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66700000013

第13章 盘古开天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盘古为南方神话中的开辟神,盘古崇拜的核心群在南方,在瑶畲之中,盘古神话之根在瑶族,岭南各地均设有盘古庙。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有许多创世大神。在中国,第一创世大神是盘古。汉、壮、苗、瑶等族,都崇拜盘古神。还有一些民族崇拜的创世大神,与盘古大同小异。据史学家所考证,盘古神话起源于中国西南地位。盘古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其后,题为梁任昉撰的《述异记》称盘古身体化为天地各物。

传说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有一个不知道为何物的东西,叫做帝江(又称混沌),他没有七窍,样子如同一个没有洞的口袋一样,它有两个好友,一个叫倏,一个叫忽。有一天,倏和忽商量为帝江凿开七窍,帝江同意了。倏和忽用了七天为帝江凿开了七窍,但是帝江却因此死了。帝江死后,它的肚子里出现了一个人,名字叫盘古。

盘古在这个“大口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发现周围一团黑暗,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眼前一片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大口袋”紧紧包裹着身子,他感到浑身燥热不堪,呼吸非常困难。

盘古不能想象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于是他拔下自己一颗牙齿,把它变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砍。一阵巨响过后,“大口袋”中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变成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从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变而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中,只觉得神清气爽。

盘古仍不罢休,继续施展法术,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天终于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这时,盘古已耗尽全身力气,他缓缓睁开双眼,满怀深情地望了望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地。盘古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慢慢地躺在地上,闭上沉重的眼皮,与世长辞了。

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皎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在山东),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在陕西),他的左臂化作南岳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北岳恒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在河南)。传说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延伸阅读

共工怒触不周山

传说,

是黄帝的孙子,他聪明敏慧,有智谋,他统治的地盘很大,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与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作共工氏。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认为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于是,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最终共工战败,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定决心。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中华成语作为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语言的精华、文明的积淀,处处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成语以其言近旨远、华美简洁、形象生动的独有特点,传承了中华几千年丰富的历史精华,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民间习俗、道德风尚和理想志趣。 成语中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一般都有其由来、典故和史实,这些精彩的历史片段构成了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成语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探寻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超值白金版)》取材广泛,着重选取了实用性强、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并集知识性、准确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 桂海苍茫

    桂海苍茫

    一个人的体验,一位作家的眼光,穿越千年广西,穿越地理桂海。于是,赤子之心发现了一份份被遗落的时空形态,一片片人们应该拾捡的文明碎片。本书是著名散文家、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冯艺关于广西的人文地理笔记。笔记里有许多广西史书上不该忘却的背影,许多或伟大或平凡的人文墓碑。作者以本土作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一腔人文情怀,描述了广西这方水土浓密的阳光和水气背后的苍茫的人文地理。丰沛而智性,详实而诗意,融文化积淀与个体体验于一体,意境苍凉。于是,从本书您也许会看到另一个人文的广西。
  •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本书是一本中美两国两个普通人之间的民间对话集,对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对中美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各个角度的对比。对话者的平民身份使得对话也更具平民意味,也更具采信度,其识见多是源自各自的生活领悟,所以反映的是中美大众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及观念。
  • 北京老照片的故事

    北京老照片的故事

    有人说:任何东西,只要泛黄了,也就温暖了。在弥眼的黑、白、灰和暗黄色中,在一派古旧、沉静和悠然的格调里,刘鹏的老照片让我们领悟到感伤的温情。当老北京的味道变得愈来愈淡,巷子中“锯盆儿、锯碗儿、锯大缸”的吆喝声开始绝迹,挑着货担子走街串巷的商贩成为历史,那些陪伴着我们长大的娱乐场所、城池街巷被拆迁和改造得面目全非……我们脑海中许多原汁原味的记忆却也愈加深刻。于是,怀旧便成了我们的通病,像老照片这样的影像资料,则变成了医治我们的灵丹妙药,给予心灵些许慰藉和温暖。
  • 莲花的盛宴

    莲花的盛宴

    “莲花”为“佛陀”的象征。本书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摩崖造像群为蓝本,抓住其造像“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从宗教、美学、哲学、社会学的角度,选取40龛最具代表性的石刻造像进行解读和阐释。
热门推荐
  • 我只愿为你守着约

    我只愿为你守着约

    他等了她三年,却在她回心转意的前一刻,物是人非。她怪自己错过了他,念念不忘。在她已然决定放弃的时候,发现原来是一场美丽的误会。本以为幸福即将开始却掉进陷阱,无力挽回。生死相隔,物转星移,事态万千,似乎只有追随而去,才能延续这段不了了之的青涩爱情。。。。。。
  • 乐戈景年

    乐戈景年

    呆纯软萌的乐戈遇上有备而来的郁景年,温暖的邂逅,愉怿的追逐。作为大明星的校友,乐戈一直以为那张脸早已被她看厌,但没想到第一次见到真人,她就没骨气地着了迷,长得人神共愤,拥有一双大长腿,还会唱暖暖的情歌!唔~好喜欢,她该怎么办?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干细胞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干细胞

    本书从干细胞的基本概念入手,重点阐述了干细胞的基本性能、基础应用、种类化分、研究情况及历程。
  • 我不是外挂

    我不是外挂

    穿越了,还直接成神了,这种好事儿摊在谁身上,恐怕都会大笑三天,改名傲天,气焰滔天,自此逆天。可是,摊上这种好事儿的他,却怨气冲天。为什么被困在神庙附近不得而出?为什么无法被人看到、听到、摸到?宅了19年,马上就要魂飞魄散的时候,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看到我的姑娘,这姑娘还特别不待见我!费了好大劲儿才和她混熟,结果——姑娘,我真是神,不是鬼!还有,别拿我当外挂,成不?
  • 与你好久不见

    与你好久不见

    缘分是神奇的,它要两个人相遇,要两个人沉沦的禁果!
  • 最强神相

    最强神相

    一卦知天命,一言断生死。少年唐易偶得世外高人传承,能推演命理,预测未来休咎,精通医术国术,能文能武,有经天纬地之才。于是他走向了一条丰富多姿精彩缤纷的非凡之路……想发财吗?想升官吗?想走桃花运吗?来求我吧!
  • 奈何情深,向来缘浅

    奈何情深,向来缘浅

    人生在世,只叹千万种相遇与离别。(只写微小说,古代现代不论)
  • 呆萌丫头的奋斗和恋爱史

    呆萌丫头的奋斗和恋爱史

    看了你就知道了,偷懒的爬走......我第一次写书,内容还可以,多多支持啦……
  • 西晋原来不风流

    西晋原来不风流

    三国鼎立,终归于晋,其兴也勃焉。然巍巍西晋,仅历短短五十余春秋,二帝成俘,山河断送,其亡也忽焉。兴也,孰之功?亡也,孰之过?本书以正史记载的史实为基础,政治军事大事为主线,用轻松诙谐,易于理解的笔调,介绍西晋从肇始、承继,到丧乱、覆亡的全程,试图从思潮文化对社会变革和士人心理的影响出发,讨论西晋灭亡的根源,聊发千年一叹。
  • 牛郎使用手册

    牛郎使用手册

    一个曾经年少轻狂的女主和一个现在年少轻狂的男主玉皇大帝啊,你可不可以帮我看看我还有多少幸福,我好预知自己能不能和那个男人在一起。(女主)耶稣啊,你可不可以帮我看看那个女人还有多少智商啊,我好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把她娶回家。(男主)……一边玩去!这事找月老(丘比特)!打麻将呢!……诶诶诶!碰!糊了!耶稣给钱给钱!(玉皇大帝,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