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7200000051

第51章 “刘罗锅”:从清正刚直到圆滑世故

当下清宫戏盛行,刘墉也因此为人所知。不过,清宫戏向来有胡编乱造的成分,刘墉其人,早已被刻画得面目全非了。比如,关于“刘罗锅”的说法,便取自民间传说,似乎没有什么历史依据。我们知道,古人选贤为官,向来以“身言书判”为四要素,五官端正,且仪表堂堂,是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后人在发掘刘墉墓时,发现其身高大约在1.90米以上,并不是一个矮小且驼背的糟老头子。当年,姜纬堂先生曾在《北京晚报》撰文《刘墉绰号“罗锅”考》,也说明过类似的观点。

刘墉(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公认的清朝政治家和书法家。山东诸城逄戈庄(今属高密市)人。据史书记载,刘墉机敏绝伦、忠君爱民、正直不阿,算是一个清官了。不过,刘墉之官居高位,似乎是与此无关的。应该说,刘墉平步青云,关键之处,仍是他的家庭背景决定的。因为,按现在的说法,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太子党”,其在官场之发达,显然是其家族、特别是其父亲影响力的结果。

其实,刘家在满清入关之后,已有数代为官的记录。刘墉的高祖父刘通,是明末秀才,清军入关时已归顺大清。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在1652年参加清顺治年间的进士考试,一举考中,刘必显后任户部广西员外郎(清朝备选官员)。刘墉的祖父刘棨,则官至四川布政使,也是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曾入选《国朝循吏传》一书。刘棨的二哥刘果官至江南学政,相当于主管江南地区学生学习和参加科举考试的官员,类似于今天的教育厅厅长。

可以说,刘墉是在刘统勋的光环之下长大的。刘墉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中进士。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二记载:“刘石庵相国,文正公子,幼即工书。殿试卷前十本进呈,已列第一,高宗皇帝欲得寒畯,遂拔吴云岩鸿居榜首,相国终以书法名天下。”据说,他当时考了第一名,不知何故,被皇上改为了第二。也有一说,是因为他个子太高了,常年读书,背看上去有点儿驼,这大概就是民间传说“刘罗锅”的由来。不知真假。

刘墉一年后即授编修,再迁侍讲,仕途看好。然而,其父刘统勋却出了问题。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十月,时任陕甘总督的刘统勋因办理军务失宜下狱,刘墉也受株连。不过,乾隆皇帝最终网开一面,没有过多为难刘统勋,刘墉也因此“宽释”,被放到外地为官。比如,广西乡试正考官、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冀宁道台、江宁知府、江西盐驿道、陕西按察使等,都是地方官员而已。

公元1773年,刘统勋病故,刘墉回家服丧,“丁忧”三年。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三月,刘墉丧期满还京,他的仕途才予以改变。乾隆皇帝念刘统勋多年功绩,且察刘墉确实可用,诏授刘墉为内阁学士,入直南书房。十月,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其间,刘墉既做京官,也在外地做过官,比如,江苏学政、吏部右侍郎、湖南巡抚等。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刘墉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三月,仍入直南书房;不久,又充任三通馆总裁。刘墉亦查办了许多著名案件,比如“国泰案”等,他公正廉洁,既受皇上赏识,也受百姓爱戴。刘墉后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工部尚书,仍兼署吏部,并充任上书房总师傅、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刘墉成了京官,进入中央任职了。

刘墉人生最大的辉煌,乃是在嘉庆朝查办和珅案。他同他的父亲刘统勋一样,成了皇帝的“枪杆子”,他们要处置的对象也是一样的,先朝重臣。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三月,刘墉加太子少保,后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刘墉奉旨查明和珅及其党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贪污自肥等罪行20条,嘉庆皇帝据此处死了和珅,并没收了他的家产。

众所周知,和珅之死,则在于嘉庆皇帝的不容,刘墉只不过是受命而行罢了。清宫戏中,刘墉与和珅较量的情节,似乎是没有什么依据的。因为,刘墉的官职和品位始终比和珅低一等,而且刘墉也一直没有机会与和珅较量。道理很简单,和珅一直在北京上班,而刘墉则一直在外地工作。他们同为军机大臣相处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只有两年时间,他们俩见面机会就很少的,何来“争斗”一说呢?

相反,在和珅一案处理之中,刘墉甚至表现出宽容之心。其实,刘墉入京任职之后,他早已调整自己的为官处事策略,刚直方正不见了,滑稽模棱之风倒显现无遗。野史有说刘墉圆滑,比如,乾隆皇帝曾问刘墉:“朕属马的,你呢?”也属马的刘墉垂手说:“臣属驴。”乾隆惊奇:“朕属马,爱卿怎么属驴?”刘墉说:“万岁属马,臣怎能同属?只好属驴了。”其圆滑由此可见一斑。

嘉庆帝命刘墉处理和珅案时,各省督抚纷纷弹劾和珅,要求将其凌迟。不过,刘墉建议,和珅虽然罪大恶极,毕竟是先朝大臣,请从次律,赐令自尽,保其全尸。同时,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打击报复,避免案件扩大化,刘墉又及时向嘉庆帝建言,妥善做好善后事宜。结果,在处死和珅的第二天,嘉庆帝即发布上谕,申明和珅一案已经办结,借以安抚人心。刘墉是饱读史书之人,他自然明白,历史上的任何酷吏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十二月二十五,刘墉在北京驴市胡同家中逝世,享年85岁。去世的当天,他还到南书房当值,晚上曾设宴招待客人,“至晚端坐而逝”。《啸亭杂录》记载,刘墉死时,其“鼻注下垂一寸有余”,暗合佛语中的解脱之意。如此看来,刘墉也算是无疾而终、寿终正寝、功德圆满了。

刘墉去世后葬于原籍,即今山东高密市注沟镇逄戈庄村。不过,早年墓碑被毁。文革之中刘墓曾被挖开,却没发现金银珠宝,仅有玉片一块。可见,刘墉为官清廉,也是确实的。前些年,山东高密市政府在原墓地重修刘墉墓,并为其立黑色花岗岩墓碑。有人据此感叹,写下诗一首,很贴切,抄录如下:少听刘公廉,半百吊石庵,千秋埋铮骨,长抱残玉眠。

同类推荐
  • 大明果农专业户

    大明果农专业户

    三月春风似剪刀,手扛锄头把地种;几亩果树开满花,怡然自乐在其中;小小仆人变农民,百般花样任我出;轻轻一笑风云起,前途光明任我冲。我是一名仆人,却更是一名农民,一个嚣张却又不一样的农民……
  • 寒临九州

    寒临九州

    天泽履,《易经》第十卦。有解:武人得此卦者,若为至强,可取天下。……南宫寒穿越到王莽新朝,阴差阳错下成为一个卫戍边疆的小卒,非凡的箭技让他渐渐声名鹊起……这里有致力改革的王莽,一心复汉的刘秀,还有绿林始祖王匡,如今多了南宫寒,历史会改变吗?这里有端庄秀丽的阴丽华,废后善终的郭圣通,智勇坚毅的刘伯姬,她们的命运是否又会不同?云台二十八将,各路割据势力,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却也是个群魔乱舞的年代。而星象的预言,真的会应验在他身上吗?“什么,秦始皇焚书坑儒是魔门所为?!”“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儒家报复?!”“什么,王匡就是魔门门主?!”……乱世中披荆斩棘,只为生存。
  • 烈秦黄犬

    烈秦黄犬

    风起云涌的战国末年,热烈酷烈的大秦帝国,他,是这其中的智谋者、权势者,胜利者与失败者,一生命运随着秦帝国俯仰沉浮,宛若一只雄视诸物的黄犬,发出自己的一声声喊叫与咆哮,直到屠刀降临的那一刻,最后微弱的哀鸣却沉重地敲响了始皇家族的丧钟。
  • 读者报·岁月(0223)

    读者报·岁月(0223)

    城市记忆;档案解密;国家历史;军旅时光;年代;奇谈;人世百态;人物轶事;社会万象;新知奥秘;知青频道。
  • 西风奇谭录

    西风奇谭录

    自古以来,命运无常。有人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人谓:时也,命也。凡此种种,不一而举。是矣,国人皆羡慕王侯将相、英雄豪杰,大丈夫生当如此,彼可取而代之,于是乎,你来我往,上演了一幕幕惊天的风云传奇。本段故事,源起盛唐之末,后世子孙回望那段历史,高山仰止,无不称谓当时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交流频繁,可惜繁华终有头,烟云终消散,乱世当道,群雄涌现,群魔乱舞,征伐连连,尘世之间终免不了种种迷惘、争斗、贪嗔、杀戮、欲望与痛苦,连篇故事,令人长叹:命运皆能抗拒,终不能改变。在这里,每一篇故事都是一个传奇,每一个传奇都是一曲奇谭。
热门推荐
  • 魔舞圣典

    魔舞圣典

    《魔舞圣典》是西方极乐世界修欢喜佛法的佛陀传授之无名修炼心法!修炼方法另类,但也是一条成神的通天大道!这是一个力量为尊的世界,处处充满黑暗,阴谋,狡诈故事情节错综复杂。
  • 少女侦探

    少女侦探

    原以为会平平凡凡度过一生,不料,却成为罕见的灵力侦探,还是最厉害的那种,与无极组织对抗。谁知在普通的偷盗中却隐藏着天大的秘密。
  • 行侠仗义在校内
  • 无名龙

    无名龙

    新纪元初开,混乱的开始,各路修真体系、诸天万法重聚,被封印在海底的上古龙族之子,世间最后的最后一只龙,名为龙王,修习万法,最终破天而去,回归仙界龙族.(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浮生萧萧流年错,何映痴痴木槿落

    浮生萧萧流年错,何映痴痴木槿落

    人说,一见倾心,二见钟情,三见误终生。然而他却因为她惊鸿一瞥,改变了自己,误了流年。人说,世上没有一见钟情,只有日久生情。而她却在花季的年华里,错误的守候了自己的执念。蓦然回首,他爱了她整整十二年,十二年的守候,做她十年的槿花,因为她对他的温柔。假若时光不曾走远,我也不会在每个孤独的黑夜里想起你。爱情不是游戏却像游戏,友情不是游戏但见人心。时间不是文章,但若戏剧,流年似水,唯有木槿常伴左右。木槿的含义不过是坚持与守候,谁能坚持到底谁便看到花开。岁月蹉跎芳菲落尽,人心是什么?且看流年错落槿花开落!一世花开,一生花落,时光落寞是以结局却不是不公,却得诸多叹惋……
  • 至尊法圣:天才炼药师

    至尊法圣:天才炼药师

    她,大陆上的至尊法圣,活了上百年,处于巅峰的境界,呼风唤雨,令所有人仰望,她,年仅13岁的小女佣,性格怯懦,没有一点魔法天赋,在家族中没有任何地位,任人欺辱早就是家常便饭,当她变成了她,当一个强者穿越到一个废物身上,在这大陆上将又会掀起一片怎样的风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深情不负盼君归

    深情不负盼君归

    世间诸多结局,也只是道者讲述自己倒叙记忆故事中的一段。他佛号是非,一个十五岁出家,二十岁便已成为敦煌高僧。他名为萧锦鸿,淮安公主的夫君。官宦世家子弟。二人的故事,发生在那一年…
  • 末世斗神

    末世斗神

    我是暗黑世界里的斗士,直面一切邪恶势力的挑衅!就让我用奇幻的卡牌来毁灭一个肮脏的旧世界,来开创一个光明的新世界!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记录!末世斗神!
  • 始龙吟天

    始龙吟天

    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有着不同的平行空间,其中最为强大的有三域:神域、龙域、魔域。万年之前,龙域衰落,神域独大,万龙覆灭,剩下的龙族苟延残喘,流落低级世界人域;千年之前,人域中继承了龙域道统的始龙国灭国,天下三分,族人遭戮;千年之后,始龙遗脉重现世间......当神女降世,魔君驾临,作为万龙之祖的始龙是否会如期觉醒?又将牵扯出怎样的恩怨情仇?轮回千载忆难消,几度龙吟转寂寥。儿女多情空泣泪,谁将赤血染红袍?
  • 噬灵之初涉江湖

    噬灵之初涉江湖

    小虾米街头听戏,恰遇街头刺杀,被林虎指鹿为马,刀剑相交,陷入昏迷。无意中发现小虾米身怀灵根,林霸天则美酒佳肴款待,不料却是暗藏杀机,借散修刘伯庸之噬灵大阵,欲吞噬小虾米的灵根。小虾米却因祸得福,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修仙之路,从此驰骋四海,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