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13400000010

第10章 付出

不少人将付出当成了索取的条件。两个人恋爱,一个人很抱怨地说:“我对你已经很付出了,你为什么还是那么对我?”意思是我付出了大量的爱,你却如此吝啬你的爱;公司老板用心良苦地培训员工,员工翅膀硬了就想飞出去,老板几乎是痛心疾首:“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却这样对我?!”

类似上面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鲜见,人们“做什么”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对方相应的“做什么”来回报。当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期望来回报,就产生失望和抱怨,认为自己的付出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白费了心机、精力和金钱。

教练认为出现这些状况,是人们对付出的意义并不真正了解。第一,付出和索取这对反义词,是关于心态的,并不是指人们做了些什么;第二,人们争执的时候,忽略了付出与索取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投资。

一个人倾其口袋帮助别人,有可能是付出,也有可能是索取。其中的分别不是他拿东西资助别人这个动作,而是他站在什么角度去做这件事情,他的焦点在哪里?如果他这样做的出发点完全是考虑对方,那他就是在付出,如果他的焦点是想通过帮助对方得到某种好处,那他就是在索取。

付出是一种为对方考虑的真心,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公司有职员另谋高就,老板很真诚地说:“我尊重你的选择,支持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你想回来,随时欢迎。”有些老板不仅将渴望创业的职员扶上马,还帮助他快马扬鞭,送上一程。老板的心中,考虑的不是我能得到什么好处,是对方的发展和前景。

索取是一种事事为我的封闭心态。有些老板听到职员想离去的消息,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损失,于是怒火中烧,甚至对职员产生怨恨,索取之心暴露无遗。员工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考虑公司的利益,而只考虑个人的好处,这便是索取;老板在用员工的时候,不是考虑他的成就和进步,只想到用对方来为自己做事,这也是索取。

索取心态的封闭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是满足“我”的需要,对方提供的满足稍有欠缺,就开始指责和埋怨;二、“我”的需要永无止境,哪怕得到了很多,依然是不够的;三、“我”有能量,但是不愿意拿出来,即使拿出来,也必须先清楚“我将得到什么”。

人们容易在做了什么事情,做多做少上争论不休,抱怨付出和得到的不成比例,抱怨对方索取的太多。实际上,人们争论的已经不是心态,而是衡量投资回报的实际标准。交易是人类进步的一种社会形式,是资源流通的重要渠道。企业雇佣员工,企业投资了资金和资源,员工投资了智慧和时间,双方在做一笔交易,投资讲究回报,交易有交易的规则,双方按照预定的投资回报率和规则探讨协商。交易不是付出和索取,量化的东西更不能代表付出和索取,它们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心态之中。

索取的焦点是自己,是“你能给我做什么”的思考范式,对方所有的努力应该都是为了自己。付出的思考起点是“他人”,凡事为别人考虑,善于成就他人,付出不一定是要拿出什么物质上的东西。索取是把“我”放在中心,付出是把“你”放在中心。无论人们是否在做事情,无论人们在做什么事情,心态在“你”,就是付出,心态在“我”,就是索取。

《老子》有两句话点出了付出的精髓,其中一句是:“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久,乃是因为它们的一切都不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人的生命不能天长地久,但是人的精神和思想可以千古流传。将付出当作为人之道,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优秀的领导者甘愿付出,因而追随者众。

有人把“付出”时常挂在嘴边,自我表扬是乐于付出的人。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自认为是付出,却有可能是在索取。要想明白个中缘由,得先看看看付出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表现:人们付出的深层原因是隐含得很深的自私;人们付出的时候获得了心中的喜悦,这是付出的出发点;付出的焦点在对方,其表现形式是“无我”。

自私

付出是因为自私?凭什么这样说?

在这里引用《老子》说的另外一句话:“是故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退到后面,反而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性命。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吗?反而能成就自己。

用更通俗的话来解释,更容易理解老子的逻辑:不把自己的意欲摆在前头的人(“后其身”),自然能赢得大家的爱戴(“身先”);不把自己的利害作优先考虑的人(“外其身”),自然能完成他的精神使命(“身存”)。这种人,正是由于他处处为别人着想(“无私”),反而能够成就他的理想生活(“成其私”)。

无私就是付出。然而,老子每讲一个无私,都会推导出相应的自私,无私的目的就是达到这样的自私,最后归纳到所有的付出,不就是为了“成其私”?还是回到自私上来了。“成其私”是最后的结果,是“无私”的本质,自私是人的本性,也是人存在的目的。

不过,圣人的自私和常人的自私是不同的。常人的自私,自私于有形,自私于物质享受,自私得让人不胜其烦;圣人的自私,自私于无形,自私于精神追求,自私的境界让人无限景仰。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所以,一般人的自私,主要是考虑自己,追求利益最大化,不顾行为短期化,只想着自己能得到什么现实利益,也就是古人说的“小人舍义取利”;圣人的自私,是孟子讲的“圣人舍生取义”,是放眼众生,善达天下,在无私的付出中成全自私的愿望,追求的是义和道上的境界。

明代薛蕙在《老子集注》中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夫圣人之无私,初非有欲成其私之心也。然而私以之成,此自然之道耳。”圣人的无私付出,起初没有想到会成就自己的私心,然而后来自己的私心就达到了,这是自然规律。自然的规律就是这样,任何无私肯定都隐含着自私在其中,任何付出肯定都将促成人的某种目的。就拿人们乐善好施的募捐来体验,即使你投钱到募捐箱时不期望任何回报,但你仍然喜欢在募捐的刹那间心中涌起来的温暖。

把上面《老子》的两句话连起来(原本就是连起来的),就明白其真正意思了。万物和天地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同体的生命,万物的生死只是表层现象的两头,它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我”。圣人没有自私的表现,所以便完成了他那真正整体的、同体的“大私”。这与现代人常说的“大我”与“小我”的概念是一致的。

明白这个道理后,对其中的奥妙随处可见。甘地的无私是建立在他的“大私”基础上的,同时也是为了实现他的“大私”,也就是和平与平等的远大理想。就拿人们生活中的现象来讲,两性之间的流行语是“我爱你”。“我爱你”是一种付出,那么有没有自私在里面呢?如果对方爱上了另外一个人,情况会怎么样呢?恐怕“我爱你”会变成“我恨你”。可见,“我爱你”的潜台词是“我爱你,是想你只爱我一个人。”还是一个“私”字,不过,此“私”是为了双方共同拥有幸福的感受和生活,比单独的一己之私高了一个层次,是爱情上的“大私”。只有双方都成为对方惟一的至爱,爱情才能长久。

人活着肯定有自己的目标和想法,获取目标、实现想法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依靠自私的方法得到,不择手段,惟我为先;一种是凭借无私的付出得到,成全他人,利人利己。尽管最终的结果都是“成其私”,可过程不一样,带给别人的感觉也不一样,达到的境界自然也不一样。

喜悦

既然付出是因为自私,那么,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们付出究竟是为了何种目的呢?或者说人们究竟能够从中获得什么呢?

付出的形式有很多种,付出的对象各不相同。对子女的爱是父母亲式独特的付出,对下属的关心是领导者培养人才的付出,资助失学儿童是人们慈善之心的付出,身先士卒是领军人树立典范的付出。尽管付出的内容和形式千差万别,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付出的人在付出的时刻是开心的,内心是充满喜悦的。

付出并不一定是针对人,也针对事情。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没有儿子,元稹给白居易写信时表示忧虑:“天遣两家无嗣子,欲将文字付谁人?”没有继承人,我们写的诗文是不是也要去黄泉了?白居易写了一首诗来回答:“满帙填箱唱和诗,少年为戏老成悲。声声丽曲敲寒玉,句句妍辞缀色丝。吟玩独当明月夜,伤嗟同是白头时。由来才命相磨折,天遣无儿欲怨谁。”两人将青春和毕生的精力付出给了诗文,尽管“由来才命相磨折”,但是,努力和付出的过程是很喜悦的,体验到的是“声声丽曲敲寒玉,句句妍辞缀色丝”的精神愉悦,所以,没有儿子也不能怨恨谁了。历史证明元稹的担心是多余的,尽管没有传宗接代的儿子,但他们创造的文化遗产却流芳千古,成了世界的文化珍品。

因为自愿和主动,付出的人内心洋溢着喜悦;把焦点放在对方的身上,想让对方好上加好,每当看到对方些许的进步,付出的人喜不自禁。心理学家弗兰克说:“人们所要求的最终并不是幸福生活本身,而是某种构成幸福生活的因素。”付出所产生的作用是成全别人,喜悦自己,付出赋予人一种幸福和快乐的根据。

付出赋予的这种快乐根据让很多人用一生去经历和体验,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就是一个代表人物。他一生有许多发明,使他赢得了超乎常人的名望,但他却并不利用这些发明获取什么利益,也并未屈尊留下任何有关这些发明的著述。相反,他鄙薄任何仅仅出于实用和赢利目的的技艺,他全部情感与理想寄托于与尘世无涉的思索之中。同样,西方历史上的哥白尼、布鲁诺以及伽利略等人,为了探索无穷无尽的未知世界,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甚至甘愿踏进地狱之门。他们为真理而付出,得益的是整个人类。

有这样一句话流传于市场中的谚语:“你赚来的钱不是你的,只有你花出去的钱才是你的。”想一想很精辟。人们在获取的过程中有乐趣,然而,获取了又怎么样呢?只有将获取的东西返还到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更大的乐趣是产生在付出的瞬间,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人与人之间的付出符合这样的逻辑:我想你快乐,你快乐,我才快乐。用一句话来概括:付出是快乐着他人的快乐,最终快乐着自己的快乐。

无我

付出是不计较自己的得失的,付出也不会要求物质上的回报。《菜根谭》说:真正的施恩者,心中既没有自己施恩于人的念头,也没有别人受恩于我的念头,只要出于真心,一斗粟可抵得上万钟粮食;那些接济别人财物的人,时时都在计算自己的付出,要求别人给予相应的回报,这样的人,即使为他人贡献出黄金百镒,也没有一文钱的功德。

付出是“无我”的,一旦“有我”,那就不是付出,而是索取。“我对他那么好,他却不对我好”的抱怨,表面看有道理,因为他的确付出了——对别人很好;细想又不是,因为他付出的目的是索取——对方也要对我好。那么,如果对方不对他好,是不是就意味着他要停止付出了呢?极有可能。付出不能将付出本身作为条件,不能以此去兑换他人的情感和财物。否则,付出是假,索取是真。付出的直接收获是精神上的愉悦。

“无我”并不是否定“我”的存在,相反,它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我是重要的,因为我重要,所以有能力付出;二、我是足够的。与此相反,索取心态盘旋的是“我是不足够的”。有了这两个前提,才出现了“无我”的表现:你是最重要的。

付出的程度决定于“大我”的宽度,“大我”有多大,付出覆盖的面积就会相应的有多大;付出的效率取决于舍弃“小我”的速度,“小我”消失得有多快,付出的行动和产生的效率就相应的有多快。付出是人类带给别人和自己的最大的礼物,领导者在付出中体会到的,不仅仅是团队的生机与活力,还有一份做人的快感和满足。

同类推荐
  • 领导三忌

    领导三忌

    在竞争激烈、变化万千的当今社会,领导随时随地都会面临各种问题。能否有效地驾驭复杂的局面,取决于领导的自身素质。领导不能犯错误,在实际工作中,错误的代价是高昂的,一次错误就葬送你长期努力的成果,甚至使你的大好前程毁于一旦。
  •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

    近年来,“银行中间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激烈竞争的创新领域。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推动,我国各商业银行现在越来越注重中间业务的创新,逐步认识到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支柱业务之一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倡导新的服务理念。
  • 鬼谷子与中国式管理

    鬼谷子与中国式管理

    本书采用原典和译文的形式,通过大量的政治权谋、军事斗争、管理实战的案例和分析,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鬼谷子的智慧谋略。
  • 史记中的管理大道

    史记中的管理大道

    本书内容包括:卫鞅入秦,为企业寻找合适的经理人;尽公忘私,伟大的改革者卫鞅;因势而动,苏秦的纵横谋略;杀身为谋,用敬业回报你的职业;群雄逐鹿,不以成败论英雄等。
  • 整合:让一切为我所用

    整合:让一切为我所用

    资源的整合到底有多重要?古人带兵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这就是资源有效整合的一个典范。我们熟知的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事,大多数都可从中分析出之所以如此结局最深刻的原因。现在的商场就如战场。我们周围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事情:有些老板很忙,忙到坐下来抽根烟喝口水的时间都快没了,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总是很敬佩,亲力亲为嘛,可是公司的效益却没有上去,反而有所下降;有些老板却很闲,经?常约朋友去打打高尔夫啊、骑骑马啊什么的,公司的效益却很让人眼红。为什么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其是否重视并进行了有效的资源整合。
热门推荐
  • 太灵经

    太灵经

    一颗横亘天穹的大树,通天之路,上达离恨天,而在这棵树的尾端却缠绕着一只大蛇,盘古玄蛇,蛇腹有着千年玄兽——九色鹿。而他!却与九色鹿有着殊途同归的联系。神秘的背后又有什么?一翅伸开一百八十万里、双翅齐展三百六十五万里,可鱼可鸟的九天鲲鹏。混血后裔银凰、雪凰,涅槃重生的不死神凰。上达九天、下达青冥的三足金乌,携带着毁灭万物之神威的十二祖巫……这里无奇不有,这是一个广博的神秘世界。李灵飞,他站在黑色鬓毛的巨龙头顶之上,遨游天际,无以言表的仙术可以毁天灭地,可以震动远古,弹指间天翻地覆,这里是——大荒!
  • 叛逆无罪Ⅱ:高校痞子生

    叛逆无罪Ⅱ:高校痞子生

    由各所高中一百名问题学生组成的补习班,一个以各种综合分倒数第一名进入补习(75)班的唯一女生苏九夜,遭遇一群让人欲罢不能的美少年。过招腹黑学长?误惹霸道校草?还有个神秘的邪魅小班长?由一双42码鞋38码脸引发的…疯狂校园!
  • 圣羽学院冰山王子的暖心公主

    圣羽学院冰山王子的暖心公主

    三位赛西施的贵族公主两位帅的掉渣的贵族王子以及一位不知名的“怪哥哥”。她们将会发生什么?大家拭目以待啦
  • 无敌小中医

    无敌小中医

    陈凌一个中医学院学生,偶然的一次运气爆发让他得到一本宫廷医典。
  • 炼体成神

    炼体成神

    十三岁离家,十八岁进入黄金斗王,二十一岁进入先天境界,二十八岁进入九重天,随后半年之后,进入到神级境界!秋玄的名字,在之上流传着,天下间……
  • 人生真谛的不倦探索者:列夫·托尔斯泰传

    人生真谛的不倦探索者:列夫·托尔斯泰传

    本书共分十章,以及引子和附录。内容包括:早年的憧憬、探索人生、寻觅与追求、创作高潮、艺术之神、走向人民、世纪之交、最后的岁月等。
  • 补气血的保健智慧

    补气血的保健智慧

    “气”、“血”、“精”是我们健康的根本,它们充盈,则人健康、长寿;它们亏虚,则人会经常出现所谓亚健康的症状,甚至疾病缠身,过早衰老。书中描述了气、血、精三种能量在人体中的作用和意义、三者的关系、这三种能量亏虚时人体的生理表现,以及弥补这三种能量的方法,希望能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健康的大门。
  • 极限武路

    极限武路

    看一名天生奇脉少年,一杆战戟,在经历八年的孤独历练后怎样追逐千年前的武道神话,怎样在武道之路上一步步走向传说中的极限之境。
  • 隔帘花影

    隔帘花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水晶玫瑰

    水晶玫瑰

    有意者加我扣扣(QQ):206298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