记者的嘴脸。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的坐标上能找到。行文朴实,节奏稳定,不时有文采飞来扬去养人眼目,不时有趣味横生愉悦身心。能够高山仰止脖子还不疼地认识这么多大师,可资证此书写作功力。
热门推荐
  • 那年花谢花开

    那年花谢花开

    她怀揣梦想,渴望平静,却因为得罪富家小姐而被所有人攻击,她不想自己被牵扯,却陷入有钱少爷明亚新,蓝颜知己顾安然,痞子蓝允天的追逐,纠缠在三个男人之间,她要如何抉择?
  • 极品小兵

    极品小兵

    没有电脑级的智慧,没有英俊的外表,他却有别人没有的超强的体能,有别人没有的超级异能。别得意,他只会本能的使用有限的几种技能。啊,忘了说,他还有无人可及的……失忆力,因为不可靠的记忆力,常常发生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 剑落飘零

    剑落飘零

    魔教攻打三合会,邪不压正,所以魔教即便是再强大,肯定也是斗不过三合会的。何况还是以一敌三呢。可是,夏末悠却知道,肯定还会有故事下去的。也许关于三合会,亦或者是关于噬神殿。
  • 听说我住进过你心里

    听说我住进过你心里

    秋魁说,你疼我如命,纵我入骨。蓝筠说,你为我付出了很多,只是我都看不到。可是,记忆对我说,你爱我爱到把我送进了别人的怀里。当真相一点点揭露,我想,我配不上你的爱,
  • 异度春秋

    异度春秋

    史书半卷,刻不尽人间兴废。贩夫走卒,谁见得万古春秋?说三分经史权谋,道几句风雨闲愁。前人故事后人书,怎见得当时踌躇?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春秋世界,神魔存世,列国争雄;百家争锋!一个异世而来的灵魂,挣扎在这文明初生;人神相争的世界。“其实吾所为者,只要图存耳。然逢其时,自当起而为王;为众生争,不敢辞也。人间之乐,其未过于与人相争耳!”赵政如是而言。
  •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医药知识篇(上)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医药知识篇(上)

    上古原始时期,人类的祖先为了谋求生存,寻找食物,终年奔波在密林丛山之中,试尝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有的香甜可口,有的苦涩难咽,也有的使人呕吐、腹泻,甚至昏迷,危及生命;还有的却因食了某些植物后,而使原有的疾病得以缓解或消除。例如有人在烦躁、发狂、抽动时,吃了令人昏睡的植物后,能够很快安静下来。这样反复尝试的过程中,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才发现了原始的药物,故有“医食同源”之说。又如原始人狩猎时与猛兽搏斗或氏族间争斗,常常受伤流血,他们便尝试着用树叶、草茎缠裹,而得到保护和止血,这就是外用药的起源。以后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们更注意到识别、采集、选择和栽培各种作物,因而发展了更多的植物药。
  • 库洛姆的世界

    库洛姆的世界

    与梦境交错的现实,与现实缠绕的梦境,到底哪里是梦境,哪里又是现实?一段尘封的痛苦记忆,一曲爱恨交加的热血之歌。主人公的寻梦之路,即将在这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中,展开新的篇章。——————————————————————————————PS:第一次写书,不过个人觉得,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值得一读,希望大家能够赏脸收藏,谢谢了哦。
  • 明太祖文集

    明太祖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牵着鼻子走

    牵着鼻子走

    圣明高中内,女孩正在向完美的学长告白,却惨遭拒绝。却在一次舞会中,学长意外知道了她的秘密、、、、、、他是商业界的神话,而她只是一个破产小姐,这件事瞒住了许多人,认为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女。妈妈的死,带给她莫大的打击、、、、、、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再次上演。
  • 倒霉天神赖上我

    倒霉天神赖上我

    超衰体质的“霉女”沈薇薇遭遇史上最大危机:她遇到了来她家报恩的神,可是,这个神——是一个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