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50300000031

第31章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首先要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置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之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就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有机统一体,也正是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与此相适应,人类所创造的社会文明形态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并表现出来。人类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什么时候社会就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反之,如果忽视、偏废任何一方面的文明建设,都会制约社会的发展进程,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在整个社会文明体系当中,物质文明是基础,其他文明是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精神文明为其他文明的巩固和发展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政治文明以其特有的结构、权威和能量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广泛地介入和规范社会生活,发挥价值导向和强制规范功能,影响和制约其他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引导、控制着社会的发展前景,要求其他社会文明的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政治文明所蕴涵的制度体系和调节机制,为全社会提供普遍的约束力,规范和调整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将社会的运行纳入制度轨道,缓和社会矛盾,减少利益冲突。政治文明所具有的程序化、规范化的行为准则,为各种利益的协调和分配提供结构、机制和方法,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系统诸要素相互关系的变化,容纳和疏导社会矛盾提供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统一社会的意志和利益,并以特有的政治社会化形式和过程,培育时代需要的社会成员,从而保障社会有秩序、有规则地运行,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为社会的其他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政治文明还通过各种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提供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更多的情况下它们往往互相渗透、彼此依存。由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总目标是一致的,尤其是它们所面临的任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存在同一性,使得它们之间的界限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并不是特别清楚。因而,它们的建设内容有时相通。不仅如此,在一定条件下,三者可能互相转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旦发展成为全局性的问题时,就必然成为政治问题,必须通过政治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予以解决。同样,政治文明以及政治文明建设在一些情况下,又需要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予以解决或提供保障。正因为如此,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应当有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不应当在刻意强调某种建设的重要性时,忽视或偏废了其他方面的建设。当然,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工作任务的调整,主次缓急有所侧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放弃某一方面的建设。否则,不仅会顾此失彼,陷入被动,而且会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握好“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间的内在关系。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政治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文明,其本质是社会的进步状态始终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和根本利益的实现密切联系在一起,社会管理者坚持站在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来寻求解决社会矛盾和促进生产力进步的最佳方式。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高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它是相对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并吸收了以往政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无产阶级相对于以往社会的劳动人民是获得了很广泛的政治权利,但在这种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下建立起来的体现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各种政治制度,只是形式化的,只是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工人的工具。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对工人的压榨时曾指出,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在政府制度的范围内加以描述,政府制度是靠维护一切卑劣事物为生的,它本身无非是以政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卑劣事物”。在批判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同时,马克思还以民主制这一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为例分析了未来社会政治文明与人的关系,指出,“在民主制中,同这种内容一起形成而又有别于这种内容的政治国家,对人民来说,本身只是人民的特殊内容和人民的特殊存在形式”。“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法律、国家本身都只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和特定内容”。既然未来社会一切政治制度都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和特定内容,那么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就必然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显然,在这样的社会中,政治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必然是“以人为本”。而社会主义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初始阶段,所以,“以人为本”也必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政治文明指“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政治成果的总和。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这种实现程度通过“建立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状况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主制度”来实现,“其中国家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因此,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属性来分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国体来看,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以他们为本;从政体来看,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或者是苏维埃制或者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这种民主制度的出发点和目标是确保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确保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是以人民为本和为人民服务的。毛泽东指出:“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时指出,“无产阶级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马克思曾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需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以人为本”。国家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核心。但就国家制度这一政治文明的核心与人的关系而言,马克思认为,国家制度本身只表现为一种规定,即人民的自我规定。国家制度只是人民的一个存在环节。国家制度不仅就其本质说来是存在的,而且就其现实性说来也日益趋向于人民自己的现实的基础,并确定为人民自己的事情。国家制度在这里表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即人的存在的产物。由此可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具有本身意义以外的意义。每一个环节都是全体民众的现实的环节。因此,“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贯彻“全面”的原则。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全面”原则,一方面是指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来看待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要从政治体制改革、政绩考评体系等与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正相关性的角度来看待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比如说,要进一步从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出发来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国干部政绩的考评体系,以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这个子系统中,必须贯彻全面的原则。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来说,政治文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有其自身演变和发展的规律。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子系统来说,贯彻“全面”的原则主要是要进一步从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这样三个方面来全面加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不可偏废任何一方。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贯彻“协调”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贯彻“协调”的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必须“协调”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建设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广义)是一个由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狭义)构成的有机体。人在这个有机体中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并形成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它们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反映,文化是对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反映,而这一切又是在自然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之上进行的。因此,也就形成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必须用联系的、整体的和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建设间的关系,而不能孤立、片面地看待之。也就是说,必须“协调”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建设间的关系。二是必须“协调”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内部各子系统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由政治意识文明(尤其是政治理念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三大子系统组成。协调好这三大子系统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的角度来看,要进一步用社会主义政治理念文明去规范政治行为文明,去引导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的完善。人类政治文明史说明,有什么样的政治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政治文明。因为,政治理念是政治文明的灵魂,它统摄着政治文明的发展。当前,就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来看,要进一步用现代政治文明意识中普适性的理念,去规范政治行为文明,去引导政治制度文明的完善。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的角度来看,要进一步通过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的完善来强化公民的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政治制度文明,一方面是政治意识文明的产物,是政治行为(实践)的结果;另一方面对政治意识文明具有强化的功能,对政治行为具有规范的作用。如果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异质于政治制度,那么这样的政治制度就徒有其表。从社会主义政治行为文明的角度来看,要进一步用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去规范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当前,在我国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中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格格不入的东西,如关系政治行为、裙带政治行为、山头政治行为、派系政治行为、激进政治行为等等。对这些政治行为的改造,一方面需要用政治意识文明去引导,另一方面需要用政治制度文明去规约。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贯彻“可持续”的原则。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在20世纪中后期才被提上议事日程的人类发展课题,起初主要是针对资源环境问题。但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今,可持续发展问题已远远突破资源环境的领域,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来了。也就是说,不仅生态文明的建设存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且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同样存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深层逻辑之一。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贯彻“可持续”的原则。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来看,前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明缺乏可持续性,这是阶级本性所决定的,这也决定了其发展的局限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以往政治文明形态无可比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条件,这也是由其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但是,国内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属性只是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这种可持续的可能性并不必然会转化成现实性。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可持续性原则,这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管理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利,这是我国政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党的领导是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享有管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权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是通过依法治国的形式来实现的,因此,依法治国是我国政治文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贯彻这样的可持续性原则,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把握“统筹兼顾”的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握“统筹兼顾”的方法,这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成功的方法论保证。

首先,统筹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兼顾我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是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主发展的历史来看,民主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类型。所谓直接民主,指的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身份的重合,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而不通过中介和代表。间接民主,也称为代议制民主,是公民通过由自己的同意所选出的代表来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直接民主最早产生于古希腊的雅典,而以代议制为形式的间接民主则诞生于17、18世纪的英美,并一跃成为近现代民主政治的主导形式。这主要是由于直接民主自身的弱点所决定的。因为,直接民主适合城邦国家那样小国寡民的共同体,而无法适应与城邦国家相比较而言的巨型现代民族国家。因此,就民主政治建设来说,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更多的是进行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建设。但是,在代议制民主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就民主政治建设来说,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更多的是采取统筹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办法来进行的。

民主政治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当然不能违背这一规律,但是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50多个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能照搬照套西方国家的经验,必须统筹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兼顾我国的国情。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必须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统筹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典型形式,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推进基层民主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的村民自治、城市的居民自治,这是典型的直接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不断推进基层民主制度是统筹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兼顾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当然,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条件的成熟,也要适时地推进直接民主的范围、领域和层次。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其次,统筹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兼顾我国现实。我国的改革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渐次进行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经济领域的成功改革,使得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并没有及时跟进。因此,与改革前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必然与改革后的经济体制产生摩擦和矛盾,甚至阻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邓小平曾指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在此情势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曾有声有色地计划并启动了政治体制改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想借政治体制改革之名,行否定乃至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资本主义道路之实。在挫败他们的企图之后,人们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存在风险,加上西方国家的敌视、封锁、制裁以及当时我国经济面临巨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淹没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声浪之中。此后尽管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说来是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的。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政治运行机制。“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统筹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兼顾我国现实。当前,从我国的现实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统筹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更紧要的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国情国力出发来进一步调整我国的政治体制。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

——统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兼顾我国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也是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决定的。坚持党的领导,既是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方向的保证,也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人民当家做主。这是因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内容。而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支持人民当家做主,保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管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人民当家做主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依法治国。这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得出的基本结论。共产党在夺取政权以后,如何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以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这是摆在各国共产党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长期的探索,我党提出了以依法治国的方式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抓住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就抓住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

当前,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实际来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进一步统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兼顾我国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统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兼顾我国实际,就是要进一步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际出发,统筹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既不能让人民民主脱离党的领导,也不能让党的领导压制人民民主;统筹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既要让党的领导在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下进行,又要让宪法和法律成为党的领导的重要工具;统筹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既要让人民民主充分发挥出来,又要让它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这种统筹兼顾的实质是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健康稳步有序地向前发展。

同类推荐
  •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本书围绕民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解读中央出台的政策举措,聚焦地方政府的创新解决之道。书中内容包括:风清气正得民心、安全健康顺民意、衣食住行惠民生、改革新政与民享、社会和谐遂民愿等。
  • 英国政党制度与主要政党研究

    英国政党制度与主要政党研究

    欧洲政党及其执政经验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党及其执政都有一定的参考或借鉴作用。本书对欧洲一些主要国家的政党及其执政经验做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可供我们参考的建议,主要内容有西欧政党的执政经验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战后英国的两党政治与执政经验、法国社会党和戴高乐政党与执政、德国主要政党执政的经验与教训、意大利主要政党的执政经验、奥地利社民党执政的经验与教训等。
  • 反腐败研究(第七集)

    反腐败研究(第七集)

    本书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研究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反腐败工作的特点,分别从法律、经济、制度、文化、体制、政策等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讨论反腐败的工作策略和措施。
  •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作者从中央三代领导心系宁夏,当代中国的旗帜,邓小平理论与宁夏实践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宁夏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进行了分析阐述。
  •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辩证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本质内涵,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演进规律,系统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给理论以深化、给实践以指导、给未来以启迪。
热门推荐
  • 乙丙之际著议第六

    乙丙之际著议第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山美人我都要

    江山美人我都要

    视美男如空气(没了不能活)的江色儿,因机缘巧合,恰逢紫微星现,来到了天圣国,一个女尊的世界。身为天圣的二皇女,她没有争权夺嫡的觉悟,成天流连男色,本着坚忍不拔的毅力,誓要网罗天下美人于怀中,却不知,树欲静而风不止,纵使她淡然,却依然逃不过大皇女的连环阴谋……流落东安为质,她尚不知危险一步步逼近,天真的以为,还可以过平静的猎艳生活,阴差阳错,得了东安玄王的心,却不料,幕后黑手悄然伸了出来。亲眼目睹一直守护她的护卫夜的死,她幡然醒悟,决心报仇……母皇被囚,她临危受命,当上了萧城城主,恰逢干旱,四两拨千斤,于云家交易,瓦解了大皇女的囤粮不放的阴谋。乌金来攻,无意间得到前辈的手札,有了炸药;乌金士兵身患天花,她不计前嫌带兵帮忙,那天人一般的丞相和她里应外合,妖娆邪恶的暗月教教主也来帮忙,乌金皇宫池里,锦鱼跃水,腹含黄绫曰:圣女转世。以一城之力,收服乌金国,创造了历史的神话。云岫山上,冰雪之姿的男子,以血为誓,命运和她紧紧相连,以飞蛾扑火,灭了蝗灾,梯田水灌,农业欣欣向荣。再回东安,惊知女皇竟然是男扮女装,还对她一片冰心,天降神仙清然吵着要嫁她,身负灵药,助东安皇帝金蝉脱壳,和她比翼双飞。母皇突然驾崩,伤心之余,贸然回京,得深明大义的尹风相助,斗智斗勇,谁与争锋,却不料,大皇女一心想的的遗诏竟然在……当上女皇,惊闻夜还活着,几相纠缠,终修成正果,众美齐聚,女皇娶妃,普天同庆……本文女尊一女N男+小白+小虐+小搞笑卷一多情质子,呵呵,纯小白卷二ms会比较大气一点亲亲们喜欢就收藏,投票,留言,^__*)嘻嘻…,你们的支持是某猪的动力!!《靠,我要带球跑》http://www.*****.com/?info/91048.html巧儿妹妹的《冷宫冷后》http://www.*****.com/?info/96371.html
  • 八荒若尘

    八荒若尘

    八荒之内强者为尊,天下苍生,于我皆作尘埃。
  • 穿越之我要灭神

    穿越之我要灭神

    “你若让紫逸受伤,我必让你生不如死”云翼对众神说,于是云翼便踏上了变强之路。
  • 灭神决

    灭神决

    他是一个拯救世界的人,魔兽肆虐,神灵惩罚,人类危在旦夕。高手纷纷陨落,急需一个伟大的人物出现。终于,在绝望中,出现一道曙光,天边出现鱼肚白,打破了寂静的世界。他出现了。
  • TFBOYS之相融以沫

    TFBOYS之相融以沫

    明明是不期而遇,却“意外”碰到,易烊千玺,只有你走进了我心里。兄弟情?妹妹情?还是你们最想的爱情…………
  • 领主游戏

    领主游戏

    拥有18万平方公里的领地和1枚十字金币,5银一名奴仆,10银一位侍卫,要美女还是要帅锅?于是李不才从蛮荒时代的几名美女侍从开始,女儿村、女儿镇……直到鲜花凋凌,决计改变现有的状况,结果……万国之王的争霸中,居然成为傲立与世的女儿国……是天意还是巧合?也许是默许吧……书友群:106126559
  • 佛光菜根谭—要放下

    佛光菜根谭—要放下

    本书是星云大师从自己几十年的著作和开示记录中,提炼经典汇编而成的一部语录体心灵励志图书。全书一套三册,本册作为第二卷“修心本”,以“放得下”为宗旨,集中记述了星云大师对世界、社会、生命等的证悟智慧,以及怎样立德做人、修身养性的智慧,以及如何才能在烦恼生命中寻求到平静而开阔的心灵境界的智慧。言简意赅,精妙处往往让人醍醐灌顶。若能每日一偈,则日日都有新智慧,日日都能有好心情。
  • 神罚天章

    神罚天章

    大乱风云起,逐鹿谈英雄;神鼎震八荒,天下九州同...
  • 七界帝尊

    七界帝尊

    传说中有七个世界,每个世界都充满了不同的力量,每个世界的人只能修炼自己世界的力量,可以同时拥有七界力量的人从来没有出诞生过,直到那个叫云宸的少年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