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1700000025

第25章 《法律的概念》:二十世纪的法学经典

〔英国〕赫伯特·哈特著

“作者简介”

赫伯特·哈特(1907~1992),犹太人,是英国著名法哲学家,当代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创始人,他先后在牛津大学学习古代史、哲学和法律。在转向法律研习之前,哈特已获得古典语言、历史和哲学的博士学位。1933至1939年他在伦敦从事律师职业,具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二战期间,他供职于英国情报机关。在工作中,他与分析哲学家赖尔(1900~1976)和汉普舍尔(1914~)过从甚密,这对他以后的法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战后,哈特应邀担任牛津大学哲学研究员。1952至1969年接替古德哈特就任众人瞩目的牛津大学法理学教授一职。1969年辞去这一职务,致力于著作的整理和编纂。其后任布拉塞诺思学院院长。1978年退休。1992年辞世。哈特的主要著作有《法律中的因果论》(1953年与A。M。奥诺雷合著)、《法律的概念》(1961年)、《法律、自由和道德》(1968年)、《惩罚和责任》(1968年)、《法理学和哲学论文集》(1983年)等。其中,《法律的概念》是哈特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新分析法学最重要的著作。新分析法学是相对于19世纪奥斯丁(1790~1859)所创立的旧分析法学而言的。

“内容精要”

《法律的概念》第1章首先摆出存在于既有法律思想中的上述三个争论问题,并表明了作者的方法论,其后各章即主要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其中,第2至第4章指出法律命令说或法律强制理论如何的不适当。第5至第6章阐述作者是自己对法律制度的认识及规则模式的理论。第7章分析法律规则的空缺结构并批评规则怀疑主义。第8、9两章辨析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区别和联系。最后一章说明国际法可以适当地称为“法”的理由。以下略述之。

(1)对法律命令说的批评

法律命令说作为一种法律思想可以奥斯丁的阐述为代表。哈特细致入微地剖析了这种法律思想所包含的弊端和引人误解之处,指出它在以下方面与事实不符。首先,作为法律之定义以威胁为后盾的命令,仅在某些方面类似于以刑罚作为威胁手段的刑事法规。然而,即使刑事法规也不完全等同于这种命令,因为它不仅仅适用于别人,也同样适用于制定它的人们。其次,法律命令说还忽视了不同于刑法的其他一些法律。这些法律并不像命令,它们不要求人们去做什么,却可能授权于人们,例如授予审判权或立法权(公权力)和创立、变更法律关系的权力(私权力)。它们并不是以威胁为后盾的。再次,尽管一个法规的颁布,在某些方面近似于一个命令的下达,但是某些法律规则起源于习惯,不能将它们的法律地位归于任何有意识的立法行为。最后,法律命令说将主权者视为这一理解无法解释构成现代法律制度特征的立法权能的连续性,而且,该主权者一人或数人也不等同于现代国家的全体选民或立法机构。

哈特认为,法律命令说如此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该理论由以建构起来的那些因素,即命令、服从、习惯和威胁的观念,没有包括也不可能由它们的结合产生出规则的观念,而缺乏这一观念,我们就没有指望去阐明哪怕是最基本形式的法律”。

(2)法律的规则模式的建构

哈特认为,规则的观念是阐明法律的最基本观念。人类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规则,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仅是社会规则之一。法律区别于其他规则的特点在于,它是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的结合。第一性规则是设置义务的规则,即要求人们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而不管他们愿意与否。第二性规则规定人们可以通过做某种事情或表达某种意思,引入新的第一性规则,废除或修改旧规则,或者以各种方式决定它们的作用范围或控制它们的运作。第二性规则按其作用,又可以分为承认、改变和审判规则。承认规则确定何种规则是法律,某种渊源是否为法律的渊源,并对渊源的效力地位提供一个等级标准。改变规则授权个人或群体,给群体的生活行为或群体中某一阶层的行为引入新的第一性规则或废除旧规则。审判规则授权某些个人在特定情况下对第一性规则是否已被破坏的问题作出权威性的决定。

在哈特看来,第一性规则与第二性规则的结合,不仅是法律制度的中心,而且是用以分析曾迷惑过法律思想家的大量问题的最有力的工具。其中,承认规则是法律制度的基础,但是承认规则是一个事实问题,它存在于法官、官员和其他人的实践中。

(3)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区别与联系

哈特反对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某种“必然”的联系作为法律中心问题的主张。他坚持一个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的根本立场,即划分“实际上是这样的法律”与“应当是这样的法律”,坚持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区别。一条法律规则不因不符合某种道德要求而丧失其法律资格,一条道德规则亦不因某种合理性而获得法律资格。换言之,法律准则与道德准则不能互相引申。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将法律或道德作为衡量行为的最终标准的偏向。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并不像人们所误解的那样否认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联系,他们只是认为“法律反映或符合一定是道德要求,尽管事实往往如此,然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真理”。

哈特探讨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诸种联系,并进一步对某些道德原则和自然法作了适当的研究。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把语义分析哲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以及其他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检讨以奥斯丁为代表的早期分析法学的法律概念入手,对法律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其他概念,如规则、权利、义务、主权、法律的效力和实效,进行了全新的或具有初始意义的解析;富有启发地阐述了法律与道德、法律与正义、道德与正义的关系;并比较中肯地分析和评判了自然法学、概念法学(法律形式主义)、法律现实主义等西方近代以来有代表性的法学思潮。总之,这本书对法理学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具有振兴英美法哲学划时代的作用”。我们可以从该书的理论学说和方法中获得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学术评价”

《法律的概念》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达了作者的法理学思想,被学术界誉为20世纪法学的经典作品。

《法律的概念》是运用语言分析方法来辨析法律现象的成功范例。它的分析虽不能指出思想的应当取向,却能明确地表明思想的实在位置。这是《法律的概念》在方法论上的价值和意义。

《法律的概念》更以其重要的理论贡献使它成为20世纪法哲学的经典之作,也奠定了哈特在新分析法学派中的领导地位。在批判法律命令说和规则怀疑主义的过程中,哈特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命题,如第一性规则与第二性规则的结合、承认规则、内在观点等,剖清了长时期支配英美乃至整个西方法哲学界的主流学说的底蕴与缺陷。通过对正义、道德、自然法、法律与道德关系等问题的深刻精湛的分析,揭示了由于词语混乱所掩盖的事实真相、事物之间的差别及其复杂性。同时,《法律的概念》不仅丰富和深化了当代的法律思想,而且成为西方法哲学进一步发展或转向的基础和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同类推荐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 武威通志·凉州卷

    武威通志·凉州卷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 200万,居住着汉、藏、土、满、回、蒙古等25个民族。辖凉州区和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丝路重镇,五凉古都,西夏辅郡,佛教圣地,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驰名的白牦牛产地。
  •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本文从民间传说与现代生化的角度,对部分字、词、成语进行个性化的解释,对汉字的来源与本义提出了现代人的一些看法。
  •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中小学骨干教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突出骨干教师的培训,既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又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长远之计。
  •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掌控课堂这一技能核心,着重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掌控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打造高效课堂,如何营造妙趣课堂,如何创新新型的课堂,如何塑造有序的课堂,如何锻造和谐课堂以及如何缔造成功课堂等掌控课堂的有效方法。
热门推荐
  • 谜之进化

    谜之进化

    这是无数场游戏也是文斯的人生失落迷惘痛苦勇敢坚毅冷酷新的征途已经开始
  • 天蓝,红色爱情

    天蓝,红色爱情

    这是一个现实中关于金钱的爱情故事……小作我将抒写得离谱一点……
  • 玩游戏测试智力(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玩游戏测试智力(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婚情告急:休掉国民老公

    婚情告急:休掉国民老公

    走在路边却忽然被人拉进车内解决“生理需求”!就算对方是势倾半边天的暗夜帝王厉承谦也不可以!“渣男,你就等着起诉书吧!”慕落落扔掉他开的千亿钞票,誓要维护清白!“呵呵,我只不过是行使了作为老公的正当权利而已。”厉承谦阴骘一笑,“这种装失忆的戏码,极其幼稚!”慕落落一脸懵逼:老公?纳尼?她嘛时候结过婚了?她怎么不知道?
  • 震撼心灵的爱情故事

    震撼心灵的爱情故事

    汇集开阔眼界的故事,让青少年在学海百科从容漫游,以激励人心的文章,让青少年获取鼓舞、走进快乐成功的圈子。通过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看到很多、获取很多、了解很多。经典的一个个小故事,是灵魂的重铸,是生命的解构,是情感的宣泄,是生机的乌瞰,是探索的畅想。优美的文学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
  • 遭遇爆炸

    遭遇爆炸

    一个送水工,误闯入一个女人的私人领地。一声爆炸,把他们的命运紧密连接。却原来,他们都是长夜中两盏需要光明的灯火。除了互相照亮,他们的命运唯有爆炸。一个老实的乡村木匠,阴差阳错成为了村官。小人物的潜力在压迫中迸发,一出乡村反腐大戏即将上演。一对父子几十年的乡村教育情怀,不改初心。演绎荡气回肠的白杨礼赞。两个大肚子的女人,怀着别人的孩子来投奔,他——民办教师马大志将何去何从?
  • 偷妖

    偷妖

    这是一个关于‘偷’的故事,且看一株小小的‘木槿’,如何偷成一个通天大妖!新人写书真的不易,如果喜欢本书的话,请务必收个藏推个荐什么的,小作感激不尽了。
  • 末日豪杰录

    末日豪杰录

    平行宇宙中,某个世界‘审判日’之后的故事。笔者潇三十郎,自称‘未来学预测者’,时不时的就能梦到一点最近会发生的事情。这本书的灵感来自笔者一个非常奇怪又真实的梦。‘脑波机铠’和安装了‘微聚变引擎’的单兵摩托之类的东西,反复在梦中出现了数次。究竟是真是假,笔者自己也搞不清楚了。由于是梦中得到的灵感,所以每次读自己的故事都有神奇的催眠效果,笔者自己也很无奈。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笔者希望自己长寿,能够在近未来一睹自己梦的真假。
  • 卿卿我的小娘子

    卿卿我的小娘子

    “卿卿,你终究还是爱上了我”,……“你回来吧,我什么都依你,”——“回不去了,她死了,我什么都没了!”日久,变之,生情。她穿越千年与他重逢,偶然相遇,却不识故人,一夜疯狂,日日流连,若干年的纠缠。她处处为他着想,他处处让她失望。她,因情逃离。他,为情所困。……卿,终究不肯为我停留?
  • 剑舞今方

    剑舞今方

    我欲踏破红尘,横断万古,这世间谁能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