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5900000021

第21章 项梁的成败

项梁大败秦军

章邯破了陈胜以后,下一个目标就是魏王咎。

本来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周市就立魏咎为王。当时魏咎在陈胜那里,陈胜不放他走。使者往来五次,直到三个月后,章邯攻到陈县来,陈胜才答应,估计是出于这种考虑:与其留在身边,不如让他就国,还能得到一份支援。

魏咎当魏王才一个月,就被章邯的兵包围在临济(今河南封丘东)。但章邯还来不及灭他,而忙着镇压陈县以东、淮水以北的众多反秦武装。

宋留可能是陈胜余部中最大一支,在陈胜失败以后撤出南阳地区,向东退至新蔡(今河南新蔡,南距陈县一百四十四公里),被秦军包围,率部投降。

吕臣、英布两次夺占陈县,复立张楚。秦军势大难敌,引兵东去。

秦嘉立景驹为楚王,引兵西击秦,其中一部收留前来借兵的刘邦,合力与秦军战,先败后胜,攻下一城。

项梁派朱鸡石、余樊君与章邯别将战败,或死或走。项梁东撤三十公里,至薛城。

项梁派项羽攻秦襄城(似为襄邑更妥),襄城坚守不下。项羽大怒,攻陷以后,坑杀全城。

若以吕臣、英布的撤退为标志,那么陈胜所占领的楚地核心区,在他死后两个月,被章邯收复。张楚以东地区,若以项梁撤退至薛城为标志,也在两个月内被章邯收平。

自章邯组织骊山刑徒以来,前四个月打败陈胜主力,后四个月镇压其残部,击败项梁。在他看来,以陈县及大泽乡为中心的楚地四郡(南阳郡、陈郡、泗水郡、砀郡)已经基本荡平,九江郡在淮南,会稽郡在江南,暂时可以不管,因此决定挥师西返,去围攻魏王咎。

事后我们当然知道,章邯在此犯了一个大错,没有乘胜追击项梁,直至消灭他的新楚军(当然包括项羽在内)。其实这种指责没有意义。项梁至薛城,有兵十余万,但不及已经称王的魏、赵、齐、燕影响大。章邯也不了解他,既然自己的别将都能打败他,为何还要重视他?还有一个情况,恐怕章邯也忽略了,项梁并没有吃败仗,吃败仗的是他的两个别将,至少其中一人不是他的贴心部将:朱鸡石先从秦嘉,后属项梁,难怪项梁舍得杀他。话又说回来,即使章邯追击,能不能彻底胜利,也还是一个问题,因为项梁手下有堪称天下第一悍将的项羽、英布及江东八千精兵,他们都还没有出手。

不管怎样,章邯率领军队围攻临济来了。可怜的魏咎,当王一个月就被包围,现在连生命都有危险了。但他并不是胆小鬼,派相国周市向齐、楚求救,自己则领兵坚守城池。此时为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四月,陈胜死后第四个月。

齐王田儋亲自率兵来救,足见他的重视程度。正是陈胜的死唤醒了大家:强秦还在,必须联合起来,才有希望。项梁此时可能还打着张楚旗号,还没有召开扩大会议,项羽也没回来,所以派了项它救魏。令人奇怪的是,四月周市出城搬兵,六月齐、楚援兵才到达临济城外,如此缓慢,不知何故。

这个章邯颇有谋略,命令将士嘴里衔着一根筷子状的棍子,两端有绳,系在颈上,禁止出声喧哗,乘着夜色,偷袭敌军;衔枚夜击,大破齐、楚援兵于临济城下。这一仗,章邯运用夜战奇袭的方式,获得很大成功,敌军最高首领齐王田儋战死,周市战死。

田荣、项它领了各自的兵散走,章邯放开手脚围攻临济。魏王咎可怜其人民,向章邯请降,要求不杀百姓,然后引火自焚。弟弟魏豹投奔项梁。此时项梁已立楚怀王。楚怀王给了魏豹数千人,让他去魏地打游击,能夺一地就夺一地,反正不让章邯爽快。

章邯眼下考虑的是灭齐。齐王田儋战死,国内人心动摇,正是灭齐的好机会。章邯分一支兵留守魏地,自引主力追击田荣,到了东阿(在临济东北一百八十公里),把田荣围在城里。

齐国那边,听说国王战死,乃立齐王建(被秦始皇饿死在松林间)的弟弟田假为齐王,田角为相,田间为将,以拒外敌。他们所拒的外敌,既指秦军章邯,也隐含了反对他们的各种力量,其中就有田荣。田荣是田儋弟弟,看自家哥哥的王位被夺,自然心中不快。但他正被章邯包围,一时也无可奈何。所以他不向齐国求援,而向项梁搬兵。田间是田角弟弟,看秦军势大,担心自身安危,也去赵国搬兵。两股齐军,宁可求助外人,也不肯自己握手。

此时,项梁已立楚怀王,自己也称武信君,部队休整了三个月,是该出兵击秦了。七月,尽管天降大雨,三月不停,是所谓的秋涝,项梁仍然冒雨出兵,围攻亢父(今山东济宁南,在薛城西北六十三公里)。然后得到田荣的告急信,立刻引兵驰援东阿(在亢父北偏西一百一十八公里)。

薛城、亢父、东阿其实在西北一条直线上。似乎可以推断,项梁出兵时候,想的就是找章邯打架。章邯在东阿,所以他先攻亢父,一路向西北走,自然就找到章邯。田荣告急,他果断放弃亢父,急救东阿,正好跟章邯干仗,又帮了田荣。他的目的,既为报前面一箭之仇,也因为章邯是秦军主将,打败章邯,秦帝国就亡了一半。

在章邯眼里,项梁的楚兵先败于栗县,再败于临济,所以他没充分重视,却不知道项梁、项羽才是自己劲敌。项梁、项羽赶到城下,大破秦军。章邯第一次吃了败仗,引兵南撤百余公里,驻扎在濮阳(距东阿一百一十四公里)以东,没有急着进城。

这一仗,双方似乎都没有什么谋略。比较起来,项梁算是有备而来,部队也经过休整,还有训练有素的江东八千精兵,这是一支正规军,与农民军大不同;章邯几乎不了解对手,在接连胜利之后,甚至有些轻敌。

田荣缓过劲来,立刻引兵归国,要惩罚那些叛国者。叛国者不能敌,赶紧逃跑,遂成流亡人士。田假投靠项梁,田角奔赵。田间搬救兵未归,也留在赵国,不敢回去。田荣立哥哥田儋之子田市为齐王,自己为相,弟弟田横为将,再次收复齐地。

田荣打内战去了,独有楚兵追击秦军。项梁派刘邦及项羽追击章邯,攻城阳(在濮阳东偏南六十六公里),攻克之后,又一次屠城(典型的项羽方式)。然后在濮阳城东再次攻打章邯,又赢了。这次攻击是项梁的命令,还是刘邦、项羽临阵决策,现在也搞不清楚了。项梁此时还在东阿附近,正等着齐、赵出兵,好并力西向。

项梁数次派人去联络田荣。这个不要脸的家伙,项梁救了他,他不知报答,竟让使者跟项梁说:“你杀了田假,赵杀了田角、田间,我就发兵。”

项梁答复说:“齐是我们的盟国,田假也是齐王,落魄时来投奔我,不忍心杀他(杀之不义)。”这句话《史记·项羽本纪》记为项梁所说,《史记·田儋列传》记为楚怀王所说,估计是田荣故意制造的麻烦。项梁派人来催,他则派人去找更远的楚怀王,也可能派了两个人,一个找项梁,一个找楚怀王,目的是拖延时间,寻找摊牌的机会。项梁不答应田荣,表面看是嘴巴上挂着的仁义,其实另有谋略:我救了你,你不感谢我,还跟我讲条件;今天不杀田假,等我回腾出手来来收拾你,田假就是最好的理由。

赵也不杀田角、田间。

田荣说:“毒虫蜇手则断手,蜇足则断足,为什么?为了保住性命。田假三人对楚、赵来说,连手足都谈不上,为何不杀?你们让我为难,等于是侧齿咬自己。秦兵一旦振作,侧齿咬人者必死矣。”

楚、赵不听,田荣也怒,终不肯出兵。

田荣心胸肯定狭小了,项梁因为对方恩将仇报,心胸也欠宽广。当前目标是反秦,假惺惺的仁义只会因小失大,何况还有他的报复私心在其中(对比刘邦暂时答应韩信称齐王,可知胸襟与事业成败的关系)。

章邯两战不胜,知道遇上劲敌,不敢大意,赶紧收兵退保濮阳城,一面引黄河水环城自固,一面向朝廷请求增援。章邯未伤心腹,又及时自保,援兵也逐渐会聚过来,于是秦军复振。

濮阳有黄河水作为屏障,刘邦、项羽不能攻城,遂引兵南攻定陶(在城阳之南三十五公里)。定陶坚守未下,又向西进攻,至于雍丘(今河南杞县)。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似乎缺乏长远的作战谋略:撤出濮阳,正好给秦兵会聚濮阳让出道路。可以围城打援吗?恐怕兵力不够。项梁几次三番要田荣出兵,就是为此。

雍丘距定陶九十公里,距濮阳一百一十六公里,三川郡郡守李由在此。他手上有精兵,战斗甚为激烈。刘邦赶紧调猛将曹参回来支援。曹参正在别处攻城,得到调令,立即回援雍丘,击破李由军,杀李由,还活捉了一名军官,取得一次不小的胜利。

项梁在北边东阿,从七月等到八月,看齐、赵都不肯出兵,乃率军南下,走到定陶,又败秦军;同时也知道项、刘二人杀了李由,欣喜之际,开始骄傲起来。他们在两个月里连续五次大败秦兵,其中三次都是秦军主将:

七月,东阿城下一破章邯;

七月,项羽、刘邦屠城阳;

七月,刘、项在濮阳东二败章邯;

八月,刘邦部将曹参杀李由;

八月,项梁在定陶大败秦兵。

项梁轻敌,兵败身亡

于是宋义劝谏项梁说:“战胜了,而将骄卒惰,必败。现在士卒有些怠惰,秦兵却在一天天增援,臣为君感到担忧。”

项梁不听,嫌他啰唆,派他去齐国搬兵。路上遇到齐国使者。使者名显,封高陵君。

宋义问他:“你是要去见武信君项梁吗?”

高陵君显说:“是啊。”

宋义说:“臣又武信君必败。你慢慢走,可以免死。走得快了,恐怕有杀身之祸。”

章邯在濮阳城里待了两月,一边休整部队,一边总结经验。李由死了,他知道;项梁在定陶,他也知道;濮阳至定陶七十四公里,他同样知道。等增援的部队到得差不多了,连戍守长城的边防军主将王离也已南下,章邯再次衔枚夜击,大破楚兵于定陶,杀了项梁。此时为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九月,距东阿之败才两个月。

这次战斗,章邯有备而来,又使用自己擅长的黑夜偷袭战术,在兵力上占有明显优势,因此获得巨大成功。项梁应该是在被包围的情况下混战而死。刘邦、项羽正在攻打陈留,距定陶一百二零公里,即使得到消息,也无法赶回增援。

章邯在两次失败之后,开始重视项梁,但他只是战术上重视。他可能始终认为,前两次失败是因为自己缺少准备,而不是楚兵强大能战;一夜偷袭就杀了项梁,恰好证实了他的判断。他带兵才不过一年一个月,就打了这么多胜仗,连杀“贼首”陈胜、魏王咎、齐王田儋、项梁,以为楚盗名将已绝,楚地兵不足忧,所以挥师北上,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去了。结果给了项羽、刘邦重振旗鼓的机会。

直到此时,章邯仍然没有重视那个名叫项羽的年轻人,因为项羽才二十五岁,而且还是配角(刘邦的助手)。其实章邯骨子里是骄傲的,在内心深处,他并不重视关东的各色杂牌武装。因为这骄傲,他没有乘胜追击楚兵。后来他才知道,他一时粗心放过的残余,竟是将来彻底推翻秦帝国的精英:项羽大破秦军主力,刘邦则乘虚入武关,灭了秦朝。

项梁立楚怀王,反秦事业开始走出低谷。两败章邯,杀李由,进入第二次高潮。项梁死,再次跌入低谷。前后不过四个月(六月至九月)。刘邦、项羽听说项梁战死,商量道:“项梁战死,士卒惶恐,还是先撤吧。”和吕臣的部队一起东还。刘邦驻砀,项羽驻彭城西,吕臣驻彭城东,三军布成一条直线,防止秦兵南下。再往东南走一百七十七公里,就是楚怀王的都城盱眙。

楚怀王听到项梁噩耗,也觉恐慌。不过他很快就表现出了一种勇气,从盱眙来到彭城,收了项羽、吕臣的兵权。同时任命吕臣为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刘邦为砀郡长,封武安侯,领砀郡兵,项羽为长安侯,别号鲁公。这些措施,明显巩固了楚地军心。

本来项梁是楚怀王的主心骨,现在他自觉挑起一个国家的重担,楚怀王可不像一个纯粹的傀儡,更不像一个简单的牧羊人。

田荣不肯出兵帮项梁,原因前面已经讲过;赵国也不出兵助项梁,原因他们遇到一堆大麻烦。

武臣自立为赵王,又派韩广政燕地,李良政常山,张黡政上党。韩广至燕,自立为燕王。武臣与张耳、陈余带兵来攻韩广,在燕国边界与燕军相遇。

不知何故,赵王溜出来玩,被燕军活捉。燕将说了,分他一半赵地,就放人。使者来一个杀一个,总之要割地才放人。张耳、陈余为此头疼不已。

有一个专管打柴烧饭的炊事兵跟室友说:“我去替他们说服燕军,保证和赵王一起回来。”

室友嘲笑他说:“使者去了十几个,都死了,你凭什么能救王回来?”

于是此人来到燕军壁垒下。不知他用了什么办法,燕将竟然也接见了他。

他问燕将:“您知道我想要什么吗?”

燕将说:“你不就是想要赵王嘛。”

他说:“您知道张耳、陈余是什么人吗?”

燕将说:“贤人。”

他说:“您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吗?”

燕将说:“想得到赵王。”

这个打柴烧饭的炊事兵笑起来,说:“您可不知道此两人的野心。武臣、张耳、陈余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赵数十城,其实他们都想各自南面为王,哪里想当一辈子卿相?臣与主岂可同日而语。一个月前,赵地初定,他们不敢三分而王,武臣年长,所以让他先当王,以安抚赵地人心。此两人名义上想赵王回去,其实是想燕军杀他,正好分赵地而为王。一个赵国就能攻燕,何况有两个贤王左提右挈,打着为王报仇的旗号,灭燕就更加容易了。”

燕将觉得有理,于是放了赵王,炊事兵为他驾车,回到赵国。

这一段记载,不知道有几分可信。燕军活捉赵王,这么大的事情,燕将为何不跟燕王报告?又凭什么敢私下放了赵王?《汉书》则把“燕将以为然,乃归赵王”改为“燕以为然,乃归赵王”,这下合情合理了,但他删除关键一字,不知根据何在。

李良平定常山以后,赵王命令他攻打太原。从河北平原向西仰攻太行山,地形对赵不利。来到石邑,秦兵堵住井陉,李良无法前进。

秦将以二世皇帝的名义,伪造书信给李良,故意不封口,说:“李良曾跟随我得显贵。若能反赵归秦,我必赦免你罪,尊贵你。”

李良看了,迟疑不决。怎么办呢?他想到另外一个办法,回邯郸跟赵王请兵去,手上兵多了,不管是反赵,还是抗秦,都可以自己做主。

路上遇到赵王的姐姐出来吃饭,随从百余骑。李良远远望见,以为是赵王,赶紧伏在道边等候。赵王的姐姐喝多了,不知是谁,派随从骑在马上跟李良谢罪。李良听说搞错了,赶紧起身。但部下都看到了,他又当过贵族,所以更觉丢人。

部下有一人说:“天下叛秦,能者先立。赵王本是从你那里出来的,如今女人都不肯为将军下车道歉,追过去把她杀了。”

本来读了那封信,李良就想反赵,犹豫未决;如今又在部下面前丢了面子,怒而派人追杀赵王的姐姐,将兵袭邯郸,竟杀赵王武臣、邵骚。张耳、陈余平时有很多耳目,甚至有自愿充当耳目者,及时通知二人,才逃脱性命。

他们召集逃散的士兵,得数万人。有人对张耳说:“两位兵残势弱,想依附赵国,很难。唯有扶立赵国后人,劝奖忠义,可以成功。”两个月后,两人找到故赵国后裔赵歇,立为赵王,张耳为相,陈余为将,暂居信都(在邯郸北七十公里)。李良引兵来攻,被陈余打败,逃奔秦将章邯。

武臣自立三个月,被杀。再过两月,张耳、陈余立赵王歇。此时为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正月,陈胜刚死一个月,项梁率八千精兵渡江。

李良与陈余的战斗,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李良又什么时候投靠章邯,史书都没有交代。推测起来,似乎在章邯渡河北击赵地时比较妥当:李良打不过陈余,向南败走,正遇章邯渡河北上,干脆就投降了;何况章邯一直在黄河以南忙碌,直到六月围攻临济、杀魏王咎时,才离黄河比较近一些。七月、八月又连吃败仗,退守濮阳,跟黄河以北基本没有联系。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二月至九月,赵国正在打内战,哪有精力管别人?

同类推荐
  • 庶子皇途

    庶子皇途

    .问书生手中三尺剑,可挑得起这江山?可退得去那胡虏?甚么竖儒蜂起壮士死?我只说莫道书生不丈夫.一次不成功的穿越,对一个满腹书生气的少年意味着什么?一个死而复生的皇子,能给这千疮百孔的天下带来什么?一个本该破碎的王朝,一次不该发生的偶遇,因为一场怪雪,一切都变了…….有道是:军史仙侠假作真,胡诌瞎侃摆龙门。小说皆自YY起,Y罢诸君乐几分?.……本书属非武侠,玄幻擦边,历史架空类。.号外:《俯仰》建群,群号:35211705欢迎朋友们加入.诸位看官若还看得过眼,就加个收藏,觉得不错,给个推荐,不强求,只想要点动力.
  • 三国之烈风飞扬

    三国之烈风飞扬

    重回汉末,雄烈儿振烈烈雄风。金戈铁马起于西凉,争雄天下,霸业未休!
  • 汉魂铁骑誓

    汉魂铁骑誓

    一代悍将天策军团的勃起之路。。。。。。。。。。
  • 乱世杀将

    乱世杀将

    肉体毁灭之后,灵魂的一次意外穿越,使得一个普通的小宅男,变成了三国乱世之中一个普通的黄巾贼子……在人命如草芥般的乱世中,你不杀人,人必杀你!身不由己的小宅男,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而不得不努力的在乱世的大波涛中苦苦地挣扎……不管你是三国中著名的无敌猛将,又或是智力超群的军师谋士……总之想要我小命的,都给我去死!——贱民-韩悠
  • 儒道圣人

    儒道圣人

    这是一片神奇的大陆。这是一个文人的世界。这片大陆有五大国一文院。这个世界,书生可以文气策马长沙。他们出口成章满室异香,泼墨挥毫笔落生烟。是童生?是秀才?是举人?才气充沛否?战诗战词杀敌千里,佛道诗词静心明理这是一个读书人可以惊风布雨,移山倒海的世界,读书明志之后追寻自己的圣道,虽九死亦无悔。这是一段追逐未来的历史,且看叶昊如何带着羁绊,一步步踏上圣路,带着母亲的殷切期盼,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如何于笔端倾泻文采,虎啸苍穹。
热门推荐
  • 悟天途

    悟天途

    仙与凡在呼吸之间,对与错一念之间,一场轮回一场梦,是现实也是虚幻。
  • 校草来袭请绕行

    校草来袭请绕行

    “你就是一个从外太空哈雷彗星来的变态外星人!”叶汐羽一脸愤恨的盯着眼前帅的一塌糊涂的人眼前的人优雅的抿了一口咖啡“是么,那你就是从远古时代还没进化完全的野蛮人!”什么?竟然拐着弯骂她!谁进化不完全了?“你这个无耻的变态!”“谢谢夸奖!”某人继续抿了一口手中的咖啡,谈谈的说道.她遇他之前,从来没想过,这个人,竟然可以这么折磨她的意识!大起大落的生活她受不了啊!上官大少,你要什么我都给你,求求你别这么折磨我的意识了!他的嘴角勾勒出一个完美的弧度“我只要你的人和心!”
  • 傲视七洲

    傲视七洲

    新书已发!《神圣劝化》纵是天骄名赫,大族傲古,荒兽滔天,可那有如何?!劝化之下,再无异念!天赋是何?!纵是我失去了极脉,我也能一步斩一天骄!论至尊,天骄无双;并驱驾,大世风云问今生,我为圣王,无悔问道!....下面第一个连接,望朋友们前去收藏、推荐。
  • 邪魔狂尊

    邪魔狂尊

    一个农村小子,因为前世姻缘竟然同时拥有灵根和魔根,不幸少年时父母却忽然去世,未知原因,为此,农村小子踏上求仙求魔的征途。
  • 星辰圣皇

    星辰圣皇

    一个现代青年遇到了一次奇遇穿越到了异界,从而练就了一身强横的战力,战尽八荒,成就圣皇之路。
  • 你就是我的TFBOYS

    你就是我的TFBOYS

    悲欢离合,黑白音律交替故事,那一束鲜花……阳光下的00后的我们,00后的巨星TFBOYS,你还会记得我吗?璀璨的人生,喜剧闹翻天!19章新系列唯美文字带你走进TFBOYS四叶草时代!
  • 少年风云路

    少年风云路

    一个少年的成长经历,一段让人热血沸腾的江湖历练,创造新秩序的传奇,一段为心中目标而流血的青春。
  • 凡尘往事

    凡尘往事

    尚宸从没想过他也会有这么一天,反过来追那个追了他两年的学长。曾经他无数次的侮辱他,骂他不要脸,嘲讽他说:喜欢男孩还敢拿出来说。但魏凡依旧跟在他屁股后面两年,直到去年魏凡因为双亲出车祸回W市,尚宸才发现,他少了魏凡简直就没法活。
  • 让她想起我

    让她想起我

    她,小时候被父母抛弃,被流浪到孤儿院,自从遇见了他,她的生活改变了,可他的父亲要把他培养继承人,他们在高中遇到,她却忘记了他。
  • 极致爱恋:绝宠小萌妻

    极致爱恋:绝宠小萌妻

    “子涵,我走了,记得想我。”......两年后“子涵,对不起,我们分手吧”她伤心欲绝他说“子涵,没关系,你还有我。”三年后,他功成名就。“子涵,我们重新开始好吗?”“不好意思,她现在是我的,你,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