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00300000013

第13章 同治皇帝:他的婚姻与死亡(1872—1875)

同治皇帝十二岁时,大臣们认为是时候让皇帝结婚并亲政了。后宫由一位皇后,两位皇贵妃,还有八位妃嫔组成。大清律法要求凡是统属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的世家,都要把其适龄的女儿送进宫去选秀女。而不属于北京或省级驻军的八旗家庭则无此资格。她们的母亲、姐妹和姑嫂可以陪她们进宫,并且偶尔能探望她们。但家庭中的男性成员只有在觐见的时候才能看看她们。

在诏令下达第二个月的第三天,108个少女被带到宫殿里面进行检查,年龄从10岁到13岁不等,所以皇后不会比皇帝大一岁以上,也不会比他小两岁以上。在这108个女子当中,12人被留下来观察一段时间,但是很快又被送回家。随后又召集了各省的八旗家庭的女孩。在第八个月,皇帝被安排了大婚,这时他十二岁零六个月大。但是,直到1872年,大婚典礼仪式才举行。

清朝的藩属国朝鲜、安南和琉球的使臣来参加同治皇帝的大婚典礼。据说,使臣们首先要在皇帝大婚时明确表示效忠清朝。外国驻华公使因不愿叩头,被拒绝观礼。也许我们还记得,1902年光绪皇帝的堂兄醇亲王,率赔罪使团赴柏林为在1900年于北京被谋杀的德国驻华公使致歉时,拒绝表演这一礼仪。

皇帝大婚仪式除了沿着皇宫到后宫行进外,一切都是在神圣的后宫举行。欧洲人可能记住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仪式,该仪式于大婚后的第十四天举行。皇帝给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请安。皇帝、亲王、贵族和大臣们都要听从太监的指令,给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行叩拜之礼。

我已经没法找到关于李鸿章在典礼中的表现的真实记录了。但是他一定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仪表堂堂,在众多官员的队伍中格外引人注目。并且作为直隶总督,他一定需要为花销提供经费。

在10月22日,年轻的皇帝名义上将权力收归己有,正如西班牙年轻的国王在1902年5月做的那样。

皇太后赏赐给恭亲王一幅精美的卷轴。那些在乱世之中还有机会悬挂着很多慈禧太后精美书法作品的人,一定非常熟悉这幅卷轴。因为中国人不是把书法当成简单的传达思想的工具,而是当作像绘画一样的艺术。汉字极具欣赏性,很多欧洲人看到中国书法就像看到一处佳景一样,心情愉悦。慈禧太后的书法令人过目难忘,让人既钦佩又敬畏。

《京报》12月2日评论说:迄今为止太后谛听国事,不懈地推动公益事业,控制舆论,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提拔人才,打击反对派。国家自始至终享受着和平,人民生活舒适。太后殿下效仿前朝统治者,历史将会记录她的价值。

1873年3月18日,在就任直隶总督后,李鸿章第一次进京觐见皇帝,拜见恭亲王和内阁大臣。他另外还有两件事情要和皇帝商量,《京报》评论说李鸿章有时候表现出了和皇权命令相反的立场,皇帝随即命令他应该被罚掉9个月的工资。没有任何记录说这些命令是什么,但是看起来这只是一个口头上的,没有用朱笔签下来,或者李鸿章一定是违背了这一命令。

现在李鸿章的职责是先于皇帝几天去皇陵,视察路上的一切是否安排妥当。皇陵位于东山,皇帝年年都要去祭祀。外国公使们对祭祀仪式很疑惑,但他们并没有预期能得到李鸿章的帮助,他们认为那时的李鸿章是排外的。李鸿章回到天津之后,两天里所有的官员都向他表示祝贺。关于李鸿章最后觐见皇帝的谣言传播开来。在听了李鸿章对政治和外交事务的长达数小时的重要建议之后,皇帝对他说:“爱卿对各种事务的见解,明确地告诉朕,你已经彻底地研究过他们。爱卿是朝廷里能看到它们有效实施的最佳人选。因此,朕现在任命爱卿为北洋大臣,以便出谋划策,帮朕妥善解决这些你刚刚提及的那些问题及其他可能不时出现的政治或外交问题。”

谣言表明,天津的官员可能开始琢磨李鸿章的想法,而不是重视尚且年轻的皇帝的想法。那年的祭祀活动组织的有些不太周全,各种交通工具未能准备妥当,管理皇家马厩和行李的官员都被责罚。同时太监总管也被责罚,其他官员也因未摆放好祭品被免职。所有的这一切显示,皇帝除了可能欣赏李鸿章在政治和外交等重要问题上的判断外,并没有显示什么独特的统治才能。

4月14日,《京报》祝贺皇帝寿辰,而16号就有官员负责修建同治皇帝和阿鲁特皇后的陵墓。尽管基督徒认为死亡是重生的必经之路,他们还是惧怕死亡。而棺椁,在某些时候像一个人进入天国大门时代表灵魂和庄严的装饰物。说到死亡,1875年同治帝驾崩,有关史料对同治帝做出了如下评价:

“俯身跪拜,痛彻苍穹,哀思满世,无力回天。春去冬来十三载,天子谦德普天下,今天威归西。谨遵祖先训令,与母商讨,励精图治,不辞劳苦,勤勉为政。以敬畏之心,祖先之教诲,终日激励忠心朝政,勤政为民,终年无休。任用贤才,制服叛乱,心怀天下百姓福祉、国家朝政。今吾皇驾崩,万分虔诚,化为悲痛,无以言表,唯以血泪。”

现在我们谈谈慈禧太后统治下的黑暗秘史,慈禧太后置百姓利益于不顾,勾结欧洲各国,主宰国家命运。人们常因同治帝之死指责慈禧太后,也有人指责她在逃往热河途中除掉咸丰皇帝。

慈禧太后是咸丰帝的一个妃子,也许她常常担心失宠。也有人指责她后来处心积虑除掉慈安太后。毫无疑问,是慈禧太后逼迫阿鲁特氏皇后,也就是同治帝的皇后,自杀或者选择另外一种方式死亡的。(后来有人传言她是饮鸩而死)当时阿鲁特氏怀有身孕,就这样,慈禧太后除掉了阿鲁特氏母子。

清朝官方评价说到:阿鲁特氏皇后贤良淑德,出身显贵,选秀入宫,后被封为皇后。阿鲁特氏皇后无限扩大仁政范围,其温柔高贵成为学习的典范,其刚正严苛深深影响六宫。她举止含蓄谦恭,辅佐朝政三年,将优良治理方法施于内政,分担皇上治理朝廷的忧苦辛劳。阿鲁特氏皇后表现得忠诚孝顺,令人动容。阿鲁特氏皇后身上许多优秀的女性品质已为后宫人人皆知。谨按祖训,墓文辉煌,授以封号。朝廷官员奉命仔细定夺,再三审查,谨慎记载其生平及丧葬仪式。文武百官追思阿鲁特氏皇后,谦卑评论其与皇上恩爱之情,堪比日月同辉(日代表男性原则,月代表女性原则),女性原则与男性原则和谐共生,顺应自然法则。

人们这样评价可怜的阿鲁特氏:谦恭,纯洁,谨慎,善良,智慧,言行谨慎,遵受训律,为圣人教诲增添光彩。后来的作家们都为这位美丽的阿鲁特氏的英年早逝惋惜,然而,对于她的婆婆——慈禧太后来说,这个世界不足以容下她。慈禧还有一个妹妹在世。1875年一月一个寒冷的夜晚,慈禧太后抱走妹妹的儿子并带到宫中,次日清晨宣布立其为帝。可怜的光绪帝自此经常为此哭泣,然而,他至少还活着,他的母亲,也就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几年后被处死。慈禧太后是很有魄力的一位女性,她无法容忍任何人靠近皇位,因此毋庸置疑,她会下令处死亲妹妹及儿子的皇后。

但是在慈禧太后成功地将另外一个孩子推上皇位的之前,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插曲,李鸿章漫长的生命因此而变得极富传奇色彩。一位中国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朝中强大的反对势力欲推翻慈禧太后及光绪帝的统治,另立恭亲王玩世不恭的儿子为帝,慈禧太后为此求助李鸿章(当时任直隶总督)为朝廷护卫。李鸿章立刻行动(回顾李鸿章的一生,他办事果断,从不推脱,除非他故意延迟,这已成为他的一个最明显品质),率四千多兵马,进军京城。这些护卫兵全部是安徽籍,他们在任何形势下都效忠李鸿章。这支军队一天半行程八十里,于午夜及时抵达北京。

慈禧太后的亲信率近卫队于城门守候,为李鸿章军队打开城门。午夜李鸿章军队悄悄进入紫禁城内,为防止士兵说话,每人嘴中含一只筷子,马掌钉也被蒙上。进入到紫禁城后,各城门满族巡守被换成李鸿章的手下。慈禧太后派宦官指出可疑分子,几乎公开向反叛者宣战。反叛者立即被卸下武器,打入刑部监狱关押。紫禁城各大城门也换成由李鸿章的人看守,太后及年仅四岁的光绪帝寝宫由步兵把守,破晓时分所有的反叛者全部被捕。叛乱者被秘密处死或者永久流放到黑龙江。次日,醇亲王之子称帝,年号光绪。如同以往,醇亲王依然是李鸿章的至交。一切都安定下来,李鸿章率军队返回天津,如同来京时一样悄无声响,悄悄地处理好一切,以至于只有局中人才知道发生了什么,才了解这一切归功于李鸿章的忠诚机敏。

在那一刻,他本可以选择叛乱,登基称帝。李鸿章的选择避免了一场内战,避免了一场血腥的悲剧。慈禧太后从未忘记对李鸿章欠下的人情,由于她的恳请,李鸿章才保住了朝廷的稳定,才同意担任总理衙门职务。光绪帝受翁同龢影响,从未意识到对李鸿章的亏欠。

这就是李鸿章深夜行军的故事,通常人们认为这是李鸿章赢得慈禧太后终身信任的关键性事件,实际上慈禧太后对李鸿章的请求正中其下怀。在他们生前一定有很多交集,很可能从一开始他们就彼此揣测过对方的性格。

同类推荐
  • 28岁赚千万

    28岁赚千万

    这是中国第一部自传体财经小说,同时也是一部能够引发所有创业者思考的教科书。12年的时间里,一位17岁的少年从负债百万开始奋斗,最终赚到了数千万财富。在这个过程中,他品味了世间的人情冷暖,见识了商海的风云变幻。从一个天真懵懂的少年到一个老谋深算的老板,他的身上发生了太多太多的蜕变。这期间,风光的时候他可以一掷千金,落魄的时候他可以吃糠咽菜,只为生存。从失败到成功,从幼稚到睿智,他闯出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他善于在生活中挖掘点点滴滴的商机,每一笔财富都能够让他领悟至深。他的每一次蜕变都会给人带来沉思,他的每一次成功都会给人带来思路,他的每一次感悟都会给人带来共鸣,他的每一篇文字都会给人带来激励。
  • 在宇宙中摇滚:“宇宙之王”霍金传

    在宇宙中摇滚:“宇宙之王”霍金传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霍金的诞生与成长、获取博士学位、怎样与致命疾病顽强地做斗争、探索宇宙的秘密、与两任妻子的婚姻生活以及著书立说等方面阐述了霍金的人生历程及对宇宙做出的巨大贡献;下篇以“霍金到底知道什么”为主旨,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时空的本性、霍金对相对论的推演与深化、量子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和谐统一等方面,运用理论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详尽地向读者对霍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本书为"大家丛书"之一。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本书记载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杰出成就。
  • 毕加索(名人传记丛书)

    毕加索(名人传记丛书)

    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一个小城,自幼便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本书客观讲述了毕加索从出生、成长到成为一代大师的生命轨迹,展现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 雍正传

    雍正传

    他并非康熙最宠爱的子嗣,也绝非众人最看好的阿哥,但就是他得到了所有人都垂涎欲滴的皇位。雍正的登基,究竟是圣意还是人为?本书将带给你最为新奇的答案。
热门推荐
  • 绝品双神

    绝品双神

    泓轩是一位神龙不见神尾的法师的儿子,因在产出时,天辰午时,不料被上古魔兽的一丝灵魂入侵进了泓轩的心神里,而泓轩的父亲长玄因法力不够所以不能将那丝灵魂破解,为了寻找化解方法,无奈将泓轩寄托在了一个远房亲戚家,然之,泓轩过上了活力青春的校园生活,每次遇到困难时,那魔兽的力量都给予了他的帮助,到最后,泓轩并没把那丝魔兽的灵魂给化解,因为那魔兽已臣服于泓轩了......
  • 蜗牛舍说诗新话

    蜗牛舍说诗新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傲娇殿下请走开

    傲娇殿下请走开

    元界因争霸而四分五裂,战乱纷飞,不少人通过了时光缝隙逃到了人类世界。在人类世界也被他们掀起了暗潮涌流,与此同时........绵绵坐在公园椅上,从天上突然掉下了个“林妹妹”,哦,不对,是猫妹妹,丑丑的,一身灰扑扑的。什么!还敢摆脸色给我看!竟然留一个灰不溜秋的屁股给我看,你,你给我等着,我保证不打死你。(拿着鸡毛掸子追打了过去)什么!竟然敢霸占我的床!给我起来,在不起来,在不起来我就扯尾巴了!.........开学前期,软绵绵家中意外迎来一只喵星人,真是,真是糟透了心,差点被它操的心的碎了,啊,不对,是为它操碎了心。各种灵异的事扑面而来,狗血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赝品师笔记

    赝品师笔记

    一个在古玩城摆地摊的混世青年,无意中得到了一本几乎看不懂的古书,竟然习得了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秘法,原本只想发些小财的他,机缘巧合之下却被卷入了一个延续了数万年的斗争之中。奇珍异宝、豪门旺族、道魔鬼妖……种种匪夷所思的经历接踵而至!原本只想过着平静日子,和心中女神生几个娃的他,在金钱、美女、权利、力量的诱惑,以及让艰难异常拯救世界的责任之间……该如何选择呢?呵呵!有时候,鱼和熊掌……还是可以兼得的!“我叶瀚……全都要了!”
  • 诸哽门

    诸哽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蛮荒之争

    蛮荒之争

    一个小山村少年因为看到本不应该被看到的东西而误入修行界。初入外界的他在这热闹繁华的外界该如何自处?外界的权势,繁华是那么的让他着迷,沉醉。由此他的身上也是诞生了一种名叫野心的东西,他想问鼎天下,但是妻子,爱人,感情,友谊却始终牵绊着他。让他无法放下。在这般情况下,且看少年有该如何抉择?如何自处?
  • 极品五公子

    极品五公子

    “天儿,今天妈妈给你讲夸父逐日的故事!”“这个故事爸爸讲过了。”“那你讲给妈妈听,好不好?”语带慈祥,带着浓浓母爱。“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夸父的人,吃了春药以后,就整天追着找‘日’,最后把自己累死了。故事告诉我们,春药起源于中国。”天儿奶声奶气的故事别有一番味道。天地变色,眉宇间,凝聚起一股穿越时空的杀意。
  • 土夫子回忆录

    土夫子回忆录

    楔子1960年,一支由苏联科学家和军人组成的部队,在中国罗布泊神秘失踪。之后不久,苏联以此为借口,急于想要再派出一支规模更大的搜寻部队,进入中国新疆境内。但是这样的要求,被中国严正拒绝。这个事件,被称为罗布淖尔事件。它在历史上被刻意淡化,以至于到现在为止,两国十分默契的,对这个事件保持着高度阡陌。四年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地点,就选在了罗布泊……
  • 我要扬洪朝

    我要扬洪朝

    本书讲述一个位横漂因为某场意外穿越到历史上没有的朝代——洪朝当皇帝的一生的故事,看他如何改变历史,造就不一样的封建皇帝制度,本书历史事情相当于清朝后期。
  • 九州风乍起

    九州风乍起

    版本一:九州风乍起,四国铮铮铁骑踏红江山万里!男儿束发从军去,马革裹尸归!远方悲歌击筑,寒甲犹记黄粱梦里,叹一声!山河永寂!版本二:九州风乍起,乱世迷离!拾起旧事笔迹,落款人消了踪影。可记?初相遇,街头轻语,予我一段死生铭记!权谋、戏假情真、兄弟情义、帝后传奇房宜主:“家国不宁,为何不重披战甲、再战沙场,还百姓一片平和世?!”扶杨:“心已死,身体不过一具行尸走肉,就算再上战场,也不过多一具尸体。”房易安:“满愿,哥哥接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