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1600000046

第46章 牛顿对中国的影响

牛顿的经典力学绝不只是影响了自然科学界、工业和技术界,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人们对科学真理的认知,从而推动了社会变革和人们的思想革命。

如同法国伏尔泰等人在18世纪宣传和普及牛顿物理学,从而推动了法国的启蒙运动一样,牛顿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也为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社会改良运动提供了舆论准备。如果前者为众所周知,那后者就似乎鲜有所闻了。

1898年,变法运动的主将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人,都无一例外地从牛顿学说中寻找维新变法的根据,尤其是牛顿在科学上的革新精神,鼓舞了清末那些希望变革社会的有志之士。

在1840年之前,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科学学说和科学思想、因为与圣经和神学相抵触而基本上未曾传入中国。明清之际虽有来华传教士参与中国编撰历法工作,但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了开普勒或牛顿的一些天文数据。

在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普勒的椭圆轨道、牛顿的万有引力三者才光明正大地相继传入中国。

1859年刊行了三部和牛顿物理学关系密切的译著,一是李善兰和伟烈亚力合译的《谈天》,二是李善兰和艾约瑟合译的《重学》,三是李善兰和伟烈亚力合译的《代微积拾级》。这三本书原是欧美的科普著作或大学低年级的教科书,第一本译书主要讲述牛顿的万有引力概念及其定律,第二本译书介绍了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第三本介绍了牛顿的微积分计算方法。

牛顿的光学实验和光学理论较为详细、准确地介绍到中国是1879年的事,这是通过赵元益和传教士金楷理合译英国物理学家丁铎尔的《光学》而完成的。可以说,1859年,是牛顿的物理学、天文学、数学比较全面、集中地传播到中国的一年,中国学者李善兰为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早期牛顿的中译名为“奈端”,力学译为“重学”,万有引力译为“摄力”。李善兰在译《重学》之前曾请教传教士艾约瑟“何谓重学”?艾约瑟答曰:“几何者,度量之学也;重学者,权衡之学也。昔我西国,以权衡之学制器,以度量之学考天;今之制器考天,皆用重学也。故重学不可不知也。”

李善兰通过译书,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科学水平,甚至超过了许多传教士。他在《重学》自序中简洁地总结了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就是一个例证。

在《谈天·序》中,李善兰指出,古希腊托勒密的学说和天地运动不能尽合。李善兰指出:开普勒求其故,则知五星与月之道皆为椭圆。其法行面积与时恒有比例也。然仅知当然而未知所以然。奈端求其故,则以为皆重学之理也。

接着,李善兰简略地叙述了牛顿怎样以“摄力”解释和计算天体的运动,并且大声疾呼:牛顿的运动定律定论如山,不可移矣。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精深神妙,不可改也。牛顿的物理学和天文学就这样在中国学者之间流传了。

由于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传入中国的宇宙观主要是附属于神学的托勒密地心说。后来,这些教士为了向中国皇宫和中国人交出一份较中国传统更为准确的历法,才不得不采用开普勒的椭圆轨道和等面积定律。但是,他们绝不放弃地心说,拒绝将地球放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就在中国学术界曾一度引发了关于宇宙观的激烈争论。

通过李善兰等学者翻译并出版上述三书,尤其是李善兰在序言中对于近代科学的宇宙观发出不可更改的呐喊,并且声称自己“主地动及椭圆之说”,又告诉读者,此二者之故不明,则此书不能读,这才使近代科学的宇宙观得以在中国传播开来,中国传统的盖天说、浑天说,来自西方的神化了的地心说等从此才烟消云散。

李善兰的《谈天·序》是当时中国一批先进学者接受新的科学宇宙观的宣言书,成为中国人从传统宇宙观向科学宇宙观转变的一块历史界标。

因此,李善兰出版《谈天·序》的1859年,是中国人宇宙观发生根本转变的标志性的一年。李善兰本人在译完《谈天》之后,也曾兴奋地预料这种转变,他说:“此书一出,海内谈天者,必将奉为宗师。”

《谈天》出版之后,引起了中国人极大反响,以致该书前后重印了13次,之后又以活字印刷。1874年又由徐建寅将那些迄1871年为止的西方天文、物理最新成就做了补充,由江南制造局增订出版。

梁启超称《谈天》最精善。他认为,人每日居天地间而不知天地做何状,是谓大陋,因此,《谈天》一书不可不急读。

《谈天》和《重学》两书中述及的科学思想和宇宙观不久为青年学生熟练掌握。上海格致学院1889年春季考课作文中,孙维新、车善至、钟天纬三人的答卷将新宇宙观描述得清晰明了,以致他们三人分获一、二、三名。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过程中,这个科学的新宇宙观曾被人们当作变革社会的鼓舞力量。

在戊戌变法之前,各地相继成立学会。他们聚徒讲学,介绍西学,倡导新说,给维新变法运动提供包括自然科学方面的理论根据。

曾经游历英国并精通西洋科学的王韬,撰有介绍牛顿学说的《西国天学源流》和《重学浅说》。历史学家范文澜在其著《中国近代史》中说,王韬著书多种,对变法运动有很大影响。

梁启超在1897年用半年时间读完了当时各地译出的西书,其中包括有关牛顿学说的各种著作。

在一部以收集支持变法维新的论著为己任的《皇朝蓄艾文编》里,宋育仁作《序》说:“昔人云通天、地、人谓之儒。由汉迄今,实践无愧者,颇难其人;唯泰西名家,如培根、奈端、兰麻克、哥白尼辈,各以颖悟辟新理,卓然名某家者,稍稍近似。岂西人智而华人愚耶!”既然不是“西人智而华人愚”,在维新变法者心中,自然只有“除旧布新”。正如103天的维新运动所颁布的命令一样:废八股、办学堂,奖励新著作、新发明,广开言路、提倡实业,准许私人办厂等。

在维新派与顽固派斗争激烈的湖南,力主变法的皮锡瑞在谭嗣同创办的南学会讲学,而他的儿子、一个在哥白尼和牛顿学说影响下的年轻人,旋即著《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换句话说,大清帝国不在地中央,地不在天中央。日月五行都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在宇宙太空中绕日做椭圆轨道运动。这在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和顽固派看来是多么可怕的世界观呀!难怪《醒世歌》一传开,就招来了许多训斥。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奋笔疾书写了一篇维新运动的激烈的宣言书《仁学》,他在“自叙”中高声疾呼:“吾将哀号流涕,强聒不舍”,“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冲决天之网罗。”曾经积极推行维新变法的梁启超概括《仁学》的实质说:“仁学》内容之精神,大略如是。英奈端倡‘打破偶像’之论,遂启近代科学;嗣同之‘冲决网罗’,正其义也。”

康有为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自称“大购西书,大讲西学”,“大攻西学书,声、光、化、电、重学……专精学问,新识深思,妙悟精理,俯读仰思,日新大进。”他在《诸天讲》中又写道:“至康熙时,1868年,英人奈端发明重力相引、游星公转互引,皆由吸拒力。自是天文益易明而有所入焉。奈端之功以配享哥白尼可也,故吾最敬哥、奈二子。”可见康有为对牛顿之推崇,并受牛顿学说影响之深。

可是,戊戌变法运动只有短命的103天,它的失败当然不能归结为宣传牛顿科学理论的不成功,其中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

牛顿的科学理论不仅影响了法国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影响了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变革,对此牛顿本人是绝不可能预料到的。

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十几年,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先生,在青年时代,顽强地学习,获得了大量而又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其中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

孙中山先生高度地评价牛顿:“达尔文发明物种进化之理,而学者多称之为时间之大发明,与牛顿氏之摄力为空间之大发明相媲美。”他还把牛顿的科学理论作为他的“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的一个思想基础。

牛顿“见苹果落地”这个故事,据说最初是由伏尔泰编撰的。它流传如此久远,影响如此深刻,而对青少年启迪智力如此有效,是伏尔泰当初为普及牛顿力学所始料未及的。

严肃的科学家时有为苹果落地的故事而担心。其实亦不然,只要言者在讲述该故事的同时说明科学创造与科学发明是需要付出巨大艰辛的心力即可。否则,苹果落地变为守株待兔那才可悲。

这个生动的故事是于1891年传播到中国的。其时,任京师同文馆,也就是北京大学前身总教习的美国教士丁韪良在其著《西学考略》中,第一次用中文撰述了这个故事。可见,该故事也在中国传播了一百多年。

同类推荐
  • 陇上翘楚:人物卷

    陇上翘楚:人物卷

    雄奇绵长、多姿多彩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代多民族风情,构成甘肃独特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的辽远广阔时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东西方文化交会的通衢大道、多元一体的民族大融汇之域、祖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苍茫中透出厚重,在古朴中显现灵动,联系着中华文明之根、氤氲着中华民族之魂。也许正因为如此,甘肃又是一个略带神秘色彩,让世人渴望了解的地方。为了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示甘肃的地理风貌、历史传统和人文积淀,陈自仁编著的《陇上翘楚/人文甘肃》,《陇上翘楚/人文甘肃》从这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影响的人物中,挑选了五十多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对他们的一生,分别做了细腻而生动的描述。
  • 吴敬琏传

    吴敬琏传

    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书中,吴敬琏娓娓道来,历史如跛足的行者,不动声色地姗姗走近,又姗姗走远,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在回忆者与记录者之间穿梭,如画卷般展开。
  • 共和国大使

    共和国大使

    本书聚焦新中国外交事业,将镜头对准王稼祥、耿飚、柴泽民、熊向晖、冀朝铸、李道豫、吴建民、周文重、沙祖康、查培新、赵进军等十一位极具代表性、影响力、传奇色彩的中国外交官,讲述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外交故事。内容贯穿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外交等领域,还介绍了外交官们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生活,是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自传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自传

    《如果种子不死(法国诺奖得主倾情裸传自述传奇人生)》是作者纪德关于童年和青年的珍贵回忆,充分展示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大师的性格特质和成长印迹, 是一本坦率得令人震惊的著作,对了解纪德拒绝任何教条的一生,理解其变化多端、充满矛盾的作品,非常重要。
  •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本书是萧乾先生对于自己大半生的回忆录,通过他的文字,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在大时代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和改变。
热门推荐
  • 我的鬼新娘

    我的鬼新娘

    我只是个普通的高中生,过着紧张而又无聊的学习生活,可是某一天,居然有一个美女从天而降,还自称是我的新娘,最要命的是,她居然是鬼。自从这个鬼新娘到来之后,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陷入各种诡异神秘的事件当中。
  • RAFFLES

    RAFF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寻尸

    寻尸

    几千年前,颛顼是托养在白泽身边的孩子,当呕心沥血终于把颛顼养成彬彬有礼的美少年,颛顼却离他越行越远,本以为颛顼成为部落的首领,白泽也就可以安心成仙而去。不料颛顼却遭人陷害性命难保,白泽的行动比思考来得更快,强行运用逆天之术将颛顼化成半鱼,随同“伏羲琴”沉入东海,再偷来王母娘娘的昆仑镜化成东海一角,魂飞魄散之际穿越时空。当这一世身为皇城太子扶苏时,白泽终于找到将颛顼解除巫蛊之身的办法,但是,以往念念不忘的儿子变成了女儿,白泽实在是很不乐意,原本颛顼就是他的儿子,在身边还没养够,他不想把颛顼嫁出去啊………
  • 命运夜之英雄联盟

    命运夜之英雄联盟

    这本书大概就是fate的即视感吧,灵感也来源于此。我看动画的时候总觉和lol的模式真的很像,看过fate的小伙伴应该能理解吧,用这本书来纪念自己喜欢的动画和游戏。书中的英灵原型取自联盟里的英雄,故事则是原创的。审判天使:迎接审判吧。影流之主:无形之刃,最为致命。无双剑姬:我'渴望有价值的对手。放逐之刃:断剑重铸之日,骑士归来之时。邪恶小法师:魔法,它在召唤我。英勇投弹手:人人都喜欢打飞机,这对飞机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 滴血的拳头

    滴血的拳头

    二十年前惊天悬案,二十年后的身份隐匿,一个亡命天涯的送信人,一个紧追不放的铁汉刑警,情义和勇气在黑帮,朋友,爱人和战友中如何抉择,而究竟是过往无情,还是真相更加残酷……
  • 庭愿深深

    庭愿深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还未等许愿念完这首词,一旁慵懒状坐着的孟庭微蹙着眉打断道:“这首词你不要再用在任何作品上了,很烂的词。”许愿怒道:“你竟然说醉翁先生的词烂!况且这首词意境这么美,这么凄凉,这么……”孟庭沉默了一会,轻笑:“这首词开头两个字他还需要再斟酌斟酌。庭院?庭院……庭愿……庭愿!许愿了然,但嘴上不服输。”这是在给你警示,看你敢不敢……”孟庭低头轻笑,抱起对了一个人重量的许愿,深吻。”我敢不敢,夫人不是知道的么?嗯?“
  • 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

    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本书读完投资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投资学名著

    本书以最快捷的方式去获取投资名著中的精髓,可以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投资学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成果,在探索投资之道的过程中感受启迪。从多个角度对所选取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让读者既不必纠缠于原著晦涩的文字,又能够把握名著的理论精髓。
  • 佛骨真仙

    佛骨真仙

    普通的山野村民,由于被移入佛骨舍利,鬼使神差的走向了修仙的道路,九天神雷,逆天神虫,化身真龙,五彩金身,且看我山野小子的修真之路。
  • 天下大乱之都市修真录

    天下大乱之都市修真录

    许寂澜为报恩意外开启祭祀仪式,阴差阳错之下召唤来了上古神兽应龙,而此时她所生活的都市怪象丛生,许寂澜联合能力被封印的应龙和其他几位伙伴,一同清理都市中神秘出现的怪异现象,并最终找出幕后黑手,与应龙一同归隐。别人修真都是种种仙草养养灵芝,悠闲快哉,怎么到她许寂澜这儿还得兼职捉鬼收妖,外带跟某只脾气暴躁的龙崽子玩养成?天下大乱群魔乱舞,除魔卫道寻宝升级,且看许寂澜的都市修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