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6900000043

第43章 甘国宝指墨画对台湾的影响

梁桂元

甘国宝(1709~1776),字继赵,号和庵,乳名利位。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生于福建福州府古田县甘漈下乡小梨洋村。康熙五十四年(1726),甘国宝7岁时随全家迁到松吉乡长岭村。清雍正十二年(1734)析古田县西北部,包括小梨洋村等地置屏南县。故甘国宝籍载古田、屏南。

雍正四年(1726),甘国宝迁居福州,寓文儒坊。

一、军功彪炳

甘国宝自幼聪慧,拜张秀才学文。据传13岁读完四书五经,14岁应文童试屡夺邑中前茅,引起邻村少年的嫉妒、凌辱。甘国宝乃愤而投在武举人林殿魁门下学习武术。他体貌魁伟,闻鸡起舞,练就一身武艺。雍正十一年(1733)中武进士,授御前侍卫。他先后历任广东、湖南、贵州、山东、云南、浙江等地武职官员。

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皇帝授甘国宝台湾挂印总兵。甘国宝奉令严守海疆,还深入民间给当地少数民族传授汉文化及耕种技术。促进迁台汉人与当地少数民族团结和睦,发展台湾经济和巩固国防力量。

乾隆二十六年(1761),甘国宝升任福建水师提督。乾隆二十九年(1764),复任台湾挂印总兵。甘国宝到任时,台湾民众夹道欢迎。他任职期间,严厉缉捕海盗,使百姓安居乐业。甘国宝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升任广东提督,离开台湾时百姓制万民旗,送万民伞,扶老携幼同舟送行至鹿耳门。这反映了台胞对甘总兵的爱戴。

甘国宝在闽台两地是一个传奇性的历史名人。其故事家喻户晓,其军功彪炳史册。

二、雅好文墨

甘总兵乃武将儒风,雅好文墨。每到一地,必访其地知名人士。他擅画,尤工指墨虎,能传虎之威猛之神。闽台两地人民,因仰慕其贤,争相竞藏其墨迹,但往往赝本亦托以传。

笔者从台湾传世的甘国宝经典之作《指墨虎图》轴,试论其特点、师承与影响。

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馆藏的甘国宝《指墨虎图》轴。纸本设色,纵146厘米,横81厘米,是甘国宝指墨画的代表作之一。该图称“指墨”,即是以手指代替毛笔蘸墨在纸、绢上作画,是传统写意画的一种特技,制作时充分运用指头、指甲、骨节、手掌等各部位,依所画的对象造型的需要相应施技。虽然指头画不如毛笔运转自如,但却能产生毛笔所无法达到的稚拙、粗犷、单调的天趣。

《指墨虎图》轴,画一只猛虎回眸蹲坐于悬崖上,右上方又画一角危崖,营造了惊险的环境。用大拇指蘸浓墨写虎背黑斑与卷曲长尾。用指甲勾描圆凸眼球、竖眉、阔唇、獠牙及四只脚爪。画完虎体后,运用中指作岩石形状为背景并擦出“斧劈皴”按上“苔点”。若摘取其中背景,可以成一幅墨色浓重、风格豪放苍莽的山水画。有些文献载甘国宝亦善画山水,可确信。

最后以毛笔汲取浅赭色渲染虎皮,以淡绿色染眼白、眼珠染淡黄,再以焦墨点瞳孔,使一双水晶般的虎眼炯炯有神,雄威四射。甘国宝运用指墨的特殊技法,恣意挥写,呈现出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精湛艺术特色。这表现出他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更说明他公余拜访名士,博采众长对艺术技巧的提高大有裨益。

三、师承探源

研究甘国宝的指墨画,笔者深感其艺术并非一般文人士大夫业余随意横涂竖抹的“墨戏”。从其娴熟的指墨画技法及所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明显看出他曾获名师指点而得到技艺的传承。可惜他戎马倥偬,并没有留下这方面的文字记录。

追溯指墨画的创始人,乃清初高其佩。

高其佩(1660~1734),字韦之,号且园,辽宁人,官刑部侍郎。无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他皆能,特别喜欢画钟馗。他的指画着墨无多,但得神趣。史载:高其佩8岁始学画,遇稿临摹十余年,恨不能成家。某日郁闷倦睡,梦一老人引至土室,四壁皆画,理法无不具备。而室中没有文具不能模仿,唯见有一水盂,即以指蘸水而习之。醒来大喜,试以指蘸墨,信手涂抹,妙趣横生,遂废笔。他曾刻一印章,印文“画从梦授,梦自心成”。高氏之指墨画初以机趣神韵胜,晚年以传统笔墨之理法胜,遂名扬遐迩,一时学之者众,成为“指头画派”。亲承其法者有赵成穆、甘士调等人。

赵成穆(1707~1762),字敬仪,号鹿坪,吴县(今苏州)人。高其佩入室弟子,擅指墨画的人物、花卉。

甘士调,字和庵,辽宁人,官德州州同,工指墨花鸟,为高其佩同乡的弟子,得高氏之天趣。

甘国宝历官大江南北,又敬重当地名士,他出仕时高其佩已作古,想必造访高氏之门人。

前人常对崇拜之人,以自己的字号作纪念。如清道光时福建同安人吴氏,因学黄慎(1687~1772)之笔法,而景仰黄慎,即取号“景黄”,改名“慎”。当吴慎有声于世时,其真名却失传了。咸丰时,台湾名画家陈亦樵习谢琯樵(1811~1864)书画之法,遂自号“亦樵”,其名维枢也淡化了。

联想,甘国宝爱好书画艺术,他乳名利位,字“继赵”,可能寓以继承赵成穆的技艺之意。甘国宝之号“和庵”又与甘士调的字“和庵”相同,亦有对甘崇拜的含义。高其佩画路很广,尤喜画钟馗图。甘国宝忙于军务,依武将的性格选取单项画虎为主攻课题,然与高氏画钟馗有异曲同工之妙,因其画旨同是“驱邪镇恶”。甘国宝的落款“甘国宝指头生活”,即依样高氏常题“其佩指头生活”(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天保九如图》),又高氏画作《月梅图》左下角的压角章,白文亦刻“指头生活”(美国王己千藏),佐证甘国宝的画是传承高其佩的,他是指头画派早期的业余画家。

四、画史留芳

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所藏的甘国宝《指墨虎图》轴,原收藏者为清末台湾新竹人魏笃生(1862~1917),名绍吴,开设“启英轩”书房授课,有诗名。其祖自泉州同安迁台。他对甘国宝的传奇故事颇耳熟,当遇见此图,珍如拱璧,重金购下为传家宝。时至甲寅(1914)虎年,他欣笔题跋,以抒发对此图的欣赏。文道,“观其画则以胸中灵性会合指头,雄威凛凛乎”、“高悬壁间,同堂晤对,依稀军门入座,有见虎如公,见公如虎之妙。”足见收藏者对甘国宝的画推崇备至。附全文如下:

甘军门画虎跋

清甘和庵军门国宝,古田人,登雍正癸丑会魁,官福建水师提督。少年游侠,尝宿娼家,妓惊为虎。生平亦好画虎。郑广文修楼为详其事,特题画虎。读其题可知其人。观其画则以胸中灵性会合指头,雄威凛凛乎。视耽颜逐,具有生气。每于公余,动经展览,觉一种魁奇气魄。昂藏精英,极令人鉴赏畏敬,津津焉乐道其形。时或高悬壁间,同堂晤对,依稀军门入座。有见虎如公,见公如虎之妙。仆深羡雄才良将,勋名彪炳,声蜚国器。且喜山君话现,购而装之,蔚为家宝。

甲寅春元月,魏笃生撰(钤印:白文“魏绍吴”、朱文“笃生”)

收藏者逝世多年之后,又逢新一轮的虎年,即丙寅(1926),由魏笃生之子魏清德撰文与《指墨虎图》同时发表于1926年1月4日《台湾日日新报》汉文版。该报乃当时最有影响的刊物,以中、日文并载。

魏清德(1886~1964),台湾新竹人,汉学家。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部主任,主持该报汉文、汉诗的编审,是当时台湾文坛的名人。由他重述《指墨虎图》的收藏经过和甘国宝的传奇故事,格外生动。他还引用民间的传说“甘国宝之英勇气概让猛虎见之也俯首”等等神话,经过《台湾日日新报》这重要的媒体大力渲染,甘国宝指墨画艺术在台湾文化界广为传播,影响深远。

1990年5月,由台湾雄狮美术月刊社策划,台湾省立美术馆主办的“台湾美术300年作品展”于台北市该馆展览厅展出。展品自明清、日据以至当代,300余年间的台湾美术发展中各类型的具有美术代表性的作者及其作品,包括国画、西画、雕塑等计200多件,并结集出版《台湾美术300年作品展》画册。画册第一页彩印台湾画家施翠峰珍藏的甘国宝《指墨虎图》轴。该图纸本淡着色,纵135厘米,横75厘米,与前幅魏氏旧藏的甘氏指墨山君可以媲美。后者,绘猛虎蹲在山坡上,略不同于前者的构图。

此图创作年代在台湾早期艰辛开发的时期,那时人们正置身于开垦拓荒之中,无暇关心艺术,而甘国宝《指墨虎图》的出现,促进了台湾美术事业的发展,在台湾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墨香两岸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甘国宝赴台任总兵,正是台湾开发的早期。他引进了富有新意的指墨画。在这之后,台湾逐渐出现了著名的指墨画家叶文舟与陈邦选等人。叶文舟(?~1827)字晴帆,号藕香,福建海澄(今龙海)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晚年寓居台湾。擅长指墨画。陈邦选(嘉道年间),字宝谷,号白鹤山人,泉州同安人。道光年间至台南鬻画自给。他长寿,同治时载艺游学淡水、竹堑一带,能诗文、篆刻,尤工指墨画。这两位有影响而齐名的指墨画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一味模仿高其佩的艺术。叶文舟依据当地的欣赏习惯,在内容上有所变化,即以文人与民间大众一致欣赏的松柏、寿山石题材作指墨画。陈邦选则承黄慎画风作仙佛、山水题材的指墨画。甘国宝亦同样,他学高其佩指墨法,而画虎头形象却仿效当时闽南、台湾两地流行的民间木版年画《狮头图》、《五虎(福)图》夸张、变形的造型,使其虎形更加威猛并具地域特色,适应闽台地方的审美习惯。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台湾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已开始繁荣。在文化等方面,闽南跟台湾联系紧密。尤其漳、泉地区的画家与台湾画坛交流频繁,互为影响,而涌现出不少的指墨画家,如陈少逸等人。陈少逸(嘉庆年间),字少和,漳州人,善书画、篆刻,工指墨画山水、人物。代表作有《静看青天飞白鸥》轴。还有同安人许菕、晋江人郭徽、厦门人陈斯泰、诏安人沈瑶池等,或专工指墨画,或兼作之,皆有声名。

总之,自甘国宝于闽台传播指墨画之后,两岸的指墨画风盛行,先后产生许多有成就的指墨画家。可以说,甘国宝是早期台湾海疆的捍卫者,也是早期台湾文化领域上的拓荒者,尤其在绘画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书目

[1]《台湾美术三百年作品展》,台湾省立美术馆,1990.

[2]《闽画史稿》,天津美术出版社,2001.

[3]《魏清德旧藏书画》,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2007.

同类推荐
  • 晚唐新气象

    晚唐新气象

    现代灵魂重生晚唐末世,成为一个有皇帝运但没皇帝命的吉王爷李保。逆天改命的李保爱美人更爱江山,面对着五代十国众多的宗祖们发出了他的呐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大唐房俊

    大唐房俊

    “噗通”一声落水的声音,“房俊落水了"。梦回千年现代人来到了贞观年间,成为了房玄龄第二子,贞观初年天下初定,四境未平,周围各族虎视眈眈,但是迎来的却是大唐盛世,不由的让人心潮涌动热血沸腾,因为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攻灭突厥,平定吐蕃,打倭寇,收辽东,兵出四方,涤荡四海,自己的命运究竟会随历史一样正常前行还是发生一丝偏离······秀丽河山,美人如画,心中的一丝悸动······
  • 辛亥:计划外革命

    辛亥:计划外革命

    《辛亥:计划外革命》以1911年的中国作为大舞台,刻画了中央权威丧失,各种政治势力在改革的名义下忙于争夺权势;民营资本大举进入铁路投资,带来一地鸡毛;地方官场的明争暗斗,北京的政争混乱激烈,川路公司挑动民粹,会党势力与革命组织结合的纷乱景象,剖析了辛亥革命的起源真相。
  • 刺杀三国

    刺杀三国

    前世,他王晨,群魔乱舞,让诸国闻风葬胆。一朝穿越成为王允的侄子,深受王家鄙夷,却有貂蝉这个美貌侍女。王晨:“不管前世今生!我皆不为凡人!身逢乱世,那就让我一统天下。今生我为帝!
  • 极品驸马

    极品驸马

    命里犯桃花,拈花一笑风月无边!胸中有杀气,顿戟一怒伏尸百万!我是薛绍,大唐驸马。我将要在属于武则天的时代里,打下一片大大的天下!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我是雷杰多

    穿越之我是雷杰多

    周凌峰是个典型的宅男,18岁了还看奥特曼,出去买个快餐一不小心被上帝用雷电劈死,上帝无奈之下只好答应周凌峰3个愿望,想知道更多吗?那就进来看吧!
  • 攻心掠爱,慕先生逼婚好手段

    攻心掠爱,慕先生逼婚好手段

    从小到大,她把他当最信赖的好哥哥,明着装作对她疼爱有加,却暗地欺负戏弄。她忍辱负重,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可是,她万万没想到他竟然破坏她的婚事还逼她生下他的孩子,一步步亲手将她毁掉!顾锦年惊呆了,靠,我把你当哥们,你特么竟然想睡我?睡我就算了,还想一直睡下去?拜托,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好吗?“慕流光,我要跟你绝交!”顾锦年恨恨地对某人说。某人暧昧一笑:“新姿势?”“呸!不要脸!我是说我要跟你断绝关系!”“嗯?昨天晚上不是还有关系么?那时候你怎么不这么说?”某人目光坚定地执子之手将子拖走:“废话少说,你的宝贝儿子喊你回家给他生妹妹了!”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轻松赢得风险投资

    轻松赢得风险投资

    本书以企业如何赢得风险投资为主线,精选大量实战案例作引导,运用理论讲解和实例解读相结合的手法,辅以很多成功企业家的中肯建议,使读者掌握赢得风险投资的途径和方法。
  • 初恋:豪门首席的神秘甜妻

    初恋:豪门首席的神秘甜妻

    一次偶然,她陷入他的魔爪,几经波折却是伤痕累累,他一点一点撕碎她最后的希望:“沐七,想要离开我,除非……你死!”她终用死亡的方式离开了他,却换来他的痛不欲生,再次相见,他用尽一切办法去追她,无尽的宠爱能唤醒她已死的心么?
  • 婚后三年决定一生幸福

    婚后三年决定一生幸福

    本书讲述如何经营婚姻,如何建立正确的夫妻关系。6年的婚姻咨询工作中,我接到了来自绝对100婚恋网、新浪、腾讯、人人等各大主流网络媒体会员及网友的上万个咨询案例。他们的痛苦与哀伤,曾无数次地深深触动过我。我常常想: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这些痛苦的发生呢?
  • 永恒之月

    永恒之月

    看腻了主角无敌、敌人弱智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全新的写作风格——故事流,开山之作!非套路文,绝对的史无前例,无等级的战斗模式,全人物主角化描写,以故事带动情节发展,无法预测的未来走向,史诗般的宏大场面,包罗万象的异术体系,因为本书与现有任何体系不同,在作品标签一栏只能选一个“异能”……另外本书的主角超级慢热。
  • 烈焰,爱是宠

    烈焰,爱是宠

    爱是什么?青梅竹马的宠溺不是爱,满心欢喜的付出不是爱,强取豪夺的占有不是爱,仇深似海的报复不是爱。爱,是烈焰,爱是宠。
  • 魔力巅峰

    魔力巅峰

    穿越前,林修是个瘫痪多年的重病号。穿越后占据了小魔法师身体的他,立誓要不负此生,牛掰地活下去。
  • 三生集

    三生集

    一个身着素衣的魂魄,一碗叫做忘川河水的汤,一场三生三世的梦,一世为人,一世为仙,一世为魔,大梦三生,谁梦到谁的曾经?百转千回,为谁而等?奈何桥头,三生石旁,断了多少人的情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