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6900000008

第8章 三坊七巷名人与清代台湾教育

叶伟奇

福州与台湾一水相连,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连江县黄岐半岛距马祖岛不到8000米。榕台两地,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关系密切。历史上,一大批福州籍人士不畏波涛险阻东渡台湾,披荆斩棘,辛勤劳动,开发宝岛。清代,有不少福州籍人士赴台担任教职,设馆办学,传播中华文化,为台湾早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就有居住在三坊七巷的福州名人,如曾居住在光禄坊的训导刘家谋、教谕周长庚,曾居住在文儒坊的总兵甘国宝、训导叶梦苓,曾居住在宫巷的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人。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以后,在台湾设立各级儒学,加快发展文化教育,大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按《大清会典》记载,儒学为清代地方官办教育机构。清代台湾儒学分为府、厅、县三级,府学设教授、训导,厅、县学设教谕、训导。清代台湾各级教育机构的教职人员大多选自福建。根据清代《吏部则例》规定,台湾儒学的教授人员,“亦由内地人员调补,台湾府学训导并台湾等四县教谕、训导缺出,先尽泉州府属之晋江、安溪、同安,漳州府属之龙溪、漳浦、平和、诏安等七学调缺教职内拣选调补。倘有不敷,或人、地未宜,仍于(福建)通省教职内,一体拣选调补”。据《重修台湾省通志》(1993年版)载录,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设立台湾儒学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的211年间,清政府先后任命、延聘台湾府儒学教授80人,其中福州(十邑)籍人士33人;厅、县儒学教谕265人,福州籍79人;训导299人,福州籍78人。据统计,清政府统治台湾期间任命各级儒学教授、教谕、训导等教职共644任,而其中190任由籍贯福州的人士担任,占近三成的比重,比闽南二府一州的总和还要多。

清代在台湾各级儒学教育机构执教的福州籍文人大都为饱学之士。福州籍教职人士不仅学识渊博,且忠于职守,勤于教职,为发展台湾教育事业而无私耕耘,深得台湾人民的爱戴和尊敬。如刘家谋(1813~1853),字仲为、一字芑川,侯官县(今福建福州)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累考进士不第,后以大挑任宁德、台湾教谕。道光二十年(1845)五月任台湾府学训导。任职期间“怜才爱士,敢作敢为……为人慷慨豪侠,勤于执教,为人师表”,认真教学,谆谆善诱,学生虽资性极愚钝者亦受感化,为振兴台湾教育,不遗余力。他还很重视对台湾民众的引导教育,帮助台湾民众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在台湾期间,刘家谋很重视调查研究,采风问俗,收集文献,他对台湾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著有《观海集》、《海音诗》等诗集。他在著作中对台湾的风土人情及官吏施政利弊皆有论述,对研究台湾乡土历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最后因辛劳积劳成疾他卒于任上,年仅40岁,被台湾人民所怀念。台湾民众尊他为好官,亲切地称他是“台湾府学刘老师”。

周长庚,字莘仲,侯官县人,清同治元年(1862)举人。以教读为生,与林纾友善。光绪十年(1884)中法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引起人民强烈愤怒。长庚与林纾拦马递呈建言折于左宗棠。后来左宗棠据实转奏朝廷,一时义声震动全国。长庚多次参加会试,但均不第;后以大挑任建阳教谕,调任台湾彰化教谕。在任期间,兴学重教,一时彰化成为闽台文化交流之所,台湾南北无人不知周教谕之名。以其在台功绩,被载入《彰化名宦传》。

叶梦苓,字松根,侯官县人,大诗人黄任的外孙女婿,曾居住在文儒坊。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奉派为台湾凤山县训导。在台湾任上,梦苓广设学校及义塾,劝令各家送子弟上学,凤山文风因而兴振。一日遇山寇围城,知县被杀,县中无主,由梦苓招募义勇,竭力日夜守城。后因救兵不至,城陷,梦苓全家尽死,所有诗稿皆没。后入祀忠烈祠。

除福州文人士子,曾居住于三坊七巷的福州籍戍台将领——台湾总兵甘国宝,虽出身行伍,但在台湾期间除做好本职工作,亦重视推行文化教育,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土著民族明礼向化,同时,他还重视加强民族团结,为维护台湾社会安定,促进台湾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甘国宝(1709~1776)为清代名将,字继赵,号和庵,祖籍古田县二十二都(今屏南漈下村),雍正四年(1726)迁福州文儒坊居住(其故居位于文儒坊51号)。武进士出身,授御前侍卫。乾隆年间,相继出任贵州威宁、江南苏松、浙江温州、闽粤、南粤等地总兵,将兵有方,官声卓著,为乾隆皇帝所倚重。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乾隆皇帝委任甘国宝为台湾挂印总兵,诏谕:“此为第一要地,不同他处,非才干优良见识明彻者不能胜任。”显示了乾隆皇帝对甘国宝的高度信任。乾隆年间,甘国宝两次出任台湾总兵。甘国宝果然不负所望,在台湾期间,严疆界,谨斥堠,制总巡、分巡、轮巡会哨诸法,时刻防范来犯之敌。他还深入民间,熟悉当地风土民情,设立“番学”,教台民“明礼义,务耕耘”,提高土著居民的文化素质,加快了土著民族的汉化过程。当时台湾的汉族和高山族关系较为紧张,时常发生斗殴事件,甘国宝深入调查,认为“番汉错处,宵小最易潜纵;而生番争界豕突,每至杀人”。命人立石清界,采取“严疆界、谨斥堠”措施,禁止当地汉族群众侵入少数民族地区,违者依法严办。他还查办一汉人杀一家九命、嫁祸于少数民族的疑难案件,明察暗访,辨明案情,将真凶绳之以法,从而加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使民族和睦,“兵安其伍,民安其业”。

谈论对清代台湾教育事业作出过贡献的三坊七巷福州名人,绝对不能不提及曾居住在宫巷26号的沈葆桢。沈葆桢(1820~1879),字翰宇,号幼丹,侯官县人。沈葆桢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臣之一。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江西广信知府、江西巡抚、福建船政大臣及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等。1874年夏,沈葆桢奉命以钦差大臣身份巡视台湾处理日本侵台事件,办理台湾等处海防事宜,驱逐日本侵略军,坚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保卫和开发台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开发台湾的各项措施中,他始终把兴办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清同治十三年(1875),沈葆桢对接受“招抚”的琅峤狮头社高山族人示约7条,其中一条即为“设番塾”。他先在枋寮地方办一所番塾,令各番社均送番童三人入学,学习语言文字及中华传统礼仪,“以达其性,习拜跪礼让,以柔其气,各番无不帖服”。随后他又在刺桐脚、虎头山、蚊蟑埔、四重溪等14个较大的番社设立番塾;1875年仅在埔里社就设番塾26处,招收汉人和高山族儿童入学。学校实行寄宿制,伙食、宿舍均由官府提供,教学内容以读书、习字为主。沈葆桢还组织编写了《训番俚言》一篇,作为教化番民的教材,颁发各地番塾使用。沈葆桢深知“教化之本在学校”,希望通过办学,让高山族人民知书明理,粗通文墨。他把教育事业当做长久的根本大计来抓,为提高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做出很大贡献。台湾少数民族民众通过习字、读书,明白了道理,逐渐开化,摆脱了愚昧落后的状态,逐渐进入了文明社会。

清代渡台的福州三坊七巷名人,艰辛耕耘,积极推行儒学教育,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造就台湾人才、推动台湾早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伟大功绩应该为世人永远铭记。

同类推荐
  • 男帝

    男帝

    是个很罗嗦的主角性格养成文主要诉说一个相府庶子后罪人、外族奴隶和贵族在一个女尊世界创业的故事能接受长时间白水描写的就看吧
  • 穿越清朝之咸丰大帝

    穿越清朝之咸丰大帝

    一个学习不怎好的学生仅在一次事故中穿越,成为大清的四无皇帝,但他却是一个愤青,决心成为千古一帝。灭朝鲜,毁俄国,株日本。创咸丰之盛世。,,,,,,,,,,,,,,,
  • 古道国杀

    古道国杀

    讲述自玄至煓的历史,共叙述前玄,炎,铭,后玄,幽,前七国,四国期,奉,金,曼,后七国,兰,煓十三个朝代的历史。展现出了国家的兴亡衰败和将领的成长史。
  • 血浴狂飙

    血浴狂飙

    这是由一群起于草莽而纵横捭阖的人留传下来的令人开卷唏嘘掩卷深思的真实故事。在他们的故事里,包含着山规盟约、侠义豪情、绿林暗语、英雄相惜、江湖规则……在他们的故事里,充斥着涕泪交流、血肉横飞、明争暗斗、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在他们的故事里,交织着爱与恨、恩与怨、血与火、情与仇、沉与浮、生与死……他们,就是豫西蹚将!
  • 穿越明朝之海商霸业

    穿越明朝之海商霸业

    现代历史系学生郑昭机缘巧遇穿越到明末著名海盗郑芝龙身体里,运用自己所知的历史知识,兴海商夺海权,重建世界新秩序。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迷失少女

    穿越之迷失少女

    红尘总有一些相遇注定刻骨铭心如果失去是苦你还要不要幸福如果坠落是苦你还要不要幸福如果迷乱是苦是该开始还是结束如果追求是苦这是坚持还是执迷不悟
  • 皇叔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叔千岁千岁千千岁

    我是个宦官,名正言顺的一个宦官。值得一提的是我也是唯一一个先天带把、后天依旧带把的宦官。所谓宦官,说白了就是太监。我有俩主子,明里一个,暗里一个。让我很忧伤的是,我这俩儿主子都是处心积虑千方百计想把对方弄死,明来暗去明枪暗箭你来我往,十分且非常不亦乐乎。其实要让我来说,他们这是何苦,一个是亲叔,一个是亲侄子,争争斗斗直来直去就好,何苦要为难我……本来吧,我打的是比定海神针还定的主意,铁着心冷着眼要帮暗里的主子,后来听说定海神针被某只猴子拔走了,我这心里的主意也跟碧波中的水草一样开始摇摆……
  • 什么怪力什么乱神:子不语

    什么怪力什么乱神:子不语

    一个古老的家族,一个仙人留下的宝物卷轴,一个现代穿越的千金小姐,一个杀伐果断却又柔情似水的王爷,一个自称是神仙的倒霉秀才,却一起颠覆了天下,家仇国恨面前儿女情长能否拯救他们的灵魂。
  • 偷星九月天之再战八方

    偷星九月天之再战八方

    看了偷星九月天总感觉沧月少了点什么,于是我又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下去,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 天魂之帝

    天魂之帝

    远古战魂转世重生天数之下尽是蝼蚁苟活“混沌因我而生,这天应我而破!”“我让这芸芸众生受我庇佑!”——天魂大帝紫殇
  • 黑夜的天空

    黑夜的天空

    一切为了种族!当种族的生存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你是否能冷眼旁观?既然没有能力反抗众神,那么我就征服众生!
  • 新哥感悟

    新哥感悟

    本书是本人日常的所思所悟,有感而发。有时间将自己的感悟记下来,岁月会见证的。时光流逝得真快,我们都应该珍惜时光。好好利用自己业余闲暇的时光,记录岁月的符号。
  • 都市玉修

    都市玉修

    王梓明机缘巧合下,得到一块玉。通过自己努力地研究从此获得了异能,走上了一条充满神奇与艰辛的修炼之路,他把所学的知识与修练结合起来,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且看主角如何在校园,都市,世界中游刃有余,茫茫宇宙才是他真正的舞台……
  • 弑天妖帝

    弑天妖帝

    左手撕天,右脚裂地.天诛破凰,劈仙斩王.这一世,仙身,王体,龙力,凤血,圣魂,各种妖孽横空出世.大世到来,必定有人极尽辉煌,有人却黯然落幕,成为他人垫脚石.数万年前苍古世,出一恐怖妖体,名破凰,斩尽当世奇才,万界惊.各大传承大恐惧,出无尽高手围剿追杀,未奈何,无果.这一世......新书:仙古神迹
  • 真玄魂谛卷

    真玄魂谛卷

    入世风云。一入红尘深似海,半生沉浮随波定。人间世情多歧路,悔不当初落凡来。真玄,碎星玉会如何看清发生的一切,身世,未来,世界的走向到底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