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31500000064

第64章 苦瓜苦瓜

我写随笔、散文的年头,说早也很早,说晚也很晚。和我写小说一样,早可上溯五十年代。但真正当回事地写小说,并以此为生,是八十年代初才开始的。而写非小说的这类文字,却是1989年以后的事情了。不过。无论写随笔、散文,还是写小说,对我来讲,都是一件乐在其中、苦在其中的事情。

1957年,那时二十多岁,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我曾经以复姓“公羊”的笔名在一家报纸的副刊,发表过一篇短文,那是我写的第一篇议论文字,题曰《破除陋规》。所谓“陋规”者,也是深感一些部门,一些领导,一些特爱关心别人的人,对于作者和作品的那种层层把关的,过于热情的帮助,反而弄得作者不知如何是好的一种微言。文中的意思是:帮助是好事,即使非常好心的善意的帮助,过了头,也就未必是好事了。有的人甚至情不自禁要关心指导,要越俎代庖,要指手划脚,所造成的困扰麻烦,是非口舌,是到了应该革新一下的时候了。

一篇文字问世,如果谈到把关的话,首先,是作者自己在把关,他要对笔下写出来的东西负责;其次,是采用作品的期刊、报纸、出版社,先是编辑,后是主编在把关,他们要对自己的报纸、刊物、出版物负责。有这样两道关口,也就足够足够了。

因此,在这个运作过程中间,更多的关心者,热情地或义不容辞地介入其中,不一定妥帖。因为甲说甲的,乙说乙的,会使得作者无所适从,茫然无主。而此甲此乙,既然有发言权,想必不是等闲人物,因此说出来的话,不是金科玉律,也是不敢漠然视之的;可要是战战兢兢,高度重视的话,此甲此乙的“宝贵”高见,好是好,未必就能采纳;惟其身负重任,非同一般的人士,听而不闻,好像也不是办法,这真是很让作者踌躇为难的事情。

中国人有这种诲人不倦的雅癖,年长些,官大些,资格老些,更容易有耳提面命的嗜好。所以,我虽然尽力理解他们的出发点,是无比的好。但作品如同人,再好的外科手术,这儿动一剪子,那儿开一刀的话,不伤元气,也留疤痕。因此,总以拯救世人为己任,把所有的人都视作在堕落之中的大人先生们,是不是可以改革一下,相信作者,也相信编辑,何必日理万机之后,还要像塾师在那儿朱笔圈改,案牍劳神呢?

可想而知的结果,这篇短文,是构成我1957年无妄之灾的两大“罪证”之一。另一篇就是发表在当年《人民文学》七月号上的“大毒草”,短篇小说《改选》了,那更是沸沸扬扬,“罪恶”滔天了。

我把《改选》称之为我的“苦酒”,收进了《第一杯苦酒》集子里。那么,这篇短文,大概可算得上是我的一枚地道的苦瓜了。其实,它并不是不可食用的,尤其在溽暑天气里,苦瓜还具有祛热清火的功能。但那时的人,至少是一部分人,神经比较过敏,一点不顺耳的话也听不进去。在这一部分人中,又有那么一些心术不正之徒,噩运便降临了。

从那以后,右冠在顶,身不由己,碧落黄泉,一劫不复。

直到1979年以后,恭逢盛世的我,又可以重新执笔写作。我记得,我在小说创作之余,1980年的夏天,正是吃苦瓜的季节,我写了相隔二十多年后的第二篇随笔,题目就叫《苦瓜》。发表在一本发行量不大的叫《文艺》的杂志上,也是对那些不但诲人不倦,耳提面命,而且若不师从他,以他之文,为己之镜,以他之道,为己之尊,便大不快活的人,提出一点小小的意见。

正如苦瓜,北人不如南人爱吃,但现在莱市也可以买到,说明吃的人多了起来。因此不喜欢吃苦瓜的人,大可不必勉强自己去吃。但也不要因为自己不吃,而把爱吃的人,视为左道旁门,视为异类,视为对谁的大不敬。在文学领域里,尤其需要这种容人之量。

新时期文学的一个最大特点,不再是一副面孔,允许和提倡进行各式各样的试验,这才有了一些初步的繁荣。如果那些好为人师,总希望左右别人的,爱搞绝对化的人,去买菜做菜的话,保险苦瓜是上不了桌的。那么可想而知,在这样厨师主持下的文学,想要实现多样化的局面,大概是不可能的了。

当然,不吃苦瓜,死不了人;但吃了苦瓜,也同样不会死人的。何况,还会去火,尤其对那虚火上升、肝火旺盛、邪火上焦、欲火难忍之人,不无益处,如果这样,何不东瓜西瓜,南瓜北瓜,甜瓜苦瓜,葫芦茄子一起上呢?在文学这饭桌上,不也更多一些热闹吗?

敝帚自珍,这两篇令人不高兴的短文,很遗憾的是,怎么也找不到了。当然,被湮没,也属正常,好文章,你不想留下,也能流传下来,如韦庄的《秦妇吟》,后来,他发达了,觉得记叙战乱的长诗,与他后来崇尚的浮艳悱恻的文风,大相径庭,就藏之名山,束之高阁了。但他想不到这篇长诗,直到今天,还有其生命力。那么,不好的文章,丢失了,找不到了也不值得惋惜,不过,在我记忆中,有这么一段过程,所以,在把这近年来所写的几十篇文字结集出版时,就用《苦瓜苦瓜》作这本书的书名了。

苦瓜虽苦,但我向你保证,绝对可以放心吃的。

同类推荐
  • 和圣人一起思考

    和圣人一起思考

    本书是作者最近几年来的随笔集,内容包括学习《论语》《易经》及佛学著作时的深入思考,和社会名流的交往和感触,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体验与体会。作者力求证明,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依然离不开古老文化传统的指导和熏陶;物质世界的高度发展,必须和高质量的精神世界结合起来,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 散生漫笔

    散生漫笔

    近几年我的视力突然衰退,医生诊断是老年性白内障,而且是“老双白”:两只眼都被“白”蒙上了,这一点儿不冤枉我。几十年来两只黑白分明的眼睛跟着我受够了罪,伤眼的事儿看得太多了。
  • 开败时间的花朵

    开败时间的花朵

    岛,散发着神性的光芒,你虔诚地写下,岛——你的词源,文字河流的发祥地,注定在血液中混响、澎湃。它足以耗尽你的毕生。
  •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赵凝散文集》是一本纯粹的散文集。坐在温柔日光下,阅读里面的文字,可以让你的心里面干净而又温暖。没有过多多余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负担,等你合上书的时候,也仅仅是感慨时光流转,岁月静好。作者赵凝的本意就是想让读者远离那些喧嚣的文字,让《写给岁月的小情歌》这本书素雅洁净地放在每个人的案头。文中所娓娓道来的场景或故事,可能就在你的身边,或者发生在你的身上。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热门推荐
  • 万里破苍穹

    万里破苍穹

    主人公杨万里,重生到异界。且看主人公如何在异世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无上之道。
  • 博山粟如瀚禅师语录

    博山粟如瀚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销售的智慧与禁忌

    销售的智慧与禁忌

    《销售的智慧与禁忌》就是要告诉你,如何远离那些说话的禁忌,用正确的方法获得更大的成功。
  • 吾皇衾裟

    吾皇衾裟

    没什么好说的,校园魔幻文。应该不会苏。不过人设很苏,我会尽量挽回的。
  • 我家鱼男有点萌

    我家鱼男有点萌

    她只不过是刚好同情心泛滥捡回了一条鱼,谁知一觉醒来就成了一条活脱脱的美人鱼,喔不,是美男鱼。先是把她吓了个半死,还被威胁,“要继续养他?!”好吧,她认!但就这么白吃白住不说,还不愿意做她男朋友,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就在她的逼怒之下,他很是无辜的回了一句“可是,可是,我还未成年呢!”?、、、、、、
  • 神女遮天

    神女遮天

    “练武不行、打怪不行、讨好人心不行、上下拉关系也不行……肖浅你除了吃,究竟还能干什么?”肖浅指着白圈里自己的影子狠狠地骂道。那黑色的影子似乎在缓缓道:“我能扫地、做饭等等啊!”肖浅心里恶狠狠地盯着它,噢!废物!
  • 金融推手

    金融推手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王衡,一个有着超凡金融天赋和有趣童年的男人,早熟的心智,让他顺利在金融市场过关斩将,纵横捭阖。商场得意,情场是否也能顺心?真相后面还有真相,阴谋旁边还藏着阴谋,大幕,从一个疯狂的日子开始被拉开……◆◆◆诙谐是淡淡的,现实是冰火的,YY是必要的,YD那是难免的!◆◆◆推荐本不错的书:《孙策》书号:157942...................................书友群:推手茶坊14865117...................................
  • 世纪大文豪

    世纪大文豪

    拿着1000多页手稿的《权利的游戏》,他却找不到出版社愿意出版,另一本根据谋杀案改变的小说让他麻烦缠身,他被视为商业化写作的典范,为传统文学界所不容,红衣主教公开发表声明说他的新作毁谤天主教派。每一年都有根据他的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上映,布克奖为他更改了评审规则,万宝龙旗下的大文豪系列以他命名了三款限量版钢笔,英国女皇亲自为他授勋,他的陈列室被称为“世界文艺界奖杯博物馆”。他是许安,当代世界成就最高的文艺大师,没有之一!
  • 总裁萌萌哒:冷艳小妻

    总裁萌萌哒:冷艳小妻

    做少爷真好,有吃还有赚。某BOSS:看着床头的那叠钱和留言,只有一个愿望,找到那个该死的女人,大卸八块。某男:我一向对女人的新鲜感不会太久!某萝莉天真的问:那你一般对女人保持多长时间。某男想了想:三天。某萝莉瞬间惊喜:“真,真的?”“咳咳,或者一个星期……”某男避开萝莉的视线某萝莉脸色纠结成包子。某男一脸鄙视:我只是说最多,就你这样……某萝莉屁颠屁颠:我这样的一天都会烦!是不是?”某男张了张性感的薄唇,无情丢下一句:“看表现!”
  • 企业兵法: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十二条商规

    企业兵法: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十二条商规

    企业家与经理人是我们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风云际会的弄潮儿,他们两者既相互依存,也相互掣肘。本书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合作及其领导力与管理方法为核心,深入分析了做大企业的基本方法、提升管理质量的各种要素及企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等,总结了民营企业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应当学习与实践的12条商规。 在文后的附录部分,以小说的形式再现国企股权争夺战以及国企老板和经理人之间的恩怨故事,值得仔细品读与赏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