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00900000004

第4章 毛泽东邓小平民族理论产生之历史背景(3)

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环境看,毛泽东完全是在中国的本土,而邓小平则在西方的法国和“半东方”的俄国奠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毛泽东自己曾说:“我读了六年孔夫子的书,又读了七年资本主义的书,到1918年才读马列主义的。”毛泽东为了筹备组织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1918年8月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大学,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系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毛泽东从北京返回长沙,投身到革命运动的洪流中。1919年末,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进一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理论,尤其对阶级斗争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正是通过参加革命实践和进行理论探索,毛泽东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清除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的消极影响,开始把自己的民族思想理论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邓小平与毛泽东不同,1920年他带着“工业救国”的朴素爱国主义理想来到法国勤工俭学。法国资本主义的现实教育了邓小平,使他认识到工业救国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只是一种幻想。而当时法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又吸引了邓小平,使他很快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6年,邓小平又赴苏联,就学于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理论。这就是说邓小平接受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与别人不同,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把握是在西方的法国和“半东方”的俄国这一特殊的环境中进行的。1927年,邓小平回到中国大地之后,“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事业”。

“锋镝劳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在逆境中奋斗、抗争、拼搏,这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进取精神。“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这铮铮诗句就是中华民族性格的写照。

毛泽东、邓小平的个人独特经历,使他们对马列主义产生了深刻而特殊的理解。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的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着一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俄国革命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特别是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顽固地坚持“城市中心论”,反对毛泽东“以乡村为中心”、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1930年6月9日,李立三在中央政治局会议点名批评毛泽东,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决议再次指出“不特别重视城市工作,想以农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观点”,指斥红四军前委“完全反映农民意识,在政治上表现出机会主义错误”。更为严重的是,“左”倾冒险主义者排斥了毛泽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大转移,损失惨重,并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毛泽东在逆境中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革命精神,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殊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

与毛泽东不同,邓小平的个人经历有着某种传奇色彩,这就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三起三落”,即“三次被打倒,三次又复出”,但谁也没有像邓小平一生那样传奇色彩浓烈。邓小平“三起三落”的经历是十分宝贵的。人不仅要适应顺境,而且要经受住逆境的考验。更为重要的是,邓小平每次陷入逆境,并不是因为他个人的失误造成的,相反,是由于他坚持正确的意见而遭到了错误的处理。正是因为坚持真理而“落”,所以当真理被人们普遍认识之后,邓小平就奇迹般的“起”。“落”与“起”之间的神奇性,根源于邓小平是正确的这一根本点之上。同时,这种大起大落的经历又造就了邓小平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形成了他透过历史看未来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塑造了他在复杂的社会运动中,在同“左”、右各种思潮的斗争中,艺术地引导社会前进的特殊能力,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产生了一种高度的科学的理论升华和非同一般的理解与认识。

从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地位比较可以看出,自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一直在党和国家居于最高领导地位,是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集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于一身,既有十分丰富的革命经验,又有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毛泽东具有非凡的胆识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善于从理论上思考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勇于批判马列主义中某些已经过时的、不适合中国具体环境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而代之以适合中国环境、适合民族情况的新原理和新结论。历史证明,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确实比当时党内其他领导人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思考得多些、快些和深刻些。因而,在形成和发展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理论方面起了主要作用。毛泽东不愧为中国党内成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项艰巨而伟大事业的最杰出的代表和领袖人物。毛泽东集中华民族深厚、广博智慧于一身,弘扬炎黄子孙多姿多彩和完美魅力遍及于中外,这正是毛泽东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的根本原因。

邓小平是一位具有极其丰富的革命和建设经验的领导者,其革命经历之丰富、实践活动之多样,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并不多见。1927年,邓小平就担任了中共中央秘书长;1934年,邓小平再次担任了中共中央秘书长;1956年,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8年后又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现化建设总设计师的生涯,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和领袖。其间,邓小平的活动领域涉及党、政、军以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他一直是一个处理全局的领导者。这样一种历史地位,加上他本人的主观条件,即天才条件和其丰富的革命和建设经验,使邓小平形成了一种宏观的、战略式的辩证思维方式,这是毫不奇怪的。因此他是一位善于进行宏观思考的战略设计的理论家。

邓小平以自己丰富的历史经验为基础,同时又利用自己的天才条件,用高度的辩证思维能力对之进行综合,这才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包括邓小平的民族理论。一代辩证法大师毛泽东这样称赞邓小平:“照辩证法办事。”在对各种事物、现象的分析中,邓小平总是从全局的高度来把握个体,从大局、更宏大的体系中去把握整个事物,这是邓小平思维方式高于其他人的原因所在。从认识论上看,邓小平在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分析中,之所以通过形成比同时代其他人更深刻的见解,就是因为他的思维方式具有宏观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以及高度的辩汪能力和超凡的天才条件。

要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国的基本情况相结合,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取得具体的民族形式。恩格斯早就指出:“毫无疑问,美国工人阶级的最终纲领,应该而且一定会基本上同整个战斗的欧洲工人阶级现在所采用的纲领一样,同德美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纲领一样。在这方面,这个党必须在运动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它必须完全脱下他的外国服装,必须成为彻底美国化的党。他不能期待美国人向自己靠拢。”这就是说,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个民族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可能在这个国家真正扎根并真正发挥其改造世界的功能”。

就中国而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取得“民族形式”,“是指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就是说,在形式上,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的民族形式。即根据中国的民族特点,运用中国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来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无产阶级民族观的基本原理——阐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包括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毛泽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代大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就指出,应该把党的事业完全放在“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之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他又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可以说,邓小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大师,是毛泽东民族思想理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邓小平理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而且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具有多重支柱,而中心支柱必须是能够为中华民族在当代世界如何自立、如何自强、如何发展指出方向的科学理论。能够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的理论,在当代中国只能是邓小平理论,其中包括邓小平的民族理论。正如江泽民所说的那样,邓小平“不仅领导我们的党和国家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灾难中走了出来,而且还以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深刻了解,为党和国家重新走到时代的潮流前面,为中华民族以更强大的力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规划了崭新的切合实际的宏伟蓝图”。邓小平理论包括民族理论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具有浓烈的民族情感;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是“中国化”、民族化、具体化的。这种“中国化”、民族化、具体化的风格不仅体现在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全部内容和科学体系上,而且表现在渗透于这一理论体系的每一领域之内,其中也包括邓小平民族理论各个部分之内,洋溢在这一理论之外的民族情感上。当邓小平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爱国主义的情操和社会主义的理想已经直接融合在一起了。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已经成为邓小平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出发点和基本立场,其中也包括思考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和世界民族问题的一种出发点和基本立场。正因为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的民族理论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化”、民族化、具体化的,所以这一理论才能成为统一全党的指导思想,成为凝聚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同类推荐
  • 美国“阴谋”

    美国“阴谋”

    新华社驻美记者刘洪四年心血,告诉老百姓一系列事件的幕后。提供不一样的答案,讲述你不知道的始末。过去几年,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顺差、中国的责任和义务等许多问题上,中国面临了一轮又一轮的质疑。在美国,翻开报纸,有对中国的批评;打开电视,有对中国的攻击;日常闲聊……
  • 人才

    人才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4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价值、德才、君子小人、态度、条件、知人、识别、举用、掌控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人才理念及实践。人是一切因素中最可宝贵的,治政之术的实施,关键在人才,所谓“治本在得人”。
  • 新海权论:中国崛起的海洋之路

    新海权论:中国崛起的海洋之路

    本书回顾了自发现美洲大陆到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这三百多年来的世界大国海洋力量的兴衰;比较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等等海洋霸主的更替,指出了经济力量、金融力量和海洋力量三者在大国崛起中缺一不可的关系,并指出我国未来走向海洋的发展战略,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海洋史画卷。
  • 政道

    政道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3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仁政、德政、法政、善政、廉政、简政、宽政、信政、勤政、和政等10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的为政之道,对领导干部确立“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借鉴古人的治政模式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共分为五篇,主要内容包括:奔向全面小康、唱响和谐之歌、保护绿色赣鄱、建设精神家园、弘扬文明新风。并选取了50个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式新颖活泼,内容丰富厚实,是面向青少年宣传普及党代会精神的好读本、好教材。
热门推荐
  • 抗战之铁血悍将

    抗战之铁血悍将

    共和国优秀特种兵陈翔,英勇牺牲后重生于1932年的上海滩,成为了驻守淞沪地区的19路军的一名营长。时值日本人在上海挑事,几天之后,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大举进攻上海。陈翔毅然投入战场,率部痛击日寇,屡立奇功,成就一代铁血悍将。突袭日军司令部,击沉日军旗舰,迫使日军四易主帅!日军大将命丧上海滩……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始。陈翔踩着日军司令官的脑袋冷冷的说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谨以此书向所有,为了反抗外敌入侵,争取民族独立而奋斗的民族英雄们致敬!
  • 为爱痴狂

    为爱痴狂

    我爱他,他爱她,她爱他....浮躁的都市生活,让我们在面对爱情的时候都望而却步。很多时候,当我们觉得没有了退路,才发现,出路在拐弯处。金钱,权力,地位重要么?还是爱情至上?我们都在演绎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结局。也许是,你往右,也许是,我往左....
  • 道参记

    道参记

    鸿蒙混元,正觉正悟,谓之圣者。如今业力演变,圣劫来临,鸿蒙之气从三十六天大罗之天泄入三界。顽固刚直的秀才,悲悯众苦的和尚,练剑成痴的剑客,化血成灵的赤龙,断灭三魂的死士。每一位英雄豪侠,都将在三界大乱之时找寻自己的道。中庸,救苦,志世,叛命,斩魂。儒释道妖魔。欲成圣,先证道。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那一年,樱花草丛中,他们冤家相遇,不打不识。他六岁,她五岁...那一年,香槟宴会上,他们再次相逢,火花四射。他十岁,她九岁...那一年,街角小花园,他们私定情缘,不离不弃。她十五岁,她十四岁...那一年,碧落崖山顶,他们泪如决堤,一刀两断。他十八岁,她十七岁...那一年,黑道武场上,他们势均力敌,竟毫不知晓对方身份。他二十一岁,她二十岁...
  • 一个情报学者的前瞻眼光

    一个情报学者的前瞻眼光

    《一个情报学者的前瞻眼光》通过许多经典案例,介绍了国外先进的科技制度、科技政策、科学教育手段和管理模式,对我国有很大的学习和借鉴价值。书中还有一些对科普、科幻和未来学的思考和畅想。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中,不同个体的相互作用决定着系统的未来状态。大家都在摸索,调整自己,适应环境,同时也在改变着环境。失去了多样性的世界,是注定要死灭的世界。
  • 柯南之换体游戏

    柯南之换体游戏

    死亡?什么是死亡?是丢失了记忆还是失去了亲人?理性与感性的角逐,谁将成为王者?前世的邂逅以及上世的谜团是否能在今世破解?……请原谅,我的这个身体……本书实属天坑,如遇到任何不科学的内容皆为在下的错,重制酝酿ING另外:书中附带的QQ群都已经不存在了哦。
  • 君行剑

    君行剑

    剑的世界、情的人间。世间的一切一切,大多人力所不能改变,人们追求力量,追求名望,为的就是改变常人所不能改变的东西。时间似流水,一直向前,不可静止,亦不可逆行。该发生的一切终将发生,而所能做的也就使之更向自己所期望的一面。
  • 梦乱世

    梦乱世

    云起,魂醒,身负天下大权,回首,乱世如梦。
  • 九尾妖皇

    九尾妖皇

    他是一个半妖,从小受尽各种冷嘲热讽,他励志要成为三界的最强皇者。
  • 老婆追追追

    老婆追追追

    末日灾变的500多年之后,现在是公元2563年。叶如坐在学校长凳上看着500年前的历史,抬头,一个风姿卓越、丰神俊逸、风华绝代的少年迎面走来,那相对而视的一眼,那擦肩而过的一瞬,时间的齿轮忽然“咔哒”一声,开始朝着未知的方向转动了起来。她是银行卡上的余额为23.65RMB的贫困少女,他是地位尊崇且身价不菲的大家少爷,他们本该没有任何交集,唯一让人会将他们联系到一起的也只是常年占据风华学园各项成绩榜单的第一和第二。但有传言说,多年前,他们曾相互扶持、亲密无间,只是转瞬间,就已反目成仇、形同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