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1500000018

第18章 书信

在郁达夫的日记里,有着许多信件往来的记载,而迄今发现的郁达夫的信函,也远非他的书信的全部。在这些为数不全的书信中,涉及的形式和内容却极为广泛。从形式看:有家信,如写给郁华、陈碧岑、孙荃的信等;有致同时代文友及文化名人的信,如写给周作人、胡适、郭沫若、赵家璧、林语堂、戴望舒等人的信;有致外国友人的信,如写给佐藤春夫、佐藤智慧子、小田岳夫等人的信;还有一些纯属日常事务之谈的应用性函件。再从信件的内容看:有作者行止起居、读书写作的记叙,有对国事、时政和文坛的评述,也有关于理想及痛苦的述说……

一、是散文又是史料

从郁达夫信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为了便于直抒胸臆,是有意以书简的形式写成,并总是在恰当地选择适宜的情感流露形式,一任感情之流从心田汩汩流出。郁达夫采用书信体这种形式,适宜于老友之间可以毫无顾忌地倾心而谈,并且也是为了后来发表的。如《海上通信》、《一封信》、《北国的微音》以及《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等,作者在命笔之前就想到了要公开发表,可以说这些信件是典型的书信体小品,后来作者自己把这些信件都收进了散文集子里。在这些信件中,有对自然风光的素描,有内心苦闷的独白,也有思念亲人的动情倾诉……还有些则是写给亲友的书简,虽无意发表,却自然而然地成为清新畅达、情文并茂的散文。

《海上通信》,这是郁达夫1923年10月在从上海乘海船去天津的途中,给郭沫若、成仿吾写的一组信。这组通信既有油画一般绚丽、逼真的海上风光描绘,又有向朋友直抒胸臆的感伤的咏叹,每一封信都犹如一首散文诗那样深邃、优美而富有诗意。它充分表现了一位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对外国侵略者、国内资本家的憎恨,以及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一封信》,这是1924年作者到北京两个月之后,给郭沫若、成仿吾写的信。这封信没有景色的描写,完全是坦率地剖析自己内心苦闷的长篇独白。此信笔墨酣畅、汪洋恣肆,走笔行文不拘法度,但它却始终地灌注着郁达夫的那种独具的忧郁情愫。作者不仅善于滔滔不绝地抒情,而且善于形容和描绘那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感。例如他把自己想念女人和小孩的情绪,比作“同明月之夜在白雪晶莹的地上,当一只孤雁飞过时落下来的影子那么浓厚”,如此的比喻,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而传神。

《北国的微音》是1924年3月作者从北京写给郭沫若、成仿吾的信。这封信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关于“凄切的孤单”的分析,并认为这“孤单”之感便是艺术的酵素,或者竟可以说是艺术本身。这个看法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进步性在于不与当时污浊的黑暗社会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并在这种“凄切的孤单”中使那种一贯忧郁的独特情愫发酵、充溢,喷吐出来,化为感伤的文学,引起对现实不满的共鸣,催促腐朽社会的溃败。因为个人再“孤独”、再“奇特”、再“变态”,终究还是人类的一分子,社会的一细胞,牢牢抓住个人,深深开掘下去,总会揭示出某些阶级的印痕、社会的缩影、政治的折光以及人类感情的本质。局限性在于这种“凄切的孤单”表明作者到底是没有投身于火热的群众斗争中去,这是当时知识分子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个弱点。

为了能让读者了解这些信件的大致内容、写作的特点及作者当时的心境,兹录几段以供观赏:

……我们本来是反逆时代而生者,吃苦原是前生注定的。我此番北行,你们不要以为我是为寻快乐而去,我的前途风波正多得很呀!

天色暗下来了,我想起了家中在楼头凝望着我的女人,我想起了乳母怀中在那里咿唔学语的孩子,我更想起了几位比我们还更苦的朋友,啊啊,大海的波涛,你若能这样的把我吞咽了下去,倒好省却我的一番苦恼。我愿意化成一堆春雪,躺在五月的阳光里,我愿意代替了落花,陷入污泥深处,我愿意背负了天下青年男女的肺痨恶疾,就在此处消灭了我的残生。(《海上通信》)

上北京本来是一条死路,北京空气的如何腐劣,都城人士的如何险恶,我本来是知道的。不过当时同死水似的一天一天腐烂下去的我,老住在上海,任我的精神肉体,同时崩溃,也不是道理,所以两个月前我下了决心,决定离开了本不应该分散而实际上不分散也没有方法的你们,而独自一个跑到这风雪弥漫的死都中来。当时决定起行的时候,我心里本来也没有什么远大的希望,但是在无望之中,漠然的我总觉有一个“转换转换空气,振作振作精神”的念头。啊啊,我当时若连这一个念头也不起,现在的心境,或者也许能平静安逸,不至有这样的苦闷的!欺人的“无望之望”哟,我诅咒你,我诅咒你!(《一封信》)

北国的寒宵,实在是沉闷得很,尤其是像我这样的不眠症者,更觉得春夜之长……而自称为动物中之灵长,自信为人类中的有思想者的我,依旧是奄奄待毙,没有方法消度今天,更没有雄心欢迎来日……我一个人衔了纸烟想想,觉得人类社会的许多事情,毕竟是庸人的自扰。什么国富兵强,什么和平共荣,都是一般野兽,于饱食之余,在暖梦里织出来的回文锦字。像我这样的生性,在我这样境遇下的闲人,更有什么可想,什么可做呢?

沫若!我觉得人生的一切都是虚幻,真真实在的,只有你说的“凄切的孤单”,倒是我们人类从生到死味觉得到的唯一的一道实味……这“孤单”的感觉,终究是逃不了的……人生的实际,既不外乎这“孤单”的感觉,那么表现人生的艺术,当然也不外乎此,因此我近来对于艺术的意见和评价,都和从前不同了。我觉得艺术并没有十分可以推崇的地方,它和人生的一切,也没有什么特异有区别的地方。努力于艺术,献身于艺术,也不须有特别的表现。牢牢抓住了这“孤单”的感觉,细细地玩味,由他写成诗歌小说也好,制成音乐美术品也好,或者竟不写在纸上,不画在布上壁上,不雕在白石上,不奏在乐器上,什么也不表现出来,只教他能够细细地玩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绝好最美的“创造”。(《北国的微音》)

从上面几段文字的字里行间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北上的心境。面对现实的黑暗与丑恶,我们似乎感觉到作者已一筹莫展,几乎到了绝望的境地,吐露出人生的一切都是虚幻,真真实在的只有“凄切的孤单”,认为只要还是人,这“凄切的孤单”的感觉,便是一种最美的创造。同时从字里行间还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因此我们可以说,郁达夫书信也有着浓厚的文学色彩。由于郁达夫的信函多数是私人间的通信,因而作者行笔时,从不雕饰,且不拘一格,只是侃侃而谈,因而更显生动,更见其真率、质朴,更能显示作家的人格和文风,更可以窥探到作家的“全人”。

1924年11月,郁达夫所写的《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这是一篇对黑暗社会宣战的檄文,有着历史的认识价值。因为作者对当时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他那刻薄犀利的戏谑文字,像利箭一样射向统治者,喊出了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叛逆的言语。《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发表时,曾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今天读来,我们仍然为其中滔滔不绝的充沛气势和一气呵成的流畅文笔所深深感动。这封“公开状”,作者以幽默的笔调、尖刻的语言,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它是通往认识黑暗社会的指路碑,它把丑恶的社会面貌赤裸裸地告诉给了读者。在这封信中,郁达夫虽然不能为当时的青年人指明出路在哪里,却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毫不留情地把一些文学青年想读书上大学、靠学识求生的迷梦给彻底打破了(“公开状”虽说是一封书信,却充满着情感和韵味,读来毫无枯燥之感)。

综上,郁达夫书信,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散文中那“热情坦率的风格,真乃是心肝吐尽无余事,无事不可对人言”(张梦阳言)。从这一封封发自肺腑的书信中,可以看到郁达夫那丰富而又坎坷的生活踪迹,看到他的坦率与真诚、他的苦闷与彷徨、他的爱国与忧民、他的失望与颓唐,以及他的勤奋的研读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郁达夫书信既是反映作家真情而又别具一格的散文佳作,也是研究郁达夫思想、生活和创作道路的第一手资料,它们忠实地纪录下了郁达夫的思想发展和变化,以及我国自“五四”到抗日战争时期风云变幻的时代侧影,尤其是那些涉及文坛内情的函件,更是我国新文学运动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

二、给王映霞的情书

从现存资料来看,郁达夫给王映霞的情书共有95封(其实总量恐几倍于现存者),这些信札在行文上大多笔墨酣畅、感情真挚、挥洒不拘法度,把郁达夫对王映霞一见钟情、爱恨交加的感情纠葛,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痴狂中,如火的恋情;难挨中,烦闷的煎熬;矛盾苦恼时的不安……以及其他种种难以名状的情愫。王映霞这位比郁达夫年小11岁的女子,她所奉献的爱情,在郁达夫的人生中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1927年3月7日,郁达夫在日记中写道:“她激励我,要我做一番事业。她劝我把逃往外国去的心思丢了,她更劝我去革命,我真感激她到了万分。答应她一定照她所嘱咐我的样子去做……”还有一次,郁达夫在创造社出版部工作到深夜两点,休息时写信给王映霞说:“因为有了你圣洁的爱,才把我的活力唤醒了。”1927年8月,他则在《鸡肋集·题辞》中写道:“闲居了半年,看了些愈来愈险的军阀的阴谋,尝了些叛我而去的朋友亲信的苦味,本来是应该去做和尚一沉到底,不去做和尚,也该沉大江的了,可是这前后却得到了一种外来的助力,把我的灵魂,把我的肉体,全部都救助了。”这“救助”之力,就是指王映霞的爱情。王映霞的爱情对郁达夫在事业方面的作用如此之大,与这位作家精神气质的特殊性无疑有重大关系;或者是郁达夫说得过分了些,因为作者常常在落笔时总喜欢把自己的情感夸饰一番(不仅写信时如此)。

郁达夫给王映霞的封封“情书”,笔法生动而传神,且充满了诗意,读来真让人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这是作者的恋爱自白,从中我们可以洞悉郁达夫那曲折的婚恋经历、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在爱情与婚姻问题上所持有的某些观点与态度。兹录一封,以供观赏:

映霞:

这一封信,希望你保存着,可以做我们两人这一次交游的纪念。两个月来,我把什么都忘掉。为了你,我情愿把家庭,名誉,地位,甚而至于生命,也可以丢弃,我的爱你,总算是切而且挚了。我几次对你说,我从没有这样的爱过人,我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可以牺牲一切的,是如猛火电光,非烧尽社会,烧尽己身不可的。内心既感到了这样热烈的爱,你试想想看外面可不可以和你同路人一样,长不相见的?因此我几次的要求你,要求你不要疑我的卑污,不要远避开我,不要于见我的时候要拉一个第三者在内。好容易你答应了我一次,前礼拜日,总算和你谈了半天。第二天一早起来,我又觉得非见你不可,所以又匆匆地跑上尚贤坊去。谁知事不凑巧,却遇见了孙夫人的骤病,和一位不相识的生客的到来,所以那一天我终于很懊恼地走了。那一夜回家,仍旧是没有睡着,早晨起来,就接到了你一封信——在那一天早晨的前夜,我曾有一封信发出,约你今天到先施前面来会——你的信里依旧是说,我们两人在这一个期间内,还是少见面的好。你的苦衷,我未始不晓得。因为你还是一个无瑕的闺女,和男子来往交游,于名誉上有绝大的损失,并且我是一个已婚之人,尤其容易使人家误会。所以你就用拒绝我见面的方法,来防止这一层。第二,你年纪还轻,将来总是要结婚的,所以你所希于我的,就是赶快把我的身子弄得清清爽爽。可以正式的和你举行婚礼。由这两层原因看来,可以知道你所重视的是名誉,其次是结婚,又其次才是两个人中的爱情。不消说这一次我见到了你,是很热烈地爱你的,正因为我很热烈地爱你,所以一时刻都不愿意离开你。又因为我很热烈地爱你,所以我可以丢生命,丢家庭,丢名誉,以及一切社会上的地位和金钱。所以由我来讲,现在我所最重视的,是热烈的爱,是盲目的爱,是可以牺牲一切,朝不能待夕的爱。此外的一切,在爱的面前,都只有和尘沙一样的价值。真正的爱,是不容利害打算的念头存在于其间的。所以我觉得这一次我对你感到的,的确是很纯正,很热烈的爱情。这一种爱情的保持,是要日日见面,日日谈心,才可以使它长成,使它洁化,使它长存于天地之间。而你对我的要求,第一就是不要我和你见面。我起初还以为这是你孙百刚之妻杨掌华。

当时上海南京路浙江路口的先施公司。

慎重将事的美德,心里很感服你,然而以我这几天自己的心境来一推想,觉得真正的感到热烈的爱情的时候,两人的不见面,是绝对的不可能的。若两个人既感到了爱情,而还可以长久不见面地说话,那么结婚和同居的那些事情,简直可以不要。尤其是可以使我得到实证的,就是我自家的经验。我和我女人的订婚,是完全由父母作主,在我三岁的时候定下的。后来我长大了,有了知识,觉得两人中间,终不能发生出情爱来,所以几次想离婚,几次受了家庭的责备,结果我的对抗方法,就只是长年的避居在日本,无论如何,总不愿意回国。后来因为祖母的病,我于暑假中回来了一次——那一年我已经有二十五岁了——殊不知母亲祖母及女家的长者,硬的把我捉住,要我结婚。我逃得无可再逃,避得无可再避,就只好想了一个恶毒法子出来刁难女家,就是不要行结婚礼,不要用花轿,不要种种仪式。我以为对于头脑很旧的人,这一个法子是很有效力的。哪里知道女家竟承认了我,还是要我结婚,到了七十二变变完的时候,我才走投无路,只能由他们摆布了,所以就糊里糊涂地结了婚。但我对于我的女人,终是没有热烈的爱情的,所以结婚之后,到如今将满六载,而我和她同住的时候,积起来还不上半年,因为我对我的女人,终是没有热烈的爱情的,所以长年地漂流在外,很久很久不见面,我也觉得一点儿也没有什么。从我这自己的经验推想起来,我今天才得到了一个确实的结论,就是现在你对我所感到的情爱,等于我对于我自己的女人所感到的情爱一样。由你看起来,和我长年不见,也是没有什么的。既然是如此,那么映霞,我真正对你不起了,因为我爱你的热度愈高,使你所受的困惑也愈甚,而我现在爱你的热度,已经超过沸点,那么你现在所受的痛苦,也一定是达到了极点了。爱情本来要两人同等的感到,同样的表示,才能圆满地成立,才能有好的结果,才能使两方感到一样的愉快,像现在我们这样的爱情,我觉得只是我一面的庸人自扰,并不是真正合乎爱情的原则的。所以这一次因为我起了这盲目的热情之后,我自己倒还是自作自受,吃吃苦是应该的,目下且将连累及你也吃起苦来了。我若是有良心的人,我若不是一个利己者,那么第一我现在就要先解除你的痛苦。你的爱我,并不是真正的由你本心而发的,不过是我的热情的反响。我这里燃烧得愈烈,你那里也痛苦得愈深,因为你一边本不在爱我,一边又不得不聊尽你的对人的礼节,勉强的与我来酬酢。我觉得这样的过去,我的苦楚倒还有限,你的苦楚,未免太大了。今天想了一个下午,晚上又想了半夜,我才达到了这一个结论。由这一个结论再演想开来,我又发现了几个原因。第一我们的年龄相差太远,相互的情感是当然不能发生的。第二我自己的丰采不扬——这是我平生最大的恨事——不能引起你内部的燃烧。第三我的羽翼不丰,没有千万的家财,没有盖世的声誉,所以不能使你五体投地的受我的催眠暗示。

实际上这些都是郁达夫在追求王映霞时所说的违心之言。

说到了这里,怕你要骂我,骂我在说俏皮话讥讽你,或者你至少也要说我在无理取闹,无理生气,气你不肯和我相见,但是映霞,我很诚恳地对你说,这一种浅薄的心思,我是丝毫没有的。我从前虽则因为你不愿和我见面而曾经发过气,但到了现在——已经想前思后的想破了的现在,我是丝毫也没有怨你的心思,丝毫也没有讥骂你的心思了。我非但没有怨你讥诮你的心思,就是现在我也还在爱你,正因为爱你的原因,所以我想解除你现在的苦痛——心不由主,不得不勉强酬应的苦痛。我非但衷心还在爱你,我并且也非常地在感激你。因为我这一次见了你,才经验到情爱的本质,才晓得很热烈的想爱人的时候的心境是如何的紧张的。我此后想遵守你所望于我的话,我此后想永远地将你留置在我的心灵上膜拜。我这一回只觉得对你不起,因为我一个人的热爱而致累及了你,累你也受了一个多月的苦。我对于自己所犯的这一点罪恶,认识得很清,所以今后我对于你的报答,也仍旧是和从前一样,你要我怎么样,我就可以怎么样。你。

映霞,这一回我真觉得对你不起,我真累及了你了。

映霞,你这一回也算是受了一回骗,把我之致累于你的事情,想得轻一点,想得开一点吧!

我还希望你不要因此而断绝了我们的友谊,不要因此而混骂一班具有爱人的资格的男人。

这一回的事情,完全是我不好,完全是我一个人自不量力的瞎闯的结果。我这一封信,可以证明你的洁白,证明你的高尚,你不过是一个被难者,一个被疯犬咬了的人,你对我本来并没有什么好恶之感,并没有什么男女的私情的。万一你要证明你的洁白,证明你的高尚,有将这一封信发表的必要的时候,我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抗议。不过若没有这一种必要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还是希望你保存着,保存到我的死后再发表。

最后我还要重说一句,你所希望我的,规劝我的话,我以后一定牢牢地记着。假使我将来若有一点成就的时候,那么我的这一点成就的荣耀,愿意全部归赠给你。

映霞,映霞,我写完这一封信,眼泪就忍不住地往下掉了,我我……

同类推荐
  •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追踪报道

    追踪报道

    本书讲述了黑白利益盘根错节、基层司法监管空白、国企改制资产流失、派系之间权谋倾轧的故事。新闻媒体以镜头剑指腐败,突破层层阻碍揭露真相。资深媒体人十年磨一剑,直击中国媒体舆论现状。本书从细微处着眼却不落窠臼。书中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某市一起离奇的车祸在电视台播出,引得方方面面的强烈关注,随着报道的深入,唯一的女知情人被迫害成精神分裂,案情陷入迷局……副台长方诺亚基于记者的职业道德,决心将官场腐败的黑幕彻底掀开,他像拆弹专家一样游走在生死边缘。随着幕后主使渐渐浮出水面,方诺亚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更大的谜团……
  • 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精品文学书系)

    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精品文学书系)

    《精品文学书系-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本书是一本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国文学基本知识的读物,收录了古代中国文学中关于作家、作品等方面的文学常识,大多脍炙人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富有教益,既梳理了了历代的文学精华,又展现了中国文学的丰富内涵,具有一定的知识性、鉴赏性,可作为广大青少年语文教育的有益读本。
  • 往事与怀念

    往事与怀念

    这本回忆文集从作者的童年经历写到青年求学,从作者一生的学术追求写到命运的多次坎坷。书中的那些往事,特别是关于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回忆,体现了共和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在残酷历史年代里的命运沉浮。回溯的视角更增添了理性的视野。作者那种历经坎坷,却对理想矢志追求的情怀令人感慨而感动。
  • 自吟自悟话古诗

    自吟自悟话古诗

    我国素以诗的国度而著称于世。诗歌是历千百年而不衰,深为人们所喜爱的文学体裁,也是我国历代文学史中一份极为宝贵的遗产。它就像耀眼的明珠,镶嵌在中国文学这顶皇冠之上;如同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弹凑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仿若盛开的鲜花,穿越时空,送来缕缕清香。
热门推荐
  • 豪门重生:傲娇首席惹不起

    豪门重生:傲娇首席惹不起

    温与歌上一世被温云枝害死了弟弟、毒死了外婆、夺走了无情的丈夫,就连唯一的继承位也因为温云枝的设计而凄惨失手!重来一世,她披荆斩棘往前走,他披星戴月盼君来。“俞瑾,我知道我错了,没有顾忌你的感受,可是,你为什么现在才来……”他只是抱着哭得很伤心的她,问:“温与歌,你喜欢狗还是猫?”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还是哽咽地回答道:“猫。”“喵。”他低低地叫道。
  • 契约娇妻:豪门闪婚慢慢爱

    契约娇妻:豪门闪婚慢慢爱

    你不是问我怎么样才肯放过你吗?”他附着在她耳边,轻轻呼着气,用一种蛊惑人心的声音,“为我生一个孩子,我就放你自由。”他冷血无情,她却不由自主沦陷于他一瞬间的温柔中。她坚强隐忍,他却选择忽略真实的情感冷漠以对。在这场名为婚姻的交易里面,她从来都别无选择,却没有想到,最后不仅身子给了他,心也输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校园之邪尊

    都市校园之邪尊

    他只是一个少年,同样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因为报仇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四年后他重新踏上了这片曾经令自已仇恨的土地。为了父亲想要一份学历的他进入京华市天门中学,在哪里他从未屈服,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建立了龙阳会……正当龙阳会成立后,他的父亲却在紫炎会离奇失踪,一怒之下的齐枫于血战堂展开了拼杀……在他成长的路途中充满了血腥,充满了隐瞒预算计,同时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感动。为了自己心中的执着,他无谓天地,为了守护自己所爱的人和爱他的人,他敢同天地斗。天若是无情那我便破开那天,地若是无义我便震碎这地,天地又有何可俱…………看年少的他如何成就一条巅峰之路,但他却不知道巅峰之路的后面,等待他的却是……
  • 群芳谱艳同修录

    群芳谱艳同修录

    修仙路上除了冒险,我们还有其他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喝惯了烈酒偶尔品一盏清茶也不错。修仙的世界里不光只能有丹药、法宝、修为。还得有良辰美景,风花雪月。有得有失才是修仙里最完美的演绎,有哭与笑才是修仙里最真情的流露。我们可以无敌但是我们不会无耻,我们可以无耻但我们不会无爱!
  • 天命破武

    天命破武

    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武术与巫术交相辉映的时代,信仰支撑着这个世界运转。战士们用强大的力量与身体,穿梭在战场上,用令人眼花缭乱的肢体动作诠释他们的意志,用暴虐的气功进行完美的演出。术士躲藏在最阴暗的角落,掩盖身上残留着的干涩血液的味道,用自己的身体做为祭品祭奠这个不属于神的世界,术士用鲜血为祭品操控着世间所有狂躁的能量,用自己最大的爱来温养它们直到它可以毁天灭地。战士用血与剑捍卫属于时代的安宁,虔诚的信仰着武神并善用自己的力量,以维持看似坚固的和平。战士们用带刺的苦年树枝绑在身上战胜自己心中的贪念;对至亲的眷恋;对俗世的看法,枯坐在苦年树下等待乱世的降临。
  • 随身带个摄影棚

    随身带个摄影棚

    一个不得志的电影爱好者,莫名其妙地得到了一个神奇的摄影棚后发生的故事。
  • 接触试验

    接触试验

    从出生开始,我的命运好似已经注定。穿越时间,穿过空间,冥冥之中我来到一片陌生的土地,再次与他相遇。我的血是令他们疯狂的毒药,这其中也包括他。我不确定,对于他,到底是我特别还是我的血更特别?他说:我是她,唯一的爱人,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本书从两方面来介绍成就好班级的秘诀,这两方面分别为在校学生的管理和课外活动的管理。
  • 幽樱迴梦

    幽樱迴梦

    光明和黑暗,白昼与黑夜,正确与错误,没有唯一,总是彼此依存
  • 万界雄主

    万界雄主

    遭遇灭门而唯一幸存下来的小王爷齐峰,被追杀至悬崖,生死关头,意外被神武天君残魂附体,并获得金木水火土五行祖龙的舍利晶,从此转变命运并开始了轰杀各种天才和大小BOSS之路,剑气如虹,霸气如歌,终成万界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