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54900000010

第10章 精忠与守诚——以忠诚为本,以才智为用

有多少人认为你值得信赖,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忠是什么?忠是超越金钱、地位的人格力量。诚是什么?诚是赢得别人理解、欣赏和信任的优秀品质。把“忠”与“诚”放进心里,世界就在你的心里。

为势不贪,厚待于人

贪婪是恶魔下的诱饵,一旦被诱惑就无法自拔。权势就好比鱼钩,把贪婪的饵直接放到“鱼”的嘴边。

世上贵重的东西很多,而最贵重的东西是无价的。它们常是无形的存在,比如一种品质,一种感觉。

为官不贪是对做官之人的最基本要求。曾国藩时时不忘祖父在他中进士以后所说的话。祖父对他父亲说:“我家仍靠作田为业,不可靠他(做官)吃饭。”曾国藩将此番话作为一生的训示,他曾发誓说:“我从三十岁开始,便以做官发财为耻辱,以官宦公饱私囊,为子孙聚敛财富为耻、为羞。因此我立下誓言,此生绝不靠做官发财,为后人敛集财富。神明作证,我决不食言!”

曾国藩在京做官十四年,俸银极少,后来,皇上让他去四川任正考官,得到为官生涯中最高额的俸银,不久便寄回乡。曾国藩不贪图钱财,也以“勤俭”二字训诫后人,且以“勤俭”二字严于律己。他一生为官且位高权重,但终身俭朴,过着清淡的生活,他曾说:“我做官二十年,从不敢沾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一向恪守朴素的家风,俭朴节约可以,稍稍丰盛也可,但过多的丰盛我是不敢也不愿的。”

曾国藩尤其推崇汤斌,认为汤斌是清朝有所成就的人中的一流人物。汤斌是一名清官,他就任江南巡抚时,刚到南京,就把府县官员召集,严加训斥:贪图贿赂的人轻则被别人弹劾丢官,重则没收家产,累及子孙。为官者,一旦沾上贪字,上司接受下官的贿赂,把柄就在别人手中捏着,这样下官有何过失一律不敢叫其纠正,长此以往,上司就会有包庇之嫌。

他们都忘记了以清廉作为为官的根本。据曾国藩的女儿崇德老人回忆,曾家收受别人的礼仅一次,那是提督黄翼升的夫人进献的。

黄翼升曾是曾国藩的部下。曾国藩组建水师时,黄翼升鞍前马后帮了许多忙,是曾国藩的心腹大将。建立淮扬水师后,黄翼升被提升为统带。1862年,黄翼升成为李鸿章的得力助手。曾国藩用人之际想调回黄翼升,与李鸿章来往书信相商十三次,被李鸿章断然拒绝。因黄翼升本性宽厚,性情温良,深受众将士拥戴,曾国藩千番百计要把这员心腹大将调回。而李鸿章更是对黄翼升赞赏有加,因此坚决不给。为此事,曾、李二人相持不下,差点翻脸。这个时候,黄翼升夫人出面周旋,事情才有了缓和的余地。

黄翼升其时身处两难境地,左右不是,夫人出来调停,设法要拜曾国藩的夫人为义母。待到曾夫人寿诞之日,黄夫人带着翡翠钏一双,明珠一粒,纺绸帐一个前来拜寿,当着众宾客的面,黄夫人执意要拜曾夫人为义母,曾夫人碍于情面,只好收黄夫人为干女儿。

宴席散后,曾夫人向曾国藩说明缘由,开始曾国藩很气恼,但转而一想,此举既能缓解因黄翼升而起的曾、李矛盾,又能笼络将心,便再无异议。

曾国藩官至大学士后仍清廉如故,老朋友都戏称他为“一品宰相”。

日常穿戴曾国藩通常是旧衣布鞋,还幽默地说:“古人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然以吾视之,衣亦不如故也。试观今日之衣料,有如当年之精者乎?”曾国藩一生坚守清廉,对儿女也同样要求他们俭朴度日。他规定,嫁女压箱银为二百两,娶媳也同样如此。他在咸丰九年(1859年)七月二十四日的日记中写道:“是日己刻,派潘文质带长夫二人送家信,并银二百两,以一百为纪泽婚事之用,以一百为五十侄女嫁事之用。”

“不贪财,不苟取”,就是曾国藩的人生信条。观其一生为官处事之道也的确如此。得自己应得的,争取自己想争取的。有所得无所贪才是正确的为人之道。

曾国藩为人通晓世故,很能为别人着想。有一年,邵蕙西的夫人为逃避战乱带着孩子来到上海,曾国藩获悉后秘密派轮船迎接她以及她的两个儿子,一个未出嫁的女儿。他又每月出银二十两为邵夫人一家租好房子,将他们安排妥当才放下心来。过了几年,邵夫人和她的长子相继病故,邵夫人的二儿子及女婿要送灵柩回老家。曾国藩见邵家小女儿孤苦伶仃,无人照顾,便让夫人收其为义女,这样,邵家小女儿便可在两江总督署中居住,得到曾家悉心的照料。

曾国藩曾言:“躬自厚而薄责人,则度量宏深。”事实证明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确是如此要求自己的,即使波折频生、变化不定他也从未改变过。

曾国藩一生中做到交友贵雅量,从中受益不少,他认为:以德求变的立世方法,由于天生资质不高,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求得振作,取得进步,所以只有借助外界的帮助来让自己不断进步向上、完善。因此一生对于友情极为珍惜,谨慎而不敷衍。

“假如心胸不够宽阔,气量狭小的话,那么根本不敢去博取天下的美德。就算只有一点长处,一点善行,只要他于我有益,都应广泛采纳用以培养自己的德行;某些以正大之词、劝谏之论前来告知我的人,就算不合我的心意,也从未敢不深深感念他的厚意,只会认为他对我的关心,和其他的人有所不同而已。”

对于有思想有见解的人,即使他的思想和见解与自己不同,也应该抱一种容纳的心态来面对。在交流过程中自然能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这样的朋友是不可或缺的。

曾国藩作为清朝的理学大师,继承了儒家传统的“仁民爱物”的品德,并将其转化在待人处世上。为官期间了解民情,体恤民众,甚至在咸丰年间,冒死直谏。他说:“做官不为民众着想,不爱民众,都是我所痛恨的。”在他的家书、诗词中都反映了他爱亲人、与邻里和睦相处的心愿。

曾国藩一生宁可自己吃亏也从不占他人便宜。这看似守旧的思想,实则包含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接受好处犹如给人把柄,后患无穷。拿别人的、用别人的终究是要还的,不以物抵也会用其他方式相抵。所以,不贪心的人没有人情债,没有人情债的人活得才会更加轻松。

忠诚体国,以为天下

心怀广大之人能为天下之事。只忠于个人利益的人即使有远大的抱负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想成大事就必须忠于国家,忠于社会的整体利益指向。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计小利。国家、民族、社会、自我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所以,不做自私自利之事,不逆大局之势,待人以诚,为国有忠是为人之根本。

曾国藩就是一个心怀天下之志的人,他在京都任职的时候,正是中国内乱外患交迫之时。曾国藩所关心的,在外患有“英夷”,在内有太平天国,在灾情则有黄河决口。可见,他对时务的关心更甚他人。

在闲暇的时候,曾国藩对于军政大计,以及各种庶务,都已考究详尽,所以一旦当权,便能把平时准备下的学问,拿出来应用。他眼光长远,凡事皆有准备,所以书生带兵还能报捷绝非是幸运可以解释的。我们只要知道他十多年的京官生活,是如何地准备着应付事变,如何地关心时务,如何地虚心研究,便可知他的成功,有多么地来之不易了。

曾国藩身为臣子,能恪尽职责,忠君体国,这一点可以于国家危难之际体现。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二十六日,咸丰皇帝即位。他继位以后的时局颇为艰难,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正在广西地区酝酿成熟,时刻威胁着清王朝的统治。为挽回人心,渡过难关,咸丰帝颁诏求言,封章密奏。许多朝臣应诏陈言,直谏流弊,这其中就有曾国藩。他当时掌理全国庶政的六部中除了户部之外五部的侍郎,因此他洞悉了清代的政情利弊、官场风习、民生疾苦与军事外交。目睹时局危急,政风颓靡,就先后上了几道条陈时务的奏疏。

第一道是《应诏陈言疏》。内容大致是推荐用才之法、督官之道。在用才上建议在官员中树立学习风气,提高自身修养;考察官员时推荐“奏折”形式以方便直谏,陈述忠言。他还对官员的腐败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应该设立完善的举荐制度广纳天下英才。虽然咸丰皇帝对曾国藩的奏折评价很高,但并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曾国藩上的其余各疏,对于当时的政治、军事、社会、经济等方面切要的问题,也都详细指出受病之因及治理之方,足可看出他对当时的利弊,都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他还提出了解决财政危机和加强武备的具体措施。他认为国家的忧患大致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可用的后备资源不足;一个是军队精干力量的匮乏。

面对财用不足,应从根本上杜绝不必要的开支,其中节饷就是一项。他列举了各地军队的种种腐败状况后认为,医者在治疗痈病时,会割掉患者的腐肉使其生出新肉来,军队中能力差体质弱的士兵,也应该适量地优胜劣汰,再加以强化训练。这就好比忍痛割腐长新,否则,是无法改变武备废弛的现状。其后,他又说明了“兵贵精而不贵多”的道理。

在这些奏疏之中,最具有重要性的,还是他在咸丰元年(1851年)四月间所上的一道《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率直指出如要转移政治风气,培养有用人才,全在皇帝个人的态度。这一道奏疏,不但足以看出曾国藩忠君爱国及有作为、有担当的耿直风格,也对他此后的平乱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曾氏的忠心还表现在他所写的家书、日记中。他写在家书里的报国之愿大意为:我现在身居高位,想忠诚为国,为国家社稷而鞠躬尽瘁,所以不会阿谀奉承来换取皇帝的喜欢,这样做会让祖宗蒙羞的,也会辜负长辈的教诲与希望。其在平定太平天国期间,将之变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和“置生死祸福于度外”的思想,他在家书中讲道:“天下纷纷,沅弟断不久安,与其将来事变相迫,仓促出山,不如此次仰体圣意,假满即出。余十五之信,四分劝行,六分劝藏,细思仍是未妥。不如兄弟尽力王事,各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志,终不失为上策。”

曾国藩忠诚体国除去其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责任感之外,还有其识见之原因。他对“忠”、“勤”二字的理解尤为深刻,他认为开国创业之初,大多能人所创的丰功伟业都是顺势之举,人事的作用相对较小。到了建设国家、发展国家的时候,天命和人事大致是一半对一半。若以人事和命运抗争,只能以“忠”、“勤”二字当先。乱世之中,多是虚伪奸佞的小人,只有绝对忠心的人才能克制他们。当人们越来越懒惰的时候,只有勤劳的人才能够出类拔萃。忠心的人不一定要有什么过人的才智,尽心竭力就可以了;勤劳的人也不必有过人的精神,尽力而为就可以了。这就是平凡之中最不平凡的人了。

由以上可看出,曾氏忠诚体国,始于其志,定于其识,成于其行,贯穿于其为官之生涯中。在和平年代,发展的年代,现代人又如何效仿古人做到有忠有勤呢?先从自己的每一天开始吧。

心诚则志专而气足

“做人先做事,做事先取诚。”对人对事多一份诚心就多一分成功的可能。

很多人都有同感:在人情逐渐冷漠的现代社会,要做到知心实在太难。以诚相待,可以得人心。此学问简单得很,但对有些人来说,难于上青天。

曾国藩把人心诚伪作为人的基本品格来认识,认为只有诚实对人才能和他交往,才能有信誉可言。此为其一生必备的交际学问。

曾国藩认为,天地之所以运行不息,国家之所以存在建立,圣贵的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都是因为一个诚字。若世上人人欺人,人人被人所欺,世必乱。

人必须虚怀若谷,心地坦荡,毫无私心,然后才能真实无妄。所谓实,就是不欺骗。人之所以欺骗他人,必定是心中怀着私物。心中别有私心,不敢告人,必然编造谎言骗人。若心中不着私物,又何必欺骗人呢?他之所以欺骗他人,也是因为他心中怀着私物。

诚,就是不欺骗;不欺骗,就是心中无私;心中无私,就是至虚(虚怀若谷)。因此,天下之至诚,就是天下无私,天下才称之为天下。现实中,与人交往之初若未能得人心,不要着急,尽可以继续以诚待人,多做交流,久而久之,大家自然能了解你的心意。真话,不妨多说。但是不可以攻击他人的隐私,尤其不能背后诋毁他人。“言多必失”是在没有思维过滤下做出了错误举动。

曾国藩说,我们应该永远诚心待人,虚心处世。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变初衷,终有顺理成章的那一天。虚心、踏实,终有为大家所理解的那一天。真正有诚之人必是心怀坦荡之人,是不会因为流言而改变自己初衷的人。

用兵久则骄惰自生,骄惰则未有不失败的。“勤”字可以医治怠惰,“慎”字可以医治骄傲,在这两个字前,还需有一“诚”字作为根本。一定要立志将此认识透彻,坚持到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军人天生是直爽的,文人的心多曲,多不坦白,商人多算计多计谋。不同的人需要改进的地方也不同:文人必须完全除去歪曲私心,事事推心置腹;军人也要多在为人行事时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商人要参透只有真心为顾客着想才会获得成功,这是说的交往中的诚实。以诚为本,以勤字、慎字为用,也许可以避免大灾大败。

自古以来,“信”字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并不一定明显违背条约,或者放弃承诺,才算是失信;即便是纤细之事,谈笑之间,也必须真心实意办理或说出。心中对他只有七分,外表不必假装十分。既然已经通和讲好,那就要凡事公平合理,不使远方的人吃亏,这就是恩信。至于令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强,不狐假虎威更不装腔作势。面临危险有不屈不挠的气节,面对不义之财有不沾染的廉洁,这就是威信。这两种做法,可以在无形之中消除祸患。

诚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被认为是天地万物存在的依据,同时也是人的道德修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曾国藩主张“诚”,而且也是身体力行的。

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他发出自己出办团练后第三封给湖南“公正绅耆”的公开信说:“自度才能浅薄,不足谋事,唯有‘不要钱,不怕死’六字时时自矢,以质鬼神,以对父君。”“不要钱,不怕死”,是他的“血诚”的重要内容。后来,他失败于靖港,在向朝廷的请罪折中信誓旦旦地说,虽然挫折,仍当“竭尽血诚,一力经理”。曾国藩一生正是秉着这股“血诚”来与太平军和捻军纠缠的,可以说他用行动为“血诚”作出了生动的诠释。他说:“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他简直把“朴诚”当作医治满清王朝的政治病的一副“良药”。可惜朝廷早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

曾国藩不仅要求自己需有一“诚”字,也处处以“血诚”要求自己的下属。例如,他说,带兵打仗的人,第一要会治理军队,第二不能怕死,第三不贪图名利,第四要能吃苦。接着他说,大多忠义双全有血性的人,这四点都具备。没有血性的人等于一无所有。

总之,血诚是曾国藩修身、求才、治军、治政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他借以团结一批封建文人、巩固官位的精神力量,也是他企图“复礼”实行“礼治”的重要保证和理想途径。这正是魏征所说的“君子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的意思。

无论修身做人还是治家治军,曾国藩所信奉的只有一个“诚”字。正所谓“诚心千金难换”,当别人拿出一片真诚的时候,感动地接受就是了,千万不可伤其心,要明白事可改而心难换。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有义务为别人无偿付出,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职场、商场都是这个道理。有诚有义者必有所获,懂得珍惜他们的人亦是如此。

假拙诚真,世故不可取

诚意是交往的根本也是合作的前提。世故的人只看得到利用和谋略,唯独看不到的就是诚意。

人活于世应该明理行事。理不明,莽撞行事只能做错事。通晓世事的人常被称为“世故”、“狡猾”。

“世故”在于常人的理解,常有贬义意味。但事实上世故是个中性的词汇,含有机谋之意。深于世故指通达人情事理,因此又与世俗相接近。深谙其道的人也必然不免俗见、俗为。同时,长于世故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使人循规蹈矩,不具有开拓精神。

曾国藩的“治心经”里有“治口”的话,即是防止祸从口出。他对“立”与“达”的诠释颇得内方外圆的谋略之要领。立是站得住,即有自己的真本领,达是方法、手段,是过程,因此要圆通。不因多言而横生事端,不因固守旧规而得罪于人,为人严谨处事通达才是王道。

曾国藩说:我往年为官,在官场中总有与人不和、磕磕绊绊的地方,现在改进了,觉得好多了。但是,世故不等于要投机取巧,圆通也不等于圆滑。曾国藩认为人一旦如此,也就不能指望有什么作为了。认为“侍君不以忠,但以巧”之人,虽然个人暂时有荣华富贵,但对国家贻误甚大,会毁名于后世,太不可取。

曾国藩关心属下,有自己的独特的方式。他率淮军“剿捻”时,刘秉璋、鲍超(春霆)等均为部下勇将。一天,刘秉璋率军追剿捻军在湖北、河南交界的地方,遇到了鲍春霆。当时,各军队在某驻地相会,作为主帅曾国藩本来是应该知道的。但曾国藩故意向刘秉璋问道:“见到鲍春霆了吗?”刘秉璋回答:“见到了。”曾国藩又问:“穿黄马褂了没有?”说:“没穿。”曾国藩吃惊地说:“为什么没穿呢?”答说:“客人先问主人,有没有黄马褂子,因为知道没有而改穿了别的服装,不用自己所有的而显示别人所无的,是宾客敬重主人的意思。”曾国藩说:“奖赏战功了吗?”刘答说:“主人景仰客人,有幸能够一见,互相谦让还来不及,哪里还有什么战功可叙。客人因为主人不谈战功,因而也不谈自己的战功,也是客人敬重主人的意思。”曾国藩大笑。就这一事情可以知道驾驭将帅的方法,值得今人借鉴。

曾国藩很有同情心,而且能够发展到仁爱的境界。他常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馈赠金钱给同族亲戚。统领军队之后,曾国藩的弟弟曾说他“仁爱有余,威猛不足”。曾国藩听说后写信给弟弟说:“沅弟说我‘仁爱有余,威猛不足’,澄弟在这时,也常常提到。最近友人关心我,也都有所谈论,只是我自己本性如此,怎么也威猛不起来。”

曾国藩在给李筱泉的回信中说:“学生法制严格,并非漫无条例,一直以屠伯为老师。要用精细微小的意志,施行威猛严厉的事情,希望对死的人,没有惭愧遗憾,对于活着的,做到警示作用,然后才能心安。”可以知道曾国藩并非冷酷无情的人,反而有一颗博爱关怀之心,懂得为他人着想,也明白自身的不足。

曾国藩的处世之道中有一条“拙诚”,他认为聪明对精明,但以愚诚做事反而显得轻松,心中明白就可以了。曾国藩在给陈岱云的信中劝慰好友,大意是说:在外省做官比在京城为官要复杂得很多,要多留心。俗话说“看透水中的鱼是不吉祥的”,愿阁下像未雕琢的玉那样浑含不清,不要像水晶那样光明剔透,那么就可以保全自己而没有闪失。可见他对于保身之道有深刻的认识。

在给丁雨生的回信中他也说过:“阁下志向宏大识见正确,不难赶上古人。但愿你在大家都醉了而你独醒的时候,仍然以‘浑’字表现出来;在效果迟迟体现不出来的时候,更要以‘耐’字要求自己。那么,人们都感到这样很好,而对于自己来说可以养德养身,两方面都有好处。”这里说的是从政者除了应当具有忍耐的态度以外,有时要有含浑的态度,凡事都清清楚楚会把自己放在危险的悬崖上。

曾国藩在给地方官吴竹庄的回信中说:“阁下往年的短处在于尖语快论,机锋四出,这是最容易招致诽谤的了。现在你的地位声望一天比一天高,更须要尊重贤人容纳众人,取长舍短,在公开的场合表扬善行,而在私下里检讨自己的过失,这样就可以使人佩服你的英明,而感激你的宽厚。”由此可知,他教人遮掩锋芒,假拙做事,处事之道甚为高明。

曾国藩认为:“凡是要办成一件大事,总要以诚心去办,虚心对待。心诚就会专心致志而信心足,千难万险也不改变我们的态度,终有顺理成章的那一天。谦虚谨慎地去做就不用客气,不夹杂私心杂念,最终可以使人们都谅解。”

在给陈舫仙的信中,曾国藩又说:“阁下的一封信而使两个人失去了官职,往后恐怕会被众人嫉忌,望您务必加倍小心,用勤、廉、谦三个字作为自己的信条。”但“勤”与“廉”都不要从自己的口中说出。“谦”更是时刻都应该具备的。做到这三个字才不会犯人忌讳,这也是明哲保身的办法。

曾国藩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工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词,此皆圆融能达工夫。至于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常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

可见,假拙真诚的原则他都有做到。诚的是心,拙的是形,所谓“大智若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一原则对于现代生存也是有很强的实际意义的,尤其对于初入职场的人而言。

同类推荐
  • 1分钟读懂人性的弱点

    1分钟读懂人性的弱点

    戴尔·卡耐基,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他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类共有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和发展了一种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力开发为一体的独特的成人教育方式。《1分钟读懂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传世经典)》在《人性的弱点》每一章、每一节的开篇部分,增设了导读文字,希望能提供给读者一套实用而全面的励志读物,让戴尔·卡耐基的《1分钟读懂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传世经典)》继续作为励志经典,指引我们前进。
  • 马云创业实录:给创业者的17堂课

    马云创业实录:给创业者的17堂课

    两年以前,我们不如腾讯的收入,我们当然嫉妒,现在好不容易赶上来了,他们又出了个微信。不过,这可能只是刚刚开始。在当年淘宝和eBay竞争的时候,我们认为eBay的思想未必会赢,他们只是希望用短暂的钱就赢得市场,但这不能长久,我们判断整个产业兴起需要10年。一直到今天为止,我们也并没有赢,我们其实只是开了个头。
  • 时间管理黄金法则

    时间管理黄金法则

    时间是一种特殊的账户,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1440分钟进账。如果必须在一天之内用完,你将如何支配?今天,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强烈建议你先审视一下自己的时间管理有没有出现问题,考察一下自己,是时间的“主人”,还是时间的“奴隶”!如果你是前者,那就恭喜你,你正为你自己的生命加快脚步;如果你是后者,那么,请阅读本书所介绍的时间管理方法,做一个管理时间和生活的高手,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 做个禅女人: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做个禅女人: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女人,很多时候都会感到累、感到无助、感到孤单、感到迷茫……”其实在没有月光也没有星光的时候,你也不要绝望和哭泣,禅的智慧会带你走出黑暗和迷雾,走向幸福和光明,让你学会自已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撑一柄避雨的伞,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
  • 心理学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博弈

    心理学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博弈

    人生就是一场心理博弈。生活就是一场心理较量,心理学知识和策略会在任何时候都能派上用场。我们说话办事,不仅仅要凭自己的诚意和能力,还要有眼力和心计。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看穿别人的心理诡计,避开心理陷阱,走出心理误区,发挥心理优势,使自己避免遭受挫折和损失,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影响力,顺利地落实自己的计划。才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上的幸福。
热门推荐
  • 中边分别论

    中边分别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营销诊断

    营销诊断

    本书详细论述了20种营销常见病,并从经典案例分析、专家诊断、理论剖析与思维方式点拨等视角提出了一个个颇为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
  • 穿越十大恐怖片

    穿越十大恐怖片

    陈锋是山里的孩子,他考上了向往已久的名牌电影学院,本该是件高兴的事,但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个与名牌电影学院仅仅相差一横的山寨“大学”,似乎只有“恐怖专业”,而陈锋就身在其中。“学校”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电影事业“真实化”建设服务,必须与“对应电影”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电影人。“你相信爱因斯坦、死神、超人......以前都是这里的学生吗?”“上完十堂课,你就可以像他们一样毕业!十堂课,不多,真不多......”******书友群:225665014(期待您的加入)
  • 智商综合培养方案

    智商综合培养方案

    随着优生工作的不断深入, 国内已有不少医疗和科研单位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胎教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优生优育, 胎儿胎教, 在我国已蔚然成风, 成为我国提高民族素质的时代风尚。
  •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本书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上半期聚居在巴黎贫穷的拉丁区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孤立又执着地坚守在生活边级的一群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地位,终日过着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书中描写的那些落拓不羁的艺术家形象对日后西方的文学潮流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波德莱尔、本雅明到金斯堡、凯鲁亚克,波希米亚人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续下来。如今,波希米亚已成为随意率性、开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成为主流生活的新装点。
  • 雷龙耀世

    雷龙耀世

    洪荒带给人们的并非光明,浓稠的黑暗变成世界的主色调。罪恶达行其道,正义瑟瑟发抖。与此同时,人们以弱小为借口,咒骂邪恶,祈求一位天赋丁奕的英雄挺身而出,与邪恶力量殊死搏斗。在这时,西门家族一声巨雷化作一条雷龙在家族上空缭绕,突然雷龙一声巨吼,钻进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丹田里面,奇怪的是没有人记得这一幕,救世的人已经出现。西门问天将带着自己的一身本领,与自己的结灵同恶势力斗争,胜负落在谁家,敬请关注
  • 玉玲珑之全能王妃

    玉玲珑之全能王妃

    这一定是在拍古装戏,场面还蛮大的,应该是个大片。“哎,哎,等等,我不是演员,你找错认了,演少爷的那个不是我,你看,我连演出服都没有,还是不要浪费表情了,又没有摄像机!等正式开拍的时候你在演啊!要我陪练可是要收费的哦!”什么?嫁给他?嫁给一个比女人还漂亮的男人,那不是等于自杀吗?什么,你没病,装的?敢骗我!小样,你当我是垃圾筒,脑子里装的是废物啊?尊贵的王爷,请您收好!不知道这是什么?这是离婚协议书,我要休了你!签字画押,尽快,我赶时间!
  • 一株夜来香

    一株夜来香

    有钱人的生活是不是充满了鲜花和玫瑰,是不是没有欺压没有眼泪?为了要嫁个有钱人,我认识了他。他天性喜善长相俊美,我一见钟情。却不想我最好的朋友也钟情于他,他身边更是莺莺燕燕多不盛举。明明灿笑如花,却让人感觉阴森恐怖的他让我迷惘,他的爱狂热激烈,他的恨如暴风骤雨。在我感知危险之际想要逃离,却不想根本无法摆脱,欲望的陷阱越来越深。
  • EXO之不愿错过的爱

    EXO之不愿错过的爱

    【小说原创】我是奚染,今年22岁。他是边伯贤,边氏集团总裁,也是今天这场婚礼的新郎,而我是这场婚礼的新娘。“这新郎怎么还不来啊?”眼看着婚礼马上开始,妈妈开始焦躁不安。“这臭小子,拿这当儿戏吗?”边老太爷气得那只拿拐杖的手抖得不停。“不用等了,上场吧。”这场闹剧的婚礼,在没有新郎的情况下,依旧按时开始。而新郎,却在他们的新房内与另一个女人在温存......
  • TFBoys之复仇爱恋

    TFBoys之复仇爱恋

    简介:两年前,她的姐姐死在了重庆。两年后,她来重庆报仇。“再见了顾依涵从今天开始你就是顾筱涵了。”她凭借着那张一模一样的脸骗了三个少年好久好久。“你不用给我一万个我们不合适的理由,你只用给我一个我们合适的理由就好。”“王俊凯,我是顾依涵不是顾筱涵。”“依涵,我真的很爱你。”“王源你还小你不懂我。”“从开始到未来我一直都在你转身就能看到的地方。”“千玺,我不配被你爱。”他们的故事只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