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5100000011

第11章 苏东坡饮酒

其实,苏东坡并不善饮酒。

他在《题子明诗后》说:“吾少年望见酒盏而醉,今亦能三蕉叶矣!”蕉叶,是一种浅底酒杯,容量不大。何况,宋代的酒,酒精度是很不高的,武松过景阳冈,喝了十八大碗酒,居然还有力气打虎,足见苏东坡这三小杯酒,量是很有限的了。但他爱酒,而且越老越酷嗜此物,“饮中真味老更浓”,这就是他的爱酒铭。后来,他流放岭南惠州的倒霉日子里,甚至自己酿酒呢!

人之喝酒,有数种状况:一是嗜好,对杯中物情有独钟,自斟自饮,自得其趣;二是应人之邀,坐在席旁,杯在手中,盛情难却,不得不饮;三是意在酒外,以酒浇心中之块垒耳。凡天下饮酒人,无非喜爱、应酬、解愁三道。但东坡先生饮酒,却与众不同。他说过:“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然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引,则予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书东皋子传后》)他还说:“吾饮酒至少,常以把杯为乐。往往颓然坐睡,人见其醉,而吾中了然,盖莫能名其为醉为醒也。在扬州时,饮酒过午,辄罢,客去,解衣盘礴终日,欢不足而适有余。”(《和饮酒二十首序》)

他所追求的杯酌之娱,不是自己的陶陶然、飘飘然,而是愿意看到别人在饮他的酒时的那份快乐。这种自己喝得并不多,但愿朋友喝得多的饮酒之道,实在是很特别的。朋友喝得舒服、畅快、尽兴、欢乐,他也得到了淋漓酣畅的由衷喜悦。甚至比来喝他酒的朋友,还觉得开心些。所以,“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余上者”。饮酒达到如此境界者,古往今来,大概是不太多的。

“若仆者又何其不能饮,饮一盏而醉,醉中味与诸君无异,亦所羡尔。”(《东坡题跋》)求其醉味,而不在盏数,这里我们不仅看到诗人饮酒的潇洒,也看到东坡先生信奉的人生哲学。“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他一生追寻的真正快乐,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完善,这和酒囊饭袋沉湎于物欲的满足之中,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东坡先生这样,愿意与别人同享快乐的。而且,从给予别人物质的快乐中,去追求自己精神上快乐的人,那就更少更少了。世俗的功利之心,严酷的竞争行为,小市民的现实主义,以及快乐的不可多得,势必造成这样的紧张状态:如果有一杯酒,宁可独饮自斟;如果有一口饭,不希望出现第二张嘴;如果是快乐,最好不要有人分享。

假如,酒只有一壶,饼只有一块,快乐也只有那么一点点,独自慢慢地受用,也并无可以指摘之处。可有些人常常不满足于个人有酒可饮、有饼可餐、有快乐可享的局面。总想得到自己得不到的,本属于别人的一份;胃口大一点的,那阴暗的灵魂、占有的心理、攫取的欲望以及伸得很长的手,就与苏东坡的人生哲学恰恰相反。以夺取别人物质的快乐,来获得精神上的快乐,那就实在不足为训了。总之,在说起来颇不雅的动物本能的驱使下,不仅夺了他人的酒,抢了他人的饼,还把快乐建筑在他人痛苦的基础上。于是,人世间的厮杀争斗、卑污龌龊,就由此而生了。在他们眼中,人和人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商业交换关系,除了利害得失外,别无其他。活在这种血腥味很浓的人群中,人生的全部目的,就是咬人与被咬,只要有一副食肉类动物的坚牙利齿就行了,这样的人,真是“异于禽兽者几希”了。

其实,苏东坡的一生,称得上是跌宕沉浮、命途多舛、血雨腥风,是不断地被剥夺杯中酒、手中饼和并不多的快乐的一生。颠沛流离,天南海北,旅途驿站,奔波不歇,但他无论在怎样的处境中,都能营造出快乐氛围。诗文之娱,酒食之味,声色之美,山水之趣,比之他的政敌和文敌,那位拗相公王安石,过得要充实丰富、生动有趣多了。应该说,他享受了诗情画意的一生,心灵自由的一生,也是在炼狱中获得了大自在的一生。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这种自己快乐,更愿从别人快乐中追求精神上大快乐的人生哲学。

现在,姑且不论宋神宗时代的政治上的变法运动,其是非曲直,公道人心,仅就这两位文学大家的争端而言,弄不清王安石是否受冷落二十多年以后,心理有一点变态?是否由于比他年晚的苏轼那如日中天的名声,使他按捺不住难以名状的嫉妒?一般来讲,人是有着复杂心理的动物,文人也难能例外。韶华已逝,便仇恨一切来日方长的人;风光不再,便嫉妒所有姹紫嫣红的美丽,寂寞冷落,自然怨绝窗外传来的繁华热闹的声音;江郎才尽,便对文场的新鲜举止视若仇敌,非咬牙切齿不可了。也许从这里能理解王安石上台以后,对于司马光啊,苏轼啊,那种绝不手下留情的打击了。

文人的嫉妒情结,是挺可怕的。所以,历朝历代的文人,要动手整起同类来,是不怎么斯文的,而且,要抓辫子、戴帽子、打棍子的话,更是行家里手。尤其善于从文字中寻找破绽,上纲上线,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来,何况苏轼写了那么多的诗文,还能找不出一个错。所谓文祸,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是小菜一碟,不算什么稀奇的。没错尚且难逃文网,更何况东坡先生的正直、不合时宜,对于这位握重权的前辈同行,在政治上、文学上的不买账呢!于是,王安石的爪牙,那些御史们,那些妒火中烧的小文人,就抓住了他的诗,参了好几本,押赴京师,坐了大牢。

他被关押,被流放,被远谪,倒并非他的酒害的。不过他写过,“醉里狂言醒可怕”,他的酒给他带来了“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的灵感,甚至连书法也因酒而出神入化。“仆醉后辄作草书十数行,觉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也”。但他由酒而诗,由诗而祸的人生际遇,漂泊半生,至死也并不悔酒悔诗,依然我行我素。甚至他的朋友、他的弟弟,都郑重劝他戒诗。当然,嗜诗和嗜酒是一样的,只要成了瘾,就不大容易戒掉。不过,更重要的,是他信奉自己快乐,也与人快乐的人生哲学,怎么能教他罢笔断诗呢?该怎么着,还怎么着,岂肯随便改弦易辙呢?

一个坚信自己的人,也是不肯臣服的人,尽管他因写诗写进了狱中,可在班房里仍旧继续写他的诗。被关狱中一百三十日,后来释放了,出狱当天,忍不住还是要饮酒,要写诗。“百日归期恰及春,余年乐事最关身。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究,窃禄从来岂有因。”虽有一肚子不满,但不计较,虽受到不公平待遇,但不深究,这一百多天的牢狱之灾过后,春风拂面,鹊报平安,酒杯琥珀,诗笔纵横,我还不依然故我?这首诗要是让王安石和他的党羽看到了,恐怕眼珠子都得气绿。

一个人能够为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活着,不改初衷,哪怕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也坚持与人快乐、自己快乐的作风不变,“天公用意真难会,又作春风烂漫晴”,只要素心不变,本真不灭,快乐总是属于我们的。

他在《纵笔三首》里写过,这大概是他晚年的笔墨了:“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可见一直到他衰迈之年,对于酒和诗的钟情,仍不减当初。由此可知,他信奉着他的人生哲学,一直享用到最后,结束了他光辉的一生。所以,从东坡先生的饮酒之道足以佐证,获得,固然是一种快乐,给予,也未尝不是一种快乐。要是大家多一些东坡先生所追求的快乐,那么这个世界上,岂不是更温馨、更美满吗?

同类推荐
  • 宋末杀手之王

    宋末杀手之王

    硝烟飘到遥远尽头,战场也被风沙掩埋。呐喊在空气里沉默,古剑在残风中腐朽。为战斗而生的灵魂,开始为生存而战斗。没有号角的年代里,生存是唯一的出路。
  •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汉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 九尾龟

    九尾龟

    在十二集一百九十二回的鸿篇巨制里,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写了妓女、流氓、帮闲、腐吏、商贾、戏子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叙述了刁妓讹诈、庸臣弄权、官商勾结、公报私仇等奇奇怪怪的事件,深刻刻画了中国近代都市生活的众生相,充分反映了晚清社会政治的黑暗与腐败,具有一定的批判现实意义。作品语言典雅、情节曲折,那时而出现的吴语方言,又极生动地把人物的神韵表现出来。
  • 古埃及:法老与诸神的国度

    古埃及:法老与诸神的国度

    本书研究了古埃及的文明史,内容包括“王朝的荣耀与毁灭”、“最古老的伟大社会”、“神之国度”、“奇迹在这里闪耀”四个部分。
  • 历史盲必读的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的春秋战国历史

    历史盲必读的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的春秋战国历史

    本书将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浓缩为小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趣味性极强,它不仅让大人们在阅读中受到历史的启发,也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力!
热门推荐
  • 贯穿天地

    贯穿天地

    世界本由五大元素构成,水,火,木,金,土。以这五个元素为基础而形成大陆所有的生命。人类凭借吸收这些元素而形成强大的能力,这些能使用奇幻法术进行竞技修仙的人,便成为了超凡的存在。木炎,一个平凡的小伙子,一路坎坷,对于自己的家庭,他只有一个迷而已,从小他就在一个小土村长大,野生野长,后来跑到了修仙学院那求学拜师,慢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开始洞察这个世界的一切在,最终凌驾于天地之上。
  • 绝情刀王

    绝情刀王

    人同一天让同一人一头热特温特人头让他也让他有额外发
  • 大圣传承

    大圣传承

    看一个山中少年如何一步步得到大圣的传承,再斗诸天仙佛
  • 火炎的繁星

    火炎的繁星

    小女子看过很多关于狐仙的故事,都是美丽的,媚人的女狐仙,其实,男狐仙也是同样令人着迷呢,近些时间,也有很多关于男狐仙的漫画,本人看过很是着迷,决定创作属于我们女生专属的男狐仙大人的故事~~
  • 独孤求菜

    独孤求菜

    故事发生在一个似乎与世无争的地方:翡翠小镇。这里有且只有两座酒楼,一座辉煌灿烂,是达官贵人的销金窟,一座残败破落,是苦力脚夫的果腹所。两座酒楼,看似毫不相干,却有着难以言说的渊源关系。厨师作为最显赫的职业,位列“厨、士、农、工、商”五民之首,世间但有一技之长者,无不趋之若鹜,更是贫寒子弟鲤鱼跳龙门的必由之路。然而等级森严的厨师阶层,却并不是那么容易跻身其中。江湖四大家,西门尝(凡人百味,西门千味)、慕容藏(天下食谱,不如一慕)、傅家刀(天下刀功,以傅为宗)、陆家笑(不识老陆,不走江湖),远交近攻,千年缠斗,维持着美食江湖的微妙平衡。一代食宗,独孤求败,以一已之力,打破四大家族垄断,在食界建立起至高无上的地位,却又性格怪僻,不愿开山立派,落得后世凋零,声望日薄。平静多年的美食江湖,又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 龙凤舞:凤劫苍穹之解花语

    龙凤舞:凤劫苍穹之解花语

    她是冥界的王,历览千年无数情,她亘古不变地浅笑着。行走世间,转瞬沧桑,过往尘封,前尘湮没,只身徘徊于风尘之间。时光流转,花事纷繁。你,会开成怎样一枝?
  • 凡人哲学

    凡人哲学

    本书是一本有关人生感悟的小册子。有关人生感悟的讨论,这是一个既古老又庞大的话题。说其古老,是指自有人类智慧以来,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大家都在思考、探讨这个话题,著述立说,汗牛充栋。说其庞大,是指这个话题本身内涵的无限延展性、结论的不确定性和认知结果的多样性。尽管很多人都在说,但没有人能说得全面、说得彻底、说得绝对准确。只能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 聊斋市井志

    聊斋市井志

    市井多美女古人诚不欺我,可是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她们都不是人呢?抚媚狐女自多情,孤魂野鬼终难离,花妖仙子落凡尘,且看我仗剑破红尘。妖孽鬼怪尽出,神魔仙佛共舞,道法显圣。在这个光怪陆离,魑魅魍魉的世界,让我且哭且独行。
  • “妃”你不可

    “妃”你不可

    虽然“永远”只有剪短的两个字,却无人能用文字说的完全,“永远”到底有多远,它不会随着生命的终结二消散,真正的永远是藏在心底,尽管天会变,人会老,但那颗心都不会变。
  • 慕少BOSS的小甜妻

    慕少BOSS的小甜妻

    一个平凡在咖啡厅里的打工妹,一天遇见了腹黑总裁来喝咖啡,她竟把咖啡倒在了他头上,二次相遇在街上,她手里拿着冰激凌吃可她不小心弄了一个人身上,他让她转到维尔斯.法兰帝皇家贵族学校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