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9700000038

第38章 在最黑暗的夜里看见彩虹

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反过来理解就是,我们都是哈姆雷特;我们都在哈姆雷特的身上看见了自我的身影,都要思考哈姆雷特的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生,还是死?这的确是个问题。“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加缪(Albert Camus)说,“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这里的“哲学”两个字,如果常人觉得过于高深,不妨切换成“人生”来理解。

翻开报刊,浏览网页,每天,都可以看见形形色色的自杀事件。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就业压力的增加,自杀更是严峻的心理问题和文化问题,对社会和谐的建构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应该认真评估,谨慎应对。

关于自杀问题的研究,有两本著作格外引人注目。一是涂尔干(Emile Durkheim)的《自杀论》,二是吴飞的《自杀与美好生活》。两者研究的路径判然有别。前者采取社会学的视角,后者遵循思想史的途径。

为了防止和消除自杀,涂尔干建议,“一、对自杀者进行惩罚,不给他的尸体落葬,剥夺其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家庭的权利,没收其财产,以警告其效尤者;二、对悲观主义者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其精神状态恢复;三、改进教育,培养人们的坚强性格,增强信念;四、重新发挥家庭在防止自杀中的作用;五、最主要的是恢复行会、建立不同职业的职业组织,使个人命运与集体组织联系起来”。涂尔干此书出版于1897年。他的建议对于自杀的干预是否有效,连他自己都怀疑。不容置疑的是,在过去这一百多年间,自杀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为了给现代社会中愈来愈重的自杀病提供一副令人深思的药方”,吴飞的想法是以史为鉴。因此,苏格拉底、卢克莱修、加图、塞涅卡、奥古斯丁、托马斯、但丁、莎士比亚等人对自杀问题的看法或做法逐一进入他的视野,力图在对德性、神性、罪性、虚无的反思中寻求突破,寻找“美好生活”的可能。“通过总结斯多亚和基督教的自杀学”,通过“昭示”现代自杀中的“虚无主义”,吴飞“暗暗指向了救治虚无主义的一种可能”,就是“实现对爱的绝对肯定”。正如拉丁谚语,ominia vincit amor(爱战胜一切),包括战胜自杀的企图。

最近,李炜出版的新书《碎心曲: 音乐,哲学,文学,自杀》对自杀问题的思考突破了先前的框架。李炜生于台湾,长于美国,毕业于芝加哥大学。他对西学造诣之深广,赢得杜维明、夏志清、余光中等先生的奖掖提携,令人“想到钱锺书”。自然,李炜是谙熟涂尔干的。他说,自杀的问题如此复杂,“我才小心翼翼地避开了从涂尔干首创的社会学路径来研究自杀”。李炜虽然不熟识吴飞,但他对吴飞笔下自杀思想史中的名人却是相当了然;这些人的言行都没有逃过他那双博学的眼睛。

翻开《碎心曲》,读者或许首先惊叹的正是作者的博学。夏志清在为李炜第一本大陆出版的著作《书中书》的推荐序中说,“我来美已近五十九年,还没有见到过比李炜对西洋文化大传统领悟更多,甚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下来直至二十世纪英美法意等国,以及东欧北欧诸思想、文艺界名家之代表作读得更多的中国青年”。诚哉斯言。正如其副标题所示,《碎心曲》横跨音乐、哲学和文学三个领域。毕达哥拉斯、波爱修斯、舒巴特、舒伯特、舒曼、韩德尔、勃拉姆斯、贝多芬、勋伯格、瓦格纳、施特劳斯……这些音乐人鱼贯而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塞涅卡、尼采、扬布里科、加缪……这些哲人次第登场;荷马、阿里斯托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里尔克、马雅可夫斯基、济慈、策兰、洛尔伽……这些文学家在书中更是灿若群星。

不过,《碎心曲》并不是想借自杀这个轰动题材来炫耀作者的博学,并不是想写成音乐、哲学和文学领域的名人录,或名人自杀簿。李炜在自序中袒露了心声。他们不过是精心选择的素材而已,“从古希腊到现代,从文学到音乐,本书囊括了西方艺术和思想的方方面面”,是为了“苦心酿造”出一杯“烈酒”。

李炜的“苦心”见于本书的结构。他采取音乐中复调和弦的形式,将文学、音乐和哲学当成环环相扣的主线,像织成的“锦绣”,融为一体。而贯穿这件作品的主题就是“自杀”。可以说,本书是一部“自杀四重奏”。结构方面的“匠心”在细节方面就可管窥。开篇是里希坦伯格的“自杀序曲”。中间是反复和照应,每节的标题选取节中最为关键的两字,辅之以反复出现的曲调,串成一线,曲折玲珑,妙手天成,如“归零(C调)”一节的结尾谈到济慈的《夜莺颂》实质上一曲情歌:“唱出了我们对‘静谧的死亡’芳心暗许”,转页之后就以“芳心暗许”过渡到下一节“舞伴(D调)”。旁白数字顺序显示为“归零”。“终曲”节录的塞尔努达的文字,则是“余音绕梁”,灵魂飞升之后留下“空壳”……

《碎心曲》的语言也是精心酿造。谈论自杀这样沉重的话题,需要幽默和反讽,才能举重若轻。在谈到生命的他途——“苟延残喘、贫病交加、英名湮没、寄人篱下”——之时,李炜追问:“怎样怯懦的灵魂才愿意屈就这样的结局?为何要接受这样的结局?难道只是为了多呼吸几立方米空气?多看几千次日落?”他写诗人叶赛宁和马雅可夫斯基的恩怨情仇,突发奇想,“纵然有个池塘大如莫斯科或彼得堡,也难以容纳下这两条游荡在俄罗斯文学中的大鱼”。最为典型的幽默与反讽是他笔下的埃拉加巴卢斯。这个罗马皇帝“算过卦,命中有血光之灾。为了逃避死于非命,他在身边备好了触手可及的工具,随时自我了断。他显然青睐他为政敌准备的死法: 黄金剑、紫红色的丝绸套索、藏在珠宝罐子里的毒药,他甚至用名贵的石材建了高塔,只要有兴趣,他随时可以从顶上跳进另一个世界”。就在这生命和地位的高台,这个罗马皇帝的命运却有了巨大的反转,“所有这些准备都竹篮打水,因为……他死于普通士兵之手,尸体拖上街,被愤怒的群众轻蔑地抛进阴沟,冲进了台伯河”。这时,李炜的反讽与幽默体现得淋漓尽致:“埃拉加巴卢斯就这样丢了命。他富甲天下,穷奢极欲,为所欲为,居然没能够自杀,运气不是坏到家了吗?”玩笑过后,他接着严肃指出,这个罗马皇帝自杀不成,是因为“勇气和决心这些质素,从来与他都无瓜葛”;他那些死亡工具,只是“舞台上的道具而已”,“装腔作势”。这种亦庄亦谐的语言风格,给人以极大的阅读享受,从而潜在地舒缓了自杀这个沉重话题带来的恐惧和压力。

题材的轰动效应,结构的独出机杼,语言的麻辣酣畅,并不是写作《碎心曲》的旨归。两岸三地的作家中,李炜这样的青年作家非常少见。他视写作为生命。每本书都写得非常辛苦。《书中书》是个例子。《碎心曲》也不例外,再次引用他在自序中的话,“我想强调的是,虽然很多人会在这本书中品尝到‘苦酒’的滋味,但这并不是一杯‘毒酒’。事实上,它是一部肯定生命价值的作品。写这本书,让我踏上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走过漆黑的子夜,最终迎来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旅程结束之时,我心中最深刻的感受,是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激——这,也许是一名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得到的最大收获”。作为一本“呕心沥血”的著作,李炜用“思想的柳叶刀”解剖了种种关于自杀的俗见。他反转了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教诲,带我们光临死亡黑沉沉的深渊,“未知死,焉知生”;听完“这首碎心曲”,他要我们记住的是尼采的格言,“Amor Fati”(热爱命运):“走出深渊之后……我们获得了新生,蜕了一层皮,变得更敏感,更尖利,更嗜好幸福,更乐于赞扬一切美丽,更耳聪目明,更眼疾手快,还加上了新的、甚至于危险的天真快乐,像个孩子一样,但比起从前微妙百倍。”

阅读李炜这本“自杀四重奏”,最令我感动的是其中法国作曲家梅西安的故事。梅西安在二战德国的战俘营中完成了《时间终结四重奏》。曲如其名,是真正的“时间终结”,是梅西安和三位难友为集中营的同伴演奏的“天鹅之歌”。虽然是战俘,营养缺乏,但他还是做了“颜色之梦”;“面对峥嵘岁月,生死未卜,梅西安没有依据‘黑色’或‘灰色’来创造音乐”,他说,“瞧!这条彩虹!”我希望读完《碎心曲》的朋友,也能够如梅西安一样,“在最黑暗的夜里看见彩虹”。

同类推荐
  • 井底飞天

    井底飞天

    当知识界相当多的人谈“独立性”,都在号称“独立思考”,以至“独立”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口头禅时,你有没有想过“独立”已经异化,恰恰已经随俗了呢……在现今,主张独立的知识分子却在精神上极度依赖于那个规模不小的主张独立的圈子。
  • 二弟的碉堡

    二弟的碉堡

    杨遥写底层写可怜写卑微,写小人物的“小”,常常避开艰辛或苦难,喜欢在他的“小制作”中变换不同的角度。他的叙述比较放松,并不制造复杂的情节,也不介入人物的纠葛,把自己当成一个故事现场外面的旁观者。无论什么题材,无论笔下人物多么普通,杨遥总是努力使他们鲜活起来。他更感兴趣的,似乎是在寻常群体中挖掘不同寻常的异类,让他们进行非同寻常的表演,并把表演的“现场”推至虚幻的情境当中,在这方面,他的想象力和才华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避邪”的邪门》《质疑十条“土”法律》《还有多少空置地在扯皮》《说“包二奶”》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哲理精粹

    哲理精粹

    在这套《中外名家精品荟萃》中,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洗礼,作者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内涵在岁月中不断沉淀,最终成为最美丽的琥珀。本书为其中之一的《哲理精粹》分册,书中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还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
  • 红心灿烂

    红心灿烂

    本书为书画诗词作品集。这是湖南省老科协为庆祝成立二十周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而编辑出版的一部书画诗词作品集。书画作品有山水、人物、花鸟、工笔、写意等形式,书体有真、草、行、隶、篆,并收录部分诗词作品。
热门推荐
  • 千秋魔帝

    千秋魔帝

    身具天脉,苍天不容!身藏魔功,正道不容!尼玛,老子穿越一下,至于这样吗!!!天脉!多好的修炼体质啊!魔功!魔功不是功啊?正道!强者就是正道!苍天!你以为我不敢逆了你吗?想让我再死一次?门都没有!我就练了这魔功,逆了你这破天!你说什么?魔帝?千秋魔帝?好吧,我就是千秋魔帝!!!
  • 炽色百合

    炽色百合

    这是三只脑残作者心血来潮的连环小说更新不定,内容不定,剧情不定,文風不定想看就看,不想看就关了吧!!有想法就在書評發表吧!!語氣別太差都會給你加精華低~~~~百合,變身
  • 同桌爽歪歪(同桌好好玩)

    同桌爽歪歪(同桌好好玩)

    《同桌好好玩》从同桌到邻桌,从校园到家庭和社会,形成环环相扣的教育链条。主要人物有“福尔摩斯”巴奇,调皮鬼周大齐,爽歪歪李晓果,见义勇为的侯洋,学习好的小美女纪阳,等等。别小瞧这些爱玩的孩子,他们的本事可不小,他们在玩侦探中竟能让一个快破裂的家庭获得重生,他们通过卖花给贫困的小伙伴温暖;他们在集体的力量中让顽劣的小混混尝尝拳头,也让他们自己从恶作剧中醒悟。
  • 商务电话沟通的100个关键细节

    商务电话沟通的100个关键细节

    别告诉我你懂得商务电话沟通技巧。100个电话商务沟通的关键细节帮你成功开启商务工作中的宝藏。还在办公室里拿着电话踌躇不安吗?还在为一份成功的订单绞尽脑汁吗?赶紧阅读本书吧,拿起电话,财源滚滚而来。
  • 安海异人录

    安海异人录

    晶人无法生育也没有性征,成为二性之外第三性。
  • —追仙—

    —追仙—

    仙者,大能、逍遥,世人皆向往之。然而,仙总是虚无缥缈。世之俗人终究只能凭想象来揣测,如何才能成仙,以及什么才是仙之所求、所想!但作为一个混迹了灵界多年的资深修仙者,可以很负责人地告诉你:求仙之路与世人追求财富,并无太大不同;修者思考如何能成仙,和穷人思考如何能发财没什么两样;而仙人的嘴脸,同那些家财万贯的富豪,亦是惊人的相似。我是一个平凡的少年,只是资质稍微好一点、人稍微帅一点而已。时间久了,会发觉比我资质好的、帅的亦有人在。我做不了英雄,未能做出让万人敬仰、世人称颂的壮举。但我有幸同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仙者共处一个时代里,见证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仙灵界历史......
  • 绝世无双之观心镜

    绝世无双之观心镜

    传说,天神苏裳寂因王母娘娘大怒而被贬落凡间,与帝王东方泯末相爱。无奈宫廷斗争惨烈无比,最终苏裳寂化作天神飞离而去,唯留下东方泯末独奏卿歌。天神苏裳寂重归天庭,王母娘娘赏赐观心镜一枚,天神苏裳寂便用它看尽凡间绝世痴情之恋。
  • 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凯瑟琳·格雷厄姆

    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凯瑟琳·格雷厄姆

    本书介绍了美国传媒界的头面人物凯瑟琳·格雷厄姆的故事。内容包括:童年生活、求学生涯、初涉新闻、婚姻大事、总裁之位、妇女解放、劳工问题、罢工事件、老年生涯等十五章。
  • 大道帝君

    大道帝君

    鼎立无数载的神山,亦是被一掌轰下凡尘!亘古不停的周天星河,亦是从此断绝!万古空前的灾难,三千世界,就是佛陀尊者,也皆不能逃。
  •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套装上下册)》从理论到实际,从生活到职场,从办公室到大小宴会,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力图为读者展示细节决定人生的详细脉络,以便让读者汲取成功经验,规避风险。使自己的人生和事业都达到辉煌的顶峰。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非常重视细节的作用,他们会自我要求从点滴做起,看重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为自己做大事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人脉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