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66700000063

第63章 尊师之礼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老师是“传道”者,尊重老师是敬道的延伸,尊师礼仪是敬道仪式的一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尊师礼仪一直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荀子说:“君子隆师而亲友。”关汉卿说:“一日之师,终身为父。”谭嗣同说:“为学莫重于尊师。”一直以来,中国人都有尊师的传统,尊师礼节至今被我们所传扬,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尊师重教礼仪

古代,人们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敬仰。最早记载我国尊师重教的古籍是《礼记学记》,书中记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难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由此说明尊师是最重要的。只有尊师,才能重道;只有重道,才会使人重视学习,重视教育。

中国古代对于尊师有一整套严格的礼数法度。《礼记曲礼上》载:“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意思是学习之礼,只听说到老师处学习,没听说让老师上门来教的;懂礼的人,只听说别人主动来学,没听说主动去教人的,足见师道之尊。师生相处,尊师的礼数套路严格细致。诸如出行、站立、路遇、谈话、饮食、穿戴等都有详细的条目规定。比如跟老师出行,只能尾随其后,不可越过老师而与旁人答腔说话。在路遇老师,要快步向前,先站正了,再拱手向老师表示敬意;老师问话就答,不问速退一侧。在座谈或筵席之间,面前倘有老师的书籍或琴瑟等,应跪着把它搬开,切不可抬脚跨过。陪老师闲坐,老师问事,要等老师说完才回答;向老师请教时要起立。老师召唤时,答应不能用“诺”,而要用“唯”来回答,并且立即起立,以示恭敬。

中国古代有一整套严格的避讳制度:子孙要避讳父祖之名,百姓要避讳官长之名,臣民要避讳君主之名。可是,严格礼制下也有不必避讳的情况:一是《礼记曲礼上》载:“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也就是说,除了在被古人看作是头等大事的祭祀时,面对着诸神或祖宗英灵,可以不必避讳外,那就是在诵读《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之时或教师教学之际可以不必避讳了。显然,这也是给予教师的一种“特权”。

周朝“礼崩乐坏”,官学式微,私学兴起。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一般平民有了可以接受教育的机会,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先师”,世称孔圣人。

程门立雪

北宋才子杨时,中了进士后,放弃做官,继续求学。杨时仰慕当时的大学问家程颢、程颐兄弟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杨时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杨时已经40岁,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约同学游酢冒着凛冽的寒风一同前往程颐家求教。当他们来到程颐家,见老师坐在椅子上已经睡着了,他们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在门外等候。当程颐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程颐忙把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这个故事成了成语,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延伸阅读

释菜礼

释菜礼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大祭孔仪式之一,是西周时期的立学礼,在开学时举行,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初停办科举和私之后,释菜礼也随之中断。释菜礼摆放的四样果蔬,水芹代表青年学子,相传学子考中秀才后,须在池里采些水芹,并插在帽上到孔庙祭拜。酱韭菜花代表才华,红枣代表早立志,栗子代表敬畏之心。这四样果蔬虽然简单,但却代表着对至圣先师的崇敬之心和刻苦学习的志向。

同类推荐
  •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他学贯中西,推动了当代中国散文的发展,被誉为“余秋雨现象”。他的近十本“文化散文”著作,自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至今,频频刷新销售排行榜,且拥有了无数读者,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本书作者以鲜活的语言为针脚,所穿之线是余秋雨的“读书生活”。作品清晰地再现了余秋雨的成长之路,使读者从这位文化大师身上,领略到了作为一个人生存奋斗、发展完善的方向。
  •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盂县古建筑考释

    盂县古建筑考释

    古建筑文物,它的存在与大自然为伍,不可移动,不可再生。它是时代的象征,文化的沉积,无言的史书,凝固的画卷.本书收集了盂县部分古建筑的实物,包括他们的构件数据和现状照片,为我们今后更加有效地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老者”,永续利用这笔财富而尽我们的一点微薄力量。
  • 书画碑刻(兰州历史文化)

    书画碑刻(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她的文脉传承。挖掘整理、弘扬光大使其绵延不绝,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种种原因,保存于地面上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不多,因此,通过文字记载,保存历史记忆显得尤为重要
  • 中国消失的服饰

    中国消失的服饰

    本书内容包括服装的“出现”与“消失”;冠冕之制:终结于帝制时代的章服;百姓衣裳:岁月中演进的男子服饰;红袖裙裳:不断变化中的女子服饰等。
热门推荐
  • 少年新冥王之除魔录

    少年新冥王之除魔录

    自他出生那日起,阎王便已决定十七年后取他性命。现在十七年期限将至,好不容易成为道术天师的他却被废尽武功。为了逃过这一场大浩劫,他被迫堕入魔道。阎王要你三更死,不会留人到五更!!!
  • 替身导演

    替身导演

    薛德:这位小姐,我观你天庭饱满,地脚方圆,额头渐露神光,掐指一算,今日定会遇到贵人......小姐你误会了,咱不是神棍......其实我是导演......哎哟,别踹我,我真不是骗子......我擦,打人不打脸,我也没说要潜规则你啊......我叫缺德,啊呸,我叫薛德,别人都说我是一个很操蛋的导演。QQ群:71241018新书《大导演》今日上传,欢迎大家前去品鉴!
  • 度厄英雄传

    度厄英雄传

    人界灵气稀薄,人类贪欲暴涨,环境日益恶化,邪魔横行。一位少年自婴孩时期被蛟魔附体,此人从小怀揣拯救世人的梦想,一次偶然的遭遇使他成为修仙者,面对人间如此恶劣的情形,他的命运该何去何从呢?
  • 天山雪寒,归心依旧

    天山雪寒,归心依旧

    沧海大陆,此时处于兴盛,各地在每个节日不如从前般闷沉,倒是欢歌笑语,和乐一片。那处于大陆中心,耸入云霄的天山,与天交界处倒是常常发出异光。天山雪门派的开派老祖,据说与天上的神女有段美丽的奇缘。奈何人们不知,真正的灾难不是边疆战争,也不是海岸异兽。是来自云层之上的虎视眈眈。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秘书升职笔记

    秘书升职笔记

    本书分为先做好秘书、后做好领导两篇,内容明确了秘书的晋升目标,正确处理现实中各种问题,并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的方法介绍了秘书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怎样处理和领导的关系及工作的关系等。
  • 中国的眸子

    中国的眸子

    在一个新时期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处境还是心境,我们这代人是中国土地上一批最复杂、最独特的人——一边为祖国与民族的新生唱着赞歌,一边为自己作了那个时代陪葬的青春唱起挽歌;回忆噩梦般的过去,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双份的勇气;走向曙色中的未来,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几倍的辛劳。毛泽东的两句话,那意思还真是说对了。收在本书中的几篇作品,肯定与读者已经见得太多的浅吟自斟、杯水微澜以及具有某种装饰性、仅有动物性的作品迥然不同,除了命运使然外,还因为自上世纪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现实,以及这现实中总有披裹斑斓神话的历史暗度陈仓,让我常常有捕捉它们并解读它们的强烈冲动。
  • 魔王宠妻

    魔王宠妻

    魂穿异世,醒来时身边多了一个包子。偶遇强者,收之为徒。学艺六年终有小成。天下风起云涌之时,她带包子闯荡江湖之日,势要谋一席安逸之地。他冷酷绝然,手段残暴,从不以真容示人,人称魔王。当她遇上他,又会擦出何种火花……天下大势又将如何
  • 红尘之武林

    红尘之武林

    何为武林?何为江湖?英雄儿女,莫问出处,侠肝义胆,施行大道。且看武林儿女如何闯荡于天下之间!
  • 极品甜宠:邪魅魔君别吻我

    极品甜宠:邪魅魔君别吻我

    好好的挖个坟,竟挖出帅逼男?说要带我穿越带我飞?天!别开玩笑了!说好的穿越就是五花大绑的嫁给人做媳妇!重要的是人家还不要!姑奶奶还没来得及逃,某人就和老鼠见了猫似得跑了!美人塌上的男子雍容的说道“媳妇儿,过来!”晴暖絮撇了撇嘴,“谁是你媳妇儿!”男子翻身将晴暖絮推倒在-床,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是与不是,试过不就知道了?”随后,整个王府穿了一阵杀猪般的叫声,“来人啊!.@.-⑩×?亻κ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