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56800000015

第15章 王者归来

1976年复刊的《人民文学》重新赢得了显赫的文学话语权。这一话语权的获得,是《人民文学》依据自身在拨乱反正中的贡献、内部机制的建设以及确立文学标准等举措中建立起来的。

1976年《人民文学》的复刊,本身就是政治较量的产物。《人民文学》1966年停刊以后,1972年周恩来曾作《关于出版工作座谈会报告》。受此次座谈会鼓舞,李季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一个期刊小组,试图恢复《人民文学》,但未获中央领导批准。1975年7月25日,毛泽东在对电影《创业》的批示中,明确表达出对缺少“百花齐放”的文艺现状的不满,提出“调整党内的文艺政策”。文化部部长于会泳签发了落款为“文化部核心小组”的《关于筹办刊物的请示》,呈交国务院。经张春桥、邓小平、江青、姚文元等中央领导人批示后,《人民文学》以“创刊”而不是“复刊”的形式出现。主编由文化部副部长袁水拍兼任,施燕平受命由上海来北京,做《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同时为副主编的还有李希凡,编委有马联玉、李季、贺敬之、浩然、张永枚、袁鹰、蒋子龙等。张光年也参与了筹备工作。《人民文学》重新出刊,包含着高层之间的权力较量。邓小平的批示写道:“我赞成。看来现在这个文化部要领导好这么一个刊物也不容易。”1976年,《人民文学》的头4期为双月刊,到10月“四人帮”垮台,变为月刊。1977年1月,张光年代袁水拍成为《人民文学》主编。以上资料参见崔道怡:《早春的记忆》,见靳大成主编:《生机:新时期著名文艺期刊素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吴俊:《关于〈人民文学〉的复刊》,《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2期。1976年第1期《人民文学》发表的《机电局长的一天》(蒋子龙),被认为是对邓小平的歌颂。

1976年1月,停刊近十年的《人民文学》复刊。毛泽东主席再一次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词两首》。

《机电局长的一天》发表未久,就被批判为“给邓小平树碑立传的翻案风黑样板,蒋子龙被强制违心‘检讨’,编辑部曾被指令专题‘检查’”。批判者和被批判者虽处于不公开的对立状态,但思维具有某种同一性。被批判者认为如果将小说中的主人公霍大道认定为“推行邓小平路线”,那么,“我不仅尊重、崇拜霍大道,还拥护邓小平”。政治指向,在批判者、被批判者、读者那里,具有一致性。参见崔道怡:《早春的记忆》。随着四五运动爆发、“四人帮”被逮捕,对“文革”持强烈批判的力量终于公开而稳固地取得了《人民文学》的编政权。张光年成为《人民文学》的主编。1980年,编委会得以彻底改组,编委均由“归来者”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将一批诗人称为“归来者”。所谓“归来者”指1957年被划为“右派”或“文革”中被“打倒”的文学界人士。改组后的编委成员有:王蒙、刘剑青、孙犁、沙汀、严文井、李季、李清泉、张光年、张天翼、草明、贺敬之、唐弢、袁鹰、曹靖华、谢冰心、葛洛、魏巍。担任。

由“归来者”领导的《人民文学》成了对全国文学实行“拨乱反正”、重组文学秩序的重要机构。1977年由《人民文学》主持召开的两次会议,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该年11月召开的短篇小说座谈会,包括茅盾在内二十多位作家露面。座谈会的议题一是为所谓的“文艺黑线”平反,二是讨论《班主任》等短篇小说在揭露“文革”极“左”势力的功能性作用。12月28日,《人民文学》以一家刊物之力召开了一次只有中国作协才能召开的高规格会议。这次会议属全国性,参加人员二百多人。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为《人民文学》题词,中宣部部长张平化、文化部部长黄镇等到会讲话。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文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如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和文学编辑。

在这一历史转折期,《人民文学》其实是在代行中国作协的职能。两次会议的组织方式、参加人员所属的文学领域,意味着拉开了重组中国文学秩序的序幕。1976年的《人民文学》,不仅回到了创刊时的1949年,比创刊时期还发表了蒋子龙的小说《机电局长的一天》1976年《人民文学》第1期。

具有更高的权力和地位。

《人民文学》在80年代初期掌握着确立“新时期”文学标准的话语权。其确立文学标准的方式,除会议之外,是高频率地发表同一类型的作品和主持评定“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如果说上述两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为“文艺黑线”拨乱反正和重建文学秩序,《人民文学》通过发表作品和设立奖项,则直接针对着文学“写什么”的问题。以人道主义和政治激情来控诉“文革”所造成的灾难,以及对“文革”原因的文化、心理探源,成为文学的主题。发表在1977年11期《人民文学》上的《班主任》结合了对孩子被扭曲的心灵的真情描写和易卜生式的人道主义的直接呼唤崔道怡是《班主任》的责任编辑。原小说中所写的是“救救孩子”,作者在编辑的“提示”下,加了修饰语,变为“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这种倾向性在作品的改动中更为明显,与易卜生小说和戏剧中的做法相类。见崔道怡:《早春的记忆》,第11页。在社会上造成强烈反响。这篇小说也成为随之而来的“伤痕”、“反思”文学的发轫之作。之后,书写历史创伤的作品风靡一时。在1977~1981年间,“伤痕”、“反思”小说达到高潮。“伤痕”文学的命名,当在1978年8月《文汇报》发表《伤痕》(卢新华)之后。“伤痕”文学在1979年前后曾受到批评,后来贬义色彩消退。“伤痕”文学被称为“反思”文学的源头,其特征是从“控诉”到对“文革”原因的纵深思索,深入到当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的“封建主义”积习。

有论者将“伤痕”、“反思”小说作为“文革”后知识分子写作的历史起源。

在“伤痕”、“反思”文学成为80年代初期文学主潮的过程中,《人民文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据考察,1978年和1979年,《人民文学》共发表这类小说92篇,占发表小说总数152篇中的60.53%,如果除去特殊题材的小说及老作家的旧作34篇,则占到78%。

从1978年到1981年,由《人民文学》接连主持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伤痕”、“反思”类小说占有极高的比例。1978年比例为72%,1979年比例为72%,1980年的比例为63%。在这些获奖作品中,发表于《人民文学》上的比全国其他任何刊物都要多。如1978年《人民文学》有12篇小说获奖,占全部获奖总数25篇的48%;1979年有10篇获奖,占获奖总数的40%;1980年为11篇,占获奖总数的36%。

《人民文学》在新时期伊始,在文学界再次起到不可替代的权威作用。这一地位给《人民文学》带来了其他刊物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在急剧变化的新时期,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成为社会潮流的情况下,这种先天优势又可能转化为对市场适应上的先天不足。

同类推荐
  • 一支扣针的故事

    一支扣针的故事

    本书精选陈衡哲小说、散文、书信及自传作品,陈衡哲对中西文化都有突出造诣,形诸笔端,思辨意识浓厚却不失之抽象,她的作品兼具较高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附有亲人述说陈衡哲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陈衡哲。
  • 绿色畅想

    绿色畅想

    《绿色畅想》为作家刘战英所著的散文集,本辑收录了刘战英的多部散文作品。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1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1

    催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最朴实的心灵鸡汤。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妈妈我找了你好久》《有一种爱是不能被猜疑的》《一张生命的车票》《知道我多么爱你》《世界上最纯洁的灵魂》等等最为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唐宋词艺术研究

    唐宋词艺术研究

    本书的主要内容共分十章来论述,绪论是整体把握词的特点,第一章是词律的美学意蕴,第二章是唐五代词的缠绵情调,第三章是柳永与宋初词的婉约情调,第四章是北宋后期词的豪放之声,第五章是南宋词的婉约遗风,第六章是南宋豪放词强音,第七章是唐宋词的意象类型,第八章是唐宋词的抒情格调,第九章是唐宋词的空灵境界,第十章是唐宋词的风格流派。笔者认为,这十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把词的美学范式涵盖了。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愿望,其艺术可能还有很多,这十方面的内容还是比较梗概论之的,远远不能包含全部,还需要在今后的深入研究当中,不断充实,查缺补漏。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描写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到各处旅游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或写宫廷艳史,或写权势礼法淫威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夫妻之情。沈复创作的《浮生六记》,将夫妻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林语堂将《浮生六记》四卷翻译成英文,并作长篇序言。
热门推荐
  • 那些曾经都回不去了

    那些曾经都回不去了

    在学校横行的离落因为小母牛的丑闻意外的对楚阳一见钟情,却害同宿舍女生汾霜事故离开。之后离落又遇见莫川,忆往等人,这些人之间发生一系列的情感与纠葛
  • 三千年来激荡人心的继位史

    三千年来激荡人心的继位史

    本书以中国古代帝位传承为主线,用大量翔实的史料,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自秦、西汉至明、清等朝代,对太子继位的故事进行了筛选,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分为六大部分进行逐一讲述。围绕帝位继承的太子废立,以及围绕他们册立废杀引发的各种政治力量较量,通过尔虞我诈、父子反目、母子成仇、兄弟相煎等一幕幕惊心魄的激荡画面,力图让人们能够全方位、多层面地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史,以及专制体制的腐朽黑暗与血腥。本书用深邃的思想和精彩的笔触嬉笑怒骂,品评历史、口读人物、品位人生,告诉你埋藏在历史尘埃中的或是被曲解误读过的真正的太子继位秘史,让你越古今,感受那风云激荡的沧桑岁月。
  • 相爱的地带:那年代那深爱的人们

    相爱的地带:那年代那深爱的人们

    顾竹莹,一个值得三个男人爱的女人。18岁的她是师范学院的学生,她爱上了来学校临时代课的老师、某杂志社的主编路远,俩人一见钟情,相爱至深。后来,路远被中学同学白丽花所纠缠,但路远死也不肯娶白丽花。气急败坏的白丽花依仗着公安局长的爸爸把路远关进了监狱。她一等就是三十多年。直到香港的知名人士来大陆搞经济洽谈,路远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当见到竹莹时,她已是重病缠身弥留之际,最后,死在了路远的怀里。
  • 邪灵道士

    邪灵道士

    自幼跟爷爷学习道术的杨伟(主角)受够了学道的平淡生活,决定进城闯荡一番,从而背井离乡,但是他没想到在城里竟遇到了冤魂,厉鬼,僵尸等鬼怪,从此杨伟下定决心一定要铲除这些鬼怪!
  •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伏神纪

    伏神纪

    洪荒末年,道神于万族中创造道法斗技,带领众生封印魔神,驱逐邪恶。万年之后,神明已逝,洪荒再临,又是谁能在黑暗之中点亮希望的火光。少年出自青云,体孕不详,他将如何在混乱的年代寻求自己的道路呢....
  • 逍遥神农

    逍遥神农

    一个来自于蓬莱仙岛的年轻人,开始了一段游戏人间。江明如是说道:我后花园那颗青橘树,随便摘一颗,就媲美灵丹妙药。我门前的那汪清泉,随便舀一瓢,就能让人起死回生。我来自蓬莱,一个你无法揣测的存在。
  • 双生泪痕

    双生泪痕

    她们相同而又不相同,从小分开的他们15年后再次相见,会出现怎样的火花,玻璃娃娃与瓷娃娃的接触,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伤的一塌糊涂,泪落下来,只是一地的玻璃与瓷的碎片······
  • 重生之你到底是谁

    重生之你到底是谁

    艾米,出身偏远山区,到城市打工,意外遇到一个好心的大哥;日久生情,两个人相爱,可,意外遭遇大火;在她还意识清醒,被强行挖去心脏和大脑!她重生了,以另外一个女人的身份,她要弄清楚,这一切究竟是为何?韩野,警校毕业,为抓毒枭,酒店卧底,大火中,他侥幸逃脱,整容归来,发现一切全都变了,报纸上竟然有他的负面宣传?这一切,血债血还!
  • 呆萌俏妻:千里追逃夫

    呆萌俏妻:千里追逃夫

    史上第一个去给要穿越的闺蜜送行而穿越的人,一睁眼就端端坐在大红花轿上,据说是要嫁入豪门,结果门还没进就被赶出府门。你相公跑了,快去找。那日听说最近杀人风盛行,她凑上去看个热闹,见一白衣男子锦衣华服处处透着土豪气息,小心肝一颤,跟了上去,从此宋家少爷身后多了一条跟屁虫,皮鞭抽都抽不走。宋家少爷名宋玉,武功高强长得很耐看,就是忒抠。宋家少爷人如名,脾气温和人缘也不错,就是嘴毒。宋家少爷性风流,青楼楚馆没事随便逛,就是断袖。宋家少爷家有妻,品貌端正家世也清白,就是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