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11500000074

第74章 话要说到点子上,话越多越没有分量

说话是一门艺术,好的口才并不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说话在精不在多,在于恰当得体。古希腊有一句民谚:“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真正高贵的人总是显得“沉默寡言”,他们吐字如金,不轻易发表议论。

当我们与人交流时,最忌讳的讲话是说话者说了半天,听众还不知道他究竟想表达什么,把人弄得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尤其是重要的事,一定要一语中的,明确而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能有半点模糊。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拉开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撒切尔夫人。撒切尔夫人对邓小平说:“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你很高兴。”邓小平说:“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好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你来中国!”会谈刚开始,撒切尔夫人就姿态强硬地提出“三个条约有效”和“香港繁荣稳定离不开英国”。

英国方面宣称:“香港三个条约白纸黑字写在那里,任何人都不能否认这一事实。既然这些条约仍然存在,那么就必须遵守。如果中国人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影响,破坏香港的繁荣与安定。要使香港繁荣得到维持,由英国人来治理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面对撒切尔夫人咄咄逼人的挑战,邓小平直言不讳地说:“如果中国在1997年不能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我们等待了33年,如果15年后还收不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邓小平接着又严肃地说:“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己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在这里,邓小平没有和撒切尔夫人绕弯子,而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直逼要害,给了撒切尔夫人一个准确的回答,即主权问题是无法谈判的,把话句句说到了点子上。

说话时抓住关键点,长话短说,不无的放矢,不重复别人已讲过的或众所周知的俗套,是赢得别人好感的说辩谋略。冗长的说教,满嘴的陈词滥调,没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发言,只会让听者感到厌倦。聪明的人说话讲效率,不讲空话废话,句句说到点子上,总是一针见血,果断坚决,目的明确,所以最终他们能够把事情做好,做得“高调”。

可是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这样的人,他们喜欢多说话,总是喜欢卖弄自己的口才,好像他博古通今似的。口才好坏不能以说得多少为尺度。信口开河,辞不达意,只会令人生厌。莎士比亚说:“每一杯过量的酒都是魔鬼酿成的毒汁。”不该说的不要乱说,应该说的就说,要恰到好处。

其实一个说话有分量的人说的话并不多,在他深思熟虑后,他说出自己的决定,然后就是按照他的决定去做,他说一就是一,用不着讨论用不着犹豫,用不着征求他人的意见,他说的就是金科玉律。

相反说话越多的人,他说的话却常常越是没有分量。一个人婆婆妈妈的说一大堆,其实说的都是废话,只能说明,他没有决策权,他要和他人讨论,他要顾及他人的情绪,他要看领导的脸色,只能说明他的社会地位低下,他不能拍板。

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内基曾说:“当今社会,一个人的成功,仅仅有15%取决于技术知识,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口才艺术。因此,当我们要想达成一件事情的时候,过多的话语只会扰乱了我们自己的阵脚,我们应该学会字字珠玑,该说的话一字不漏,不该说的半句不吐,把话说到点子上,才能做成自己的事业。”

同类推荐
  • 别把话说死,别把事做绝

    别把话说死,别把事做绝

    本书从多个角度出发,结合古今中外的大量经典事例,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为人做事的双赢之道,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窍门,构建良好的人脉,营造和谐的交往和生存环境,从而享受惬意快乐的人生。留有余地,才能万事做到均衡、对称与和谐;留有余地,才能做到进退自如、挥洒且从容。
  • 业绩才是硬道理

    业绩才是硬道理

    在市场的大草原上,胜者永远是竞争力强的狼。在“弱肉强食”的动物界,狼族的竞争尤其强烈。狼不但要面对与其他动物种类之间的竞争,而且还要面对狼群之间的激烈竞争。
  • 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智慧背囊16本)

    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智慧背囊16本)

    生活,需要我们充满激情地去面对;生命,需要心灵的鸡汤来滋养。人生路上,只有轻装上阵,才能让自己的智慧沸腾,让自己的精力充沛;只有情绪放松,才能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大的世界,更宽的天地。带着“心灵鸡汤”上路,成功的人生会更多一层真实的保障。本书汇集了几百个小故事,以心灵感悟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在故事中得到放松、启发,更加以积极快乐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一切。
  • 20几岁就定位

    20几岁就定位

    《20几岁就定位》中的哲理故事,使二十几岁的你在努力、拼搏、憧憬中能够获得呵护心灵、强韧精神的一股内在力量。书中的真实案例能够鼓舞你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候都不退缩、勇往直前,坚定地告诉自己“你行,我也行”。书中提到的关于挖掘优势、定位成功的方法,则能够帮助你更清晰、更有针对性地去行动和实践,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快速地成为职场达人,为成就辉煌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每一节的最后,都奉献上一杯“悠闲下午茶”,让你轻轻松松地体会优势,准确定位,唤起强大的自我,激发出潜在的热情和力量。
  • 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智慧背囊)

    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智慧背囊)

    《智慧背囊》系列丛书包含有亲情故事、友情故事、情感故事、心灵鸡汤、哲理故事、成长故事等,囊括青少年成长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各个历程,从生活到学习,从内心到情感。这本《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5A畅销版)》是该系列中的一册,作者是李继勇。《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5A畅销版)》收录了《轮椅上的小提琴家》、《坐以待毙的地主》等故事。
热门推荐
  • 修仙之锦月

    修仙之锦月

    别人穿越她穿越,可待遇怎么差别这么大?没穿成个王公贵族富家千金也就算了,穿成一条鱼是怎么回事?还是一条身娇体弱的观赏鱼?身处危机四伏、弱肉强食的海底世界该怎么活?能死了重新来过不?重来一次,她再也不嘴欠,再也不手贱!求放过。什么?水中还有虎视眈眈的重生鱼!岸上还有机关算尽的穿越女!困难简直不要太多!其实,这是一条银鱼的苦逼挣扎血泪史!又名《欢脱银鱼历险记》《黑二妹也有春天》《奸情四射的修真界》!其它的暂时还没想到,空缺待补!(*^__^*)嘻嘻……
  • EXO之双生

    EXO之双生

    有一种花叫双生花,一株二艳,竞相绽放。但日久年深,其中一朵就会不断的吸取另一朵的养分和精华——虽然这不一定是它的本意——到了最后,一朵妖艳夺人,一朵枯败凋零......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命运,或许它和它都不想,只是在那日日夜夜的缠绕间,不经意的一种结局,世间万物,就是这么残酷。一朵花用自己的生命铸就了它爱的花的生命。它们就是这样的为另一方默默的奉献,不求回报。另有一说:双生花,一蒂双花,却始终朝相反的方向开放,但到花期将尽时,两个花朵会极力地扭转花枝,在凋落的那一瞬间终于有了惟一的一次相对。
  • 沈阳日记

    沈阳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抗战之血色烽火

    抗战之血色烽火

    抗日是一段中国人不能忘记的血泪史,也是警醒中国儿女的战歌,血色烽火一起,众人呼应!
  • 中论序疏

    中论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李想花开

    李想花开

    那一天,她着倒了不少汤水的饭盒,与他迎面相遇,温柔的问她,需要帮忙吗?她说谢谢,匆匆而过。再见,医院内,匆匆一瞥,她蓦然明白,他,不是她想的那个他。后来,她确定了他的身份,一句我们做好朋友吧,让他们彼此变得尴尬。他说,尽管我放任你自由,可是,倦鸟归巢,你总有回到我怀抱的那一天。她说,对不起,不要逼我,我需要时间。终归,他用实际行动打动了她。她热爱大自然,喜欢山水,她有个可能这辈子都无法实现的梦想——她希望自己的家乡山清水秀,不再乌烟瘴气,臭气哄哄,她将她幼稚的想法告诉他,他说,会有那么一天的。她只笑笑不语,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若干年后,他帮她实现了她的梦想,李想花开,只是当时已惘然。
  • 《重生的黑莲花》

    《重生的黑莲花》

    左有冷血薄情父亲,阴毒继母,右有贪婪亲戚,狠心姥姥。前有伪善的继妹,后有背叛的未婚夫。还有被花钱雇来的好友,一勾搭就和别的女人滚床单去的男友。龙子若感受到了来自世界的满满的恶意。幸好重生回到了五岁的时候。那么上辈子你们吃了我的,欠了我的,这辈子就都要给我一分不少的还回来了!
  • TFBOYS之十年一起走

    TFBOYS之十年一起走

    本书主要讲女主与三小只相遇的故事。有事请加作者QQ:1176069030或加群号439298924
  • 战场上的蒲公英

    战场上的蒲公英

    这里要指出的是,黄晓峰并非战争残酷论者,他不以突出人性丑恶和战争的凶暴来惊骇或折磨读者。恰恰相反的是,在他笔下,硝烟弥漫的战场富有人情味和幽默感,读起来不但无沉重感,时不时还令人发笑,其细致平和的描述,如同你从战场轻松走一遭。这一遭,胜读十年书!任何一位军迷都不应错过此书,所有读者都将获益匪浅。那么,本书的魅力何在?黄晓峰讲述了一个什么不一样的战争?
  • 禅门宝藏录

    禅门宝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