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16700000016

第16章 著名书家魏振皆与他的后学者

奇字高文冠古今

魏振皆(1889—1974),字继祖,字振皆,别号睫巢、冷岩等,甘肃皋兰县石洞乡人。1909年入甘肃文高等学堂(今兰州一中)附设中学班学习,后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历史系。1918年毕业后东渡日本考察。建国前曾任酒泉中学、武威师范、兰州一中、兰州女师、兰州师范、甘肃学院(兰州大学前身)等校教师、教育主任等职。建国后,以“具有相当学识”、“夙有声望的文人耆宿”被省政府聘为甘肃文史研究馆馆员。魏毕生从事书法艺术的研究与实践,为国内外有名的书法家。198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在民间四处搜罗他幸存的墨迹,终成百余幅而结集出版了《魏振皆书法艺术》一书,受到当代名家盛赞,也使追随他的大批后学者感到非常欣慰。

振皆先生的书法,篆、隶、楷、行,无一不佳,功底扎实,结构严谨,笔法精到,并能神思独运,将楷、隶、行书体熔于一炉,创新出别具一格的“魏体”,为人们所激赏。

我国的书法,在清代咸丰、同治之际,尊尚北碑,一时蔚为风气。书家“由唐碑上溯六朝碑版,以至三代、秦汉、魏晋的各种金石文字,创造出了以雄强的北碑为基础的新风,形成千姿百态、灿烂夺目的书道中兴新局面”。究其所以,主要是由于“帖学”已经满足不了更多的人们日益广泛的审美需要,加之“馆阁体”单调刻板,枯燥乏味,书坛不得不另辟蹊径。“碑学中兴,盖事推迁,不能自己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这就出现了从邓石如、赵文谦、张廉卿一直到魏振皆的这一条源远流长的书法流派,试图创新、超越书法旧有的陈式。魏振皆的魏碑书体之所以被世人推崇至此,其原因不是别的,他真正写出了自己的“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他的高超书艺,风标独具,成为甘肃的骄傲,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与魏振皆先生有忘年之交的宋廓先生,深知他在汉魏方面下过很大功夫。他曾在《甘肃著名书法家魏振皆》一文中这样写道:“我和振皆先生为忘年交,深知他在汉魏方面下过很大功夫。单就魏碑而言,他的书法有《石门铭》之奇逸,《郑文公》之浑穆,《张猛龙》之精能,《张黑女》之峻宕……但仔细揣摩,其风神却与流传下来的各种魏碑迥异其趣。”这里说的也是魏振皆于魏碑书法方面的创新、拓展而形成了自己的本色。魏振皆习汉隶、魏碑,摆脱了一般习书者片面追求整齐划一的弊端,真正学到了金石的古拙奇趣。因此,魏振皆他的书法才“寓奇险于平正,含参错于严密,笔触遒劲,行气疏朗,严格之中有丰富的变化,浑朴古厚之中,蕴藏着新的意境,所以气韵生动,引人入胜”。魏振皆先生的魏体,“凌空取势,笔笔呼应通神,字字潇洒刚劲”,“空灵素朴”,“意态万千”。达到如此的境界,与他修养、志趣的流露和坚强的苦练毅力、水滴石穿的坚韧精神显现有很深的关系。

一般人习汉隶、魏碑者往往片面追求整齐划一,下笔刻板,没有学到金石的古拙奇趣,反而呈现了泥塑木雕般的呆滞相貌。而魏振皆先生的字绝无此种习气,他的书法寓奇险于严正,含参错于严密。笔触遒劲,行气疏朗,严格之中有丰富的变化;浑朴、古厚之中,蕴着新的意境,所以气韵生动,引人入胜。

魏振皆先生的书法宽密并用,方圆并施,端谨中出以飘逸,沉厚中出以荒率。从结体上来说,“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体现了虚、实的有机结合,充分表现了开合、疏密、舒敛、断连、润燥的辨证关系。他的用笔能擒能纵,能紧能开,笔法和书体的形美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绝非某些只侈谈如何运笔而拙于书体结构者所能望其项背。即以他所书“日”字而论,其形内圆外方,表现了不协调的协调之美,又体现了方圆并用之趣。再如“性自疏弛兴复偏”的一幅扇面,确实如舒同在《魏振皆书法艺术》序所说:“采撷篆、隶、行、草之精华融为一体。”审其点划,波撇,一片神行,已经使人分辨不清何者为篆隶,何者为行草了。振皆先生经常爱写“日魂月魄,凤采龙文”这副对联,上联是就精神气质而言,下联是就体势情态而说,这正是他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他通过毕生的勤奋努力,终于达到了独步一时、独树一帜的艺术境界,也正是因为他“不苟且”的治书态度和从不草率急就的严谨风格,造就了他艺术上的创新与书法风格的形成。

魏振皆先生终身从事教育事业,课余从事书法的研究和实践,博览诸家,苦练新意。他为人忠厚,谦虚,治学攻书,绝无哗众取宠之心。他的书法剔除剑拔弩张之陋习,清扬虚和冲穆之高风,真是书如其人,书品即人品。追求精神世界之完美,对于成就一个艺术家乃是至关重要的。我国著名书法家舒同在《魏振皆书法艺术》序言中有如是评价:“他学书于古而不拘泥于古。他以魏碑的古朴拙劲为基础,吸收隶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的地位。”他起居雅洁、为人耿直、澹泊自守,常以“布衣蔬食强筋骨,奇字高文冠古今”、“云烟挥洒图心迹,散寄人间苍史魂”等联语抒发自己的道德追求与书艺志向,在教育界和书坛享有极佳的清誉。

1951年,土改时期,魏振皆先生被定为开明地主,他将在兰州官园(今城关区民勤路粮站附近)的家产变卖,捐献了大量现金支持土改。然而,十分令人痛惜的是,乡政府从魏先生家里收缴的一马车古本字贴及碑文拓片等书艺珍品,却被当作“无用之物”付之一炬。“文革”之初,省文史馆撤销后,停发了魏振皆先生的生活费,他与家人被下放原籍。由于当时自然灾害不断,连年歉收,备尝生活艰辛的他,仍然乐观自持,表现了一个书法家穷且益坚的品性。1974年3月初,一代书杰魏振皆老人在85岁时与世长辞。

继往开来有后人

魏振皆先生逝后的三十多年里,随着甘肃书法事业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书法家,这个群体从数量上来说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从继承和发展上来看,又比任何一个时代更为宽泛。在陇上和全国书法家群体中有不少研习魏体书法的后来者,取得了较大成绩。书画家魏福孔便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魏福孔 1943年生,甘肃兰州市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装饰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书法家协会会员,兰州五泉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兰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兰州聚文社艺术顾问等。

他才思敏捷,热情开朗,从里到外渗透着艺术家特有的气质。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从事美术专业设计和油画、水粉画、书法、中国画的研习和创作,比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过苏联素描大师契斯嘉科夫的素描教学体系,同时还研究和临摹了达·芬奇、伦勃朗、列宾、列维坦等世界艺术大师的大量作品。在多年从事实用美术专业期间,又陆续自修了大量的关于美学、比较美学、书法、绘画、现代建筑造型设计等方面的专著,从中汲取营养、掌握绘画特点,捕捉形象,对奠定绘画基本功、提高艺术修养打下了坚实基础。凭借自身的勤奋和天赋,集半生之精力,孜孜不倦地在浩瀚的书画艺术领域里探索、追求。他不但在油画、水粉画、实用美术、国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他的中国画、花鸟画构思精密巧妙,笔法练达娴熟,骨格清奇,笔意生动,其作品既具浓厚的传统色彩,又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气息,显示出西部艺术风格;他的水粉画色彩鲜明,调子轻松,笔法利落,表现得犹如油画一样真实而深刻,又像水彩画那样透明晶莹,笔法淋漓,雄健老辣,独具风格。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美术书法展评活动并获奖,部分作品被国内外有关文博单位收藏或刻石。其传略及作品入编《世界华人艺术家博览大典》、《中日现代美术通鉴》、《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作品博览大典》、《孔子诞辰2550周年优秀书画作品集》等辞书和作品集。

在书法艺术方面,他广泛涉猎篆、隶、楷、行诸种字体,特别是在魏楷书体上更显其浑厚的功底和潇洒的风格。他主攻魏楷,学的就是兰州著名书法家魏振皆先生开创而别具一格的魏碑书体。经过四十年多年的艰辛耕耘和努力,他的振皆体不仅达到神似,且有所创新发展。他在遵循魏振皆老人墨迹风格和书法踪影的同时,广泛挖掘,寻找规律,创作了一大批拟振皆体的轶字,丰富完善了振皆体,展示了“魏体”书法的整体概念。就近几年魏福孔的作品而言,突破了魏楷严谨难变的法度,营造出了一种既有法规约束,又有当今风范的高品味魏体书作。观其作品,其用笔一改魏碑的方笔和棱角过多现象,而方圆兼施,或藏或露,偶有侧锋,并参用行书及隶书、汉简笔意入魏,或断或连,平中见险,险中求平,给人以骨肉相称,协调统一的质感。他的中堂等大幅作品,其章法一改魏体的陈旧格式,作品行距错落有致,承上启下,一气呵成。人都说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他在研习与光大魏振皆书体方面取得的不凡成就,融入了他在书画艺术上深厚的学识、修养和精神。

有意思的是,魏振皆先生和魏福孔不但是同姓同乡,而且算起来还是祖孙隔代人。他的大量作品参加全国和省内外展览,不少作品被日本、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收藏并获奖。

同类推荐
  •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以大量图片,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节日文化的特点,举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文化娱乐等,让读者在走进中国节日的同时,了解到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 生活家学

    生活家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外,要内外清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勿艳妆。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 中国婚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婚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通过传说、历史典故、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各地遗留婚俗等方面对婚俗文化加以解读,给读者呈现了一幅鲜活生动却又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中华婚俗文化风情画卷。
  •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

    日本,我们曾经比你们强大若干倍,可我们从不曾欺负过你们。而你们一旦强大就对我们“烧、杀、抢、掠”,并且毫无悔意歉意。为什么?日本欠中国一个诚恳的道歉!可能,中日难免一战——中国人民想和日本人民谈谈!!
  • 天水八拍

    天水八拍

    天水是一座有着两千八百年建城史的老城,这里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于此。伏羲始演八卦,拉开了人类洞悉宇宙机密的序幕。古人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诗人叶梓以细腻的笔触,沿袭八卦生六十四卦的体系,用抒情的笔调写下了老城天水的六十四篇文章。这些文字共分八辑,每辑八篇,相当于一爻一文,涉列了老城的风土、人情、美食、工艺、歌舞、名胜,既是一册天水人文手册,更是一曲唱给加速度的时代里的哀婉挽歌,呈现出缓慢的优美与温情。
热门推荐
  • 永不魔传奇

    永不魔传奇

    2717年,超脑金属带着唯一的地球幸存者穿过了奇点......拯救地球的梦想还能实现么!
  • 穿越之庶女最猖狂

    穿越之庶女最猖狂

    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遭人陷害,夺取性命,一朝穿越重获新生,他是薄情王爷,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却唯独对她一往情深,她,披荆斩棘,千辛万苦走上了新的王者之路。
  • 载花船(残本)

    载花船(残本)

    《载花船》又名《新刻小说载花船》每卷演一故事,署“西冷狂者笔”。是一部世情小说,描摹了当时的世态人情,以及男女之间的情感故事。
  • 重生之逆天小小姐

    重生之逆天小小姐

    “不就点了个不知名的游戏网站吗?!不就半夜玩了一会电脑吗?!至于让我穿越到这个危险四溢的大陆吗?”苏沫澜不止一次这样想。还有还有,为毛让自己穿越到这句没人疼没人爱的身体上......好吧,姐逆袭一次吧,谁说这是废柴?这明明是天才体质!看炮灰宅女如何穿越逆袭!
  • 近身武神在都市

    近身武神在都市

    先天之下,后天如狗,十二玄门,人中之巅。神秘少年,出师下山,武戏花都,医路通天。拳打狗少恶霸,脚踢枭雄权臣,谈笑间,美女尽折腰。江山在手我不看,万紫千红娶回家!
  • 红警之战火冲天

    红警之战火冲天

    李天,一个宅男,在一个丧尸的世界打出一片天地
  • 穿越之无良捉妖师

    穿越之无良捉妖师

    一个半吊子捉妖师,一个另类的妖葫芦。两个不着调的家伙搭伙,结果却是负负得正。在这个捉妖大陆,这一对组合成了奇葩。并上演着一段传奇……。此书不太监,即使不签约也无所谓。大家放心收藏,和尚只想证明自己的毅力能够完本一本小说。有大纲十万做保证,一卷卷完成就是动力。最后在这里和尚化缘了,给张推荐,给个收藏吧。
  • 魔剑惊情

    魔剑惊情

    玄剑门弟子卫青一心苦恋师姊,为博其青睐,甚至不惜偷偷潜入后山,成为了魔教前任教主的衣钵传人。实力大涨之后,卫青却发现自己依然无法挽回师姊嫁人的事实,于是其愤而加入魔教,成为魔教圣物“赤焰魔剑”的传人,此后卫青与魔教众人携手同行,在修真大陆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滔天浪潮……
  • 传球大师

    传球大师

    行进间传球是他的信手拈来,背后传球是他的灵机一动,不看人传球是他的潇洒写意!他是球场跳跃的灵魂,他是掌控节奏的变奏器,他是神鬼莫测的魔术师!他就是世界篮坛公认的传球大师——景阳!当景阳从NCAA的一代天骄沦落为街头流浪者的时候,一个从海里飘过来的仙女让他重拾风采,霸绝篮坛!【新书上传,长期球收藏!球推荐!球点击!】
  • 中国大发明家的故事

    中国大发明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