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6900000019

第19章 沈葆桢在台湾建祠立庙影响评析

张忠松

1874年,朝廷委任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大臣,总理台湾等处海防及各国事务,率船政制造的舰船组成的舰队进驻台湾,在驻台官兵和民众的全力支持下,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以超人的胆识和智慧,迫使入侵台湾的日本侵略者退出台湾。此后开始了善后及创始的治台方略。沈葆桢在台湾建祠立庙就是治台方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顺应民情、凝聚民心、加强闽台的联系与交流、增强台湾地区的社会长期稳定、推进台湾地区的近代化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

一、沈葆桢在台湾建祠立庙的背景

俗话说盛世建祠、庙。只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们生活有了较大提高,建祠、庙才会引起社会管理者的重视。从精神层面分析,建祠、庙是社会管理者提倡,宣扬,引导社会精神走向的有效举措。在民间,建祠是家族兴旺的标志,通过祭奠家族先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凝聚族人并提振族人为家族增光添彩的信心。建庙是把人们对某个神祇的崇拜物化在固定处所使精神有所寄托。通过祭奠先辈和祭拜神祇能够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沈葆桢在治台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顺应民心和社会潮流修建了多个祠、庙,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收到促进社会安定、凝聚民心的良好效果。

沈葆桢治台取得了重大成效。1874年,日本以牡丹社事件为借口出兵侵占台湾。沈葆桢奉命巡台,坚持外交备战两手硬,认真固民心、联外交、预边防、通消息的战略部署,形成相当的声势,迫使日军撤离台湾,显示了中国近代海军抗御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相当力量,是中国近代海军保卫海疆、保卫台湾的壮举,表明中国人民长期以来保卫台湾主权、反对分裂的奋斗精神是不可屈服的。在把日军赶出去的同时沈葆桢抓紧整顿防务。在日本侵台刚结束,他就上了一个奏折,称“此次之善后与往时不同,台地之所谓善后,即台地之所谓创始也”。从这时起,他相继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治台政策和改革措施,拉开了台湾的近代化建设序幕。

其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发展经济安民心。沈葆桢以超人的远见卓识以及非凡的勇气进行全面改革,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民情的治理策略。主要有:一、以开山抚番为主要内容的治理政策,二、以整顿防务为主要内容的海防政策,三、以教化番民为重点的文化政策,四、以开禁招垦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政策,五、以析疆增吏为核心内容的行政改革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彻底改变了台湾的封闭、原始、落后的状态,使台湾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台湾的近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在短短的近20年时间内,台湾由落后的边陲海岛一跃成为全国最先进的省份之一。沈葆桢的治台,实际上是一个包括台湾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系统工程。它着眼于台湾在国防上的战略地位和中国政府对台湾的有效治理,立足于台湾地区的开发和全面建设以及闽台的联系与交流,从而加速了台湾地区的近代化进程,增强了台湾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对外敌入侵的抵御能力。沈葆桢治台功绩是应充分给以肯定的。

其二,办学堂开民智,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台湾的少数民族,长期与外界隔绝,文化落后,意识原始。沈葆桢把善后的重点放在传播,推介大陆先进文化和技术上。他一边开山,一边“抚番”,查“番”户,通语言,教耕稼,给茶盐,设“番”学,变风俗,还建祠昭忠,以顺舆情。在他亲自编写的少数民族学习教材《训番俚言》中,可以看到他在形式与内容上有效地教化少数民族、传播中华文化的匠心独运;其肝胆涂地,用心良苦,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来。如“在家孝父母,有兄当敬兄,有弟当爱弟,男女当有别”,就容易让少数民族了解并遵循传统的伦理道德。“恶民为贼盗,拿究不宽容,杀人者受刑,按掳者治罪,无分番与汉,一体敷教化”,就告诫少数民族去恶从善,放弃过去以械斗、仇杀解决“番”民、“番”社矛盾的方法,宣传民族平等团结。“开辟榛莽路,南北可相通;东西无阻碍,教尔通言语。得为中华人,为尔设义学;读书识理义,当知君王恩”。启发台湾少数民族,珍惜国家为他们造福谋利的成果,从而从内心感激皇恩,增强民族团结。“为民设官府,为民谋衣食,内有六部官,外有十八省”,使少数民族对国家有初步的认识。《训番俚言》还用大量篇幅教导少数民族改掉旧的生活方式,如“鸟兽有毛羽,人当有衣冠,番在边野中,苦无绵与丝,所以男与妇,岂无衣冠志。脸宜常洗净,日日不可间。烈日戴草帽,不可任晒爆”。《训番俚言》对于教化长期闭塞、在荒山野林中生活的台湾少数民族,启迪他们走向近代化,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三,加强行政管理,巩固清廷中央统治,稳定台海局势。台湾为七省之门户,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久为他族所垂涎”,海外列强所觊觎。要巩固中央统治,稳定台海局势,就要未雨绸缪,固地险,得民心,修吏治,加强行政管理。历史和现实使沈葆桢充分认识到改革行省体制、加强行政管理的重要和紧迫。他奏请朝廷移巡抚驻台湾,增设“台北府”。在台北府的管辖下,新设置了淡水、新竹、宜兰三个县治,增设恒春、淡水县。在析疆增吏的同时,沈葆桢着力建设城郭和县治,改“理番同知”为“抚民理番同知”并办公前移,从而加强了台地治安和少数民族的事务管理。同时,沈葆桢实行开禁招垦的政策,使东南沿海的人力、物力、生产技术源源不断地流向台湾,促进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和经济交流,带来了台湾经济的新飞跃。沈葆桢还致力于惠工兴商,发展经济,开发矿产资源,发展商业手工业,使城镇不断涌现,人丁兴旺,促进台湾经济的开放、开发和改革,为台湾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二、顺应舆情,建祠昭忠,为台湾人民树立精神支柱

在台湾经济建设取的一定成绩之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使人们的精神有所寄托是摆在社会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沈葆桢是杰出的政治家,他深知为台湾人民树立精神支柱对促进台湾的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历朝历代被称为化外之地而不为统治者所重视的台湾,封闭,落后,有的还停留在蛮荒时代:不但经济落后,精神也无所寄托,造成人心涣散。沈葆桢在治台取得重大成就之后,就着手进行思想文化建设。在办学教化民众的同时,着力进行精神建设,以此凝聚民心。

其一,重建郑成功祠,树立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明天启四年(1624),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在台湾建城堡,驻军队,实行殖民统治,明朝统治者任由其所为。清初,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顺治十八年(1661)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康熙元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使台湾同胞回归祖国怀抱。台湾人民把郑成功视为英雄。他的英雄壮举,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台湾人民的精神支柱。郑成功逝世不久,台湾人民就自发地在台南修建郑成功祠,名开山王庙,年年祭祀,两百多年从不间断,以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功。

沈葆桢赴台后发现,在台汉人多为随郑成功赴台者的后人,清政府统一台湾后,他们虽不敢公开祭祀郑成功,但仍争相私祭国姓爷。沈葆桢从保台爱国的高度出发,为顺舆情,抚民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请旨表彰郑成功,要求朝廷给郑成功赐谥、建祠,把民间祭祀上升为国家祭典。朝廷批准了沈葆桢的奏告,追谥郑成功为“忠节”,准许在台湾建“忠节祠”,即对开山王庙进行重建。“忠节祠”(郑成功)祠采用福州式建筑,匠首与木材皆来自福州,由福州船政的船只承运。竣工后定名为“延平郡王祠”,因为明永历帝曾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并配祀郑氏家人和文武官员114人。沈葆桢还亲自撰写了几副楹联:

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

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

海上视师,紫阳于五百年前,早为后贤筹结局;

天南晞发,缅甸在八千里外,特延闰朔付孤臣。

到此地回首凄然,只剩得江上一些儿流未枯眼泪;

将斯人苦心参过,更休说世间有那种做不了难题。

通过建祠追谥,确定了郑成功的地位。通过国家祭典,缅怀了对保卫台湾做出贡献的英烈,在台湾社会上树立忠君爱国的典型,弘扬了台湾百姓的爱国、爱岛的精神需求,从而增强了台湾百姓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

其二,为开山抚番殉国的将士建专祠。沈葆桢奏请朝廷批准在嘉义建祠,祭祀为保卫台湾而牺牲的官民。同治元年,彰化戴万生逆乱,嘉义两次被围,历时8个月,援穷粮尽,官民死守。文武员弁潘恭赞、林廷翰、王鹤康、林上达等及义民潘缔等44名捐躯,沈葆桢奏请建祠祭祀,以慰忠魂;对开山抚番殉国的将士如游击王开俊等,也奏请加恩予谥,或建专祠;对生前在台湾忠君爱民的官员,沈葆桢亦请优恤。通过为保卫台湾忠君爱民的官民建祠,产生了一种只要你为保卫台湾,忠君爱民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民众的拥戴和尊重的社会氛围,形成一种人人为保卫台湾、建设台湾尽心尽力的思想导向。这一思想导向在台湾民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以郑成功为榜样与侵略者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挫败了一次又一次分裂祖国的企图,使台湾始终没有离开祖国怀抱。这与沈葆桢修建“延平郡王祠”,为开山抚番殉国的将士建专祠,大力宣扬保卫台湾、忠君爱民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其三,建海神庙以保出海安全。台湾和大陆一样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即会产生敬畏之情,形成神祇崇拜。台湾府城之西十余里,有海口名称“安平”。每年自四月末起至九月止,刮起西南风,巨浪拍天,惊涛动地,数十里外声如震雷,昼夜不息,遇海雨狂飞,势尤汹涌。而沈葆桢东渡巡台,即派各轮船分别运载军装、炮械、粮饷、兵勇到台,去来梭织,都由安平登岸。后于三鲲身口岸建造炮台,所有木石、砖甓、器具皆由内地运来,也都在这里卸载。有时风雨交加,遇有要务派船出港,却立即风静波平,居民船户都额手相庆,都说这是过去所未有的,实有神助。为感谢海神助顺,以顺舆情,特奏请在安平建立海神庙,并敕加封号。

葛玛兰属的苏澳,因水势险急,汹涌奔腾,一向难停泊船只。但提督罗大春因水道粮运维艰、众心焦灼时,涌势顿减,附近突起沙洲隔成内港一道,百数十石之船得以通过棹,居民船户人等额手相庆,都称神力。沈葆桢也请奏恳请加封苏澳建立海神庙。海神即妈祖。妈祖信仰,在明朝末年传入台、澎。目前,岛内妈祖信徒多达160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0%,是台湾第一大民间信仰。全台建有1100多座妈祖庙,其中最著名的妈祖庙有北港朝天宫、鹿港天后宫、台南大天后宫、澎湖马公岛天后宫、大甲镇澜宫等。但由朝廷敕建的海神庙是从国家层面宣扬海神——妈祖,其意义深远。安平海神庙、苏澳海神庙的建立对满足人们对海神的信仰,沟通两岸民众情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四,建城隍庙以顺舆情。嘉义县的城隍庙,因祷雨祈晴,久昭灵应,特别是在同治元年(1862)五月十一夜,地震时,城垣无恙,兵民得以保全,老百姓深感神佑。沈葆桢根据当地官员的要求,奏请敕建城隍庙并加封号,以顺舆情。

城隍信仰是闽台共同的民间信仰。明清以来,福建居民东渡海峡时,为了战胜台湾海峡的巨大风浪及入台后面临的险恶环境,往往把他们在家乡所尊奉的神像或香火袋作为护身符请到台湾,在台湾建立各神灵的开基庙、分灵庙,形成了福建祖庙(根)、台湾开基庙(枝)、台湾分灵庙(叶)的关系。1918年至1981年,台湾有关方面曾先后五次对台湾地区各种寺庙的主祀神进行调查,名列前20名的主神中,有16位是从福建传入的,他们分别是福德正神、王爷、天上圣母、观音、玄天上帝、关帝、保生大帝、清水祖师、开漳圣王、广泽尊王、三官大帝、神农大帝、玉皇大帝、释迦牟尼、文昌帝君、城隍等。

奏请敕建并加封号的城隍庙极少,体现了沈葆桢对舆情的重视和民意的尊重,表达嘉义县民众中福建籍人士对家乡的思念。对城隍的共同信仰进一步凝聚了民心,增强了认同感。

沈葆桢两次赴台约一年三个月,共奏准重修、重建、新建了多个祠庙,通过建祠庙等一系列举措,既顺舆情,又体恤民意,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一大批爱国忠贞的英雄形象,对巩固台湾海防、激发爱国自强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沈葆桢在台湾建祠庙之举,意义深远。

参考书目

[1]沈岩:《船政学堂》,科学出版社,2007.

[2]赵君尧:《船政文化产生与福建海洋文化渊源》,《船政文化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3]张作兴、朱华主编:《船政文化研究》(1~5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2008.

[4]陈道章:《船政研究文集》,福建音像出版社,2006;《清史稿·海军篇》,《船政学堂》。

[5]《沈文肃公政书》卷4

[6]《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一)。

[7]郑剑顺:《福建船政局史事纪要编年》,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8]《船政奏议汇编》卷2沈

同类推荐
  • 转身五千年

    转身五千年

    他叫吴迪,来自于地球的末世,为了寻求新的家园过程中回到了历史的长流之中。他和康熙做过兄弟,和高祖打过天下,平过乱,装过逼,做过英雄。他叫吴迪,也叫作无敌!再次提醒,此书绝非正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穿越之历史我主宰

    穿越之历史我主宰

    现代技术控青年赵磊意外穿越到了三国时代,凭借一部手机游走于各大历史时空。丈八蛇矛?早过时了,来,试试我这丈八蛇毫。关羽你说什么?你不会用偃月刀?没关系,用我这把双月弓照样能够上阵杀敌。刘备,你就把你那没用的雌雄双股剑给扔了吧!这把雌雄大宝剑就是专门为你量身定做的。项羽,这把ak47给你,带兵去给我灭了刘邦这丫的,早就看他不爽了。十八路反王?你记错了吧!应该是十九路反王。武器、魔导书、功法秘籍,只要你有钱,没有你买不到的东西。
  • 中国历史一本通

    中国历史一本通

    本书按中国历史自然呈现的阶段性展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每章先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后选取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点,并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辅以各种精美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 君临三国之独霸一方

    君临三国之独霸一方

    王焱重生三国,君临天下,手中方天画戟横扫天下,胯下紫雷青龙驹如影随形。十二武将星辰,十二才士星辰伴其左右。青龙谋士智谋天下,白虎军团勇踏三军。收吕布,灭袁术,脚踏荆州,独霸一方,不平天下誓不称帝。
  • 穿越之你就你了

    穿越之你就你了

    "…就是他,帮我抓住这货,他偷了我的心,帮我抓住他,"气怒的一路奔腾“别跑,王八蛋,站住,老娘保证不打死你……"神经病一样的追赶……残月回头一笑“嘿嘿,快点啊!”想我一女汉子竟然追不到一个男人!
热门推荐
  • 名门盛情之天后萌妻

    名门盛情之天后萌妻

    她是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当红花旦,却在颁奖典礼上遭人陷害,名誉扫地。她是经济学院天资聪颖的校花,遭人记恨失足踏空与世长辞。当花旦变成校花,她又心痛又激动。她发誓,不管她是谁,有仇报仇,有恩……以身相许如何?(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忘川前世之落木萧萧下

    忘川前世之落木萧萧下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交响曲,最终离开的是谁?有名无实,究竟是谁的反对?无边落木萧萧下,那儿的影子,究竟还是不是你?如果可以重来,是不是一切都还能继续?
  • 仙古一梦

    仙古一梦

    一个豪门世家的少爷因爱带人私奔,被追杀至断魂崖,跳下山崖,但却意外得到一本天书逆火屠龙诀,从此开始一段传奇之路。
  • 传承死神

    传承死神

    段岩,一个废物的中学生,在机缘巧合之下,救了一个神秘的受重伤的中年人。从此他的生活就彻底改变了……而这个中年人会给他带来什么?重生?金钱??荣耀?还是……
  • 穿越之至尊是怎样炼成的

    穿越之至尊是怎样炼成的

    风云说:“前辈运筹帷幄真乃不世出之才!”帝释天说:“我平生最爱将世人玩弄于鼓掌之中,没想到在卫大侠面前,简直就是班门弄斧!”聂小倩说:“像卫公子这般为朋友两肋插刀之人,正是小倩一生所求的另一半。”孙悟空说:“小卫,你上次说西湖子畔的楼盘每平米一百可是真的?”嫦娥说:“我所喜欢的人必是像卫公子这般,拥有惊天之勇,动地之才的绝世豪杰!”太上老君说:“老子的炼丹炉被那孙悟空掀翻,结果弄出个火焰山;没想到这卫紫衣更可怕,竟然直接将我的仙宫盗走,移植到他的农场之中。苍天啊,大地啊,还让不让神活了?“搞笑连连,精彩不断,一切尽在《穿越之至尊是怎样炼成的》!梦游作品(玄武伏魔)已二十多万字,精彩不断中!
  • 豫章漫抄

    豫章漫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叶落笙寒之商女称相

    叶落笙寒之商女称相

    出生那天,梅花尽开,唯独梨花落满地,从此一世的纠缠拉开了序幕……
  • 落雪的光坂

    落雪的光坂

    “如果当初我选择另一条路,世界究竟会不会按照另一个的剧本走下去?——这种愚蠢的问题我只想过一次而已。”看着迷茫的冈崎朋也,古河秋叶笑了。“虽然这个分支有复数的选项,但你所能选择的只有一个!”-------------------------------------------这是一个普通的存在,面对世界时的逃避、抗争与妥协的的日常…(深坑,慎入)
  • 开阔眼界的文学故事

    开阔眼界的文学故事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再现。文学既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又可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人类如果没有文学,其生活就会枯燥无味。因此,伟大的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仇天录

    仇天录

    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倘若有那么一天,当所有人都背叛,而我们信仰的上天,闭上了双眼,我们该当如何?是顺天昌,还是逆天而死?仇天者,囚天者,是怎样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