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36300000027

第27章 繁荣经济文化,实行对外开放——明成祖朱棣大力推进改革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10岁被封为燕王,20岁进驻封地北平,向大将徐达学习兵法战策,39岁用武力从亲侄建文帝朱允手中夺得皇位,改元永乐。朱棣即位之初,为了团结朝臣,励精图治,曾将“靖难之役”中缴获的建文朝的奏疏,除涉及军马钱粮的以外,其余的一律销毁,以表示对建文帝的旧臣既往不咎。建文朝的工部尚书郑赐,原是北平参议,在朱棣手下办事十分卖力,后投靠建文帝,数次督师,阻扼燕军南下。建文帝失败后,郑赐被逮捕。朱棣责备他为何“反叛”?他回答是“尽臣责”而已。朱棣听后觉得有道理,便将他释放,并任命他为刑部尚书。可见朱棣的胸襟还是比较开阔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能够容纳和团结曾经反对过自己的大臣的。

当然,作为封建帝王的朱棣,其本性是专横而残暴的。对于拒不合作的大巨,即使是素有学行,甚至名满天下者,他也定杀无赦,方孝孺之死就是典型。方孝孺是建文朝的侍讲学士,曾任编修《太祖实录》总裁。朱棣占领南京以后,想把“靖难之役”说成是应天顺人之举,便几次要当时被俘的文章高手方孝孺为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囿于儒家正统观念,把朱明王朝的权力转移视为“篡位”,因而拒不受命。朱棣恐吓他:“独不畏九族乎?”方孝孺抗声答道:“便十族,奈我何!”朱棣终于下令将方孝孺的九族诛尽。为了凑足“十族”,又将方孝孺的朋友、门生合并为一族,全数尽诛,死者达873人。在诛杀方孝孺之前,朱棣已惨杀了建文朝的兵部尚书铁铉,割鼻剁耳,寸磔而死,然后又将其抛入油锅。朱棣因滥杀而受到当时和后世士人的指责,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朱棣毕竟是明朝继朱元璋之后的又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22年,5次北征,沉重打击了蒙古贵族的残余势力,巩固和维护了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统一。他继续执行朱元璋移民垦荒的政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五月,下令“除天下荒田未垦者额税”,疏浚河道,得江湖之利,减轻赋役,赈济灾民,仅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一次就罢免苏、松、嘉、湖四府田租达338万石。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随之手工业和商业也繁荣起来,遵化的冶铁、景德镇的制瓷和南京的造船、松江的布帛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国家财政收入大增,每年税粮除部分输送京师外,府县仓库还有大量积存。永乐时代经济的繁荣,是“洪武之治”的继续和发展,正如史家所言,“高(太祖)成(祖)肇造,享国长久,六七十年间,仓廪赡足,生齿繁殖”。明朝前期的鼎盛,与朱棣继续推进改革是分不开的。

朱棣以“智勇有大略”(《明史,成祖本纪》)而闻名于后世,而且对文化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视的。他从马上夺得天下,又希望从史籍中汲取治理天下的经验,因此,他即位不久,便召见翰林学士解缙等大臣,命令遍求天下典籍,将各类事物分门别类按韵收辑,编成一部大书,以便检阅。他还特别叮嘱,内容要求详备,搜求务必普遍,凡有文字以来的经、史、子、集百家之书,以至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都要广为收罗,“毋厌繁浩”。解缙匆匆受命,到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冬天即将书稿编好。朱棣审阅后并不满意,认为取材不完备,下令重修,加派姚广孝会同刘季篪、解缙一起监修。姚广孝即道衍和尚,在“靖难之役”中出过许多重要的主意,论功为第一,此时已拜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成为朱棣的股肱之臣。派姚广孝监修,可见朱棣对这件事的重视。同时,他又命令礼部选拔内外官员和各地宿学老儒充任纂修,选拔生员充任缮写。先后调集3000余人,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在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把这部书编成。朱棣审阅后十分高兴,亲自写序,赐名为《永乐大典》。《永乐大典》辑入古今图书七八千种,“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包括目录、凡例在内共22,937卷,订成11,095册,约3.7亿字。朱棣组织人力对我国古籍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精心整理,是有功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的。

朱棣在位期间,还一改其父朱元璋的“禁海”政策,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吸引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6次派遣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发展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把主要精力用于巩固国内统治,对外则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他于洪武三年、四年、七年、十四年、二十三年屡颁“禁下海通番”之令,特别是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尽罢元代就已设立的负责对外贸易的市舶司,改由沿海各地方官员负责。各地方官揣摩朝廷的意图,又面对走私的猖獗和海盗的骚扰,更规定“寸板不许下海”,除少数外国的“朝贡贸易”船在指定港口停泊外,中国商人的出海贸易已不可能,这样反而促成了沿海走私活动的发展。这种情况不改变,正当的对外贸易就发展不起来。朱棣即位当年,便在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地区恢复已被废置的市舶提举司,并且宣布,自今外国人愿来中国贸易者,“悉听自便”。随后又在设有市舶司之地建立驿馆,负责接待外国商人。朱棣又派遣众多的使臣,分赴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爪哇(今属印尼)、硫球(今属日本)、日本、苏门答腊(今属印尼)等地,通报他已经登基的情况,招谕各国前来访问、朝贡、通商,并规定外国使臣来华,给予优待、赏赐,派官军加以保护。有些沿海地区的官员固守明初的传统政策,朱棣还多方疏导。日本使臣在宁波向当地百姓出卖兵器,当地官员要求将其治罪,而朱棣却给予赦免。可见他实行开放是真诚的,并不想借外国使臣违禁,又回到闭关锁国的老路上去。

在对外关系方面,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活动,便是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郑和率领强大船队7次下西洋,有6次是在永乐年间,即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永乐五年、永乐七年、永乐十一年、永乐十五年、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第七次则是朱棣死后的宣德五年(公元1431年)。每次远航都是船舰数十艘,人员2万余名。到过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海岸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增进了政府之间、人民之间的交往和友谊。这不仅是世界航海史上而且也是国际交往史上的重大事件。

朱棣对“下西洋”一事非常重视。他下令在福建等地制造了载货、运粮、作战、居住等5种类型的船舰数百艘,其中最大的称“宝船”,有九桅,长44.4丈,宽18丈,载重800吨,可容纳1,000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他又亲自选定了在“靖难之役”中跟随自己南征北战而又颇具才干的内官监主管太监郑和(马小保)为钦差正使,并以忠于职守的宦官王景弘为钦差副使,使远航船队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同时,他于永乐三年便下令在翰林院开设“八馆”,吸收年轻的举人和国子监生学习西天(印度)、回回(阿拉伯)、缅甸、蒙古、女真等8种语言,培养翻译人才。他还应郑和、王景弘的请求,选拔精锐,组成了人数众多而又干练的远航队伍,其中包括外交人员、技术人员、经济贸易人员、军事保卫人员,和翻译、医务、宗教人员等,从而保证了远航的成功。

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的主观动机,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为了“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招徕各国称臣纳贡,有的说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的下落。据说“靖难之役”中朱允出走,不知所终,猜疑心很重的朱棣放心不下,自然要派郑和这样的心腹去寻觅。朱棣一生遣军5次北伐,派郑和6次下“西洋”,其功绩是主要的,但浩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又是朱棣好大喜功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同类推荐
  • 琴声传

    琴声传

    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故民多愿杀富以济贫,天不患不均而患不公,故天多惩恶以扬善。为政也者,顺乎民而应乎天。顺乎民者,养民以时,不与民争利;应乎天者,教民法治……
  • 二十四史精华(第五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五卷)

    二十四史不仅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且还全面地反映历史,所谓“全面”,是指二十四史涵盖了上起五帝、下迄清初的全部历史。而对于每一个朝代,尽可能把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要事件都容纳其中。在反映各个朝代的历史时,基本上坚持了客观、中正、真实的原则。本书选取二十四史中的重要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解读。
  • 绝对领狱

    绝对领狱

    ★☆★☆★☆★☆★☆★☆★☆★☆★☆★☆★☆★★起点第二编辑组荣誉出品★☆二组出品必是佳品★★☆★☆★☆★☆★☆★☆★☆★☆★☆★☆★☆★张镇狱以前的理想就是娶个老婆,靠老婆养着整天无所事事,拿着老婆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去吃喝嫖赌,爽完回来在打老婆玩儿。可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又是残酷的。有这么可爱的老婆试问,谁下的去那手呢?无奈之下,老张不情愿的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他本是狱警,穿到这里,找了一份还算专业对口的狱吏工作。靠着后世的眼光,将监狱改造成了集酒店赌场和妓院,三位一体的新式监狱。可是想要活的放纵这些还远远不够……★☆★☆★☆★☆★☆★☆★☆★☆★☆★☆★☆★强烈推荐兄弟翔尘的《青色大陆》书号:137129.最后PS一句:听说这书很淫荡^-^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大家记得低调就好。。
  • 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中国的韬略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为传统文化之瑰宝,历史遗产之精华。发源于先秦的韬略之学,在秦汉时期得到广泛的运用,到三国时代,更是发展规律迅速,硕果累累。中国历史上韬略人物之层出不穷,韬略理论之独特精辟,韬略范例之丰富多彩,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探索与研究历史上的文韬武略,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才干,启迪思想、智慧,而且于竞争激烈的时代,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均有着不可低估的参考价值。从韬略的角度研究历史,可以使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洞开一面,从而窥视到历史演化的某些轨迹,获得对于历史真实的一些认识。
  • 新宋1138

    新宋1138

    …………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需要三项必要条件:一是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二是指南针开辟了通往新世界的道路,三是印刷术成为新教育乃至文艺复兴的工具,而这这三大发明全是宋代所具有的,所以宋代已经有了跨越到商品经济乃至资本主义的条件。。(请看到这本书的读者点击一下收藏……)
热门推荐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异域战歌

    异域战歌

    睁开迷茫的双眼,遵从内心的指引,踏着坚定的步伐前进!当时间流逝,历史也已沉淀,只有规律万古长存!踩着前人留下的脚印,追随先辈们的身影,揭开一道道神秘的面纱。路,还很远!危险,还很多!
  • 嘘,别出声

    嘘,别出声

    一场空难和紧接着的几个谋杀案引发了一连串的疑问,看似毫不相关的几件事却又能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案发现场出现的的幽灵出租车究竟是有人在装神弄鬼还是真的存在。嘘~别出声,答案慢慢揭晓……
  • 墨倾天下:废材惊世五小姐

    墨倾天下:废材惊世五小姐

    她为现代杀手组织王牌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将军府最无用的五小姐。他为天下无双的凛王,天赋无人可匹,却唯独倾心于她。她与他相情相悦,奈何误会重重,这看似如履薄冰的爱情,将何去何从……至魔之兽苏醒,身世之迷解开,身为圣女的她,做何选择……是牺牲自己,保他与天下平安亦或是与他同生共死……
  • 太上洞神玄妙白猿真经

    太上洞神玄妙白猿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系列书简明勾勒了人类文明史上不同类型的帝国发生、发展、竞争、交融、替代、演变的轮廓,讲述了自公元前3000年埃及帝国形成以来到21世纪美国成为唯一的巨无霸新帝国的故事,给信息时代的读者提供一套线索清晰的普及历史读物,如果能引导读者思考在帝国争霸的历史舞台剧背后,有什么样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规律在主导和演进,在看似明晰的历史叙述中又有着怎样迷人的难解奥秘,就是本系列图书策划者的理想追求了。曾几何时,奥斯曼帝国风然崛起,一个游牧民族的雄风吹向欧洲大陆,此后,突厥民族坚毅骁勇的铁骑一路西迁,他们的灵魂拥抱着这片蓝色的土地,在这里休养生息。
  • 网游之女神之光

    网游之女神之光

    古武家族中的大小姐因为不想继承父业而被父亲用出生入死过的兄弟姐妹威胁后离家出走,三年之间,自己的弟弟无法联系,兄弟姐妹无法联系,放弃跟自己势力的联系,与外世隔绝,自己本人也被多次因貌美而调戏。在其它大型网游中是神一般的存在,无法躲避兄弟姐妹后,毅然进入新的大型网游【灵域】中,可是却不知地球只有【灵域】这个大型网游能够玩了,更是被国家支持着。突然发现前世与今生的关联,找回记忆后,与弟弟相见。璃仙儿:“我的姐妹兄弟们,我放弃了你们就是放弃了,不用解释。但是,只要你们认我这个大姐,我永远是你们的大姐,亲人。”璃天:“大姐,我永远等你回来。我不管爸爸是怎么想的,我永远是你的弟弟。”
  • 重生网游之独行

    重生网游之独行

    一个在游戏里达颠峰的人陨落了,他迷惘过、愤怒过,不知路在何方。但命运给了他一巴掌又给了一个甜枣,重生让他再起动力,筑起更辉煌的一片天空......游戏名是英雄,我讲述的也是一名英雄,世界处处都有人,成为英雄的能有几个?
  • 邪文录

    邪文录

    魂魄乃人的精神灵气,长人认为人死之后魂散归于天为之阳,魄散归于地为之阴,若肉体消亡魂魄不散经由因果,所呈之物为逆反阴阳,违反法则之邪物,对于这样的邪物,阳间不允,阴间不收,由之所产生的影响在民间统称为灵异事件,而负责解决这样的灵异事件,处理事件中心邪灵之物的人,被称作天堂引渡人。而这些人所在的地方叫做第二天堂。
  • 夜灵神

    夜灵神

    一个夜灵神界的白族总管在执行一次非常特殊的任务时在途中喝醉酒误入人间引发一连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