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89000000013

第13章

兔死狗烹

“兔死狗烹”比喻事情办成以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掉。

此典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赵王勾践的大夫范蠡,曾替越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越国和吴国发生战争,越方军事失利时,范蠡劝勾践向吴王夫差暂时忍辱投降;等到时机成熟,形势有利时,又替勾践策划兴兵攻吴,结果越王复国报仇。对越国来说,范蠡确实是一个大功臣,本来可以在勾践复国后,享受荣华富贵,来补偿以往所付出的辛劳代价;但是范蠡没有这样做,宁愿舍弃了富贵荣华,自行引退,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后来,他托人带了一封信给从前的大夫文种,劝文种也舍弃功名富贵,以免招惹灾祸。

范蠡在信中对文种说:“用来射鸟的弓,等到没有鸟时,人们会把弓收藏起来,对弓也没有什么损害;而用来猎兔的狗,在行猎时,或许会被凶猛的野兽伤害,等到兔子被捕杀后,主人更会把它杀掉吃肉,连性命也保不住。越王是可以与之共患难的人,而不可以与他共享乐。你为什么还不远离他呢?”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最后终被勾践所杀。

仙鹤坐车

“仙鹤坐车”比喻玩物丧志,丧失进取心。

此典出自《史记·卫康叔世家》:“懿公即位,好鹤,淫乐奢侈。九年,翟伐卫,卫懿公欲发兵,兵或畔。大臣言曰:‘君好鹤,鹤可令击翟。’于是遂入,杀懿公。”

卫懿公是卫惠公朔的儿子。他在位期间怠误国政,只知道玩乐,他有个特别的嗜好,就是豢养仙鹤。他把养仙鹤的人都封为大官,那些原来的大官有的反而失去了职位;为了养仙鹤,他向老百姓强索粮食,老百姓饿死冻死,他却无动于衷。公子毁(卫宣公的孙子)眼看这种局面,预料卫国终将灭亡,就投奔齐桓公,住在齐国。卫国人一直都没有忘记急子的委屈,痛恨着卫惠公,谁料到昏君的儿子又是个昏君,于是他们就把希望寄托在贤德的公子毁身上。后来连公子毁也逃跑了,卫国人就更埋怨卫懿公了。有一天,卫懿公载着几车仙鹤出去玩。他的仙鹤也依照地位的高低分出了三六九等,甚至连大夫也得将棚车让给仙鹤坐。那些坐在棚车上的仙鹤叫“鹤将军”,卫懿公出游的时候,就有不少“鹤将军”前呼后拥地“保驾”,他觉得自己在鹤群中威风八面,而那些仙鹤也就像一队文武百官。这一天,他正玩得兴致勃勃,忽然有人来报告,说:“北狄攻进来了!”这真是太扫兴了,他一面赶着回宫,一面派人去守城,谁知老百姓全都是争先恐后地逃难,士兵们也不拿兵器,不穿铠甲,不去应战。卫懿公问他们:“为什么不去打北狄呢?”他们说:“打北狄也用不着我们,您还是叫将军去吧!”卫懿公说:“哪个将军?”他们冷笑一声,不屑地说:“当然是鹤将军喽!”这时卫懿公才明白他已失去了民心,懊恼地敲着脑袋,不断地向老百姓道歉,并把仙鹤全放了。可是那些娇生惯养的鹤却赶也赶不走,反而还伸长脖子,拍打着翅膀,频频向卫懿公献殷勤。卫懿公又羞又恼。

这些仙鹤,越是在大家跟前炫耀它们美丽的红冠和鲜艳的羽毛,越叫他无地自容,他掐死了一只仙鹤,狠心地把它扔了,表明自己真心悔过的决心,这才勉强召集了一队人马。

卫懿公看见国人惨遭杀戮,他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奋不顾身地杀敌,可是人数实在太少了,根本抵挡不住如狼似虎的北狄。士兵们请卫懿公先化装潜逃,他坚决拒绝,他说:“我已经愧对国人了,在这紧要关头,如果再贪生怕死,那不是罪上加罪吗?我无论如何要跟狄人拼到底!”结果,卫国全军覆没,卫懿公也被北狄杀了。敌人进了城,来不及逃跑的老百姓几乎都被杀掉了,卫国的府库及民间值钱的东西全被掠夺殆尽。这些来自草原上的北狄,平常只会牧马放羊,不懂得耕种,袭击卫国也只是想抢掠财物,并没有占领地盘的意图。他们为了下次抢劫时方便,竟把卫国的城墙拆毁了。当卫国的使臣到达齐国报信时,北狄早就满载而归了。

帮人笞子

“帮人笞子”比喻有的人侵犯了别人的利益,还要强词夺理。

此典出自《墨子·鲁问》。

从前有一个人,他的儿子强横凶暴,为非作歹,不务正业,他就鞭打他的儿子。

邻家的老人,也拿木棍来打他,边打边说:“我之所以打你,完全是顺应你父亲的心意啊。”

这难道不是太不合理了吗?

鲍鱼之肆

“鲍鱼之肆”是指小人集聚的地方。

此典出自《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春秋时,孔子说:“不了解某人,就看他结交的朋友;不了解某个君主,就看他作用的臣子。”孔子又说:“与好人相处,如同进入有兰草白芷的房间,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香气,与它同化了。与坏人相处,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臭味,也与它同化了。所以说,朱砂埋藏的地方是红的,煤炭埋藏的地方是黑的。君子应该慎重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

劝虎行善

比喻对敌人不能讲慈悲,劝他们行善是徒劳无益的。

此典出自冯梦龙《古今谭概·微词》。

从前菩萨变化成雀王,用慈悲的心肠救济大众。有只老虎吃野兽,骨头挂在它的牙缝里,困饿得快死了。雀王便飞进虎口中啄那块骨头,每天都这样做,骨头便被啄出来了,老虎也得救了。雀王便飞到树上,对老虎说佛经道:“杀死生命是残暴的行为,罪恶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老虎听了,勃然大怒,说:“你才离开我的嘴,现在就敢多说话!”雀王马上飞走了。

隋珠弹雀

“隋珠弹雀”比喻用夜明珠去弹鸟雀,得不偿失。

此典出自“《庄子·让王》:“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春秋的时候,有一天,隋侯和他的侍从们出游,途中见到一条大蛇,被人拦腰斩断,在路上打滚,并且显出非常疼痛的神情,隋侯于心不忍,生了恻隐之心,叫侍从去取专医跌打的续骨药膏,把它医治好。蛇痊愈后,慢慢地向山中移去。

后来,这蛇衔了一粒很大的珠子,献给隋侯,以报答他的救命之恩。那粒珠子光滑圆润,光芒四射,因此后来人们都把它称作隋珠。

田父得玉

“田父得玉”形容那些用欺诈的手段以猎取高官厚禄的人。

此典出自《尹文子·大道上》。

魏国一个农夫在田野里耕地,得到了一块直径一尺的宝玉,但是这个农夫却不知道这旨一块玉。

他把这事告诉了邻居。这个邻居想暗中得到这块玉,就对他说:“这是怪石,留着对家里不利,不如丢回原处去。”

农夫虽然满腹狐疑,但还是把这块玉带回了家中放在堂下的小屋里。当天晚上宝玉通明,照亮了整个房间。农夫全家非常恐惧,又把这事告诉了邻居。邻居说:“这就是怪异的征兆,赶快丢掉它,才可以灾祸消除。”农夫于是急忙把这块玉丢到远远的野外。

没多久,这个邻居就偷偷把玉取来献给魏王。魏王召来玉匠鉴别它。玉匠一看到这块玉,马上向魏王再拜行礼,站起来说:

“祝贺国王得到了这个东西,这是天下最好的宝贝,我还从未见过。”

国王问值多少钱。玉匠说:“这块玉是无价之宝。就是拿五座城作代价,也只能让你看一看罢了。”魏王立即赏赐了献玉的人千金,让他终身享受上大夫的俸禄。

吴起养兵

“吴起养兵”的故事告诉我们:吴起有一番谋略和本领,同时他在实行自己主张的过程中,也触犯了许多人的利益,终于不能自保。

此典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楚悼王(楚惠王的曾孙,楚昭王第四代的孙子)向来知道吴起的才干,拜他为相国。吴起非常感激楚悼王,就竭尽全力要给楚国做一番事业。他提出了富国强兵的计策,对楚悼王说:“楚国有好几千里的土地,一百多万的士兵,当初也做过诸侯的盟主。到了今天,反倒不敢跟列国去争个高低,还不是因为养兵的办法不好吗?一个国家要打算把兵马训练成百战百胜的军队,就必须要提高士兵的待遇。要提高士兵的待遇,首先要整顿财务。

楚国的财物不是不丰富,也不是生产不够,毛病就在财务的分配太不合理。富裕的人太富裕,穷苦的人太穷苦。比方说,有名无实的大官,拿钱不干事的大夫,还有那些远房的贵族,他们没起什么作用,没做出贡献只是白拿国家俸禄,白吃白喝,耗费国家钱财。可是士兵平常连肚子都填不饱,哪还能够养活家人呢?要叫这些士兵打仗,不贪生怕死才怪呢!如果大王依照我的办法把那些没用的、多余的、挂名的官员们都裁掉,叫那些远房的亲族们自己去耕作,国家就能节省很多钱财和粮食。把这些省下来的钱财和粮食拿出些优待英勇的将士,将士的待遇就能提高。如能这么做,军队再不强大的话,请把我定罪!”楚悼王觉得这确实是富国强兵的好办法,就让吴起负责去做这件事。

吴起奉了楚悼王的命令,着手编定官员等级,订出惩罚贪污和奖赏有功人员的办法。用很严厉的手段,把多余的和挂名的官员裁去。大臣的子弟不能倚仗父兄的势力或者用贿赂当官,功臣子孙五代以后不能再靠祖宗功劳继承爵位。不到五代的功臣子孙必须按着等次减少俸禄。祖宗有功超出了五代的必须自食其力,国家不再供养。

经过吴起的一系列改革,国家的钱财增多了。他挑选精锐壮丁,加紧训练,并按其才干增加粮饷。士兵待遇比从前高了几倍。一个有能力的小兵比远门的贵族还强!楚国士兵都感激他,都愿替国家出力。于是楚国军队在短时间内就威名远扬了。在南边收服了百越(百越,也写做百粤,当时南方各部族的总称),西边打败了秦国。中原各国,像齐国、韩国、赵国、魏国从此不敢得罪楚国了。

同心同德

此典出自《书·泰誓》:“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这段话就是“同心同德”这个典故的最早出处。它的意思是:商纣王虽然俘虏了很多奴隶,编入军队,但周武王有能够治理国家的良臣,并人心一致,行动统一。“乱臣”在这里指“良臣”。

这个故事源于公元前11世纪,在我国历史上属商朝的末期。当时,商纣王暴虐无道,陕西有个姓周的部族首领叫姬发(周武王),他开始兴兵讨伐纣王。

周武王亲自率领三百辆战车,三千名勇士,还有四万五千名穿着盔甲的士兵出潼关,驻扎在黄河北岸。

周武王知道,对付纣王,光凭自己手中的这点兵力还是不够的。所以,他又联合了西南的八个部族,在距当时的商都——朝歌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誓师大会,声讨纣王的罪行。

周武王在这个誓师大会上宣读的誓词名叫《泰誓》,“同心同德”就出自这里边。

《泰誓》中称,纣王虽然有很多的奴隶,但他们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而我方虽只有治国的能臣十人,但思想统一,信念一致。《泰誓》中接着还有一段话:大家要团结一心,为同一个目标共同战斗,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建立功勋,让天下永远享受太平。

当时所有的将士,听了周武王的誓词后,斗志昂扬,军心大振。此后,在牧野与前来应战的商朝大军展开了血战——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牧野之战”。商朝的将士和奴隶不愿为纣王卖命,在激烈的战斗中纷纷倒戈,发动起义。结果是纣王兵败自焚,商朝从此灭亡了。周武王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

纣王与民众离心离德,最后国破身亡;武王与民众同心同德,取得了胜利。一反一正,两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民族内部团结,同心同德,该是多么重要。

唇亡齿寒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上面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用之形容利害休戚相关。

这是“唇亡齿寒”这个典故的最早文字记载。

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想一举消灭自己周围相对弱小的两个小国——虢国和虞国。晋国的国君晋献公与大臣们商量,大臣们建议:

虢国和虞国相互依存,并而去之,困难太大。最好借口攻打虢国,向虞国的国君虞公借道,这样就可以今日“取虢”而明日“取虞”,一箭双雕。晋献公一听,觉得这个计谋虽然很好,但不知道虞公肯不肯借道!大臣荀息说,虞公这个人很贪财物,如果你送上美玉良马,虞公不会不答应的。这良马和美玉,是晋献公最珍爱的两件宝贝,晋献公很是有点舍不得。荀息又进言道:“等灭了虢国和虞国,这些宝贝还不都是你的。只不过是暂放在他那里罢了。”

荀息终于说服了晋献公,带上良马美玉出使虞国。虞公一见这么好的宝贝,顿时眉开眼笑,答应借道给晋国。

虞国有个大臣,叫宫之奇,赶忙向虞公劝道:“俗话说‘唇亡齿寒’,失去了嘴唇,牙齿也就难保了。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虞国也就跟着完了。借道是万万不行的。”

贪财的虞公根本听不进宫之奇的劝谏,收下了良马、美玉,让晋兵借道攻打虢国。

宫之奇见虞公执迷不悟,仰天长叹,为了避免战乱,只好带着家眷离开了虞国。

晋军通过虞国,直接攻打虢国都城。虢军根本就没想到晋军会从虞国那边打过来,一时措手不及,虢国一下子就被晋军灭亡了。

晋军灭掉了虢国,从原路回师,虞公亲自到城外迎接晋军,庆贺胜利。晋军趁其不备,蜂拥而上,将虞公及其大臣统统捉住,并搜出当初进献的良马、美玉。虞公,懊悔当初不听宫之奇“唇亡齿寒”的劝告,但哪里还来得及呢!

虞国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居然抛弃了虢国这个战略伙伴,最终自食亡国之恨,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1949年,当新中国刚刚从废墟中站起来,百业待兴之时,朝鲜战争爆发,战火迅速烧到了鸭绿江边,我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要不要出兵参战?据说,在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引用了“唇亡齿寒”这个典故,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抉择。

止戈为武

此典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止戈为武”,作为成语,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并不多,但它却包含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武功呢?不是打过多少胜仗,而是止息兵戈。

这个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楚庄王用武力降伏了郑国后,就打算撤兵回国。援助郑国的晋国军队赶到时,战争已基本平息,晋军统帅荀林父认为,没有必要与楚军再交战,也准备撤军。可两人的部将十分好战,结果双方终于打了起来。

同类推荐
  • 小学生读名家:那只长趾儿的猫

    小学生读名家:那只长趾儿的猫

    本书是《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的童话作品集。包括故事篇和动物篇。每个大篇都由数个短小精干的小故事组成。小朋友可以从《我们都长大了》《不怕冷的鸟—企鹅》等故事里读到乌龟、鸡、青蛙、蝴蝶、猫、兔、企鹅等的不同生长特点和生活习性;可以从《小快乐回家》《六趾儿》等故事里了解到如何和动物们和谐相处,如何爱护小动物;还可以从《请到我的家乡来》里知道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
  • 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共分为五部分,由中外知名作家向我们阐释了爱是什么、爱的态度、初恋、思念、婚姻等永恒的话题,关于爱情的真谛,希望我们能从《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中找到!内容有爱是什么——原来爱情是这样、爱的态度——爱情不风流等。
  • 学习与迁移

    学习与迁移

    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主要内容是阐述迁移的理论和迁移研究成果、迁移量的测量方法;学习理论和促进学习的方法;知识的本质认识和知识的测量方法。同时结合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介绍迁移研究的案例。本书适合于目前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大专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
  • 福尔摩斯探案集

    福尔摩斯探案集

    《福尔摩斯探案集》是世界文坛中脍炙人口的探案佳作。小说出版后,其主人公福尔摩斯成为大侦探的代称、众人崇拜的英雄,也是英国小说中刻画最生动的人物之一,一度令众多侦探小说的主人公黯然失色。在中国,《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译本最多、销量最大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而福尔摩斯则是家喻户晓的外国小说人物。
  • 学霸自学学习法

    学霸自学学习法

    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编辑的这套“学霸学习法”作品可供学者参考,从中获取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但要说明的是:“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霸自学学习法》对学生如何提高自学能力做出了理论指导,并推荐了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故事,可供练习掌握该学习方法。
热门推荐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超级保镖

    超级保镖

    一个来自农村的穷小子,受师傅之命给一户有钱人当保镖。且看他一个土包子,如何在都市中混的风生水起,暧昧连连……
  • 五灵珠劫

    五灵珠劫

    故有女娲与魔君生死一战,耗尽全省灵力将其封印,仅有五灵珠守护着再度封印魔君。
  • 吾天记

    吾天记

    吾乃盖伦!虽是一介凡人,但有万般勇气!我定胜天!我定为天!魔法师如何?男爵、法神、战神、王者又当如何?我必将带领我的兄弟姐妹们,冲破凡人界限,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英雄时代!一切尽在《吾天记》......
  • 龙武逆鳞

    龙武逆鳞

    前世,为正。今世,入魔又有何妨。以兄弟的命,换来的重生。我孤下一诺定将前世恩怨算清,为兄弟报仇雪恨。
  • 午夜的守候

    午夜的守候

    本书是作者刘会然的微型小说合集。作者文笔朴实,善于留意身边的生活场景,质朴的教师、天真的孩子、懵懂的童年、不可替代的亲情以及越来越影响我们生活的环保问题都是作者所关注的。
  • 何处是相思

    何处是相思

    上天赐给她一个完美的竹马,她却只敢把他当作哥哥,即使这样,心里依旧温暖满足。一场意外,却让周围的人都离她而去……当她终于习惯一个人时,消失六年的他却回来了。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 难入梦

    难入梦

    从下在底层长大的少年,当他进入了蜀山,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
  • 找阳光的笨小孩(闪小说校园篇)

    找阳光的笨小孩(闪小说校园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就像海洋原谅了鱼

    就像海洋原谅了鱼

    这么些年,夏晴被教会的就只有一条:做女人,嘴要甜,心要狠。这文不太欢快,比较悲催。女主半黑白,夹杂各种厚积薄发的非善类。商战、纠结、谜团。依旧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