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2000000009

第9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展望(2)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巡视南方时的谈话中说:“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都超过他们,这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8日。他还强调:“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同上,第373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再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以不断培养和强化中国新一代人的集休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吸收和借鉴其它民族和国家的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整合出反映历史进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文化,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这就是当今中国正在形成的一种思想文化战略。

1994年初,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这一思想文化战略,进行了完整而具体的阐述:“要用科学的态度对侍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的文化。我们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我们讲继承,讲借鉴,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个思想文化战略,不仅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向21世纪所进行战略思考的成果,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志士仁人经历整整一个世纪前赴后继艰苦求索的结晶。

100年前,也就是19世纪的最后10年,中国近代史上不少有民族气节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们就力图设计中国的思想文化战略。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先后于1887年和1891年问世,这两部书成为变法维新的理论参照。1898年6月光绪皇帝下诏变法:“……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实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表明了中西结合的态度。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明确提出:“合经子之奥言,操儒佛之微旨,参中西之新理。”可见他意欲通达古今,兼纳中西,再造中国文化之良苦用心。1889年7月,梁启超按光绪旨意,参照日本和西方学制,起草了《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其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同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主张:“新旧兼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虽然这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新旧并存,中西杂糅”的思想文化战略,在百日维新失败之后未能付诸实现,但是,它毕竟引起了国人的思考,并引出了此后一系列有关中西文化比较的论战。

在中西文化比较论战中,有两种截然不同、根本对立的态度和主张:一种是主张尊孔读经,食古不化的国粹主义;另一种是主张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对这两种错误的态度,主张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去糟取精,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遗憾的是,这一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并未得到认真和全面的贯彻。从“五四”运动到“批林批孔”的50年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核心——儒学,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的命运每况愈下。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几度得逞。直到80年代中期,中国知识界曾一度掀起了“中西文化比较热”,当《河殇》鼓吹用“蓝色文明”取代“黄色文明”受到批判时,才给那阵“全盘西化”风暂时画上了句号。

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已经证明:固守旧有传统,不吸收和借鉴外来的先进文化与文明成果,即使是最优秀文化也难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同样,任何外来文化,如果不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即使是最先进的文化思想,也难免不走向僵化与教条,而被国人所疏远。

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还证明:提出和制定一个正确文化发展战略固然很难,坚持和实现这一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更难。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国21世纪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它和实现它,不仅是21世纪的召唤,而且是20世纪的重托。

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任重道远

中国21世纪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寄希望于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回顾本世纪的发展,正是跨世纪的一代人对本世纪的学术、思想以至政治、社会发展起了极大的影响。影响着本世纪发展的几大思潮,包括新儒家思潮、全盘西化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潮,都形成于本世纪初期,而这几大思潮的第一批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正是一批生于上世纪末、跨世纪的人物。

现在我们寄希望的跨世纪的一代人,即现在的青年一代和现在的儿童一代,与上世纪末跨世纪的的一代有着不同的情况。上世纪末跨世纪的一代,出生于旧的专制社会的末期,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接受传统教育成长的。在传统文化的知识修养方面,他们都有深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有感于社会进步之需要,进而学习西方近代思想,寻求救国之道,提出自己的学说、主张。尽管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有着很大不同,但他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了解方面都有深厚基础这点确是共同的。正因此,尽管今天看来他们的主张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片面之处,却又都有某些值得今天吸收、借鉴的地方。而今天的跨世纪一代则不同,他们成长于传统文化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又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既没有受到传统文化的良好教育,又深受到社会西化风的熏染。他们的长处是对现代科技知识和世界的了解更多,突出的弱点则是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种状况与我们的期望之间,显然有很大的差距。

缩小以至消除这差距的方法,就是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普及工作,在小学、中学、大学中增设关于优秀传统的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思想、典籍和各方面的知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素质,以期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一批能够贯通古今、融汇中西,担当起文化创造重任的英才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更是任重而道远。

令人喜悦和振奋的是,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讨论和宣传,学术界和教育界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方面已经初步形成共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也曾多次强调重视和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1994年6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在总结讲话中着重强调说:“要重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道德传统是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今天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我们现在提倡的热爱祖国、集体主义、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谨严礼貌、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己宽人、先人后己、勤学不倦等等,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社会主义的道德,只能建立在对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之上。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这种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不仅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和容易接受,并会成为反对和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受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的强大力量。我已经请国家教委组织专家编写有关读物,从娃娃开始教,一直到小学、中学、大学,用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熏陶青少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振兴中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担。”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1994年6月17日)光明日报1994年6月22日第4版。

李岚清同志的讲话代表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精神,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任务和内容、原则和方法做了全面的、深刻的阐述。特别是在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明确要求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预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与关怀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必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蓬勃开展起来,深入地发展下去。为中国21世纪文化发展战略的实现,为21世纪成为东方文明的世纪,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类推荐
  •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为视角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为视角

    本书在全面、系统阐述文化创意旅游基本理论基础上,首次以重庆为视角,对重庆创意旅游综合体、旅游主题街区、动漫旅游及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内容翔实、案例丰富,创新性较强,是一部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的著作。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老北京民间传说

    老北京民间传说

    “西四附近真有游荡的忠魂吗?夜半故宫真的是鬼乐园吗?正阳门究竟怎么个“正阳”法?连慈禧都害怕的人会是谁?为啥故宫有些宫门没门槛?为何老宅院现多为“凶宅”?本书将为您揭秘这些疑团,为您带来精彩而有趣的民间传说。
  • 国人性格文化常识

    国人性格文化常识

    中国人性格有什么特点?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性格有什么差异?本书精选鲁迅、周作人、张爱玲、明恩博、内山完造等名家的论述,对国人性格文化做了全方位的透视和介绍。
  •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中华民族史的研究走了85年历程,总体上看成了一个马鞍型,即从常乃惪的《中华民族小史》开先河,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一个高峰,至50到70年代跌入低谷,再到80年代以后又形成一个高峰。真可谓蜿蜒曲折,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实属不易。
热门推荐
  • 微表情洞察人心

    微表情洞察人心

    本书是一本心理励志类图书,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交际中,教你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快速地学会如何读心,如何识人,如何用眼睛洞察一切可以 观察的事物,读懂他人内心深处的微妙心思,并对之作出精准的判断和剖析,从而更好地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
  • 都市神皇

    都市神皇

    这是一个唯美的故事,与历史为伍,在思维的抉择面前,游刃有余;在苍茫中,谱写神话。在其中,蚩尤的后人与轩辕的后人,拥有着神的血脉。他们是敌亦是友,宿命之战,即将开启。
  • 娶妻重生

    娶妻重生

    霍容玥是霍家最小的姑娘,世人眼中宋霍两家娇宠着长大的姑娘。人人都说将门出身的平宁侯长孙昭冷情冷性、杀人如麻。可如今,霍容玥却成了他的填房妻子。平宁侯府的水深火热远超表象,吃斋念佛却心狠手辣的婆母,独得众宠却未请封世子的嫡长子。霍容玥只想要个孩子。长孙昭只想与她白头偕老,子孙满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巫行四海

    巫行四海

    一个平凡的设计师,在一次稀里糊涂的应聘过后走上了一条修炼巫术的道路。两位巫门最后的传人,为重聚镇国九鼎,一次次出生入死。
  • 失忆萝莉,总裁你好坏

    失忆萝莉,总裁你好坏

    他宠她入骨,甚至可以放弃一切!某女对着一旁认真批改文件的某男道:“我好无聊,你有木有什么书可以看?”某男抬眸,看着某女,随手拿了一本书给某女,某女一脸兴奋,看着标题不由得惊呆了,他的自传!!谁知某男一脸淡定道:“身为我未来的妻子,你应该要更了解我一点!”对于某男这无耻的语言,某女只有——上前扑倒,然后暴打一顿……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TFBOYS之春风不及你倾城

    TFBOYS之春风不及你倾城

    春风不及你倾城,微微一笑胜过繁花似锦。公主与王子的爱恋。
  • 王源你入我心

    王源你入我心

    这是我很久很久以前写的文了超级玛丽苏剧情也不是很好但是一直舍不得删各位大神勿喷
  • 幽默一笑天天乐

    幽默一笑天天乐

    老师:“各位同学,觉得自己很蠢的请站起来。”同学们互相看了看,都不敢站起来,只有一个勇敢的站了起来,老师:“这位同学,你觉得自己很蠢吗?”学生:“不是的,老师,我只是不想让你一个人站着!”
  • 纨绔邪妃

    纨绔邪妃

    一朝穿越,凤眸微睁,她是北慕家废物二小姐。一脚滑落,她从房顶上摔倒在他的面前。一手伸出,他紧捏她的下颌淡然讽刺着。“北慕离落,别以为你是本王的王妃,做的一些事,本王就不敢杀你。”“帅哥,你是谁啊?”“北慕离落,在本王面前,别玩小心思,本王…对你没兴趣。”“'哈哈哈我懂,对女人没兴趣那不就是搞基咯。”北慕离落一脸自知明白的表情,而一旁的某爷恨不得一巴掌拍死北慕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