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89900000007

第7章 雍也

“原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

孔子说:“冉雍啊,有做大官的可能。”

“原文”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

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行,他处理事情不繁琐。”

仲弓说道:“如果态度严肃而办事简约,用这种方法治理老百姓,不也可以吗?如果态度马虎,办事也简约,这难道不是过于简单了吗?”孔子说:“你说得对。”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说:“你的学生中哪一个最爱学习?”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能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的是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我也没有听说过有好学的人了。”

“原文”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

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

子华出使到齐国去,冉子替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给点米。孔子说:“给她一釜吧。”

冉子请求多给些,孔子说:“再给她一庾吧。”

冉子就给了子华的母亲五秉。

孔子说:“子华到齐国去,乘的是肥壮的牛马拉的车,穿的是轻暖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救济急切需要帮助的穷人,而不应该救济那些富人。”

“原文”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译文”

原思在孔子家做总管,孔子给他九百斗小米,他推辞不肯要。孔子说:“不要推辞!拿去给你家乡的乡亲吧!”

“原文”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译文”

孔子讲到仲弓时,说:“一头耕牛的小牛犊长着红色的毛皮,两只角端正饱满,人们虽不想用它祭祀,难道山川之神会舍弃它吗?”

“原文”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颜回呀,他的思想长时间不离开仁德,其他的弟子只是在短时间想到仁罢了。”

“原文”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派他治理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办事果断,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季康子又问:“子贡可以让他治理政事吗?”孔子说:“子贡这个人精通人情事理,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季康子再问道:“子有这个人可以用他治理政事吗?”孔子说:“子有这个人多才多艺,对于治理政事还会有什么困难吗?”

“原文”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做他封邑费那个地方的总管。闵子骞对来人说:“好好代我婉言谢绝吧!如果再来召我去的话,那么我肯定已逃到汶水的北边了。”

“原文”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

伯牛有病,孔子去探视他,从窗口握住他的手,说:“失去这个人,真是天意啊!这样的人竟得了这样的病!这样的人竟得了这样的病!”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颜回,多么贤德呵!一竹筐饭,一瓢子水,住在狭小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苦楚,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处。多么贤德啊,颜回!”

“原文”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为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译文”

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先生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有限。”孔子说:“如果能力不够的话,那么走到半路走不动了才停止前进,现在是你自己划定了一个界限,停止向前走啊!”

“原文”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应该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型的学者,不要做一个缺德无修养的小人式的学者。”

“原文”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译文”

子游做武城这个地方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他处事行正道,不为公事,他从来不到我屋里来。”

“原文”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自我夸耀,打了败仗撤退时,他留在最后掩护。快进城门时,人们欢迎他,赞扬他,他却鞭打着马自谦地说:‘不是我敢在最后面走呀,是我的马跑不快呀。’”

“原文”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译文”

孔子说:“要是没有祝鮀那样善辩的口才,却有宋朝的美貌,恐怕在当今是难以避免祸害了。”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哪一个能够走出屋门却不从房门经过?为什么没有人在这条大路上行走呢?”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质地胜过文采,就会显得粗俗野蛮;文采胜过质地,就会显得浮华虚夸。质地和文采配合适当,这才是一个君子。”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因为正直,所以在人世上能够生存,不正直的人有时也能在人世上生存,那是由于他侥幸地躲避了灾难。”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不如喜爱它,喜爱它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禀赋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禀赋在中等以下水平的人,不可能向他讲高深的学问。”

“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

樊迟问怎样做才可以称作聪明,孔子说:“致力于老百姓称道的合适的事情,尊敬鬼神却远离他,这样才算是聪明。”

樊迟又问怎样才算有仁德,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对艰难的事抢在别人前面做,对能获得奖赏的事便退居在别人的后面,这样才可以算得上有仁德。”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经常活动,有仁德的人多很沉静。聪明的人心情愉快舒畅,有仁德的人健康长寿。”

“原文”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政治一变革,就会达到鲁国的程度了;鲁国一变革政治,就进而符合先王施行的仁义之道了。”

“原文”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这怎么是觚呀!这怎么是觚呀!”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

宰我问道:“有仁德的人,即使告诉他说‘井里有仁人掉下去在那儿’,他会跟着跳到井中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让他去井边想办法救人,但不能也让他陷入井中;君子可以被人欺骗,但不能受别人愚弄。”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

孔子说:“君子要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不背离君子之道了。”

“原文”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天发誓说:“如果我的行为不合礼、不合道的话,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

“原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可算是顶高的啊!但人们缺少此德已经很久了。”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

子贡说:“假使有人广泛地给百姓以好处和救济,这个人怎么样呢?能称得上是仁人吗?”孔子说:“不仅是仁人!还必定是个圣人啊!尧舜还恐怕做不到这呢!有仁德的人,自己想建树的也帮助别人建树,自己想要做到的也帮助别人做到,能由自己推及到别人身上,这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

同类推荐
  • 四象三国

    四象三国

    汉朝天命陨落,天地变色,仙界诸仙蠢蠢欲动,神兽四象纷纷下凡。一场旷日大战由此开启,智谋?武力?新的天命最终归谁?看白虎,虎啸惊天,一人游走于百万雄师看青龙,统兵千万,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看玄武,智谋超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外看朱雀,浴火重生,如何成长为一代枭雄这是一场千古乱世,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让我们笑看天下群雄争锋。
  • 大宋权臣

    大宋权臣

    (二组编辑已签此书,请放心阅读,绝对完本)尤大才!!嗯,卧下是才子,站起是猛将!尤大才!!嗯,天下横着走,喂~~你才是王八呢!哦,少爷,小的说错了,掌嘴,魏生京如是说!这是繁华天下的传奇,这是悠嘻花丛的畅快,这是金戈铁马上的温情,这是藐视天下甘苦尝尽而来的逆袭!嘿!小京子,这话说的不错,重赏!!来,翻阅吧。(呜呜呜,沉寂两年爆笑之作,敬请观赏。)
  • 后唐国士

    后唐国士

    同是大梁,这不是《琅琊榜》南北朝时的南梁,而是五代十国的后梁,同是崛起,这不是《芈月传》中战国的大秦,而是五代十国的后唐。一代才子陆离自幼目疾,双目失明,却心怀天下,饱读诗书的他告别了书院宁静的生活,为了平复战乱,匡扶大唐,开始了艰难的辅佐之路,经历了兵败、陷害、背叛、易主等层层磨难,最终成为一代国士!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彩虹归处雨纷飞

    彩虹归处雨纷飞

    南宋末年,内忧外患:蒙古南侵,宋廷内斗;偏生出了个落拓子弟贾似道,凭着堂姐贾贵妃的裙带关系,巧计钻营,终成“蟋蟀宰相”。然而此人胸无大志,不顾国难当头,只知拼命享乐;始终误国坑民,导致亡国大祸!会稽尉郑虎臣,身负家国仇怨,木棉庵怒诛奸佞;自知擅杀朝臣,有违国法。为家人故,隐逸山林。贾似道伏诛,不救亡国之祸。蒙古伯颜,兵临城下,侵略气焰嚣张至极;状元宰相文天祥,“盛世风流,乱世英雄”,临危受命,怒斥伯颜,意欲力挽狂澜。可惜大厦将倾,人力奈何?亦且陷身敌营,壮志难伸。所幸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巧脱樊笼,于是立誓以死报国。郑虎臣有感于此,毅然重出江湖,不料遭到宰相陈宜中的诱捕······这才演绎出郑虎臣死而复生,誓死抗元复宋的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武侠故事······
  • 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

    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

    见证梁启超这个天才改良派领袖的预言,再现千古封建帝制最后阶段交锋、较量、博弈的悲壮历史!这本由古敏著的《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讲述发生在辛亥年间的武昌首义(公元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夜),湖北武昌新军的共进会党人熊秉坤打响了武昌首义第一枪,转瞬间“四面军声逼楚歌”,山河为之顿变、乾坤为之颠倒、帝制为之崩溃。
热门推荐
  • 盛世瘾婚:宸少追妻求攻略

    盛世瘾婚:宸少追妻求攻略

    腹黑宸少遭遇顽劣名媛,针锋相对,相爱相杀!什么?早有未婚妻?还敢来挑衅她?她本以为能忘记一切,却不想他成了自己的一道魔障。他翻山越岭苦苦追妻,再见面,她俏然一笑:“不知这位先生姓甚名谁?好眼熟。”他只是霸道搂住她的腰肢:“我是你男人!”
  • 我的相公是奸臣

    我的相公是奸臣

    一朝穿越成忠义之后——却满门覆灭成了孤女,被封郡主钟秀山拜师学艺……姜琳琅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代侠女,却因参加皇帝寿宴而卷入朝廷后宫纷争中。皇帝赐婚,却不是京城女子第一想嫁的萧王,而是——令人闻风丧胆,鬼哭狼嚎的冷血丞相。不嫁?违抗皇命,死路一条。嫁……啊喂听说丞相是第一奸臣,除了一张脸能看他真的符合所有大反派的人设,反派的女人?会死得更快吧!还是被皇帝皇后“委以重任”的卧底,姜琳琅默默望天,现在穿回去还来得及不?
  • 每天一堂感恩课

    每天一堂感恩课

    感恩之心的形成是心灵修炼的结果。心理学认为:心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常怀感恩之心,我们的人生将更加美好。一天一个感恩故事、一天一段感恩阐述。从一月到十二月,让读者在这一年的感恩之旅中完成心灵的蜕变。
  • 道门定制

    道门定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流年记忆泪欲滴

    流年记忆泪欲滴

    在宇宙的外面,就是我们看不到的六维世界,也就是平行世界,而要走进那里,就必须牺牲很多人的性命,那些性命往往是不该牺牲的。只有这些最不该牺牲的性命,才能开启银河系中得螺旋门,走进平行世界。平衡世界,就是一个重演着千千万万历史的世界,说是幻影却不是幻影...“我常常想着该如何回到我该呆的地方,却不知道,原来这是父母千辛万苦把我送进来的地方。而最该后悔的就是我又一次让最心爱的人替我牺牲,再次开启银河系中得螺旋门。”
  • 魅都:萤红之卷

    魅都:萤红之卷

    “拥有地狱新娘的项链,和死神一样玩冒险游戏……是惊悚连连的“死神来了”?还是智慧PK的悬疑《天机》?此刻,无人岛的秘密将与你一起揭晓……新衣街的古董店,老费在琢磨一颗异常光亮的红色琥珀石,那是传说中地狱新娘的项链,谁想拥有它谁想毁灭它?心理医生莫颜的家里住进来一位从天而降的住客,与死神一起玩的游戏惊悚又冒险……”
  • 流氓女生的帅气王子

    流氓女生的帅气王子

    我是一个流氓女学生,经转校,遇到了温如天使的王子唐羽,在转角遇到了帅气王子陌幽影的真爱,一场无理取闹的意外,让我们意外的在一起,对于唐羽的呵护误以为是爱,把冷酷的陌幽影当成讨厌对象,还有一直陪着我的臭小子........
  • 江湖策

    江湖策

    朔风吹散三更雪,英灵犹恋故园花,纵那勘潇湘喋血,冬风长恨处,残魂犹在,悲歌未绝。风系花魂涧揽月,独琢剑澜欲朝晨,物是人离秋色晚,雪冢血色覆黄昏。……他匆匆南下,是为了得到什么?他不断试探,是想起了什么?她倾尽全力与他们为敌,又是替谁不甘,为谁不平?一切的记忆牵绊,恩仇怨误,到头来,只是一段纠结错位的迷离过去?十六年前的那一场雪崩,掩埋的除了一座城市,还有一群少年的一切。南下的残魂,在面对最终揭开的那段真相时,还会信誓旦旦地说“我一定会杀了他,不惜一切代价”吗?而那段尘封的往事背后,隐藏的,又是怎样的人性,怎样的善意...
  • 狩猎在异界

    狩猎在异界

    一个穿越而来的少年,胸口带着神秘的等级纹身,看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世界的最顶端
  • 迷人之谜:丁玲

    迷人之谜:丁玲

    丁玲与比她小13岁的陈明相濡以沫地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赞丁玲“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可20世纪50年代,她又被打为“丁陈反党集团”的头目,“文革”中身陷囹圄……其书如谜,“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