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89500000003

第3章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喜爱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和《孙子兵法》。当光武帝刘秀起兵攻打王莽时,冯异身为郡掾监督五县,与父城的长官苗萌一起守城,替王莽抗拒汉兵,不料在战斗中被汉兵俘虏。他看到刘秀的军队纪律严明,就带着苗萌等人归降了刘秀。他替刘秀出主意安抚民心,使刘秀受到社会众多阶层的拥护,于是刘秀拜他为偏将军,封为应侯。冯异为人谦让,不好自我夸耀。行路时与将军们相遇,他就将自己的车避到一边,让开道路。他的军队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有标记,军中都说他的部队军容整齐。每次部队驻扎下来,将军们坐在一起争论功劳时,冯异常常一个人躲到大树下,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攻下邯郸之后,重新调换将领,分别配备部下,军士们都希望跟随“大树将军”,因此光武帝刘秀特别器重他。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后人用“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比喻在作战时避开敌人的锐气,等敌人疲乏退缩时,狠狠地加以打击。

此典出自《孙子·军争篇》:“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军争篇》是孙子兵法中卷的第三篇,主要阐述两军如何争取战争的主动权。孙武认为:除了要知道“以迂为直”的策略以外,还必须把握作战的时间。

孙武说:“对于敌人的军队,要打击他的士气;对于敌军将领,要打乱他的决心。早晨士气最旺盛,午间逐渐懈怠,到了晚上就疲乏思归了。善于打仗的人,要避开敌军初来时的锐气,等到敌军懈怠、疲惫不堪时再去攻击,这是掌握士气的方法。

短兵相接

“短兵相接”用以形容敌我逼近,战斗激烈。

此典出自《楚辞·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楚汉相争初期,有一次刘邦攻占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从山东回军南下彭城,刘邦大败;项羽部将丁公率军紧追不舍。追到彭城西,两军展开大战,刘邦看情形估计自己很难脱身,便对丁公说:“你我都是英雄,何必苦苦相逼呢?”丁公听了刘邦的这句话,就顺水推舟,引兵退去,刘邦得以脱身。

司马迁在描写两军相遇时,有“丁公逐窘高帝彭城西,短兵相接”之句,意思是说:丁公追逐刘邦到彭城之西时,两军迫近,用刀剑等短兵器相接战。古时打仗的兵器,弓箭称为“长兵”,刀剑称为“短兵”,近身作战,必须用短兵器,故叫做“短兵相接”。

前徒倒戈

“前徒倒戈”比喻军队背叛,调转枪口攻击自己。

此典出自《尚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商纣王是个暴虐的国君。人民非常痛恨他。

当时,周国是商朝的附属国。

周文王励精图治,积极准备力量,决心消灭纣王。他善于笼络人心,因此许多诸侯国都背离商朝,归附了周国。

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周武王决心继承父亲遗志,完成灭商大业。

公元前1066年,武王率领兵士四万五千人,勇士三千人,战车三百辆,讨伐商纣王。各诸侯国纷纷起来响应。

周武王指挥大军向商朝别都朝歌,(现在河南省淇县)发起猛烈进攻,攻到牧野,(现在河南省汲县北部),距朝歌七十里路。周武王在牧野召开誓师大会,列举了纣王的种种罪状,号召将士团结战斗,奋勇杀敌。

当时,商纣王正在宫中和妃子饮酒取乐,突然听到这个消息,惊慌不已,匆忙率领七十万大军,赶到牧野迎战。商军官兵不愿替纣王打仗,战斗一开始,纣王前锋部队的士兵就,配合周军,掉转矛头向纣王杀去。结果商军大败,死伤无数,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把木杵都漂起来了。纣王走投无路,自焚而死。从此,商朝灭亡。

投笔从戎

“投笔从戎”比喻文人从军,志在四方。

此典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东汉初年,着名历史人物班超,自幼就立下了远大志向,从事家务,从不以劳苦自怨,读书广博,善于雄辩,有说服人的本领。

汉明帝永平五年,他哥哥班固奉令到洛阳担任校书郎(校勘书籍的官职),他也随母亲同去,由于生活困苦,不得不替官厅抄写文件,以便得点酬劳,维持家用。

有一次,他正在写字,猛然把笔掷在地上,叹口气说:“大丈夫纵然没有其他什么志愿,也应当学习傅介子、张骞一样,立功于国外,怎么能总是这样埋头于笔墨之间呢?”别人都嘲笑他,他说:“你们这班人怎懂得壮士的志气?”

后来,班超果然被派出使西域,付出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在西域发挥了最大的智慧,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替汉朝和好了五十多个国家。

后来,朝廷按照他的功劳,封他为定远侯。

直至和帝时,才因年老回国。在西域住了三十一年。

兵不厌诈

“兵不厌诈”意思是作战时可以使用诈术,最后达到使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的目的。

此典出自《韩非子·离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虞诩,字升卿,是东汉安帝时的武都太守,有一次,他奉命带领几千人马到甘肃境内去和羌人作战,他下令日夜兼程,所过之处每天都增加挖掘煮饭用的灶,前后挖了几十个,有人迷惑不解,就问他说:“从前孙膑每天减灶,而你每天增灶,是什么道理呢?”虞诩答道:“兵不厌诈,敌人人数比我们多,但看到我们每天增灶,就会认为我们每天都在增加兵员,就不敢跟踪追击了。

减灶是‘示弱’,增灶是‘示强’,情况不同,办法也就不同。”结果羌人果然中计了,遭到失败。

哀兵必胜

“哀兵必胜”比喻兵力相当的两军对垒,心情悲愤的一方必胜。后指受压迫、受欺凌而奋起反抗的一方必定取胜。

此典出自《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指国家的土地、人民、主权)。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老子》第六十九章,是老子关于军事问题的一篇论述。其主要论点是:

一、不要发动侵略的战争;

二、各国的国君都懂得“柔胜刚”的道理,天下就没有战争了;

三、抗击侵略者时决不可轻敌;

四、反侵略的国家必胜。

老子说:“古代用兵的人有这样的话:

我不做主动挑起战争的‘主’,而要做被迫进行战争的‘客’。我不进入别国领土一寸之近,可以退回本国领土一尺之远。

王侯能这样‘守柔’,国家就将没有战争。

这就是说,在军事行动中,可以没有行伍,不用严阵;可以不用袒露出胳臂,摆出争斗的架势;手里可以不持兵器,或许就不战而胜,要捉的敌人,或许根本没有了。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如果真有敌人进攻,则决不可轻视。灾祸莫大于轻视敌人。轻视敌人,几乎要丧失我们的土地、人民和主权。两国打仗时,受侵略而怀着悲愤心情的一方,必将打胜仗。”

拔旗易帜

后人用“拔旗易帜”比喻取而代之。

此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楚汉相争时,韩信率领汉军攻打赵国。双方交战前,韩信在赵军营垒附近预先埋伏两千名轻骑兵。交战时,汉军假装败退,引诱赵军追击。这时预先埋伏的汉军乘机占据赵军营垒,拔掉赵军军旗,插上汉军旗。赵军回来,以为汉军已经把赵军的兵将全部俘虏,顿时全军溃乱。

兵不血刃

“兵不血刃”形容没有打仗就获得了胜利。

此典出自《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议兵》是战国时的思想家、哲学家荀子论述军事问题的一篇文章。

荀子说:用兵的目的在于禁暴除害,而不在于争夺。仁义之师统治的地方,就会出现大治的局面,仁义之师所到之处,人民就会得到教化。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都是以仁义之师行于天下。因此,周围的人都喜爱他们的美德,他方的人都仰慕他们的仁义。如此一来,不必使用武力,人们就会来归服了。德行如果达到这样好的程度,它的影响就会遍及到四方。

兵贵神速

“兵贵神速”意思是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最为重要。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志·郭嘉传》:“大祖将征袁尚……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袁绍乘机扩大自己的实力,占据冀、青、幽、并四州(今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区),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

北面辽东、辽西、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三郡地区,居住着少数民族部落联盟,其中辽西单于蹋顿势力最强,袁绍采用和亲政策以笼络他们。

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大战。袁绍战败,不久病死。袁绍幼子袁尚乘机自立冀州牧,长子袁谭和袁尚发生矛盾。公元203年,曹操出兵讨伐,袁氏兄弟这能齐心协力一致对外。曹军刚一撤走,袁氏兄弟,竞自相残杀起来。公元204年,袁谭夺取安平、勃海、河间等郡,袁尚被迫投奔次兄袁熙。曹操乘机攻打袁谭。公元205年,曹军攻陷勃海郡城南皮,杀死袁谭。袁熙部将焦触、张南等乘机背叛,袁熙、袁尚只好投奔辽西的蹋顿单于。

蹋顿感念袁绍的恩泽,决心支持袁氏兄弟。经常派兵侵犯曹操,曹操深感忧虑。

公元206年,曹操决定亲自率兵征讨北方三郡,消除边患。曹军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河间的易城(今河北雄县西北)。谋士郭嘉对曹操说:

“用兵贵在神速,使敌人难以预料。我们应当把辎重留下,派轻兵日夜兼程,深入敌境,出其不意发动进攻,这样才能取胜。”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亲自率领数千精兵轻装北进。在距离柳城还有一百多里的白狼山,曹军与蹋顿的数万骑兵相遇。双方兵力相差悬殊,曹军将士以一当十,士气高昂,奋勇杀敌。蹋顿军队大败,蹋顿和许多将领都死于乱军之中。

袁熙、袁尚听到这个消息,都慌忙向东逃跑,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操占领柳城后,就下令班师南归。有人问曹操为什么不乘胜追击,曹操说“不攻自破,他们会自相残杀的。”不出曹操所料,不久,袁熙、袁尚果然被公孙康杀掉。

步步为营

“步步为营”形容进军谨慎;也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刘备率领大军去攻取汉中。守将夏侯渊得知消息,便差人上报操闻之大惊,亲率四十万大军抵敌。

夏侯渊知援兵已到,仍固守定军山,未曾出战。曹操命夏侯前去诱敌。蜀将黄忠即派牙将陈式出战迎敌。尚诈败而走,陈式追击,行到半路,两山上滚木擂石打下来,无法前进。正准备撤回时,背后夏侯渊冲出,陈式被生擒。败军逃回,黄忠慌忙去找法正商议。法正说:“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

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战而擒之。”黄忠采纳他的计谋,把各种战利品赏给军士。黄忠军步步为营,生擒了夏侯尚。夏侯渊怒不可遏,立即要出战黄忠。张合劝夏侯渊说:

“这是法正的计谋,将军不可出战,只宜坚守。”夏侯渊拒不听从劝谏,分兵围住对方,大骂挑战。下午,法正见曹兵倦怠,乃将红旗一展,鼓角齐鸣,喊声大振,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一刀砍为两段,曹兵大溃,四处溃逃。

长驱直入

根据曹操《劳徐晃令》中的话,后人用“长驱直入”这一典故比喻军队快速前进,如入无人之境。这句成语有时也写作“长驱径入”或“长驱直进”,意思相同。

此典出自曹操《劳徐晃令》:“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直)入敌围者也。”

东汉末年,徐晃,当过郡吏,骑都尉,后来归顺了曹操。徐晃精通军事,智勇过人,曾为曹操屡建战功,深得曹操赏识。为了夺取汉中,曹操命徐晃和夏侯渊把刘备阻拦在阳平。取得胜利以后,又奉命助曹仁征讨汉将关羽。徐晃利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大败关羽。事后,曹操给徐晃写信,赞扬了他大获全胜。信中说:我带兵打仗三十几年,所闻古代善用兵的将领,还没有长驱直入敌人包围圈的。你这次大获全胜,其功劳超过了古代的良将孙武和穰苴。

城下之盟

“城下之盟”指的是在敌人的武力威逼之下,被迫签订屈辱的盟约。

此典出自《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春秋时期,各国争霸。有一次,楚国派兵攻打绞国,楚军直逼绞国的南门。楚国大夫屈瑕(官居莫敖,又称莫敖屈瑕)说:“绞国只是一个小国,而且做事草率。做事草率,就缺少谋略。我看,我军砍柴的人外出打柴时,不用派兵加以保护。

这样,可以引诱敌军出城。”楚王采纳了屈瑕的建议。果然,绞军俘获了三十个楚军的砍柴人。第二天,绞军争抢着出城,在山上追赶着楚国砍柴人。没想到,楚军早已镇守在绞国的北门,并在山下设有伏兵。楚军大败绞军,逼着绞国签订了耻辱的城下之盟,然后班师回国。

出其不意

“出其不意”比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

此典出自《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计篇》是孙子兵法上卷第一篇,是孙武军事思想的概述,主要论述决定战争胜败的各种主要因素。

孙武在论述到军事家取胜的办法时说:

打仗是一种奇诡多变的行动,要因时、因地、因事制宜,临机决断。本来能打而向敌人表示不能打;本来准备要打而向敌人表示不想打。准备从近处进攻,而表示将从远处进攻;将从远处进攻而表示将从近处进攻。敌人贪利就用利诱,乘敌人混乱而夺取胜利。敌人坚实,应严密戒备;敌人强大,应避开他们的锋锐。敌人暴躁易怒,就扰乱他,使之轻举妄动;敌人卑怯,就设计使之骄傲而丧失警惕。

敌人安稳,就设法使他疲劳被动;敌人内部团结,就设法离间。要以神速的行动,乘敌人不及防备、意料不到时进击。这就是军事家取胜的办法,不能预先作出死板的规定。

同类推荐
  • 会计基础(第二版)

    会计基础(第二版)

    权责发生制是在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前提的基础上产生的。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时,经常会遇到货币收支与经济业务的发生不在同一会计期间的情况。所谓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它是以实际收到现金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女卷)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女卷)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育也在大幅度改革,许多人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题已经相当接近,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正如王蒙所说,新概念由旧概念来。倡导新概念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想提高青年学子对作文的兴趣,告诉他们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 哈佛小天才MQ德商课:和美国孩子一起磨练德商

    哈佛小天才MQ德商课:和美国孩子一起磨练德商

    “哈佛小天才”系列丛书包括《哈佛小天才EQ情商课》、《哈佛小天才IQ智商课》、《哈佛小天才LQ学商课》和《哈佛小天才MQ德商课》等四个分册,分别从情商、智商、学商和德商等四个方面多个角度,精选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精彩经典的哲理故事,每个哲理故事均有精要的哲语阐释和英汉双语名言印证,力求言简意赅地剖析成功的教育智慧,寓教于乐地揭示出哈佛大学最精华的教育精髓,为优秀家长和成长中的孩子打开成功的秘密。
  • 大卫·科波菲尔(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早年丧父,因为母亲的性格比较柔弱,童年时他受尽继父的折磨和虐待。在母亲病逝后,他不得不投身社会,开始工作。在许多善良人们的帮助下,最终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事业和生活上得到一个完满的结局,成为一位名作家。本书译本选用著名翻译家宋兆霖的译本,让青少年在感受经典的同时,还可近距离地接触大师,汲取人生智慧,并提高青少年的写作能力。
热门推荐
  • 判官也逍遥

    判官也逍遥

    大道三千,不如逍遥人间。生死,弹指一挥间。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青梅竹马逃爱记

    青梅竹马逃爱记

    这是关于爱情的一场追逐游戏,缠绵!错爱!青梅竹马,姐弟情深。再次相逢,一切都已不再纯粹。他喜欢她,对她步步紧逼,她放不下心中的道德枷锁,只能逃跑。后来,终于知道,这份爱,参杂着欺骗,到底是真心还是蓄意接近,他她都分不清楚究竟是该爱下去呢还是……
  • 归元直指集

    归元直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创世录之星辰幻变

    创世录之星辰幻变

    《创世录》记载:盘古开天辟地,死后躯体分解为九种力量,为:风、雷、水、火、金、木、土、阴、阳。而后,九种力量化为龙,被后人称之为:“九龙”。它们是世间万物的始祖,它们分别是:阳之白龙、阴之墨龙、焱之赤龙、水之苍龙、雷之紫龙、风之碧龙、土之黄龙、木之青龙、金之金龙。而盘古的神智,经过混沌的洗礼,化为人形,被后人称之为伏羲。他赐予人们灵魂,知识,创造了传说中的阵法:北斗星阵。从噩梦惊醒的上官啸,过着正常家族子弟的生活,然而因为一场比试,他和他的弟弟们走上了命运的轮盘。他的未来又是否遵循命运的轮盘而继续?还是打破规则创造新的历史呢?
  •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中包括《岳飞》、《郑板桥》、《呼唤阳光》、《检验》、《松风柏韵》、《狼烟》、《原野风》7个电影文学剧本。其中《岳飞》、《郑板桥》、《狼烟》用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了岳飞抗金、郑板桥弃官归隐、戚继光抗倭等过程,展现了古代英雄名士的傲骨和气度。《呼唤阳光》、《原野风》展现了当代县城的经济、生活的变迁,塑造了当代改革者形象。《松风柏韵》、《检验》重现了当代军人精湛高超的军事技能和保家卫国,矢志不渝的战斗精神。
  • 吃的一千零一问

    吃的一千零一问

    本书作者参考大量医学、营养学、养生学文献,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问答形式阐述了吃的科学知识和具体方法。全书分13章1001个问答,包括吃的基础理论和新知识,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六大营养素,健康食品、垃圾食品和食品安全知识,不同个体、不同季节、不同食物的科学吃法和饮食宜忌,以及与吃有关的疾病防治等。本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指导性、实用性强,对纠正人们在饮食上的某些盲点和误区,提高科学饮食水平,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适于广大群众、家庭主妇、基层卫生人员和饮食行业人员阅读参考。
  • 重返神迹

    重返神迹

    古老的大陆分裂,分裂成四片区域,神界,魔界,人界,妖界。神界神王的孩子,误入轮回之门,降临人界。黑色巨塔,内有乾坤,神兽凤凰,冰封千里。当黑暗笼罩神界,大战即将一触即发,而被命运选中的那个人,手握冰天神剑,身穿圣龙战甲,人类的命运掌握在手中,这场大战终将一剑定乾坤。
  • 彼年豆蔻

    彼年豆蔻

    大学亲密的同窗好友反目成仇,昔日温情的恋人误会重重,相濡以沫的亲人历经坎坷,最潦倒的时候带着家人远赴法国,艰难的开始新的生活;亲情,爱情,友情,当这三者同时摆在眼前的时候,到底该如何抉择?
  • 网游之破军

    网游之破军

    烽火连城!为了最强,各国玩家争相拼搏!危急关头!敌国公会已经大军压境!风雨飘摇之中,谁能力挽狂澜?唯我,手中三尺锋芒!雄关万道,而今迈步从头越!三军夺帅,虽千万人吾往矣!召唤!破千军!----终于全本了,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