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00900000020

第20章 毛泽东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比较研究(1)

古今中外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问题一直是影响国家统一安危的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文明古国,虽然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开始,我国各民族就在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中共同生活、共同发展了,但是,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不论是汉族的统治者,还是少数民族的统治者,都没有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实现过国家的真正统一。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新中国,才破天荒地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和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分不开的。

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使我们这样一个拥有9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56个民族、近13亿人口的大国的统一和团结,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考验。在20世纪50年代,当波匈事件的国际台风刮来的时候,在我国,只“吹皱一池春水”。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冲击波冲来的时候,在我国,也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特别提出和探讨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民族团结理论的缘由和意义。

毛泽东、邓小平两位历史伟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对国际国内的风云变幻,高瞻远瞩,都高度重视民族团结问题,都把民族团结当做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来对待。他们运筹帷幄,在处理民族团结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关于民族团结的光辉思想,形成了他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的民族团结观点。本书不欲着重寻求他们民族团结思想的共同之处,而在于着重对他们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做一对比研究,着重寻求毛泽东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中的差别,以期认识和领会他们怎样针对中国变化了的时代条件和新的实践,区别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处理民族团结问题,从而有力推动中国革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将对目前我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有裨益。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民族团结思想加以比较研究。

一、关于民族团结的内涵

毛泽东的民族团结思想,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过程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我国民族团结问题,始终坚持以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在他的全部著作和一生的革命活动中,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团结理论和我国民族问题具体特点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毛泽东的民族团结思想指的是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平等的联合”,它的深刻内涵包括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整体的“全民族团结”,更包括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单一民族之间的团结,即“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还包括“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从上面这几个层次来看,毛泽东的民族团结主要指的是政治上的团结,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而达到的革命民族的团结,这些民族团结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和党的文献之中。

而邓小平的民族团结思想,主要是他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团结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到处理我国民族团结问题的特殊实践中,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民族团结思想。邓小平基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国际国内形势而提出的民族团结思想,主要是指中华民族整体的团结和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单一民族之间的团结,即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特别指的是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他强调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必须建立在强大而坚实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离开经济这个基础,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睦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讲的民族团结主要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团结,各民族可在为实现共同的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达到真正的、更高水平的民族团结,这是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内涵的核心所在。

二、关于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

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克敌制胜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少数民族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之下,对于革命胜利前途有决定意义,是苏维埃政府民族政策的重要出发点。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基于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90%以上,因此,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团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毛泽东创造性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团结原则,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压迫,取得了争取民族解放、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于我国民族关系特点的民族政策,并逐步实施,使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形成了新型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关系。

毛泽东不仅重视同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联合,尤其重视把国内各民族团结和联合起来。毛泽东从来认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具有任何敌人和任何困难都不可战胜的力量。无论是在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斗争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都号召全党要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上世纪初,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统治压迫下的中国,国家糟到了极处,人民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极处。毛泽东目睹国家和民族的惨状,认为解救的根本办法是实行民族大联合的反抗。他相信,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具有无比巨大的力量。毛泽东认为,由于中国人民受的是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双重压迫,面对异常强大而残忍的敌人,中国人民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形成战胜敌人的力量。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了“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反对当前主要敌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会议后,毛泽东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做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全面阐述了团结全民族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日本决定要变全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和中国革命的现实力量还有严重的弱点,这两个基本事实就是党的新策略即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出发点。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只有这样的力量,才能把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打垮,这是有目共见的真理。”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毛泽东向全国各党派、各民族同胞大声疾呼:“我们的民族已处在存亡绝续的关头,国共两党亲密地团结起来啊!全国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同胞在国共两党团结的基础之上亲密地团结起来啊!”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反复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强调:“中国制胜日本的主要条件,是全国的团结和各方面较之过去有十百倍的进步。”“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就是要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要和全国一切抗日的党派、阶级、民族合作,只要不是汉奸,都要联合一致,共同奋斗”。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但蒋介石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将内战灾难压在中国人民头上。在内战开始时,毛泽东就预言,蒋介石和他的支持者美国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真正有力量的是中国人民。因为“被蒋介石政府各项反动政策所压迫、处于团结自救地位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包括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在内。这是一个极其广泛的全民族的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的伟大力量必然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及其美帝国主义支持者。

毛泽东认为,不仅在反抗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压迫的斗争中需要依靠全民族团结的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同样需要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但毛泽东相信,中国人民不但有力量破坏一个旧中国,也将有能力建设一个新中国。他对全国人民说:“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他号召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用伟大的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拥护人民政府和人民解放军,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两周年时,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毛泽东在总结经验时指出:“这些胜利,我们是依靠了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才获得的。在国内,我们是依靠了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一切爱国民主人士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巩固团结。”

而邓小平则基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明确指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亲密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

1.各民族团结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邓小平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各民族团结这个基本的原则。这一方面是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全国各民族团结起来,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就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勇向前,势不可当。离开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和共同努力,则将一事无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是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即包含着各族人民内部的团结与合作,离开全国各族人民内部的团结与合作,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不彻底的、不完整的。各民族地区,各民族人民都应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不允许有任何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被阴谋分裂出去,更不允许任何分裂分子以任何借口制造民族分裂,防止任何形式的民族矛盾的激化而影响到各民族内部及其之间的团结,从而影响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完成和实现。所以,各民族的团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石。

2.各民族的大团结,是维护祖国统一,保持和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政通人和,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兴旺、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本保证。只有各民族人民之间的亲密团结,祖国的统一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祖国强大的一种标志,更是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和坚强后盾。只要各族人民是团结的,任何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甚至是长期的“和平演变”都是无济于事的,都不会对我国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的兴旺发达构成威胁。如果民族不团结,民族矛盾复杂而尖锐,互相之间冲突不断,社会动乱,则政治不稳定。如果各民族的人民都将注意力放在解决民族矛盾、民族冲突上面,则必然忽视甚至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大局,经济难以发展,社会也就必然不会有较大的进步,民族的兴旺、人民的幸福就更难以实现。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事业,全部都建立在全国各民族的团结这个基础之上,民族团结问题搞不好,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要有所发展都是不可能的。整个中华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都要依靠民族团结这一条,这是个长期不变的硬道理。看一看世界上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和盛衰史,这个道理就会显得更加明白。

三、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共同统治着中国社会,存在着两种民族压迫,一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华各民族的压迫;二是继清朝政府之后的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大汉族主义压迫。由于在严重的民族压迫制度下,各民族人民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极端贫困和不自由,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更无平等的地位可言,各民族之间不平等的地位和权利造成了各民族的不团结。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对外公开宣布,本党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压迫,既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华民族恣意的蹂躏、剥削和压迫,又坚决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和反动的国民党政府对各少数民族的残酷压迫,并制定了“对外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求各民族之间平等”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坚持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自愿联合。早在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帮助孙中山起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就已经提出:民族方面,由一民族专制宰割,过渡于诸民族平等结合。在此之后,中共中央又公开号召,一切民族应当在平等自愿的原则上最亲密的团结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毛泽东把这一切民族平等自愿的团结,称为中华各族人民“平等的联合”,并把这“平等的联合”作为解决我国民族团结问题的基本原则。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坚持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是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同类推荐
  • 艰难的复兴

    艰难的复兴

    中国需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前途虽然光明,道路亦曲折和艰难。而未来8到10年是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能把握好这样一个关键而又充满困境的时期、顺利在本世纪走上复兴的康庄大道吗?《艰难的复兴》将针对相关重大问题,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国际关系、增强中国的外部竞争力、中国贸易货币和自身经济安全战略、21世纪中美关系及其地缘政治战略、中华文明的和平复兴等五大维度进行客观、翔实的分析和回答。
  • 亚太安全析论

    亚太安全析论

    《亚太安全析论》内容包括国际战争与和平理论概述、亚太安全形势与战略、亚太安全机制、亚太军备控制、领土争端与亚太安全等七章。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以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为主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为背景,力图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 低碳城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低碳城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本书的研究基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转型、全球化与国际“碳政治”博弈、城市化与城市碳管理展开。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目前,中国经济社会进入全面转型的关键期,人口无序聚集、交通拥堵严重、资源能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房价居高不下、安全形势严峻等城市病严重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本书研究认为,大力发展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低碳城市,是将人类带出危机、步入可持续的健康幸福之路的唯一途径。同时指出,低碳城市建设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需要政府推动。
  • 美国行政改革研究

    美国行政改革研究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美国政府行政改革,通过对美国行政改革的研究,以点代面地把握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实践取向及其内在规律,并试图对中国行政改革提供某些启示。中美两国处在现代化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期的中美两国行政改革的具体制度设计多具有不可通约性,但美国的行政改革能为中国行政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理念启示。本文采用了先实证描述,后规范分析,从具体到抽象,先分后总的研究方法,并以制度分析作为本文的研究框架。通过研究发现:市场化取向、放松规制取向、分权取向是80年代初以来美国行政改革的三大实践取向,而这三大取向在本质上可归结为一个取向,即非官僚化取向。
热门推荐
  • 安科列尼贵族学院

    安科列尼贵族学院

    她,皇室的贵公主,高贵冷艳,冰冷淡漠,对待较亲近的人与外表所伪装的冰冷截然相反,一座万年雪山;她,表里不一,表面装成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她,吃货一枚,爱吵架,脾气暴躁;她,满是孤傲,冰冷的表面下,却有着炽热的心,她爱的人,别人不可伤害,她恨的人,必要他千刀万剐。他,冷漠孤傲,很少对陌生人笑;他,十足的一个花心霸道男;他,天真阳光,吃货一枚,但是而却有些花心;他,让人捉摸不透的双面性格。他们和她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呢?
  • 做个幸福小女人:破解女人的幸福密码

    做个幸福小女人:破解女人的幸福密码

    时下,对于小女人而言,幸福已经不单是好孩子、好老、公、好家庭,因为她们已经从家庭走向了社会,于是她们的幸福所包含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做个幸福小女人:破解女人的幸福密码》就是要告诉女人,想要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幸福,就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包括你自身见识的高度、涵养的深度、视野的广度、衡量人和事的尺度、看问题的角度、追寻目标的速度、内心的温度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女人们如果在这些方面都能做到张弛、进退有度,那么幸福自然也就不会远了。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道妃途:摄政王的百变宠妃

    医道妃途:摄政王的百变宠妃

    横扫特工和医学界的鬼医特工,一夕穿越,成为又丑又瘸,人人蔑视的相府二小姐。本是天之骄子,岂容尔等放肆!改容貌,夺商铺、开医馆、毁渣男、灭恶妇……覆手化雨翻手云。可特么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这个摄政王一定要粘着她?“我要的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你,给不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
  •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日萌娘大集结

    末日萌娘大集结

    推书啦~~~~~变身神装少女~~~~作者-圆神焰魔新书字数还少,求养肥,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二次元文,变身系啊,变身各种动漫美少女~~~~喜欢的来看一下吧。
  • 英雄联盟之重返瓦罗兰

    英雄联盟之重返瓦罗兰

    “德玛西亚!!”即使家园破碎,即使恶魔入侵,即使我已生死,我的灵魂仍在,我是盖伦,人在瓦罗兰即不会灭亡。家园的呼唤我会永远铭记,在不远的将来,我会带领曾经的英雄重返瓦罗兰!!我要为了爱情而战。(这本不是忧伤第一次写书啦,虽然有过不少失败,但我依旧会坚持哒。因为创作的快乐是无穷的。)
  • 太初录

    太初录

    茫茫世界,终生芸芸,这一生,注定对坎坷,这一世,注定多磨难,且看冲破这命运的枷锁,闯出一番天地
  • 水若寒天

    水若寒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