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31500000033

第33章 香港乘车记

我童年在上海居住,抗战胜利以前,还保留帝国主义的租界。这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以后,又一种形式的出卖主权。当时,上海有法租界,公共租界。鲁迅先生的著作中,有《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等书,书名中这个“且介亭”就是“租界”二字的一半。因为,鲁迅先生住在上海虹口的斯高塔路,早期是日租界,后来,各国租界除法租界外,统称为公共租界,和天津有那么多的租界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上海的公共租界,可能由于英国治理的缘故,便自然沿袭许多英国人的作风和做法。至今在我儿时印象中最深刻的,莫过于红头阿三,和双层汽车了。当时,街上的警察叫巡捕,公共租界的巡捕来自英国的殖民地印度。若是有点年纪的上海人,该会记得在马路上值勤的那些身材特别高大的锡克族人。因为锡克族喜缠头帕,故而称之为“红头阿三”。他们对街上玩耍的小孩,比法租界当局从越南(那时叫安南)雇来的巡捕要亲近些。还有,就是车身漆成橙色的双层公共汽车了,与巡逻的红头阿三,相映成趣,也算是公共租界的一幅街景。若是家长带我到兆丰花园游玩,或到大自鸣钟走访亲戚,便要求乘坐这种车子,并且爬到上层,饱览市容。

抗战胜利,接着全国解放,双层车便在大陆绝迹了。直到八十年代初,有机会到英国本土,总算再睹这种双层汽车,如见老友似地感到亲切。后来到香港访问,我发现这个远东大商埠,才是真正的双层车的世界。不但有穿梭般的双层巴士,还有走遍繁华地段的双层电车。而且,同是在香港,我又见到头裹红帕的锡克族人,和闻到印度饭店里的咖喱香味。刹那间,我产生了时光倒转的幻觉。

在香港,乘双层电车是惠而不费的行路之道。我的一位亲戚告诉我,你要是不那么在乎钱,打的;要是撙节一点,坐小巴;要是想节约,坐地铁;最省钱的办法,就是坐电车。如果你到香港本是为了游逛,如果你略略懂一点粤语,这位亲戚说,你就多准备一点零钱,横竖票价相当便宜,只须一元六毫,即可乘坐全程。而且电车线路贯穿港岛东西方向,几乎经过全港最繁华的街市。所以,你上了车,等于不要导游的观光香港,一览无余。

我试了两次,果然精彩非常。因为香港马路上全是车,年青人驾着车在路上疾驶,叫“逛车河”。在那价廉物美、而且古色古香的电车里,你登到上层,居高临下,徜徉车河,周游港埠,也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我发现,在香港,最受普通老百姓欢迎的交通工具,莫过于行驶在港岛的这种双层的电车了。我坐在车里想,香港比内地要发达得多,也富庶得多,他们为什么不拆掉这种有轨的城市交通工具,而我们无论北京、上海、天津等等大城市,却在好多年前,因其占地碍事,早就把叮叮当当的有轨电车送进博物馆了。现在来看电车的优越性,比之汽车的排放尾气,制造大气污染,简直可称为最干净的交通工具,而我们过去匆匆忙忙地否定,难免失之偏激。尤其双层车,其实是很富有都市色彩的车辆。现在,北京城里也开始行驶双层大公共汽车了,足见有其可取之处,它的出现,显然给城市增添了视觉情趣。

据说现在世界上,除了香港,没有一家厂商,再生产这种老爷电车了。各国在开发城市旅游项目时,都设想增加这种可供浏览的车子。于是,只有向香港订货,想不到香港的这种老爷车,居然行销世界,意外生财,便更有身价了。凡到香港的旅游者,有几个不曾领略过乘车观光的乐趣呢!

但是,香港人这多年来始终保留这种古老的双层车,并不完全因为它无污染,能赚钱,更多的是反映了他们沿袭下来的既追求新潮,也珍惜传统的文化心理。在香港,几乎处处可见这种并叠共存的双层巴士现象:既有世界上最好的海洋花园、科技馆,也有世界上最壮观的大佛;既有纵横交错的地下铁道、海底隧道,也有这种称得上是古董的有轨电车;既有“会当凌绝顶”的高楼大厦和填海造成的新机场,也有离现代化甚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郊乡野村。香港,就这样多彩多姿,也许正是它发展的一个原因吧!

同类推荐
  • 重阳诗钞

    重阳诗钞

    《沁樊重阳诗钞》中,共选录了明清80 多位诗人的200 余首诗歌。这80 多位诗人,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沁樊人,少部分是游宦至此或避难至此,受沁河文化熏陶的外地人。他们每逢九九重阳,在此登高饮酒赋诗,抒发对这方水土的热爱之情。这200 余首诗歌,大部分描写的是在本地过节、登山的情景,少部分是沁樊人在外做官、经商时写下的思乡、怀人诗篇。地域的节日文化,和全国各地的节日文化交相辉映,从广阔的层面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青春雕像

    青春雕像

    本书主要内容为:红玫瑰,少女,读你, 知音,星,网,你的眼睛,你的眼睛,颤栗,季节。
  • 《零点乐话》主持伍洲彤:听话

    《零点乐话》主持伍洲彤:听话

    生命中总有一些事,一开始就意味着不会结束,比如黑夜与白昼,比如我与你。这是一张青春散场时的记忆票根,这是一封思念枯萎前的告白情书,用眼睛聆听的情感日记——20年不变情怀,20年真情写就,这是伍洲彤为全国历史最悠久的电台午夜直播节目《零点乐话》20年纪念而作的唯一随笔集。情感、音乐、故人、往事……那些年陪伴过我们的歌,那些年陪伴过我们的人,如今还好吗?在哪里呀?快乐吗?六亿光阴,永不能忘;六亿光阴,别来无恙。它们被一一珍藏在了这部书里,只待有一天等你发现:原来你的故事一直被铭记,原来你的青春并不孤单,原来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上所经历的困惑、迷茫、了悟、释怀……其实都一样。
  • 我与朔师

    我与朔师

    尚连山,朔县师范校长;刘伟,朔县师范校办主任。该书为庆祝朔县师范建校六十周年文集,收录朔县师范校刊“我与朔师”征文活动中获奖、特约和优秀文稿168篇,体裁多样,题材广泛,从不同角度再现了朔师六十年来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发展历史。
  •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恋恋欣动

    恋恋欣动

    当就要举行婚礼时,记忆中那个人恰到好处的出现,搅乱了她对婚姻的美好憧憬。当如愿以偿的可以和爱的人长相厮守时,却意外得知竟然是兄妹。当误会解除,又可以重新在一起时,却又被告知他父亲是她的杀父仇人。是命运的捉弄?还是有缘无分?他们的爱又该何去何从?
  • 瑰

    有一片土地,可以包容万物;有一个世界,可以无所不能;有一种故事,心中一念,宇宙即成。
  • 孤魂怒火

    孤魂怒火

    人生似游戏,总会有一个新手村,总有伙伴,总有强大的坏蛋boss,只有尽情闯关,才能成长。不能死,不能让任何人因为自己而死,谁敢碰他们一根汗毛,绝对不罢休,哪怕是黑道,还是政府,还是世界。段祁云想做的,仅仅只是想保护自己爱的人,或者爱自己的人。
  • 末世局中局

    末世局中局

    鬼神厉?人更厉!魔非魔,佛非佛!山中仙,真为仙?天使还是使徒?究竟是否极泰来还是本是如此?拜佛?求神?礼魔?寻仙?是意外还是阴谋?这一切的一切又有谁能给出答案?我们究竟能相信谁?也许只有我们自己!
  • 隐婚甜宠:总裁别乱来

    隐婚甜宠:总裁别乱来

    【宠文】狗血事件:口口声声说爱我的男盆友和同父异母的妹子好上了!在酒吧喝醉和权倾朝野举足轻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手遮天的总裁好上了?他和她,一夜缠绵,食髓知味,便再也不肯放手。“从今往后你—冷颜猫就是我白若城的女人!”男人对着冷颜猫,如帝王般霸道宣布。晚上:白若城手覆上冷颜猫胸前那一抹柔软。冷颜猫忙把他推开:“色胚!”白若城:“把她揽入怀中,脸埋进她的胸前,喃喃:”多少女人想让我色一下,独独你有份,还嫌弃。““白若城,你无耻!”“我还可以更无耻!”
  • 五代帝王史

    五代帝王史

    九荷莲心苦,十样帝王花。五代十国四分五裂,群雄纷争。契丹辽国的皇权骨肉相残;后晋后汉南唐的灭亡。一部五代史,惊心动魄的权利游戏,开创大宋王朝三百年历史。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电脑与网络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电脑与网络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万物莲

    万物莲

    一颗水晶,一朝穿越,两世情怨,何去何从?她,是外人看来草包废柴的替身八小姐,他,是天齐国天赋异禀的冷酷皇子,天差地别的两人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前世的红线已经断了,有些东西,没了,就是没了...红色舞衣,她决绝的背影,如果只需要一瓶水就能切断世间的因果,那么就不会有爱恨情痴~狭长凤眸,映着他势在必得的决心...
  • 彼苍之殇

    彼苍之殇

    等待、是一生的苍老---彼苍彼苍大帝彼苍大陆的至高存在,而这个第一次统一了整个彼苍大陆,统治近百万年之久的神秘第一代帝君,使得浩瀚宇宙各族忌讳莫深的超级存在,却突然宣布退位,而后不知所踪故事,开始于九亿年之后彼苍大帝一丝神念重塑化身回归大陆。。。。。。。。。。
  • 那是属于我们的年华

    那是属于我们的年华

    这部《那是属于我们的年华》是我突然想到,我快要和相处了三年的那群人,因一场考试而分道扬镳,心有不甘,才写此小说来铭记那段关于我们这群人的故事。小说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发生过的,写下曾经的点点滴滴,只是为了纪念这群人,只是不想这群人就这么散了,就算各奔东西,也要留下一些可以见证曾经的我们东西。希望每个毕业生都能够看看此文,想想你们和同窗的故事,提笔or敲敲手下的键盘,记下关于你们的美好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