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98000000039

第39章 酒疯子(1)

晓苏

1

八月的一个中午,天上的日头像是烧化了,直往地下掉火。村里人都躲在自己家里不敢出来,生怕把脑壳烫破了。我杂货铺的生意差到了极点,整整两个钟头,硬是没半个人进我的铺子。我连一包烟也没卖出去。还好,正感到无聊,媳妇娃子在后头灶屋里喊我吃中饭。

我马上起身关门。可是,两扇门刚关了一扇,一辆枣红色的摩托车突然一溜烟开过来了。我一眼认出了那辆车,是村长黄仁的。在我们油菜坡,摩托车虽说不少,但只有黄仁的这辆最大,又高又长,像他妈的一匹野马。我顿时有些纳闷儿,不晓得黄仁跑这儿来搞啥名堂。他以往从来没到我铺子里买过东西,连火柴也没买一包。这些鸡巴当官儿的,总嫌老子铺子的货差。

摩托车很快停在了我铺子门口。我定睛一看,从车上下来的却不是黄仁,原来是酒疯子袁作义。

妈的,我还以为是村长呢!我说。村长死尸求了!袁作义说。他还开心地笑了一下。我打个哈哈说,你这个酒疯子,不喝也说酒话。袁作义说,真的,他狗日的不死,我能骑他的摩托车?

我一下子被袁作义问住了,不晓得如何回答他。黄仁死是肯定没死的,这我心里有谱。村里要是死了人,不会一点动静也没有,起码也要筛个锣。袁作义这么说,毫无疑问是在咒黄仁。可我想不通的是,黄仁的摩托车怎么会被袁作义骑着呢?如果说是袁作义偷的,那也不可能。袁作义这家伙我了解,别看他的口气大,其实他的胆子比老鼠子还小。

袁作义匆匆走进杂货铺,一进门就盯住了货架上的那排酒。我心里想,这家伙八成儿又是来找我赊酒喝了。但这回我不会再赊给他,即使他喊我叫爹,我也不赊。在这以前,他已经赊了好几瓶了,欠我的钱一直拖着没还。我这小本儿生意,经不起他这么赊账。

货架上有好几种酒,贵的贱的都有,最差的才五块钱一瓶。袁作义的两只眼睛在那排酒上扫来扫去,好像在找最便宜的。要说起来,袁作义也怪可怜的,不光是穷,还特别怕媳妇娃子。他媳妇娃子人样子比他强,有点儿欺负他。他们家本来就没啥钱,却都被媳妇娃子一手捏着,袁作义平时想用一分钱都难。可这家伙偏偏又好酒,见了酒比见了自己的亲妈还亲。

袁作义还在看酒,看过去又看过来。我直截了当地对他说,别看尸求了,看也是白看,再便宜我也不会赊给你。袁作义回过头来说,这回付现金。我听了一愣,打个哈哈说,哟,日头今天从西边出了!袁作义说完又扭过去看酒了。我连忙走拢去说,老找个啥?最便宜的五块。袁作义却说,我不是找最便宜的。我奇怪地问,那你找啥样的?袁作义说,度数最高的。我问,为啥?袁作义说,度数越高越过瘾,喝了像当神仙的!

我从货架上拿了一瓶五十二度的,使劲地放在袁作义眼前说,这瓶度数最高,赶紧喝了当神仙吧。袁作义问,多少钱?我说,二十二。袁作义眨了眨眼问,少两块行不行?我冷笑一声问,为啥?袁作义脸一红说,我媳妇娃子只给了我二十。我不由得一惊说,哎呀,你媳妇娃子今天出手好大方啊!

袁作义没接我的话茬,又问,少两块行不行?我犹豫了一下说,你今天能不能只买一瓶十块的,那十块钱先还赊账?袁作义慌忙说,求你别这样,赊的账改天再说,今天我特别想喝瓶高度酒。他一边说,一边双手合十给我作揖。见他这副熊样,我的心一下子软尸求了,也不好意思再说啥,只好哭笑不得地答应了他,还给他抹了两块钱。

袁作义付钱时,我又问,你媳妇娃子今天为啥这样大方?袁作义低头想了一下,然后抬起头说,老子今天过生日!我说,难怪呢!

我刚接过钱,袁作义就用牙齿“嘣”的一声咬开了酒瓶盖,仰头喝起来。他喝了好大一口,少说也有一两。我赶紧打了一下他的肩膀说,你狗日的回家再喝!袁作义难为情地一笑说,好长时间没沾酒了,我忍不住。

袁作义虽说好酒,其实酒量不大,喝上一二两还行,一超过三两就发酒疯。这家伙发起酒疯来像个邪子,又是哭又是笑,有时还扯自己的头发,扇自己的耳巴子。说实话,我怕他在我铺子里喝,一旦发了酒疯,那我可就麻烦了。我连忙劝他说,你还是赶快回家吧,让媳妇娃子给你炒两个菜,一边吃菜一边喝酒,那才真的像神仙呢。

可是,袁作义却不听我的,把我的话都当耳边风。我话音还没落,他狗日的又喝了一口。这一口比刚才的一口还多,估计有一两半的样子。我发现他的脸已开始泛红,好像有了一些醉意。

幸亏媳妇娃子这时又喊了我一声,催我快点去吃饭。我便趁机说,对不住,我要关门吃饭了。我说着就双手一伸,把袁作义推出了铺子。

等我关好铺子从另一个门出来的时候,袁作义已走到摩托车边上了。摩托车在明晃晃的日头下红光直闪,越看越像他妈的一匹野马。我这个人好奇心有些强,一看见摩托车马上又想到了村长黄仁。

我问袁作义,村长到底怎么啦?他的摩托车为啥会在你手上?袁作义没立即回答我,又喝了一口酒。我发现一瓶酒差不多已被他消灭了三分之一。把一口酒吞下去后,袁作义才咂着舌头说,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他死尸求了!我说,别胡鸡巴乱说,我在当真问你呢。袁作义坏笑了一下,改口说,他狗日的贪污挪用,被上头捉走了,关在老垭镇派出所。我有些不高兴地说,又扯卵蛋!你能不能说句实话?

袁作义停了一会儿,然后一本正经地说,好,我实话告诉你吧,黄仁进城住院了。他怎么啦?我问。袁作义说,他得了癌症,胃癌,肝癌,肺癌,他一个人都得上了。听说,他的胃已经穿了孔,肝子上长了十几个黑瘤,肺烂得像一把米筛子。医生说他顶多还能活半个月,他媳妇娃子都找人漆棺材了。村里不可一日无主,镇上就任命我担任代理村长,摩托车也就归我骑了……

没等袁作义把话说完,我转身就朝我灶屋走了。这个酒疯子已经开始发作了,我不想再听他胡扯八道。再说,我肚子也饿瘪尸求了。

2

灶屋里支有一张小方桌,平时不来客,我和媳妇娃子就在这里吃饭。我走进灶屋时,媳妇娃子已把菜端到了桌子上,除了胡椒炒肉丝,还有刀拍黄瓜和油炸花生米。我媳妇娃子虽说人样子不咋的,可心肠蛮好,见我进门,还连忙给我开了一瓶啤酒。

我坐到桌子边上,刚把啤酒瓶子举起来,一股浓浓的酒气扑进了我的鼻孔,好像是谁的酒缸破了。同时,灶屋门口的光线也暗了一下。我扭头一看,竟然是袁作义。他狗日的正握着半瓶酒站在我灶屋的门槛外。

你怎么还没回家?我问。袁作义打了一个很响的酒嗝说,我醉尸求了,骑不成摩托车了。活该!我说。我没有请袁作义进门,心里巴不得他早点滚开。可我媳妇娃子却说,那你先进来坐会儿吧,等酒醒了再走。这家伙是个赖皮,我媳妇娃子随口说一句客气话,他还当真进来了,一屁股坐在了我的对面。

我没理尸求他,只顾自己喝起啤酒来。我喝一口啤酒吃一口菜,显得津津有味。袁作义的眼珠子跟着我的筷子转,不停地吞涎水,还咂舌头。我看出了袁作义的心思,他肯定也想尝尝我的下酒菜。但我没请他,怕他一吃菜又要喝酒。我媳妇娃子也看出了袁作义的心思,正要伸手给他拿筷子,我急忙给她使了个眼色,她才住手。

袁作义的脸皮真是厚,我们不请他,他却自己提出来了。袁作义阴阳怪气地说,这么好的菜,也不请我尝一下!这家伙把话说到这一步,我也就不好再泼他的面子,只好让媳妇娃子给他拿了碗筷。袁作义伸手接筷子的时候,我很严肃地说,吃菜可以,不许喝酒。袁作义满口答应说,好,我只吃不喝!可是,袁作义自己打自己的嘴,只吃了两筷子菜,就开始喝酒了。我很生气地说,狗日的,你怎么说话不算话?袁作义马上说,你媳妇娃子的菜做得太好吃了,我不喝两口对不住她的手艺。我没想到袁作义这样死皮赖脸,就不再管他,任他喝了。

喝了一会儿,袁作义突然高声大嗓地说,这是老子担任代理村长后喝的第一顿酒,真他妈过瘾啊!

我媳妇娃子猛然一愣,扭头问我,他当代理村长啦?我想给媳妇娃子开个玩笑,就骗她说,是的,昨天镇上才任命的。媳妇娃子很快把目光转到了袁作义身上,出神地看了半天说,以前真没看出来呀!

袁作义的手机这时响起来。他听到声音却忘了手机放在哪里,便手忙脚乱四处找。等他好不容易从裤子口袋里找出来,电话却挂了。但袁作义还是接了,并装模作样与对方说了几句话。他对着手机一字一顿地说,好,知道了,请领导放心,我一定按时到会。

我故意问,谁的电话?袁作义一脸庄重地说,县长的。我扑哧一笑说,县长找你这个酒疯子搞啥?袁作义瞪了我一下说,你严肃点!我媳妇娃子当了真,睁大双眼问,真是县长找你?袁作义说,那还有假?县长通知我明天去城里开三级干部会,还要听我汇报油菜坡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规划呢。我媳妇娃子惊叫一声说,呜哇,县长还给你打电话呀!

袁作义又喝了一口酒,然后夹了一颗花生米丢进嘴里,一边嚼一边对我说,如今当个村官儿也要有靠山,光镇上有还不行,还得在县里找。我打算就找县长当我的靠山,这次进城开会,我正好去巴结一下他。我顺着他说,好,这个靠山大,你一定要巴结上。

这时,袁作义忽然放下筷子,歪着头问我,第一次去拜访县长,必须要有见面礼,你说,我送点啥玩意儿给他好?我开口就说,送钱。袁作义摇摇头说,送钱不行,少了拿不出手,多了我没有。我想了想说,那就送土特产,木耳香菇土鸡蛋什么的。袁作义又摇摇头说,这些都过时了,县长看也懒尸求看的,你前脚送,他后脚扔。

我皱着眉头问,那送啥呢?袁作义也埋头想。想了半天,他陡然一抬头说,我想到了,送狗子鸡巴!我哈哈一笑说,这不好吧?你让县长吃狗子鸡巴,他还会当你的靠山?袁作义说,这你就不懂了,现在的领导十个有九个肾虚,肾一虚就想壮阳。我听说,狗子鸡巴最壮阳了,特别是我们这里的土狗子。要是我能搞到十个狗子鸡巴送给县长,那这个靠山肯定能靠上。当然,送去的时候不能说是狗子鸡巴,连狗鞭都不能说,应该叫狗宝。只要县长吃狗宝壮了阳,快活了,开心了,幸福了,那我的前途就大了,要权有权,要钱有钱。

我媳妇娃子这时打断问,你打算怎样建设新农村?袁作义把酒瓶子对在嘴上,又喝了一口,然后要紧不慢地说,规划我都想好了,命名为八九十工程,修八条水泥路,建九个大型养猪场,办十户农家乐餐馆。我媳妇娃子说,这可难得办到。袁作义一挥手说,只怕想不到,不怕办不到。关键是把计划报上去,计划一报上去,就可以找各个部门要钱了。钱一要到手,事情就好办了。

我媳妇娃子是个死脑筋,较真地问,我们村总共巴掌大,哪有这么多路?哪有这么多猪?餐馆就更少了。袁作义斜了我媳妇娃子一眼说,嗨,你真是个麻桑木脑袋,只要有一条路,就能说成八条,只要有一个猪场,就能说成九个,只要有一家餐馆,就能说成十家。我媳妇娃子问,为啥要说这么多?袁作义说,只有往多里说,才能搞到上面的拨款。

我媳妇娃子又问,要是上面来人检查呢?袁作义轻微地一笑说,应付检查太容易了,路嘛,带他们去看看那条机耕路;养猪场嘛,主要办一个,修它几十个猪圈,再把全村的猪都借来临时养几天;餐馆嘛,在公路边找几户人家,先把房子正面装饰一下,装成外国洋房的样子,后面不管它,草棚子也不要紧,然后在门口挂几个农家乐的牌子就行了。

听袁作义这么几说,我忽然对他另眼相看了。过了一会儿,我喝了一口啤酒问,上面拨的款,你打算咋搞?袁作义说,八九十工程上多少要用一些,用三分之一吧,另外三分之一留在村里,好应急。我有点等不及地问,还有三分之一呢?袁作义笑了一下说,还有三分之一嘛,是我的提成。按照规定,村干部从上面拉回来的钱,都可以提三分之一作为奖金。我说,难怪呢,你还有提成啊!袁作义说,要是没提成,谁还去拉钱?拉个卵子毛!

灶屋的窗户正对着一片茶山,绿油油的茶树一层一层地叠着,看上去像一条绿带子绕山缠了一圈又一圈。这是我们村仅存的集体经济,归村里的茶场管。据我所知,每年茶场的利润都在十万以上,到年终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一些钱。每年到了采茶的季节,女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去山上采茶,真是好看得不得了。她们还唱《采茶歌》,歌声能飘到天上去。

袁作义喝多了酒嘴干,起身到水池边找凉水喝时,一眼看到了窗外的茶山。他两颗眼珠骨碌一转对我说,这片茶山,我要把它卖掉!我大吃一惊问,这是村里的,你怎么能卖?袁作义说,老子是村长,有啥我不能卖?我暗笑着问,你怎么卖?袁作义转眼看着我说,我卖给你,为期十年。我摆头说,我可买尸求不起。袁作义说,你别急,我肯定让你买得起,还能让你大赚一笔。

我愣着眼睛问,此话怎讲?袁作义说,这片茶山,要是卖给外面的老板,十年,一百万,我保证有人抢。但老子先不卖给外面的人,我要先卖给你。卖给你,我只收五十万。你买到手以后,再转手以一百万卖给外面的老板,这样你就轻飘地赚了五十万。我有点儿疑惑地问,我与你一不沾亲二不带戚,你凭啥要让我赚五十万?袁作义狡猾地一笑说,我当然不会让你赚这么多,这五十万,我们两个家伙六四开。我哦了一声说,原来如此!停了一下,我又问,哪个六?哪个四?袁作义说,肯定是老子六!

我只顾着听袁作义吹牛,没注意他手中的酒瓶,突然一看,发现已快喝完了。我说,你不能再喝了!我说着,便伸手要夺他的酒瓶。袁作义把酒瓶提到眼前看了一下,说,只剩半两了,老子干脆把它喝尸求了!他说完就闪电似的把酒瓶口子插进了自己的喉咙管,我夺也没夺赢。

袁作义喝完最后一口酒,已醉成了一堆烂泥巴。他头一歪就倒在了地上,接着就哗哗啦啦吐起来,吐得一塌糊涂,差点把屎肠子都吐出来了。

3

堂屋里有张竹床。袁作义倒地后,我和我媳妇娃子慌忙把他弄到了竹床上。我们是把他抬去的。我抬头,媳妇娃子抬脚,像抬一个死人。这家伙躺在竹床上的样子更像个死人,一动不动,双眼闭着,脸色白卡卡的。

同类推荐
  • 虎变

    虎变

    省发改委官员和同僚面临着升迁的竞争,各有各的背景和砝码,看不清形势又无人倾诉的方向西接受一蓝的暗示:找高人算算。一蓝和几个商界朋友的走私活动因赖昌星的倒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只有心圆大师能帮他们了难脱罪,但心圆提出的条件是在花岩县建庙,这事只有方向西的老板成访副省长才能办到。九个月后,心圆的弟子印行和尚执掌花岩县日观寺。方向西踌躇满志地为老板夫妇运作头炷香,进行得极其隐秘,却被另一双眼窥视,一场危机正在逼近……人生大起大落中,方向西渐渐悟出命运的真谛,也在马观正、长善、心圆等世外高人身上体悟到更高的心性境界。
  • 西域东来

    西域东来

    《西域东来》讲述的是发生在1220-1234年的故事。它以札兰丁被成吉思汗的西征大军掳掠到蒙古,进而被编为探马赤军灭西夏、征大金,最后驻屯于中原的经历为经,以他和两个女性的情感纠葛为纬,给我们编织了这样一段画面:一个在中亚锡尔河草原长大的少年穆斯林几经辗转,最终成了中原地区的回回人。小说通过对这批来自中亚穆斯林的生存状况、思想文化的变迁,以及他们不幸遭遇的细致入微地描写,让我们理解了这个民族激情澎湃、坚忍不拔、不轻言放弃精神的真正源泉。
  • 劫余灰

    劫余灰

    小说采用章回体,以反美华工禁约运动为背景,描写了一对青年情侣的惨痛遭遇,是对罪恶社会的血泪控诉。虽然吴沃尧说是敷衍一个“情”字,但主旨却是表彰女主人公朱婉贞的“贞和孝”。
  • 侧身官场

    侧身官场

    本书讲述的是秘书们的故事。他们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办文、办会、办事,什么都办;公事私事、明事暗事、该办的事不该办的事,也难免都得办……官场历来是一个是非之地,亦是个众说纷纭的所在。身处其中各有各的体会,各有各的处世方式。本书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将目标锁定在那些不是官员却身在官场的秘书身上,告诉你他们究竟是怎么一个侧身法。
  • 金银岛

    金银岛

    故事的主人公吉姆,是一个十岁大的小男孩,吉姆的父母在黑山海湾旁经营一家旅馆名为「本鲍上将」。有一天,旅馆来了一位脸上带着刀疤、身材高大结实、非常引人注目的客人,原来他就是比尔船长。吉姆非常喜欢听比尔船长讲故事,那些听起来挺吓人的经历,像是罪犯被处以绞刑、海盗双手被绑而且蒙眼走跳板、突如其来的海上大风暴、遍地骨骸的西班牙海盗巢穴等,每次都让吉姆又爱又怕,也让宁静的小镇增添了不少新鲜刺激的话题。没多久,比尔船长因为饮酒过量加上受到惊吓而死在旅馆中,吉姆无意间发现比尔身上带着的一张藏宝图,那是海盗普林特船长所遗留下的,于是吉姆和......
热门推荐
  • 王妃娘亲不好惹

    王妃娘亲不好惹

    她,无奈碰上一朵克妻的烂桃花粘死了她。他,南傲国的三王爷,视克妻为家常便饭而又桃花不断泛滥,第一妻,残了,第二妻,傻了,第三妻,毁容了,第四个,正在私奔中……姿色平平,这个咱忽略,好吃懒做,这个咱不提了,带个拖油瓶,这个咱跳过,谁让他眼残看上了她!
  • 云烟诀

    云烟诀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绵延数里的军队在黄土砌成的谷中穿行,士兵有力的步伐扬起漫天黄沙,烈日当空照下,直射得将士们的铁甲泛起寒光湛湛,从远处看,军队犹如一条闪着银光的巨龙,嘶吼着前进。正当将士们缓步而行时,中军中传来一阵吟诗之声,若说是吟诗却不如说是喊诗,这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出塞》由此人喊出,当真是豪气干云,听得中军的兵士们无不慷慨激昂,有几人闻此声如钟如磬,心下敬佩,但一时间又不知是哪位将军所发,便回头向后瞥去。
  • 万道之宰

    万道之宰

    柳尘,自九州大陆走出的至强武者,因意外获得一块神秘断碑,命运与众不同……(新人新书,更新稳定,喜欢本书的朋友收藏个呗?感谢ing)
  • 坏男人,离我远一点

    坏男人,离我远一点

    不想做炮灰,也不希望爱的人就这样子离自己远去,去奋斗,而且当做游戏,到最后,随后能够明白这其中一切?努力去爱,却被一次一次伤害,到最后得到的,也许不过是一场云烟。总有一天,我会把所有的人全都踩在脚下,让他们明白,不是不在乎,而且是时候未到。
  • 曾许星光又旖旎

    曾许星光又旖旎

    一张海报,将阮薇脱线的生活拉回正轨。她遵从父母遗愿,以女子组合成员身份步入演艺圈。无背景、无经验、无心机,她一个“三无小嫩苗”,却陆续遭遇了组合内斗、名利交易……不是没有想过要退出,但可以轻言放弃的梦想,还是梦想吗?追梦的路上虽然布满荆棘,可黑暗中却出现了一盏灯,指引着她缓缓靠近……这是一个偶像频出的时代。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如同一道旖旎的星光,照耀了你的青春。多年后再想起,或许我们依然会心潮澎湃。——那就是我们青春沸腾过的证明。
  • 神能变丹师

    神能变丹师

    三国末年,身损五丈原的诸葛亮不甘失败,意外投胎重生异世,借助前世记忆,修仙炼丹,无所不能,智多近妖的诸葛武侯又会演绎怎样的神话呢?
  • 变华

    变华

    在古代,渔民穷苦,欠了财主钱财就更是不能翻身,因为李广泽的到来,李守成家却成功逆袭。本是现代人的李广泽莫名穿到了李守成儿子身上,利用现代人的农业知识和商业嗅觉,成功逆袭财主,开始了他的捞金之路,更是引得美女投怀送抱……真是美哉!
  • 百万纹银小厮

    百万纹银小厮

    姜檀儿穿越到一个叫做茉莉香坊的地方(你们懂的),做一枚小厮,人送绰号:俏小茶壶。能作(窃)一手好诗,画一手好画(美术生伤不起),弹一手好琴(附庸风雅),整日里与坊里的名伶们“厮混”,(主角语:我是无辜的),弹弹琴,跳跳舞,神马的。一双桃花眼,两弯小刀眉,浑身痞态,满肚子的稀里古怪,不知道京都的烟花巷子里什么时候出现这么一位“大侠”(主角语:我挺聪明的),平日里除了做老本行(不就是个小厮的行当吗?),顺便也做个古代先锋知识分子(其实是个斯文败类),恰逢一日遇到贵人(其实是踩着狗屎运气),带着一家子莺莺燕燕能否鸡犬升天,且听作者细细道来罢。
  • 华月风云

    华月风云

    华月古国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有灿烂古老的道教文化,有玄机无限的宫天道法,科技、生产、管理综合能力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社会繁荣。只是一场天蹦地裂,地动山摇,昭示着华月这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受到了邪恶势力的无端攻击!华月文明古国人民又将迎来一次大劫难!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