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70000000009

第9章 “民间想象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1)

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与中国传统的民间想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我理解中国文学主要有两种想象传统:一是以《西游记》《聊斋志异》等作品为代表的一种想象传统。这一想象传统与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其核心特征是虚拟性、幻想性;一是以《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作品为代表的注重现实演绎的“史传”想象传统。这一传统也体现着神话、民间传说故事的某些因素,但没有前者体现的那样充分,因此,我把前者看作是“民间想象”传统的主要体现者,对于民间原型想象模式及其特点的理解也主要以第一种想象传统为核心展开讨论。那么,民间想象原型有着怎样的特点?对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民间想象原型”的特点

讨论民间想象原型的特点,不能不讨论民间传说、故事与神话之间的关系。虽然“神话之后出现的民间传说、故事与“原始神话”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从“想象原型的角度看,也有极其深刻的内在联系。在第一部分讨论“主题原型”时,我们已说明了中国神话不够丰富的事实,因此,讨论想象原型与新时期小说的关系,也是以民间传说、故事及其相关作品为核心展开讨论,但需要重视民间传说故事与神话之间的关系,因为一个民族的想象方式和思维方式是有共同性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中国神话之所以仅存零星者,说者谓二故: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慧,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传以成大文。二者,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家所不道,故其后不特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亡。茅盾认为神话散失的原因是:“一为神话的历史化,二为当时社会上没有激动人心的大事件以诱引‘神代诗人’的产生”。鲁迅和茅盾都认为“原始神话”散失的原因与后代人的修改有关,原始的中国神话就只能以“片断”的形式存在于中国古代的典籍中。茅盾认为“研究中国神话的第一步就是‘搜剔中国神话的原形’。所谓‘原形’者,据茅盾说,就是那些反映‘中国民族原始的宇宙观、宗教思想、伦理观念、民族历史最初的遗形,对于自然界的认识等等’的神话作品。其它一切‘变质神话’(指宗教迷信所产生的‘古来关于灾异的迷信,如虹霓乃天地之淫气之类,又后世的变形记,及新生的鬼神等),‘次神话’(指反映方士思想的仙家传说)等等都不是中国神话的原形。”在这里茅盾提出了“原始神话”,“变质神话”,“次神话”几个不同的概念,我以为茅盾所说的“变质神话”“次神话”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民间故事传说。茅盾在《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中以“西王母的神话”为例,说明了神化演变为“变质神话”或“次神话”的过程,他说:“西王母的神话之演化,是经过了三个时期的。在中国的原始神话中,西王母是半人半兽的神,‘豹尾虎齿,蓬发戴胜’,‘穴处’,‘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即是一位凶神。到了战国,已经有些演化了,所以《淮南子》公然说‘弈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而假定可算是战国时人所作的《穆天子传》也就不说西王母的异相而能与穆王歌谣和答了。我们从《淮南子》的一句‘不死之药’,可以想见西王母的演化到汉初已是从凶神(司天之厉及五残)而变为‘有不死之药’的吉神及仙人了。这可说是第一期的演化。汉武求神仙,招致方士的时候,西王母的演化便进了第二期。于是从‘不死之药’上化出‘桃’来;据《汉武故事》的叙述,大概当时颇有以西王母的桃子代表了次等的不死之药的意义,所以说西王母拒绝了武帝请求不死之药,却给了他‘三千年一著子’的桃子。这可算是第二期的演化。及至魏晋间,就把西王母完全铺张成为群仙的领袖,并且是‘年可三十许’的丽人,又在三青鸟之外,生出了董双城等一班侍女来。这是西王母神话的最后演化。西王母神话的修改增饰,至此已吿完成,然而也就完全剥落了中国原始神话的气味而成为道教的传说了。大段引用茅盾的这段话,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神话在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变质神话”或“次神话”实际就是民间传说故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道教、儒教、佛教都不同程度的起到了作用,并且有产生了一些新的传说和故事。诺思罗普·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曾说:“文学中的神话和原型象征有三种组成方式。一种是未经移位的神话,通常涉及神祗或魔鬼,并呈现为两相对立的完全用隐喻表现同一性的世界……第二种组成方式便是我们一般称作传奇的倾向,即指一个与人类经验关系更接近的世界中那些隐约的神化模式。最后一种是‘现实主义’倾向(加上引号,这说明我对这个欠妥的术语并无好感),即强调一个故事的内容和表现,而不是其形式。”弗莱所说的这个已经发生移位的、于人类经验关系更接近的世界,相对于中国的文学发展过程来说,就是那些从神话演变过来的民间故事传说(中国的民间故事传说有些是不能找到演变的依据的,而是与其他文化因素有关)。即使那些没有演变依据或新产生出来的的民间传说故事也总是或多或少的有“神话”的元素。

如上用大量篇幅说明原始神话与民间传说故事的内在联系,是因为从“想象原型的角度看,民间传说故事的想象方式仍然保留了“神话想象”的某些因素。与神话相关的民间故事传说中的“想象原型”到底有哪些特点呢?概括而言主要有如下几点:1,“万物通灵论”的宇宙观,相信万物有生命和思想情感,常常把自然物神化或人格化,人兽易形、人兽通婚等等;2,在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中,人、神、鬼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转化的,人可以变为神,人可以变为鬼,鬼、神也可以有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相互转换的关系带来了想象空间的变化,日常的生活空间与日常生活之外的虚拟空间(譬如天堂、阴间),共存于一个想象的世界中。这样的特点在《封神演义》、《聊斋志异》以及“太阳山的故事”“烂柯山的故事”等文学文本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3,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中出现的艺术形象,不管是动植物还是人、神、鬼往往有着平常人不具备的超常的功能,具有浓重的传奇色彩。民间想象原型的这些特点在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中是怎样呈现出来的呢?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1980年代小说中的“想象原型”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是以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开始的,所谓“现实主义”就是强调写“真实”、说“真话”,以反拨虚假的、被政治意识形态所规范的文学话语表达方式,因此,在1980年代初期出现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作品中,以虚拟性和幻想性为基本特点的“民间想象原型”并没有呈现出其深厚的美学力量。伴随着人们对文学自身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文学呼唤着自身美学特质的呈现和表达空间的拓展,在此情景下,民间传说故事中的“想象原型”的特点开始和新时期小说发生了深刻的联系。

民间想象原型所呈现出的“万物有灵”的宇宙观以及文学形象所具有的超常功能,为新时期小说“想象世界”的方式注入了鲜活、生动的审美因素,这样说并不是否认世界性文学潮流、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荒诞、魔幻的想象方式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或许正是外来文化力量的推动,才唤醒了作家本土的文化记忆。在新时期以来小说中比较早的呈现出这种“想象能力”的是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这部作品中的小黑孩具有民间传说中人物的传奇性特征,他的身上有许多超现实的成分,他看到的阳光是蓝色的,他可以听见头发落地的声音,他能看见胡萝卜中流淌的透明的液体,能听见水汽中的声音。莫言在《红高粱家族》中写到“二奶奶”去高粱地挖苦菜时,看到一只黄鼠狼,站在坟顶上挥动前爪向二奶奶叩拜,二奶奶因此昏迷不醒,倒地乱叫,这正是民间关于“黄鼠狼大仙”传说的转述。这种类似的想象性叙述在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等许多作品中也都体现出来,这种想象方式在张炜的小说中体现的更为明显,甚至成为他小说的基本呈现方式。张炜小说《三想》中的动植物都是有灵性、会思考的。当他写到一个叫呣呣的母狼时,这样写:“美丽的小儿子咕咕死去已经半年了,呣呣直到现在想起它蓝莹莹的眼睛还要流泪。一颗母亲的心在颤抖,这颗心的悲伤与其他生命的悲伤没有什么不同。这是一颗母亲的心——世界上生活着多少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母亲。呣呣相信每个母亲都有相似的感触和经历,如果可能的话,母亲之间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张炜的另一篇小说《我的老椿树》的想象方式则直接与众多的“动(植)物报恩”故事相关,如果从“想象”的角度寻找其“原型”,这篇小说与“捡来田螺做妻子”的故事非常接近。依照刘守华教授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观点,这一民间故事在魏晋时期已成熟定型,故事有“拾螺归养”﹑“化身现形”和“窥视离去”三个情节单元构成。这一故事在唐末皇甫氏的《原化记》中的主人公由“农夫”转化为在衙门当差的人,在后半部分增加了“难题考验”的母题,生动活泼的叙说了螺女同县官斗智、最后火烧县衙大快人心的情景。《我的老椿树》写“老椿树”与寡居女子及所生孩子相爱相守、共同对抗饥饿和恶人的伤害,小说的情节单元有“护养老椿树”“老椿树有人的品格”“老椿树与人共同生活”“耗尽精力去世”。在这里情节单元虽然有所变化,但想象世界的方式是一致的,都是在“万物有灵”宇宙观基础上,通过幻想展开人与动植物之间的美好关系,把动植物人格化,在虚拟的生活空间和人的经验世界的联系中建构审美的艺术世界。

把经验世界和虚拟世界融会在一起,建构艺术的审美世界是民间想象原型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与“万物有灵”的理解世界的方式是联系在一起的,相信万物(包括人、神、鬼)都有相通的精神、情感、思想,才能在同一时空中发生关系。季红真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她是用了“经验世界”和“神话世界”两个概念,她所说的“神话”是广义的神话,包括仙话、历史传奇、民间故事传说等,这个“神话世界”与我说的“虚拟世界”的内涵没有太大的区别。她认为:“这里所谓的经验世界,指作品中人们经验的认知方式,可以领悟到的世界人生内容,也是指艺术作品中模拟客观真实的表现形式。这里所谓的神话世界,则是指人的非经验的认知方式,纯粹主体的情感意愿以特殊的心理逻辑推动的艺术思维,对客观现象世界加以重构的虚幻世界,也就是作品中那些非写实的表现形式。”民间想象原型的这一特点在198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以多种方式呈现出来,我概括为三种主要的想象模式,分别是:象征性想象模式;现实性想象模式;假定性想象模式。

1、象征性想象模式。这类作品在总体结构上与神话、民间传说故事有相近的结构方式——也就是对客观现象世界加以重构的、非现实的、象征性结构方式。在新时期小说中的这种象征性想象模式,并不排斥日常生活的经验。譬如阿城的《棋王》就部分的保留了“烂柯山故事”的想象方式。在“烂柯山”这一民间故事中,两位得道高人静心对弈,忘却世事的烦恼和功名利禄的诱惑,“他们一下就是几天、几十天,乃至几十年,以致棋盘和他们下棋时的姿势仍历历再现于人们的眼前。”

2.1两位得道高人下棋时的时间和空间相对于人世而言是虚幻的,但通过“观棋人”的感受,又与人世的日常经验联系在一起。《棋王》中的王一生沉醉于下棋,忘却日常生活的无聊。当他进入连环大战的境界时,与“烂柯山”中的对弈者并无多少差异,王一生超人的智慧和毅力显然具有象征性、虚拟性的特征,但是他喜欢“吃”、喜欢下棋的行为方式又是与日常的经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象征性的想象模式在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刘索拉的《寻找歌王》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命若琴弦》之于“神仙考验故事”,《寻找歌王》之于“夸父追日”,其间的想象方式都有内在的一致性。韩少功的《爸爸爸》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典型。《爸爸爸》在现实经验的叙述之下深藏着民间想象原型的模式。鸡尾寨的历史象征的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它的象征意义非常明显。“《爸爸爸》断断续续的介绍了有关鸡尾寨家族的祖先的发祥史,实际上是楚湘南方少数民族的远古传说,亦即北方黄帝与南方水泽地区的炎帝(其后代是蚩尤、刑天、夸父)的争斗及大迁徙。从《爸爸爸》的结构来说,正是对这一古老神话模式的复现,鸡尾寨人为生存而与鸡头寨人的宗族械斗以及失利后的大搬家,正切合了他们祖先的神话史”。

2.2这一与神话传说极为相近的想象模式体现出民间想象原型的明显特点:时间和空间的虚幻性。时间的虚幻性不仅表现在具体的时间长度不明晰,而且还表现在空间的相对稳定性,哪里的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似乎是不变的,特别是那个长不大的“丙崽”,在时间的流逝中并没有怎样的变化。这种不变的“虚幻性”显然象征着古老传统在今天的延续。但是在这种整体的象征中,又有着我们能够理解的经验现实,譬如他们用传说来解释所遇到的奇异怪事,相信杀人祭谷神等习俗的力量,并且他们也吃饭、做衣、生孩子等等。这种经验性和虚拟性相结合的想象方式,使韩少功把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未来联系在了一起,使人们在一个幽深的世界中感悟到文化的力量。

2、现实性想象模式。现实性想象模式是指以现实的日常性生活逻辑为基础的想象方式,在这种想象模式中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具有虚幻性的特征,因此,民间想象原型的基本特点并没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来,但却具有民间想象的某些因素,譬如王安忆的《小鲍庄》。《小鲍庄》的“引子”是具有某些“原型”意味的,但这个原型并没有在后来的叙述中充分的展开。在文本中展开的艺术想象内容主要是乡村社会中以“仁义”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及这种“仁义道德”对人们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就总体而言支配小说想象的是现实的日常生活逻辑。

同类推荐
  • 胸有底蕴气自足

    胸有底蕴气自足

    胸有底蕴气自足恰好可分为记忆或审视的角度叙写的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写家族历史、人生经历、生活际遇以及社会交往中的在场感受;另一部分是写自己采访的对象,近于人物专访。不论记忆还是审视,作家都用自己的心去贴近、去揣摩、去怀想。
  • 爱情鱼与智慧瓶

    爱情鱼与智慧瓶

    爱情在邂逅智慧瓶的最初,缘分就已注定,他会为你流尽生命里的最后一滴眼泪。
  • 解放长沙

    解放长沙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八年的夏天,华夏神州万川千水,无不沸沸扬扬。黄河在涨潮,长江在涨潮,珠江在涨潮,黑龙江在涨潮。真个是,潮涨潮落,多少悲欢东流去,涨潮落潮,历代兴亡汇心头。
  • 湖畔随笔:怀念一棵树

    湖畔随笔:怀念一棵树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
  •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本随笔集收入了笔者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习期间的大部分随笔文章,内容触及生活、学习、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文章皆为笔者个人心情的真实抒写,以女性的细腻与敏感,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位博士妈妈独自带着五岁的女儿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的种种感受。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感动,也有无奈。这些文章不是旅美指南,它们可能只是越来越多的赴美访问学者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远渡重洋的妈妈们的一些侧影。
热门推荐
  • 狩人世界

    狩人世界

    每一位优秀的猎人都有自己的狩魂,而在某一个世界里,这里的猎人能够修炼,能够上天入地与凶暴的怪物、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王晓宇,一个地球上著名的科学家,机缘巧合的进入了这个世界,并以雷亚斯为名一步一个脚印踏上了寻找同伴,回归地球,战天战地战苍穹的不凡道路...这是怪物猎人的玄幻小说,请各位读者大大和诸位猎友们多多捧场。虚灵建了个群,群号:423668129欢迎喜欢怪物猎人的猎友和读者朋友们前来聊天唠嗑。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不知不觉.梦初醒

    不知不觉.梦初醒

    当灵魂交换这码坑爹的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办?估计你会以鄙视的语气说,这纯属无稽之谈。其实,许木白本来也是不相信的,但当他在课堂上一觉睡醒后,发现和一个女生交换了身体。他才知道,意外发生了!他该怎么呢?先惊慌失措一番?还是冒出一堆坏坏的念头?还是......不行!他要冷静、要淡定,不就是灵魂交换,有什么好怕的,对,有什么好怕的!然后,这二货居然惊讶了一番后,呵呵地笑,欣然接受了这个意外,还美其名曰:换个生活方式尝尝鲜。奈何他这么乐观,可还是悲剧了。因为,很微妙的,他被那个和他交换身体的文静的女生给镇!压!!了!!!
  • 陌尚:邪魅校殿给本公主站住

    陌尚:邪魅校殿给本公主站住

    ,此文已弃,支持新书,凡城不凡,废柴逆天:狼君快到怀里来,求读者支持不谢
  • 古龙文集:游侠录

    古龙文集:游侠录

    游侠谢铿的复仇揭开了上一代江湖的恩怨,命运的作弄偏又使他卷入新的道义困境:杀父仇人亦是救命恩人!到底他要如何抉择?白非和石慧一见钟情,相知相许。但石慧的母亲却是人人见而诛之的武林公害,她逼石慧发毒誓与白非断绝情谊。两人究竟情归何处?
  • 修真业务员

    修真业务员

    【起点第一组签约作品】徐彬从小没有父母,在爷爷奶奶的抚养下长大。大学毕业后为了生存,在好师傅国际集团里当一名业务员。他为人善良耿直,热心帮助他人,虽然在公司的业绩不是太好,却很有人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两个开小商店的修真老人选为传人,以圣火教秘宝火云刀为其筑基。而后以一名业务员的身份隐藏在上水市里修真。本想低调行事,却天不遂人愿,爱打抱不平的他引起了官商两道以及黑势力的关注,同时也引来了漂亮女上司的垂青。……本书轻微YY,自始至终“猪脚”以善良的本性贯彻全文。(望多多指教)——————————————帮忙冲榜,恳求推荐收藏。因为本人写作水平有限,成绩总是上不去。为了方便书友指教,特别开了一个群:4449404
  • 水之帝王

    水之帝王

    水雾弥散开,升腾着她的灵魂,夏绝歌伸出手,想要抓住她如轻烟的灵魂,但是她的灵魂却在他的指缝滑出,飘散在风中。他此时心中翻滚着巨大的悲伤,一点一点的,悲伤在眼中挤了出来,淡淡的金色,淡淡的红色。红色在他的眼角坠落落,盛开在焦黑的土地上,他璀璨的黄金瞳孔忽然更加夺目,将天空倒映成了金色。夏绝歌疯狂的笑着,声音充满了绝望与悲伤,在天地间回旋着。如何逆天?看主角逆天地之神明,谱绝世之名曲。他叫夏绝歌!
  • 星系工程师

    星系工程师

    虽然这是一个深空空间,添加或者减少东西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我们就是要里面加东西直到塞满它为止。
  • 秘本诸葛神数

    秘本诸葛神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窃天武神

    窃天武神

    窃钩着诛,窃国着侯,窃天着…………天下资质分为九品,一等为尊,九等为末,一个资质为九等的宗族少年,偶然得到一部可以吞噬他人提升我我天赋的绝世功法,他的未来将会是怎样
  • 皇朝经世文续编_4

    皇朝经世文续编_4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