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71900000013

第13章 神奇的“放大镜”原理

放大镜的主要功能是通过透镜折射将微小的东西放大。但请不要忘记儿时的游戏:在阳光下通过放大镜聚焦,将光点投射到一张纸面上,不久,亮点就越来越白炽化,继而升起火焰。可否采用同样的方法,将世界上各种平凡的意想、理念、构思、策划、设计通过自己大脑的聚焦而熔成一点?它不是因袭模仿而是熔炼、聚合、升华。这是大智慧的结晶,会爆发出超乎想像的能量来人的童年真是一个奇妙的阶段。我想大概也是因为潜意识里知道到人世间来走一遭的机会是极其难得的。不知历尽什么样的千辛万苦才好不容易看到这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所以对一切都会充满了好奇和研究的兴趣,并毫不掩饰产生占有的欲望。你说这是童稚么,是孩提时期盲目的冲动么,是一时兴之所至么,不完全是。当然有些会在短时间内被淡忘掉,但有许多却执着得到了顽固的程度,甚至会在一生中形成某种情结,永远无法解开。看似无法理喻,但却又常常会在另一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而歪打正着,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对于心底里清醒地意识到根本绝无可能拥有的东西,可能还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痛苦,就像人们自知不可能当皇帝或摘下天上的月亮一样。但对于那些以为能够拥有而暂时又无法实现这个愿望的时候,那种折磨带来的不安和痛苦却是十分令人难以忍受的。对我而言,前者如桌球台,后者则是放大镜。

记得那是刚从幼稚(儿)园跨人一年级的时候。班上有好几个同学都有一个小小的放大镜。那能把书上细小铅字放大的奇妙功能直让我心痒难搔。在久盼不得的情况下只得退而求其次,在馋涎欲滴之余转而寻找与之相似的代用品。比如将玻璃瓶灌满水似乎也可以将放在后面的手指加粗不少;但由于是圆柱形而效果终觉不太理想。继而冒着划破手以及被大人发现的危险,敲破煤油瓶,(大概是因为那是装“洋油”用的,那时我们都叫它洋瓶。)取出那块厚厚的凸出的洋瓶底。总以为形状相近效果也会好一点,但它却是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中看不中用的。看上去竟然比灌满水的玻璃瓶更加模糊了。再后来瞄上了外公脸上的那两块洋瓶底,(外公是华东纺织学院的教授,戴着1600度的近视眼镜。)千方百计、费尽心机、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好表现才弄到一副“两榜出身、进士及第”、(玩笑语。是指镜架“两”边都需用线“绑”牢的“近视”眼镜。)久已退休、断了腿的、只能“以备不时之需”的旧眼镜。但万万没有想到那竟然是使我百思不得其解的“缩小镜”!在大失所望之余,非但没有因气馁而放弃,却反而更加激起我对放大镜魂牵梦萦的渴望。

真正拥有一块放大镜还得感谢我的绘画启蒙老师王述尧先生。当他得知我这个潜藏心底的愿望之后,在他办公桌抽屉里找了老半天终于翻出了一块带铜边、带手柄的“超级豪华”放大镜。尽管布满灰尘,四周的边框及手柄上也满是斑剥暗绿色的铜锈,但在我的眼中这无疑是天下最好的东西了。以致我满含着泪水哽咽着连谢谢都没能说出来。

紧接着王老师那又厚、又大、又温暖的手又抚着我的头将我带到室外的阳光下,教会我放大镜的另一个奇妙功能。他将放大镜对着太阳,并在下面放上一张纸。只须上下稍一调整,纸面上立刻出现一个白炽耀眼的光点,而且越来越亮使人无法逼视。不用一会儿功夫,那个亮点就开始焦黄、冒烟,继而居然燃烧了起来。这对一个刚跨人小学大门的小孩来说简直神奇得像变魔术一样。接着王老师又是比划又是画图详细地讲解透镜聚焦的原理。在我的眼前又打开了一扇科普知识的大门。也就是那一阵对放大镜的迷恋,竟使我染上一个终身无法戒除的“瘾”――或者准确一点说是一种无法驱除的情结。从参加工作到现在,近40年过来了,我至今仍然保持着见到放大镜或与之相关的望远镜甚至照相机等透镜产品就想买回家的欲望。所以至今家中的许多偏僻角落稍不留意就会发现一架望远镜或放大镜什么的。

真可谓病人膏肓、无药可救了。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出乎意料之外地发现竟由此而产生了另一个足以影响我一生的副产品。

由于时不时地会挂念着它,故也常常会产生一些联想。既然和煦温暖、而且离我们无穷远的阳光都可以利用透镜聚焦,将它“搜集”起来、“浓缩”起来,使它在某一个点上再现白炽耀眼的光芒和极高的温度,那么在另外的领域是否可以借鉴这个原理呢?其实“浓缩”这个现象在我们身边是无处不在的,只是很少有人重视和研究它、并将它拓展开去罢了。比如一勺糖,当它被溶解在一大盆水里的时候,那定是一点儿甜味也没有;但把它溶在一小杯水里,它就会甜到你心里去。

悟出这个道理以后,我就将它应用到我所接触的所有领域。在运用纯熟之后,我深深地感到它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办事效率,给我带来无比巨大的帮助。

比如读书。

我深知天下的书浩如烟海,以个人短暂的生命即使终身苦读,所接触到的也只不过沧海一粟而已。因此我特别喜欢找笔记、札记、散文、随笔、评论一类的书来读。因为作者在写这些作品的时候必定要有极其丰厚的累积,同时要将他头脑里大量储存的资料进行聚焦,进行去粗取精的浓缩。然后再加上他自己独立思考后的见解、注人他灵感的闪光和精华。这样我就可以一口气喝下一小杯浓缩的糖浆,而不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自己从浩瀚的书海中去撷取。这样就好比有一大批教授学者在帮我读书并付出筛选、浓缩的繁重劳动。而我所读的则大多是经过聚焦的精华。它的营养价值必定是极高的。何况我还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别的、更多的“精华版”书籍呢。

再比如学习书法。

众所周知,学习书法是一个极为艰苦、长期累积的过程,须穷毕生之精力去努力奋斗的。

先说学习积累的阶段。我国历朝历代有多少书法家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而每位书法家的成就又是何等的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的地方又何其多。从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赵松雪、王羲之、王献之、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直至近、现代的何绍基、赵之谦、吴让之、吴昌硕、齐白石、沙孟海……可以一口气列举出一两百位来。要真正弄懂弄通他们的精妙之处,在每位身上花去一年半载是毫不稀奇的事。想想罢,这短暂的一生如何够用?何况更重要的是还要留出时间来创自己的风格呢。所以我觉得用千百年沿袭下来“正常”的学习方法是无法稳操胜券的。于是我采用的还是这个理念和方法。我先尽可能多地研读历代书法理论家的作品,他们已用尽毕生的心血对这些泰斗们进行过聚焦、进行过深人研究、总结出他们的一生成就、作品的精髓以及对后世书法界的影响。以此来对照、研究、学习前辈大师的作品,从而悟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来,是个是既省时又省力?最后将这些分散的聚焦点再用自己手中的放大镜聚焦一次,就大致可将书法史上所有大师的经典之处聚在一起,供自己研习参考了。充分利用这样的“强光和高温”,对自己的更上层楼是否可以起到事至简而功万倍的作用?

以此为基础我还进而突发奇想,假如我能把散落在各个领域中那些智者的灵感、精髓都用放大镜将它们聚焦搜集起来,那将是何等巨大的能量!在这个聚焦点上或日制高点上,甚至都可以毫不夸张地将那些在各自领域中出类拔萃者的智慧结晶和研究成果视为芸芸众生、视为溶散在汪洋大海中的糖分子,它们本来只可以在自己所在的小小圈子中起到区域性、局部性的作用,现在我们有办法、有能力把它们集中起来,并为我们所用,这对我们事业的策划、运作将会起到何等巨大的作用?

这个聚合过程的思考我就把它称之为“放大镜理念”。

记得当年在设计构思“云龙塔开心世界”那个超大型旅游项目的时候,我就是运用这个放大镜理念去解决问题的。

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万能的、不可能是百科全书。每个人都只能在某一个具体的、较小较狭窄的领域有所了解、有所研究、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以我本来的知识面,绝对不可能对先进的旅游项目或游乐节目有很多了解,因为这是我接触甚少的一个领域。但是在我的手中掌握着一面放大镜。我知道世界上有多如牛毛的游乐点,这都是由各地业界的专业人士呕心沥血、精心设计创造出来的,都一定会有各自的闪光之处。每个点既然能保留至今必有其生存的道理。反过来说,每个游乐场再经典、再高级也定有其不足之处,它中间一定会有糟粕和水分,它只能是一杯糖水而绝不可能是一杯纯粹的糖。于是我就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跑了30多个国家数十个城市,(有些城市我还曾两次三次地去“回顾”、“复习”。)对它们的游乐点和游乐项目作仔细深刻的考察。运用放大镜原理将它们的精粹之处完全吸收过来进行聚焦,最终集闪光之大成,筛选综合成一份完整的构思和项目设置,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发挥我自己的才智进行再升华、再发展、再提高。因此在这个世界同业的最高点上再行起跳,可以想见腾空高度是绝对无人能够比拟的。就像当年牛顿在评论自己的成功时所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这个世界的。所以他的起点高、境界高、所见的东西也就比常人多得多了。能否开一个这样的玩笑,倘若牛顿先生当年也能发现并运用了放大镜理念,那他的研究成果是不是会成几何级数地翻上几番?这样他对全人类的贡献、对推动人类科学发展进程的力度是不是会大许多?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这绝不是简单的因袭模仿,它是集粹、是提纯,也是脱胎换骨的蜕变。同时也是一种化合、一种触类旁通的碰撞、甚至是一种核能反应。它所产生的能量是会远远超出人类正常思维的界限的。它的耀眼和不可直视的程度,就和放大镜下的那个白炽的亮点一样令人炫目。它无疑是又一个小小的太阳。

同类推荐
  • 气度决定格局

    气度决定格局

    《气度决定格局》通过马云创业的所想、所说、所做、让人们零距离接触马云。也让人们感受到一个创业家的胸怀与气度,告诉人们无论是人生的高低起伏,还是事业的高潮低谷,都要以一种开阔的胸襟和气度面对。有多开阔的胸怀,就能容纳多开阔的天地,就能开拓多恢弘的未来。
  • 高效能人士的十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十个习惯

    “优秀”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习惯,它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优秀的习惯有着无比巨大的力量,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使我们在成功路上如鱼得水!《高效能人士的十个习惯》汇集了成功人士必备的优秀习惯,指导读者从了解和认识习惯着手,结合当代成功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理论,从心态、品质、工作、思维、行为、时间、生活、学习、交际、情绪等各个层面切入,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优秀的习惯对人生成功的重大意义。
  • 女人30优雅地熟透

    女人30优雅地熟透

    本书从修养、仪态、职场、情感、家庭婚姻、健康、美容等方面,论述了当代30岁女人如何直面人生、自我呵护、勇敢追求、不断努力地塑造个人魅力,实现人生价值。
  • 年轻人领导世界:百万富翁为什么越来越年轻

    年轻人领导世界:百万富翁为什么越来越年轻

    本书包括:年轻富翁领导世界、经济动荡的新时代、造就富翁的摇篮、创新的神话、现代传媒的魔力、学会现代经营方法等内容。
  • 道德品质的修养

    道德品质的修养

    一个人的财富和他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一个人有很多金钱,却有一片贫瘠的心田;有一片广阔的庄园,而理解力却很狭隘,那么他的财富对他又意味着什么呢?他的价值将为他赢得什么呢?
热门推荐
  • 泪梦寒之亲密爱人

    泪梦寒之亲密爱人

    她爱钱,却偏偏爱上一个没钱的男人,更可恶得是,这个男人还不爱她。她恨,发誓要拆散这对男女,偏偏不能得手,直到她绝望了,想要离开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他们不过是在演一场戏而已。
  • 梦回梨花落

    梦回梨花落

    落魄逃难太子撞上镖局彪悍大小姐,本是一段欢喜冤家的俏皮故事,却因各自私欲演变成悲剧。她再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他也再不是当初任她搓圆捏扁的小子。她未想过,自己全心全意信任的人,不仅骗自己最狠,也伤自己最深。而等他们都放下成见,却又永远地错过了……舍下山河,卸下荣华,哪怕遥遥无期,他也愿意守在梨花树下,只可惜,再也守不回心底之人。听,是谁唱着: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 天际流火

    天际流火

    这里没有斗技,也没有魔法,有的只是一种叫做星耀的本源,传说这是神赋予人类的先天能力,可以是五行,可以是二律……这里信奉剑道,这里修炼纵横之术,这里是落下天际流火的星耀大陆。
  • 独道天行

    独道天行

    伏妖版:记得那天俺冲进了幻魔森林,手拿两把大菜刀啊,连续战斗了三天三夜,连眼皮都没眨一下,砍的几千人撒丫子嗷嗷蹽。那你眼睛干不干?胳膊酸不酸?......大话版:曾经有一份混蛋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给我一个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我一定会一定会什么?邪恶龙宝宝好奇的问苏慕筱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杀了他,因为他脱了我的衣服,却跑了,嘴里还喊着:司马兄,敌羞吾以脱她衣。这个王八蛋,我一定要杀了他。苏慕筱恨恨的咬着牙根说道狗血版:他遇到了很多强大的对手,但都被他打倒,他不能倒下,为了兄弟,为了挚爱为了天下人。大纲三年心血力作,希望众位兄弟们支持。
  • 步毁七命

    步毁七命

    注意:本书标题为“步毁柒命”,即“不会起名”,真心想不出什么好书名,只好把大实话当做标题,并加以中二化,也许会换。阴间的一个冤死小鬼,不投胎,玩穿越!他敢给黑无常开瓢,敢和白无常MM谈恋爱,敢与和珅严嵩比奸比坏。体质差?没事儿,咱有女娲土,分分钟给你弄出个新的体质,雷系不行,没关系,水系?风系?变化系?应有尽有。武技少?没事儿,咱有轩辕台,你武技厉害?来来来,你揍我几顿,过两天咱就自动领悟。炼丹没药材?咱有神农木!阵法没图录?咱有伏羲碑!炼器没工具?咱有盘古炉!总之要什么有什么!在光怪陆离的玄幻世界里,有高手,有鬼怪,有灵妖,有四害。看我们的主角古跃,如何在这奇异土地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 祀义篇

    祀义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欧陆永远都是血腥的

    欧陆永远都是血腥的

    首先,根据王国风云的地图为参照,并且当地的贵族也依照这个游戏,名字也是随机的--最后声明,绝对不是小白文,其次属于娱乐作,多半不会太监,但更新除非一时间兴起或者心情好,或者有人监督--总而言之就是这样啦。简介:真实的欧陆就是这样的吗?第一次离开城堡的主角屏住呼吸,眼角抽搐着发布了他继承了伯爵头衔后的第一个法令“从今以后所有人都必须到厕所去大小便!”片刻后,他无力的捂住鼻子“厕所就是现在让人去城外挖个坑!大小便在坑的边上解决!然后……填埋起来!”事实证明,这个命令非常欠妥,主角也第一次认识到了现实与游戏之间巨大的差别……“说好的前途无量呢?这该死的中世纪!”
  • 冰雪缠情

    冰雪缠情

    她给他一种高雅神圣的感觉,就如同白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给他一种飘逸的感觉,好像是错落人间的仙子,随时会先选择绝尘而去。她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女子?复杂的宫廷,纷繁的阴谋,他们又会遇到什么呢?
  • 清朝野史大观(上册)

    清朝野史大观(上册)

    本书为清朝笔记、稗官杂钞,参考书达150余种,1916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影响甚广。全书分五辑,包括清宫遗闻、清朝史料、清人逸事、清朝艺苑、清代述异,可谓搜罗宏富,全面地反映了清代的众生世相,为治清史者必读的参考书。
  • 只是因为,你是你

    只是因为,你是你

    简单的她,加上“简单”的他,组成了一个不简单的故事,组建了一个不简单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