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丞相的眸光顿时变得复杂起来,冷哼道:“本相如此厚待你,可是你却一直没为本相卖过力,如今,是你报恩的时候了。”
郁老爷没看王丞相,将目光转到仁王的脸上,呵呵笑道:“看来殿下是打算逼宫夺位了?不知殿下有没有听说一句老话,猎鹰之人、反被鹰啄了眼。”
仁王闻言,心头不由得一震,若是在未成事之前,就被父皇知晓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发也得发了。
自安亲王谋反之罪坐实之后,朝廷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私下里争夺得更加厉害,庄郡王甩掉了一切束缚,开始崭露头角,庄郡王也是以仁和出名的,与他同出一辙,不少官员开始归附于庄郡王,这种情形让他十分惊慌。又兼此番抓捕了不少官员,一时半会没寻到相应的人选,余下的人在朝廷里忙得焦头烂额,稍稍有些错处,还会被参几本,可那些被参奏的官员,多半都是他的亲信。
他不得不怀疑,其实庄郡王早在他与永郡王斗法的时候,就已经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如今,不过才是刚刚开始而已。
才刚刚开始,就让他有这般的压力,使得他不得不采纳王丞相的建议,铤而走险。
思及此,仁王的目光又变得坚定了起来,淡淡地道:“若是你做下了此事,为何不敢承认?”
他的话音刚落,身后门外便响起了建安帝略低沉且威严的声音,“若他没有做过此事,为何要承认?”
王丞相和仁王都大吃一惊,皇上如何能无声无息地进到地牢中来?二人同时,转头向地牢口的楼梯处看去。
建安帝背负双手,在几名剑龙卫的保护之下,沉稳地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俊美无双的赫云连城,和一脸完全不在状态的贤王明子期、庄郡王明子恒。
仁王与王丞相忙向建安帝行君臣大礼,三呼万岁。建安帝冷冷一笑,“你们心里真的当朕是万岁么?若真是当朕是万岁,为何要这般急着往朕头上扣屎盆子?”
仁王自幼即惧怕父皇,这时听得父皇的质问,又是犯下的这等背逆之事,自是骇得身子不住发抖,几乎控制不住要流下泪来。而王丞相却是不怕的,这个皇帝是他一手捧出来的,虽然自打当上太子之后,便不再听他的指挥,可他的心底里,并不如何惧怕建安帝。
早有剑龙卫检查了上位的宽背靠椅,又再擦拭了几遍,建安帝方在椅子上坐下,半是嘲弄半是失望地看着仁王道:“你可知王丞相为何要选你?”
仁王紧张得不知该如何回答,建安帝也没打算让他回答,自顾自地道:“因为他喜欢弄权,他要的是一个傀儡皇帝,而你,若是按他的方法登上了皇位,就留了个重大的把柄在他手中,日后,你就成了他手中的傀儡。这就如同,当年目光独到的王丞相,如何会在先帝的众多皇子中选中朕一般。因为朕没有娘家势力,又一直中规中矩,他觉得好拿捏,这才百般扶持朕,还担心先帝不愿立朕为太子,费心费力地寻到了一个可以刻假玉玺的女婿。”
王丞相哼哼几声,“可惜,郁达被英明果断的皇上给收买了去。”
建安帝眼眸一眯,目光锐利,天生的王者之气顿时狂涌而出,将四周之人击得站立不稳,双膝发软,不由自主地便要跪拜下去,“君为臣纲,朕拥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权力,用得着收买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他将眸光转向郁老爷,威严地道:“郁达,你且说说,朕有无收买你?”
郁达被两名剑龙卫拎到了建安帝跟前,拜伏在地道:“皇上乃是天命之子,君权神授,微臣唯愿能为皇上效犬马之劳,能被吾皇差使,是微臣的荣誉,何来收买一说?”
建安帝闻言颇为满意地眯了眯,将眸光转向王丞相,神情忽地转为震怒,“王丞相你且听听,枉你为官四十余载,竟不如你的女婿明白事理。竟敢妄自尊大,想逼朕退位,此心当诛!来人,将其拿下,削去乌纱。”
话音一落,几名剑龙卫便冲将过来,将王丞相按着跪倒在地。虽然夜间王丞相并没有穿官服,但他的头上是高官才允许用来束发的紫玉冠,腰间也有象征丞相身份的螭纹玉佩,剑龙卫们二话不说,将这些象征身份的饰品全数撕扯了下来。
没了束发玉冠,王丞相一头花白的长发披散一身,形象狼狈不堪,在剑龙卫们毫不手软的撕扯中,几缕长发缓缓坠地,仿佛他那不久于项上的人头。
王丞相气得几乎发狂,抬头恶狠狠地盯着建安帝道:“皇上以为这样将老臣暗中处置就能高枕无忧了吗?哈哈哈,真是可笑!老臣此举并非是要谋朝篡位,老臣为官四十余载,对明室的忠心,苍天可鉴。因此,老臣劝皇上您还是仔细考虑考虑禅位一事,至少这样皇位还是落在您的血脉手中,否则的话,不单是您坐不稳这皇位,只怕你的儿孙们都要受株连,一个不留。”
建安帝眸中厉光暴涨,龙颜大怒,“大胆!你居然敢威胁朕?就凭你这么一点凭空捏造出来的臆想之词,就妄想对朕指手划脚?你敢说你此举没有私欲?的确,你没想过谋朝篡位,那是因为你不姓明,你没这个资格,你若是胆敢自己坐上这龙椅,全天下的百姓都会对你口诛笔伐、各地的驻军也会替明氏一族来讨伐你。所以你才多次想通过扶持一位没有根基的皇子登上皇位,好满足你无冕之王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