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77000000071

第71章 悲歌一曲叹晁错

1.踌躇满志的晁错

晁错(公元前200~前154年),生于颍州(今河南禹县)。文帝时,晁错由于具有较好的文学素养,在主管宗庙礼仪的太常之下当了一名官吏。后来他又被调去当太子舍人、太子家令,服侍文帝的儿子刘启,就是后来的汉景帝。晁错能言善辩,为太子出过不少主意,因而被称为太子家的“智囊”。

文帝颁布求贤诏令,让有关部门推荐贤良文学之士,晁错也被推荐。当时被推荐的贤良文学都要写出自己对时政的看法交给皇上,叫作“对策”。在参加对策考试的100多人中,晁错的文章最好,因而,文帝把他提拔为相当于皇帝顾问参谋的中大夫。

晁错不时著文,向文帝献策。他的《论贵粟书》在当时是很有影响的政论文章。他根据当时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的现象,强调要“重农抑商”。他说: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治理国家要先抓粮食,因此必须使民务农,使国家能够储备一定量的粮食以应对天灾人祸。他主张“以粟为赏罚”,纳粮可以“拜爵”、“除罪”,鼓励粮食的增产。晁错的论著很多,其中《言兵事书》为抗击匈奴,巩固边防,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针和办法。《募民实塞书》尤为著称。他建议汉文帝招募人民屯田边塞,发展生产,备战守边,以惩匈奴。晁错的意见切合实际,分析透彻,汉文帝采纳了这些建议,直到景帝时期,一直是行之有效的政策。

鲁迅先生十分欣赏晁错的文章,评为“西汉鸿儒,沾溉(有益于)后人,其泽甚远”。

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即位。晁错曾是旧属,受到景帝特别的倚重。他年轻有为,卓尔不群,才华过人。朝中每有政议,晁错据实而奏,条分缕析,很称景帝心意,官拜内史大夫。晁错踌躇满志,朝中法令多由他变更,对于晁错的出谋献策,景帝无不听从。晁错此时又提出著名的《削藩书》,向景帝建议力主削藩。他认为诸侯王反形已露,形势危急,主张大刀阔斧打击诸侯王势力。

晁错削藩的主张触犯了诸侯王的利益,立刻引起诸侯王们的刻骨仇恨。

晁错丝毫不为所动,当他怀着迎风招展的思想,沿着长安城繁华的街道向未央宫走去的时候,感觉自己如鹰隼一样踌躇满志,因为他的抱负即将实现,他漂亮的翅膀上涂满了皇帝对他的赏识和赞誉,似乎只要一蹬腿就可以飞向广阔的蓝天了。

2.景帝的庇护使晁错逃脱大难

晁错思想敏锐,敢作敢为,迫不及待地提出许多改革措施,并借机修改了有关律令30章。但是,和许多悲剧性人物一样,他太过于锋芒毕露了,难免引起一些人的嫉妒,给自己埋下隐患。这时朝廷官员多为年长者,晁错对论资排辈规则的蔑视,大胆的建议和主张引起了以丞相申屠嘉为首的许多守旧的权贵大臣的侧目、攻击和诽谤。他们交相诋毁,恨不能将晁错立刻除去。

晁错恃宠而骄,朝廷老臣的反对并没有令他感觉掣肘而有所顾忌。晁错办公的内史署舍就建在太上皇庙旁,由东门出入须绕过庙外短墙,才上大道,多有不便。晁错竟然未奏明景帝,自作主张在内史署舍开辟角门,凿通庙墙,修成直路,方便自己穿行。丞相申屠嘉对晁错平步青云和言论张狂的行径颇有嫉恨,此时正好抓住把柄,遂写弹劾奏章准备上奏,说他无视太上皇,应以大不敬论,请即按律加诛。欲借机将晁错置于死地而后快。

有人将此事密报晁错。晁错听后大惊失色,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大厅中来回踱步。忽然,晁错想起景帝准他随时奏事的特权,此时为何不用?于是连夜入宫求见景帝。景帝闻他深夜进宫,以为有什么变故,立刻传入。晁错跪在景帝面前奏明开门事件。景帝说:“爱卿请起,朕已知道了。”晁错仍长跪不起。景帝知他不放心,便说:“这有何妨,尽管照办便了。”晁错听得此言,好像皇恩大赦一般,当即叩首告退。

第二天早晨景帝视朝,文武百官按制施过常礼,申屠嘉取出奏章,面呈景帝。景帝览毕说道:

“晁错因署门不便,另辟新门,只穿过太上皇庙的外墙,与庙无损,不足为罪,且系朕使他为之,丞相不必多心。”景帝的态度语气对晁错有明显的偏袒和纵容。丞相申屠嘉碰了钉子,只好顿首谢过,起身退归。

申屠嘉回到相府,懊恼不可名状,顿足道:“我悔不先斩晁错,竟被这小子出卖,可恨,可恨!”说罢口吐鲜血,竟至一病不起,服药无效,终至毙命。

申屠嘉既死,丞相位空缺,景帝即升御史陶青为丞相,晋升晁错为御史大夫。

3.父亲服毒

晁错在景帝的支持下先后削夺楚国的东海郡,赵国的常山郡,胶西国的六个县,并要趁势削吴。吴王刘濞派遣使者游说六国,约定共同反叛。

晁错的老父亲听说儿子劝谏皇帝“削藩”,引起诸侯怨恨之事,特地从老家颖川赶到京师来劝阻儿子。老人见了晁错劈头就说:“儿啊,你莫非寻死不成!”晁错被父亲莫名其妙的话说得愣住了,连忙扶父亲坐下,问父亲为何而来。

晁父说:“你身为御史大夫,位高俸厚,你怎么不安分守己,好好度日,反倒多管闲事自寻烦恼呢?诸侯王都是皇帝的亲戚,你能管得了他们吗?你削了他们的封地,他们都对你恨之入骨,你图什么呢?”

晁错回答父亲说:“怨恨是必然的,但削藩关系到汉朝廷的安危,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如果现在不削藩,国家就不稳定,总有一天会天下大乱。”晁父听了仰天长叹道:“这样下去,刘家是安全了,可我们晁家就要大难临头了!我已经老了,实在不愿看到这样的结局啊。”晁错再三劝导父亲,但老人叹着气转身离去,晁错望着老父佝偻的背影一阵心酸。

晁错的父亲回到老家竟服毒自杀了。

父亲自杀的消息传来,晁错非常伤心。可削藩一事关系到国家安危,千秋社稷,箭已在弦,张弓待发,岂能收之。思来想去,还是决意辅佐景帝,继续实行削藩。可是,晁错的命运最终还是没有能够逃脱父亲的预言。

4.晁错之死

吴楚七国打出了“请除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正式发动叛乱。

景帝不觉大惊,即召群臣入朝,商议讨逆事宜。

未央宫里灯火通明,汉景帝坐在中间,文武大臣排列两边,气氛很是紧张。许久,汉景帝说:

“七国叛乱,吴为首谋,已与楚国联合攻梁,谁有退敌良策?”

当时就有一人出班献策,请景帝御驾亲征。这人是谁?原来就是主议削藩的晁错。

景帝道:“我若亲征,都中何人据守?”

晁错道:“我将留守京都,陛下赶紧出兵荥阳,堵住叛军……”

景帝闻言心中陡然一惊,默默注视晁错良久。

晁错毫无察觉,仍在滔滔不绝地大发议论。他忽视了伴君如伴虎这千古训条。就在他出言的瞬间,在景帝不动声色地注视中,便深深地埋下了死亡的种子。

面对吴楚七国叛乱,景帝猛记文帝临终遗言,升周亚夫为太尉,令他率36将军,出讨吴楚叛军。又命窦婴为将,领兵讨赵救齐。

忽有吴国前相国袁盎夜谒窦婴说:“七国叛乱皆因晁错。”袁盎、窦婴与晁错素不相容,袁盎便想依靠窦婴势力除去晁错。当下袁盎、窦婴两人一拍即合。窦婴便入宫奏景帝说袁盎有妙策,定能平乱。

景帝立即召见袁盎入殿,问袁盎有什么好办法。袁盎神情诡秘地说,臣有一计,不可让他人知晓。景帝命左右退下,袁盎四顾无人,低声说道:

“臣听说吴楚谋反,言高祖子弟各有封地,今奸臣晁错擅自贬谪诸侯,削夺诸侯王封地,故而不服。今起兵无非意在除去晁错,要求恢复他们原有封地。现陛下只要杀了晁错,赦免吴楚七国,归还封地,诸侯王必然退兵,无须调兵遣将,叛乱就会平息。”

景帝听后沉默了良久,忆起晁错建议御驾亲征之事,损人利己,实在可恶。景帝已经有所怀疑,听袁盎一席话更觉晁错居心不良。当即对袁盎说:

“如果可罢兵,我何惜一人而不谢天下!”

袁盎圆滑地说:“望陛下深思而后行。”景帝当即便派袁盎为太常赴吴赵议和。

这时有丞相陶青、廷尉张欧弹劾晁错,说他议论荒谬,不守臣礼,应该腰斩,家属弃市。景帝召中尉入宫授予密诏,诏令将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这似乎是一个普通的日子,清早起来阳光明媚,晁错伸了一个懒腰,准备梳洗过后上朝奏事,他万万没有想到,河水在直流时会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大拐弯。

中尉领了密诏疾入御史府,宣晁错即刻接旨入朝。晁错急忙换好朝服出门与中尉一起乘车出发。车夫快马加鞭,不一会儿便停在东市口,这地方向来是处决犯人的所在。晁错正惊疑,两旁侍卫已将晁错双手反剪,令他听皇帝诏书:

“朕念错乃先帝旧臣,屡次重用,奈错有负朕恩,独行其是,致七国之乱,罪在不赦,依大汉律例,当腰斩之……”

晁错怅然地看着行刑者手中的诏书,那排预示死亡的竹简,来自天堂和地狱的文字如同穿着刺绣睡袍的玉女,风一样向长安的街头飘去,晁错觉得那声音是在索取他的灵魂……

中尉语音刚落,尚未从晴天霹雳的轰响中回过神来的晁错已被腰斩,死时身上还穿着朝服。晁错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景帝想用牺牲晁错解决藩国反叛的举动并未奏效,七国之乱还是爆发了。

景帝后悔了。但他将自己的沮丧深深地埋在心里,因为皇帝是永远不会错的。

那诏书验证了晁错离去时的内心失望与哀伤,热情被冷漠吞噬得那样彻底和理所当然。谁为他们的沮丧负责!痛,藏在墨色深处,怎样的悔恨都已经无法将深层的痛感从墨色中剔出来。

痛定思痛的景帝决定镇压七国之乱。

两个月后,反叛的诸侯王均自杀或服诛,七国之乱终于平息。平定七国之乱解除了汉朝廷的心腹大患,晁错的在天之灵也许可以感到些许慰藉了。

同类推荐
  • 重生农门骄

    重生农门骄

    这是一个男人穿越成家族嫡长孙之后宅斗官斗一把抓的故事!穿越后计划安排表。第一:接回被送出去的亲妹妹;第二:努力读书,在古代,当官才是硬道理;第三:摆平撒泼老太太,心狠亲四叔;第四:抱对大腿混官场,为后代子孙不用缴税而奋斗;第五:找个美娇娘——这条有点难,是听从父母之命还是自由恋爱,要庶女还是嫡出,貌似有的磨……
  • 红墙见证录(二)

    红墙见证录(二)

    本书是一本中国现代史的史料。这是一幅共和国历史长卷。打开长卷,共和国历史上每件大事的来龙去脉,每一组人物的对抗或合作的历史细节,都会深深吸引你的目光。
  • 司法大明

    司法大明

    穿越到落地秀才身上不说,还被一个超重量级的肥婆霸占。陈凡立志要摆脱苦逼的命运,怎奈他手无缚鸡之力,也无经商的本钱,只好在政府找一门公务员的工作干干,当捕快。上班的第一天,衙门就失窃了,丢失了官印的县太爷将他列为最高级嫌疑犯,试看他如何三次入狱,三次为自己洗冤,如何智斗奸臣,成为大明第一神探。
  • 完结

    完结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会回到那个自小就崇拜的、名垂千古的大英雄的时代,在弥久尘封的昨日历史中,掀开波澜壮阔的明日篇章。有如历史汪洋中的一颗水滴,他溯流着童年的梦想:回到一个英雄驰骋的年代,去拯救英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战国大帝

    战国大帝

    君臣相攻,易子而食,暗黑战国,唯有杀戮得永生!魏武卒、秦方阵、飞剪船、青铜炮、马镫土豆养大鲸!秦灭六国?不存在的!既得永生,永世为帝!吴越与鹤群:226342842
热门推荐
  • 四月八

    四月八

    叙述一个正常人突遭变故,就医过程以及关于生死的一些思考
  • 天堂凹

    天堂凹

    一部讲述打工场悲欢离合的《弟兄》,一部演绎农民工生存现状的《活着》。德宝等人都是真正的“草根”,教育程度低,他们之间有友谊,也有相互欺压,他们的命运带有偶然性,但也是必然的。本小说已由中国电影集团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安站军导演,吴军、颜丹晨、高虎、姚晨等影星联袂主演。
  • 省钱的智慧

    省钱的智慧

    本书共八篇,内容涉及生活、购物、妆容、人际、运动休闲、购房装修等,包括厨房省水、空调省电、看病带病历、反季节购买、家庭健身操、游泳省钱贵在规划、数码相机的经济性等省钱窍门。
  • 苦楝

    苦楝

    90年代末,20岁的叶怡芳、舒欣、水美枝带着炫丽的梦想,分别从家乡小镇走出来,来到省城中原市打工。她们既是同学又是要好的姐妹,为了能在城市的屋檐下有一席立足之地,点亮一盏属于自己的灯,苦苦打拼。然而,在逆境面前,由于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不同,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
  • 清风梦楚月冰凌

    清风梦楚月冰凌

    清风梦楚月冰凌,墨色凌璃楚梦清。她的身世未知,但一切却又暗示着什么。昔日的回忆,既模糊又清晰,他、她们到底是谁?当她在迷茫中寻觅着,他、她们,给了她温暖的关怀。那年称霸玄洛大陆的幻主,以着一个废材的资质,重新将堕落的帝国再次建立……
  • 红尘相思,何以怨无心枷锁

    红尘相思,何以怨无心枷锁

    一曲相思如诉,却诉不过人事之间的纠缠!一个笔墨如画,却画不过人情冷暖的锁链!自古人妖殊途,你与我,还不是一样?白衣如雪,儒智温雅,手中一杯美酒浅酌。红衣似血,腹黑睿智,手中一并折扇轻摇。他和她,千年不变的情谊,却又遗忘了万年。他是一名总裁,她是一只雪狐!当妖和人共存在一个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 火影忍者鸣人再生

    火影忍者鸣人再生

    神秘人从其它空间来,将原着中结局后的鸣人找到,帮他训练,并帮他重生,这对鸣人是好是坏?
  • TFboys星辰花的承诺

    TFboys星辰花的承诺

    她是准备出道的练习生,谢星言。然而,就在她准备出道的那一天,她苦逼穿越到修仙古代,没想到的是,那三个少年居然也在这里。在这个时代,他给她的承诺,再回到21世纪之后,他是否还在意,那个她,拥有着那种花语的花。(这不是穿越文这不是穿越文这不是穿越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穿越只是铺垫!)
  • 超级智表

    超级智表

    林云被相恋了两年的女友抛弃,偶得外星超级智表,从此开始逆袭,获得校花认可,征服校花,征服世界,最后站在世界巅峰。
  • 谱写生命的乐章:影响你一生的感悟故事

    谱写生命的乐章:影响你一生的感悟故事

    本书编入了中外几百个感悟小故事,从人生感悟、情感感悟、智慧感悟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人生感悟作为提示和点拨,帮助广大读者从故事中得到启发,更加开朗,智慧,明智地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