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31300000019

第19章 漫说林斤澜

《随笔》发表评论汪曾祺、林斤澜二位作品的文章,很有收获。作者凸凹先生如此有见地,令人赞佩。

谈这二位的作品,已有不少文章。对其为人,还没有太多人来写。如果汪先生会唱歌,在歌坛上有文坛上这般地位;或是林先生长得像国共两党中任何一方的领袖,成了演艺界大腕,只怕副刊、小报上早填满介绍其生平琐事、个人隐私特写、探秘之类的文章了。那样我或许也借机发点小财。因为我认识这二位都快半个世纪了。

两位中我先认识的谁,有点马虎了,可能是林先生。

如今林先生已经是头发斑白,背部微驼,还少了颗门牙。一派老作家形象了。我们相识时,他可是风度翩翩。胖而不肥,两眼有神,面色红润,发黑齿白。有一年北京市举行戏曲汇演。我和林先生同时拿到戏票。我临时有事看不成,把票送给了文学研究所一位女同学肖慎。肖慎回来我问她戏怎么样?她说戏倒不错,可是身边挨着个唱小生的,油头粉面,引得许多女士都看他,使她坐在一边很不自在。弄得连戏也没看好。我极力为林辩白。说他是作家不是演员。天生长得漂亮。绝没有诚心修饰。肖慎说:“作家长得这么漂亮,大概有少不了的浪漫新闻。”

这可是天大的误会。我向上帝起誓,林先生是我见过爱情最忠贞,婚姻最美满的男人。他在台湾闹革命,被国民党抓去坐牢,九死一生,太太天天到监狱送饭,立下“情愿共死”大志。林先生意外地逃出虎口,两人结伴躲进货船煤舱,返回大陆,这才实现了“相爱同生”的愿望。举案齐眉,从没发生过口角。林先生处理家庭关系有一套学问。举例来说,我相信广告,看到“新产品”就买,买了新鲜玩艺又爱作宣传。最忠实的听众就是林太太。于是我买一件她就跟着买一件,我上当她也就跟着上当。林先生心中不快,只是冲着我发火,从不向太太表示不满。对我发火不生效,就派小姐来进行说服:“邓叔叔,求你了,别再上我们家宣传你买的新产品,我家的废物已经没地方放了……”我改正了错误,林先生不记旧恶,再去他家,他仍以酒相待。

不过我家人又埋怨,是他培养了我喝酒的坏习惯。

五十年代初,我们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组工作,我才刚满二十岁,不会喝酒,他已经深解其中味了。大家都很穷。谁拿到点稿费,或是开春后卖掉了冬装,总要打一次共产主义牙祭。每逢这时他就提出买酒,酒买来他喝得最多。林先生虽爱喝酒,但很少喝醉,真喝醉了也不承认。有次在他姐姐家喝完酒,剩下不少菜,姐姐给他打包带回宿舍。他一走出王府井南口就撞到了一棵树上。菜也洒了,裤子也脏了。回来后见他如此狼狈,我问他是不是喝多了?他摇头说:“没有的事,我早看见那棵树了,我判断照直走会撞上,就为了试试我判断的是否正确,才直冲它走去的,结果证明我判断的完全正确,非常清醒。”

他刚进剧院时,任务是替老舍先生采访写作素材。老舍先生要写个一家之内出了几名人民代表的故事。采访对象有好几家。有一家好像就是女明星向梅和舞蹈家武季梅的家庭,不过采访的是她们的父母。数年后我有幸到这个家庭去时,向梅小姐也还在上中学,而季梅小姐只扯着别人的衣襟,连喊带叫的瞎捣乱,还没显出舞蹈天才。林的工作很得到老舍赞许,作为奖励,常常在他汇报完一段材料后慈祥地说:“这段材料不错,留着你自己写吧……”

林没写过这些素材。但老舍先生的影响和采访中得到的体会,都对他以后写北京味小说,起了启蒙作用。他刚从江苏调到北京时,说得还是尖团不分的官话,后来他小说中出色地写出了北京人的风貌,而且是用地道的北京话,他是下功夫磨练过的。

说到磨练,得感谢他带领我走进读书之路。他有学问,但从不以此自居。我是从他言谈中,从他对作品作家评判中感知到他有学问的。我印象中他花时间最多的是读书。在一起工作时我见他读了许多剧本。也读了许多小说。不过他读书不肯跟着潮流走。那时正时兴读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经典著作。他却偷着在屋里读沈从文、周作人的作品。我从小失学,没正规读过书。看到他读这些书才引起我读这些书的愿望。他对这些书的评论,对我起了导读的作用。我甚至怀疑我有些错误观点是不是也受他的影响。不过我坚信,如果我在写作上有点什么长进,这位朋友对我是起了引导作用的人之一。

从他早年的作品中,是能觉察到他读书所受的影响的。翻开《台湾姑娘》看看,您不感到有屠格涅夫的影子吗?

除了读书,林先生年轻时感兴趣的就是看戏看电影,他把这也当做学习。他很少有娱乐活动。他不打扑克(会打桥牌,技术不怎样。)不跳交际舞(他是会跳舞的。在大后方时他还跟着戴爱莲先生正经学过舞。)也不下象棋。有时下下围棋。下围棋耍赖。我跟他下围棋,他赢了就叫我数子儿。他输了就抢着自己数,在数时作手脚。把我的活子当死子给我拿掉。

一九五一年冬天,我和林同时参加了中央土改团。我到安徽,他到湖南。这期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进行改组。创作组被取消了。我早回来一个月,被调到北京文联工作。一个月后,早晨我上街去吃早点,忽看见林先生潇洒地顺王府井大街走来。我问他何时回京的,要去哪里?他说刚回来不久。剧院要他自己联系工作单位。他去电报局给延边的一个朋友打电报,打算去延边工作。我想延边是朝鲜族自治区,对他这南方人来说未必合适。就说:“你等等再发电报,我跟文联领导商量一下,如能到北京文联,何必要去延边?”他表示无可无不可,对是否留在北京并没太大热情,但也不反对。我就去跟文联秘书长、诗人王亚平谈了一下。王亚平马上说:“这个青年可用。来吧。”就把他调到北京市文联,在研究部工作。研究部主任是评书艺人(现在时兴叫表演艺术家)连阔如,副主任是位老报人,一位研究员是相声艺员孙玉奎。林到来不久,领导号召文艺工作者下厂下乡深入工农生活。连先生和孙玉奎有演出任务,老报人年纪过大不适应艰苦生活。林先生就作了深入生活的代表,一头钻进北京西郊的八角村。成了编外村民。我曾随他到八角村去住过几天。正碰上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分配到北京的两位青年来这里锻炼。村干部忙于春耕,叫林先生照顾这两位青年,向他俩介绍村中的情况。领着他们参加劳动。前两年,北京电视台播出名震一时的电视剧《红楼梦》,我越看大导演王扶林的名字越觉得熟悉,后来想起,就是那两位学生中的一位。

林斤澜深入生活的踏实劲,在别的青年作家身上少见。除去开会,过年过节,他极少回城。过年过节回来,是因为太太谷叶女士在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上学,只在放假时才能来京。林平时节俭,但太太来时则保证她过两天轻松而富裕的生活。他那时对写小说没有兴趣,醉心于戏剧创作。戏剧中只限于话剧,话剧里又单写喜剧。所以写的剧本没有地方发表。更别提排演。太太上学,他拿不到稿费,按说应常处在“经济危机”中。可他竟能打点得满舒服,还不用借债。其秘密除去平时节省外(其节省方法包括自己喝酒只喝二锅头,若我请客就指名要西凤),还从不进百货公司。买什么都上旧货摊或寄卖店。他的鞋是在旧货摊上买的,小工艺品是在旧货摊买的,唯一书橱也是旧货摊买的。给太太置办贵重的猫貂皮大衣,花了人民币四十元,也是花在寄卖行里。太太来京,他就能用小电炉做点吃的表爱心,每逢这时,不管请不请我,我都赶去吃。不过他造厨的手艺有限,根本不能跟汪曾祺相提并论。他看家菜谱是煮红枣加花生米,雪里红烧黄花鱼,外加一盘猪头肉。

林先生在八角到底呆了多久,我记不清。他下乡后好久我才进文学研究所进修(后改为文学讲习所,丁玲同志创办并任所长),我毕业了他还没回来。他去时是个不为人所知的小干部。等我毕业,他已发表了《新生》,《春雷》红极一时的小说。老舍先生看了《新生》打心眼里高兴。马上就写了篇评介给以赞扬。这好像是老舍先生五十年代写的第一篇为青年作者叫好的文章。我从文学研究所毕业后,响应“到生活第一线,到工农兵群众中去”的号召,转到建筑工地上做基层工作去了。那里也是林斤澜辅导的单位。林常来工地上和业余作者们见面,替他们看稿,提意见,开座谈会并把改好的稿子推荐给《北京文艺》等刊物。像《台湾姑娘》这些名篇都是他在忙于辅导之余,挤休息时间写的。

一九五五年,我发表了《在悬崖上》,他很为我高兴。但指出来我在文字上很不讲究的毛病。后来我写作注意在文字上严格要求自己,跟他的提醒分不开。

一九五四年召开第一届全国青年作者会议,我俩一起参加会。但不是正式代表,只是北京团的列席代表。有些文章在提到那次会时,把我俩也列入代表之中,这是误会。

一九五七年那场风暴,林斤澜逃脱了。我认为这要归功于他的女儿。坦白的说,当时某位有权势者想把他打成右派的热情很高,大概在预备打成右派名单中我是排在他后边的。他侥幸逃过此难,得感谢他的女儿和医院。正是召开“鸣放大会”那天他女儿出生了。过了几天开第二次会,医院偏巧又给小孩开错了药,差点造成事故。而参加这两次会的人,大部分被打成了右派,其“反动言论”,都是这两次会上的发言。

我定成右派,他的压力极大。有人是叫他用揭发、批判我来表明他的立场的。他什么都没讲。而在此后二十年间,不管我是在北京劳动改造,还是发配东北时,他都是我最亲近的朋友。我忙不过来,他替我送妹妹上学,我不在北京,逢年过节他到家去看望我的母亲。有些我想不到的家务事,他想到都提醒我。一九七九年,我“提前退休”后回到北京。他被分配到一个电影院当勤杂工。但因病没有上班,没事在家中练习写篆字(曾给我写过一封完全是篆字的信。一看那字就是从康熙字典抄来的),我三天两头到他家聚会。有一天我在公园打拳,忽听到广播中报告重要新闻时,没提伟大的旗手和张春桥、王洪文的名字。此事不能跟别人讨论。我就忙去他家,故意卖关子说:“有件重大新闻。你知道了没有?”他问:“什么新闻?”我说:“今天的广播你听没听?”他说:“听了没发现什么?”我就说了我的发现。他也觉得不一般。我俩猜了一阵猜不出原因,我就回家了,第二天我又到他家去,这回轮到他卖关子了。他说:“你听到什么消息没有?”我说我不知道什么。他端着架子说:“我这才是重要新闻。可不能随便就告诉你。你得付点代价。”我听了就再三追问。并答应如果消息真有价值,我请他喝酒。他才告诉我说,昨天我走后他就去了杨沫那里。从杨沫处知道了打倒“四人帮”的消息。听了又惊又喜,又怕是误传。经过分析,两人都认为这样的谣言是没人敢造的。兴奋得想欢呼,但又还不敢声张。他不坚持要我请客,自己找出瓶酒来我俩举杯庆祝。几年来我们没少在一块喝酒,但从没像这天喝得那么痛快、高兴。

形势发展飞快。我俩又有权拿起笔写作了,北京出版社要出北京作家个人选集,林斤澜说:“出北京作家的选集,不能少了汪曾祺的一本。”但汪自己对此却不热心。他对编辑说自己建国后写的小说不多,字数不够,不出也罢。林知道后马上去找汪曾祺,激动地说:“你的小说有自己的风格。为什么不出呢?字不够赶写几篇就成了嘛。你积极点好不好!”汪很感动。赶紧又写了几篇,这一写不仅把这本书的字数凑齐了,而且从此又燃起了写小说的热情,掀起汪曾祺小说写作第二次高潮,新时期文学史因此多了极为光彩的一页。

一九八四年我奉命到中国作协工作。在北京文联的同行给我送行的会上,斤澜坦率地说:“友梅去当书记,对他个人还是对工作,都未见得是好事。是得还是失很难说。恐怕还是失多得少。因为他的性格就是个作家,并不适合担任行政工作。”

我到中国作协后,工作有了成绩,他表示赞许。有失误他更毫不保留的当面指责。他却从不怒形于色。我们相识数十年,他对任何人都没有怒形于色过。他会气得发抖而不会气得发火。最恼火时也只是摇摇头结结巴巴地说“你瞧,你瞧,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呆的地方是个是非焦点,我工作上,做人上确有缺点。但人们对我也常有不少误解。我极想离开这个岗位,但出于从小养成的组织观念,不得到批准,我做不出拂袖而去的事。这在特殊时期就引起非议。斤澜听到过非议,并且同意人们的看法。但他不在私下议论,也不因此而疏远我。而是当面对我说:“你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了吧!适可而止吧。”我很为他的诚恳和友情而感动。林斤澜是个好人,是个好作家。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为有这样的朋友感到幸福和安慰。

同类推荐
  • 前七国志

    前七国志

    此书叙战国时,孙膑自请去云梦山鬼谷子处学兵法,途遇魏人庞涓,二人为兄弟,同去求学。后来学成后,二人各归其主,庞涓进攻韩国,孙率兵相救,生擒庞涓于马陵道,又会齐七国诸王,斩了庞涓。孙膑功成身退。
  • 诗里看月

    诗里看月

    《诗里看月》是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陈振林的最新作品自选集,特别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作者集教师与作家两种角色于一身,善于从教育小事件中捕捉创作素材,乐于从身边小故事里剪接创作原型,精于从生活小水滴上摄取创作灵感。所选作品,菁菁校园中见证着成长奇迹,悠悠故乡里飘荡着少年情怀,片片浪花上写满生活美丽。
  • 银狐传奇

    银狐传奇

    狐狸精胡银羽来到人间,却因誓言不能亲手复仇。饮无极本是游戏人间的花花公子,因生性淡蒲,空负绝世武功。仇恨和机缘,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抽丝剥茧,居然让他们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幕后长达数百年的巨大阴谋。爱与信任,从来不是只有人类才拥有的情感,无数的背叛、牺牲、忍让、执念,最终将饮无极推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又该如何面对呢?
  • 玉观音

    玉观音

    这是一部以表现中国女性善良宽容之美的抒情之作,奇巧与朴拙并存,阴柔与阳刚兼蓄,品质细致而又不伤大气。海岩在书中讲述了一个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女警察安心由于一次偶然的“外遇”,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在亲与仇,情与法之间痛苦地纠缠,她经历了死亡的残酷,也重新体味了爱情的甜蜜,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强完满的女性,投入到极其艰苦、危险的缉毒工作中。
  • 厝神

    厝神

    小说描写为争取美好生活的人们几经悲欢离合、生离死别的故事,时间跨度长,涉猎社会多个层面,情节曲折起伏,人物感情纠葛一波三折。描绘了一幅社会财富分配公平、人人平等、个个有情的理想社会的图画。“厝神”表达了对灵魂和肉体均有居所的美好愿望。
热门推荐
  • 那个我们那些年

    那个我们那些年

    每个人都不一样,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叶子的道理一样。人生也分段落,每个段落都不同,有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故事,唯独怀念那些年的那个我们。
  • 陈白沙集

    陈白沙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里的战争静悄悄

    这里的战争静悄悄

    校园写实小说,记录了04-05年沉迷网络的自己由于接受不了没考入大学的现实跟随同学踏入一所“监狱式学校”的高三复课生活。没有跟随大部队进入复课班,却阴差阳错来到了应届班插班。叛逆不羁的性格与学校的严苛到有些变态的制度格格不入而处处碰壁,也经历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而这样的性格,最终又会带着怎样的结果离开……
  • 私人侦探所

    私人侦探所

    这个小城的人都知道,在高楼之中的小巷中,有一家私人侦探所。老板娘叫阿紫。没有老板。侦探所可以接任何单子,只要不触犯法律。对了,也不能帮忙找人。老板娘说:我连自己想找的人都找不到,怎么能帮你找人呢?
  • 遗风之魔云

    遗风之魔云

    一个来自乡下的男孩,因爱情走上了一段曲折的路,这条路早就了男孩的一生。在家是好孩子,在外却是让人闻风而逃的黑道大哥,,,,,,
  • 致命遇见

    致命遇见

    前世的注定,今生的重逢,只一眼,你便烙印在心中,逃不掉,避不开,今生今世,生生世世。
  •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义净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义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哎呀我擦

    哎呀我擦

    明明没有犯错,你却要记我错误。第一次见面就互看不顺眼的两个人,却被老师安排坐在一起,这让老子以后怎么过啊?得罪了这个班最厉害的人,难道今后只能受欺负?不行,绝对不可以,老子要反抗,老子要奋起,要把你牢牢压在我下面才成!
  • 鬼缠身之极品捉鬼人

    鬼缠身之极品捉鬼人

    一天夜时,突然接到女友的电话,患食道癌的老丈人上吊自杀了。当我赶到女友家里后,我赫然的发现,老丈人不是自杀,好像是被人掐死的!为了能顺利的将女友娶过门,我没敢声张。可是从此后,我被老丈人的鬼魂纠缠着。好吧,断我在没有安宁的日子。为了生存,为了家里人的安全,我被一步步逼上了捉鬼的道路!
  • 深夜里那片忧郁的海

    深夜里那片忧郁的海

    “我们每个人都像孤魂野鬼一样在世界上盲目地游荡着,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找不到可以屈身的地方……我们都有一个小小的愿望,但愿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可以遇到一个自己瞧着顺眼的人,她能包容你身上那一点点不可避免的缺陷,会因为看到你而露出迷人的微笑……你也会因此而心生感激,并由感激衍生出巨大的感动,以至于消灭你与生俱来的懒惰,去争取做一个勇于上进的人,并义无反顾地保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