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3300000008

第8章 消费者行为与意愿相关研究

现代市场营销理论认为,对目标消费者行为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基础。消费者行为研究则是针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以及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其中的共性与规律,从而指导企业的营销实践活动。消费者行为意愿与消费者最终行为联系密切,行为意愿往往能很好预测消费者的后续行为。

2.2.1消费者行为研究

2.2.1.1消费者行为的概念

希夫曼和坎努克(1991)对消费者行为定义为:消费者为了满足需求,所表现出对产品、服务或构想的寻求、购买使用、评价和处置等行为。即此种研究取向界定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为满足需求,对于产品或服务所表现出来的消费活动,与过程中所发生的决策行为。布莱克威尔、米尼亚尔(Miniard)和恩格尔(2001)指出消费者决策过程依序为确认需求、搜集资讯、评估方案、购买行为及购后结果。

在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中,消费行为是消费者在从事消费项目上所表现的内在和外在行动,这些行动常受到个体因素,如动机、知觉、需求、欲望、态度、性格和过去经验,以及人际互动、群体关系、组织、社会、文化与物理环境的影响。科特勒(Kotler,1998)指出,消费者行为是一种了解消费者黑箱过程之研究,消费者可由外在的刺激来源,含营销活动与环境作用层面之两项因素所形成刺激,并经由黑箱之消费者特征与消费者决策程序处理后,产生购买决策。因此,想要了解消费者的“黑箱操作”,可从消费者的背景特性与决策过程中去探讨,而消费者特性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2.2.1.2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模式

消费者行为模式是研究和分析消费者行为的系统及基本架构。一些西方学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某些共性或规律性,并以模式的方式加以总结描述。比较著名的消费者行为模式有:尼柯西亚模式(Nicosia Model)、恩格尔-科拉特-布莱克模式(Engel,Kollat and Blackwell Model,简称E。K。B模式)、霍华德-谢恩模式(Howard Sheth Model)和科特勒模式(Kotler Model)。

尼柯西亚模式(Nicosia Model)是1966年尼柯西亚在《消费者决策程序》一书中提出的决策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将消费者购买过程划分成决策程序的流程图,以此对消费者决策过程进行模拟。尼柯西亚模式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信息流程,该领域表示企业通过广告宣传等手段把有关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形成消费者态度;二是信息收集与方案评估,消费者对商品进行调查和评价,并且形成购买动机的输出;三是购买行动,消费者在购买动机的驱使下做出购买决策并采取具体的购买行动;四是信息反馈,消费者购买行动的结果被大脑记忆、储存起来,供消费者以后的购买参考或反馈给企业。

恩格尔-科拉特-布莱克模式(Engel,Kollat and Blackwell Model,简称E。K。B模式)是由恩格尔(Engel)、科拉特(Kollat)和布莱克威尔(Blackwell)三个人于1968年提出,并于1984年修正而成的理论框架。为目前消费者行为中,较为完整而清晰的一个理论。恩格尔等人认为消费者行为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消费者的行动;二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购买决策过程是指消费者在使用和处置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之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属于消费态度的形成过程;而消费者行动则更多的是购买决策的实施过程。E。K。B模式包括5个部分:①信息输入;②信息处理;③决策过程;④决策过程变量;⑤外部影响。

霍华德-谢恩模式(Howard,Sheth Model)是1969年提出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模式。霍华德和谢恩认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程序的主要因素有:输入变量、知觉过程、学习过程、输出变量、外因性变量等。模式中的输入变量(刺激因素),包括刺激、象征性刺激和社会刺激。刺激是指物品、商标本身产生的刺激;象征性刺激是指由推销员、广告媒介、商标目录等传播的语言、文字、图片等产生的刺激;社会刺激是指消费者在同他人的交往中生的刺激,这种刺激一般与提供有关的购买信息相连。消费者对这些刺激因素有选择地加以接受和反应。

科特勒模式(Kotler Model)是科特勒2001年提出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模式。科特勒认为研究消费者行为要从了解消费者黑箱开始。消费者接收营销刺激和环境刺激后,经过消费者黑箱,做出某种购买决策。营销刺激是指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等营销策略对消费者的刺激;环境刺激是指经济、技术、政治和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刺激;消费者特征包括消费者文化、社会、个人和心理特征;购买者决策过程包括问题认识、信息收集、方案评估、方案决策和购后行为5个步骤。

2.2.2消费者行为意愿研究

消费行为学家菲什拜因等(Fishbein et al。,1992)指出:对消费者在未来是否会采取某种具体行为的最直接的预测方法就是了解他们采取该种行为的意愿。菲什拜因和曼夫雷多(Manfredo)(1992)研究得出结论:“大量的研究证明,如果正确地测量,那么相应的行为意愿可以非常精确地预测大部分的社会行为。”

2.2.2.1消费者行为意愿的概念

阿伊曾(Ajzen,1991)认为行为意愿(intention)比信念(beliefs)、态度(attitude)及感觉(affection)等因素更接近行为,因而要预测一个人是否会从事某种行为,就必须了解其对该行为的意愿(Behavioral Intentions,BI)。消费者行为意愿是连接消费者自身与未来行为的一种陈述[彼得(Peter)和奥尔森(Olson),1996]。

行为意愿是消费者产品消费后,对于产品或企业所可能采取特定活动或行为倾向(恩格尔等,1994),即行为意愿指个人从事某些行为的主观几率或可能性。行为意愿的概念来自于态度理论(Attitude Theory),态度主要由认知(Cognitive)、情感(Affective)以及意动(Conative)三种要素所组成。所谓认知要素即个体对态度标志参数(Attitude object)的知识与信念(Brief),而情感要素即表现出个体对态度标的物的感觉,意动要素则是指个体对态度标的物的行动或是行为意愿(恩格尔、布莱克威尔和米尼亚尔,1994)。在恩格尔等(1994)针对信念、感觉、态度、行为意愿与行为间的关系研究时,认为顾客对某以标的物的整体评估是由其对该标的物的信念与感觉所决定,顾客对某一标的物的态度会进而决定顾客的行为意愿。林和陆(Lin&Lu,2000)界定行为意愿为使用者重复再次使用的意愿。巴塔查尔吉(Bhattacherjee,2001)指出当顾客认为从事某种行为能得到好处或实用性的帮助,则会持续该行为,而不受事件改变的影响。

阿伊曾和菲什拜因(1980)认为行为意愿是指顾客对某项服务积极倾向的程度。行为意愿表现为个人“从事某特定行为的自发性计划的强度”,在没有其他特定环境因素影响个人的行为计划时,个人从事该特定行为的意向越强,则就越可能去从事该行为。科特勒(2003)认为人们都是通过行动与学习,建立信念与态度,进而影响其实际行为。

以往学者对行为意愿的界定,往往都强调消费者个体从事某项行为的概率和可能性,并且认为消费者在接触外部刺激情况下,个体的心理、态度改变,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意愿。根据各自研究的内容不同,学者们所强调的行为意愿差别是,是否消费者之前有该企业产品的消费行为。阿伊曾和菲什拜因(1980)、哈里森等(Harrison et al。,1997)、科特勒(2003)给出的概念中,没有强调之前消费行为方式,但不否认消费者对该企业和产品事先有了解和印象。本研究在研究行为意愿时采纳了后者的意见,界定为:消费者在接触企业相关信息后,而从事某项与企业或产品相关的行为的可能性。

2.2.2.2消费者行为意愿的类型

董大海和金玉芳(2003)认为消费者的行为意愿主要包括三种类型:重购意愿、口碑和溢价购买。在实际操作中,西方学者对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具体构成并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国内学者董大海和金玉芳在2003年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出以往学者研究中典型行为意愿的类型,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充实。

虽然关于消费者行为与行为意愿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被广泛认可的成果,但是针对口碑特别是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还没有达成共识。针对不同文化环境下,不同类别的口碑对消费行为意愿影响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2.2.3消费者行为与意愿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为满足需求,对于产品或服务所表现出来的消费活动,以及消费过程中所发生的决策行为。在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中,消费行为是消费者在从事消费项目上所表现的内在和外在行动,这些行动常受到个体因素,如动机、知觉、需求、欲望、态度、性格和过去经验,以及人际互动、群体关系、组织、社会、文化与物理环境的影响。一些西方学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某些共性或规律性,并以模式的方式加以总结描述。比较著名的消费者行为模式有:尼柯西亚模式、恩格尔-科拉特-布莱克模式、霍华德-谢恩模式和科特勒模式。消费者行为模式是研究和分析消费者行为的系统及基本架构。

对消费者在未来是否会采取某种具体行为的最直接的预测方法就是了解他们采取该种行为的意愿。以往学者对行为意愿的界定,往往都强调消费者个体从事某项行为的概率和可能性,并且认为消费者在接触外部刺激情况下,个体的心理、态度改变,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意愿。行为意愿比信念、态度及感觉等因素更接近行为,如果正确地测量,那么相应的行为意愿可以非常精确地预测大部分的行为。在实际操作中,学者们对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具体构成并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根据所研究内容的不同,往往存在多种维度。

口碑是消费者获取外界信息的一种途径,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态度、意愿与行为。虽然关于消费者行为与行为意愿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被广泛认可的成果,但是针对口碑特别是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还没有达成共识。国内外专门针对负面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行为意愿影响的研究很少。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旁观集

    旁观集

    “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 星际浮城

    星际浮城

    未来的世界,是怎么样的?黑色的海洋在肆虐,漫天的黄沙在飞卷。宇宙之中,十二座城市,它们正围绕着彼此悬浮,旋转。城市周围,一个个身着【防护服】的猛士,他们正穿越星空,去向另一片未知。这里,是未来的世界,是一个现实的,真实的,钢铁世界。这里,是星际浮城。
  • 天死诀

    天死诀

    万物分两道,天道与死道;死道欲通天,天道求不死。天道幻生,死道幻灭;二道合一,谓之诀。
  • 天涯之共此时

    天涯之共此时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江湖小人物人生经历的成长过程,里面包含爱情反串、友谊背叛、伤感情仇的综合型新生派武侠,本书中的故事是根据作者现实生活中的亲生经历,衍生上去的剧情,讲述男主人公在流浪江湖中,遇到五段不完整的恋情,最终却是以悲剧收尾。书中也涉及明朝中后期的许多帮派组织斗争,例如白莲教崛起,天阴教衰落,仙居派的灭亡,魁星派的兴起,丐帮的瓦解。
  • 妖怪们的盛宴

    妖怪们的盛宴

    这是一个妖鬼横行的世界,这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在这里,他们正在上演传奇的诗篇——妖、魔、鬼、怪、都跳起来吧——
  • 陌上云开

    陌上云开

    "你说过,你不会再离开我了,可是为什么你又食言,我再也不要相信你了,再也...再也不要...不要相信你"这是一段青春,一场遗失的心跳,……
  • 不朽圣剑兰古利萨

    不朽圣剑兰古利萨

    神魔年代,众神为了对抗『混沌之神卡奥斯』创造出了三柄圣剑,由人类的三位英雄所持。众神与英雄们为了对抗混沌之神,相继陨落。剩余的诸神,在神王奥丁与人族共同的努力之下,终于封印了『混沌之神卡奥斯』。并用剩余的力量,创造出了拥有光明之力的主神,女神露希莉斯。百年前、光之女神再次召集三位英雄的后人一同对抗混沌之主卡奥斯,然而狄高斯为了统一大陆,将其中的一柄圣剑,献给了魔界王子博赞鲁。虽然经过一番苦战,最终再次封印了虚弱的卡奥斯。经此一役,三位英雄被誉为光之末裔,正是卡尔萨斯、巴尔迪亚、瑟纳斯三大家族,然而其中一并圣剑被魔界王子炼化成魔剑。如今、雷卡尔特的英雄,佣兵王欲统一大陆,并解封了邪恶的魔剑
  • 转身是雨季

    转身是雨季

    她以为,转身还会遇见他,她以为,他们还有机会,没想到,转身竟是一场雨季。
  • 盗天诀

    盗天诀

    顺则生,逆则死,为天道!只手遮天,天地间尽在我手,当为盗天!武者时代,人人习武,一名少年生长在这样的时代里,却因为废物资质而无法修炼,沦落为他人的笑柄。一次意外唤醒了家传祖物中的神秘生物,从此踏上一条登天之路!
  • 星子之殇

    星子之殇

    一个好学生平静地消失,章颖儿展开调查,却发现背后难以置信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