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3800000010

第10章

第九章

“双规”的办法要不要改一改

前几年,乍一接触“双规”两个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向一位媒体人打听,才知道指的是“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问题(或曰对调查所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我当时恍然说,哦,就是“隔离反省”啊,这是过去“组织上”审查干部的轻车熟路。

后来发现,每逢报道反腐案件取得进展,哪儿又抓出一个或一窝贪污犯来,都是先从有关人员被“双规”开始。这“双规”成了纪检部门的一个新式武器,至少也是一个反腐取胜的入口。

反对贪腐,吾所愿也,被“双规”的多半是贪污受贿的犯罪嫌疑人了,便想这是恶有恶报,甚至觉得应该“双规”的比已经“双规”的人数要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吧。我敢说这种心理不是我所独有。虽没有经过民意调查,但对这个“双规”好像一般人并无恶感。

由于这种“双规”该是另有规章,绝大部分都是悄然进行的,不说秘密,至少也不张扬。一般人的感觉就是“进去了”,仿佛等同于进入了法律程序,由检察机关发出了逮捕令似的。谁去管它跟历史上的“隔离反省”有哪些异同,或是也有“双规”后宣布清白的呢(这是逻辑推论,实际上恐怕少之又少;有些被诬而致“双规”的,也往往不是很快能澄清的)。

文革结束以后的“拨乱反正”阶段,我们揭批了“林彪、四人帮”的无法无天,包括私设公堂、非法拘禁一类罪行。后来发现虽“拨乱”也还“反”不了“正”,因为许多做法其来有自,如在文革前,远的不说,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历次政治运动中,各级党政机关都有权对所属人员搞“隔离”:另辟一室,不准回家,不准跟人联系,由保卫人员看押,轻者类似军队中的“关禁闭”,重者则如同监狱里的“蹲小号”。1952年“三反”“五反”时对大中小额“老虎”是这么干的,当时还没有宪法;1954年有了第一部宪法,明文规定了对公民各项权利的保障,但转过年来反胡风、肃反运动中还是这么干的。至于文革,不过是登峰造极罢了。

然而,一般党政机关单位(或特指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限制人身自由吗?

这样一想,我们这里现在实行的“双规”办法,其合法性不是也颇成问题了吗?

我们要建设法治国家,不是任何人、任何社会团体都要在法律范围内活动,而无权超越宪法和法律吗?

由党的纪委执行“双规”的范围,据说在某些地方已经由党内扩大到党外,由“干部”扩大到“群众”,成为“法外之法”(以至在个别地方沦为“生财之道”);但即使只限于党员干部,实施这种拘禁式管理,不也是于法无据吗?

我这些想法,朋友间有的赞同,有的却说:“双规”还是行之有效的,你这不是站到那些被“双规”、该“双规”的犯罪嫌疑人一边,替他们讲话了吗?没有“双规”,他们不是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进行反侦查、串供、毁灭证据乃至灭口等犯罪活动吗,你这提法是要给反腐败设置障碍呀!

问题提得够严重。然而,还有什么能比执纪执法过程中越出宪法和法律的措施更严重吗?

“双规”也许有一定的效率,把对贪污受贿一类违法犯罪的侦查和预审“毕其功于一役”了。然而,如果不由党委纪委越俎代庖,取代司法部门的功能,我们的公检法就无能为力吗?或者说,党委纪委是党内的公检法,负责涉及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刑事犯罪的审查和定案,国家公检法部门则只负责不涉及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刑事案件——也许实际上是这么分工的,但最高检察院和最高法院的组织法并没有这样的规定吧?

前年在一次关于《中国反贪史》(王春瑜主编)的研讨会上,正好遇到几位从事党的纪检工作的朋友,我不怕人讥我外行,三言两语提出这个问题,说我对你们采用的“双规”本身的合法性表示质疑,不料他们不以为意,说这个问题也曾有人提过云云,轻描淡写就过去了。

在建设法治国家的漫长道路上,我们可以算是刚刚起步,还有非法治社会的若干遗留并不足怪。然而我们必须正视,哪些是应该在体制改革中逐步改掉的,而不是视而不见,任其迁延下去。

从“双规”办法的去留,对公务员违反政纪、违犯国法的审查处理,党的纪委对其中具有党员身份者的审查处理的交叉,到党的纪检部门与政府的监察、司法机关之间,在职责范围、工作程序和分工协作方面,涉及党与政、党与法的关系,如何理顺,如何定位,不仅是在反贪反腐工作中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更是在司法改革以至整个国家体制改革中无法回避的议题。

2008年4月22日

政治用语

有一位法学教授写了一组通俗文章,其中有一篇《冲破“两个凡是”的法治解读》,回叙了30年前的一段历史。所谓“两个凡是”,指的是1977年2月7日通过《人民日报》社论公示的,“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文章说,“由于结束了‘两个凡是’,党的有错必纠的政策才得到真正的落实”,接着列举如下:

上世纪30年代革命根据地肃反问题上的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

40年代延安肃反问题上的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

1955年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得到了平反;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的几十万人得到了改正;

1959年以来屡次反右倾运动中被定为右倾分子和犯有右倾错误的人得到了平反;

“文革”中数百万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

请注意,以上六句话缕述的六件大事里,有四句“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夹着一句“几十万人得到了改正”,看来,性质和做法是有所不同的。

在读此文以前,我自然知道几十万“得到了改正”的“右派分子”,从1978年至今的30年间,都只称“改正”不称“平反”,因此后来某些人口头上就称这一部分人为“改正右派”,犹如曾经称什么“摘帽右派”一样,继续形成一种人格侮辱,虽然这不是当局所明文要求的。有些当事人想不通,便寻找这样命名的理由,但也从来没找到过官方的解释。只是据传,在1978年一次几个部委联席会讨论处理“反右(派斗争)”遗留问题时,听当时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传达了毛泽东主席生前的指示,大意说“反右派斗争不搞甄别平反”云云;又据传,邓小平针对这一“两个凡是”的主张,没有正面顶撞,而迂回说,不是平反,是改正错误结论,于是,所有被认为属于“错划”的前“右派分子”之得到“改正”,应该归功于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时的灵活策略,这样,把“改正错误结论”作为对几十万人的“个案处理”,从而避免在整体上把反右派斗争称为“冤假错案”,也完全符合邓小平认为“反右派斗争是必要的”这一基本立场。

因为当年是一个人一个人地被“错划”,现在又是一个人一个人地被“改正”,虽为数达几十万起,但终究都是个案,不涉及对整个反右派斗争的评价。一人一案,要么是冤案,要么是假案,要么是错案,不可能同时是“冤假错案”。所以行文时,不但不必提到当时笼罩了几十万人命运的反右派斗争,并且,也不必提到“几十万人的冤假错案得到了改正”。一句“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的几十万人得到了改正”,何等的简练!

不愧是法学教授的手笔,应该是受过书写法律文书的训练的!

这篇文章不是法律文书,但文章陈述的事实属于重大的政治事件。在我们中国,政治书写的严重性更往往甚于法律书写的严重性!

我这些年来,“大而化之”,没有特别留心各级各类文件中有关“右派‘改正’”都是怎样落笔的,但凭我的直觉,在非正式文件中,在一般个人署名文章中,像这里的写法,是经过用心推敲的,因而也是合乎规格的。

我也便跟着推敲一回,却发现紧挨着的一句有些语病,并因而产生了歧义。

那一句是:“1959年以来屡次反右倾运动中被定为右倾分子和犯有右倾错误的人得到了平反。”请问,这里“得到了平反”的,是“被定为右倾分子”的人和“被定为犯有右倾错误的人”呢,还是“被定为右倾分子”的人,再加上至此依然认定为“犯有右倾错误的人”呢?因为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戴上“分子”帽子的人以下,还有一档“犯有……错误”的人,例如文革期间,定下某些人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同时还定下一批叫做“犯走资派错误的人”,戴走资派帽子就是敌我矛盾性质,所犯不是“错误”,叫“罪行”,而犯……错误的人就归到“人民内部矛盾”,可以称呼“同志”了。这区别不可谓不大,所谓“有区别才有政策”嘛。在反右倾(主要是1959年庐山会议反彭德怀后那一次)中一时定了许多“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同时,似乎也还定下一些“犯右倾错误的人”,我记不十分清楚了,因我当时自顾不暇,无心管别人头上戴什么帽子了。如有这么一些人在当时得免于“分子”之帽,会感到蒙恩宽大;但到了甄别平反时的语境中,如果分指“被定为右倾分子”的人和“犯有右倾错误的人”,对后者来说,可就算得是“留尾巴”,即虽然给你平反了,你可得记住,你是犯过“右倾错误”的!

政治用语跟法律用语一样,关系到“个中人”的升沉荣辱,甚至生死存亡,可不慎欤!在这个问题上絮叨几句,也不算过分吧。

2008年8月22日

食品安全不应内外有别

一个官员被问责以致离职以后,他原来领导的单位首先该干的是什么?

我试着来回答这个常识性的问题。

一是赶紧处理迫在眉睫的,导致前任官员被问责的失职或渎职问题;二是不能停步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及时总结工作,获得足够的教训。

媒体不光要揭露应该问责的人和事,也应该从这些人事的上下左右找出问题之所在。这是舆论监督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一回,由三鹿奶粉暴露的“三聚氰胺”之灾,在遭到扣压延宕多时后,幸而摊出在光天化日之下,媒体上的有关话题也幸而未遭封杀。如果从乐观的角度预期,有关方面或许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那么至少在牛奶制品的食品安全上,一个时期内会得到某些制度的保证吧。

其实,应该反省的岂止食品的安全检验?又岂止需要完善食品检验的制度?

帮助质检总局总结工作,这里只举一个行政理念上的问题。

去年3月,出口美国的宠物食品中,被查含有三聚氰胺,在国外舆论界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事件。虽然据说质检总局部署的专项抽查(包括对奶粉和液态奶)均未检出三聚氰胺,然而在风波之后,质检总局随即将三聚氰胺列入食品出口法检范围,这一举措应予肯定。但是,与此同时,却并没有对国内销售的产品提出同样的要求。如果当时把这一检验标准引入国内销售的产品,也许“三聚氰胺”问题能较早地引起注意,而奶粉之灾不致如后来那样的泛滥(不过也未必,对于“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某些行政和企业决策者来说,只知利益优先,未必会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

所以在食品安全上有两重标准,按照我们这里的习惯,属于“内外有别”的思维方式。骨子里是把外国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看得重于国人。侵害了外国人的权益,人家要抗议,要索赔,要退货,至于国人,就好对付了。问问那些有关的人,包括问责离职的和未被问责而继续在职的,凭良心说,是不是这么回事?你要维权,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设置障碍,可以通过经济手段买通执法人员和媒体记者,只有在所谓惊动高层并由高层权衡轻重作了批示的条件下,才可能触动某些大小集团的利益。——不是这样吗?

而我记得,在去年宠物食品风波期间,国内网上颇有一些“愤青”式的言论,根据质检总局在“专项抽查”中没有发现三聚氰胺的宣告,认定是国际敌对势力无端掀起反华的叫嚣云云。当其时也,那些向奶粉和液态奶(不知道是否也包括宠物食品)中大肆注入三聚氰胺的不法之徒,是不是正在“偷着乐”?这也颇值得我们那些义愤填膺的“网上爱国主义者”冷静地想一想。网上言论什么时候都会是五花八门的,一些事件的局外人有这样那样的偏听偏信也是可以理解的,不必大惊小怪。我心里憋着一个问题倒是不问不快:在去年网上许多激烈言论力挺出口宠物食品,力挺质检总局的抽查结论时,当时还在任的局长心里是怎样想的?

说“内外有别”,内外自然是有别的。但在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权利上,在人的一切基本权利上,每一个中国人,是同世界各国的国民、全人类中的每一个个人一样的,不该有区别的,不应有不同标准的。

2008年10月6日

(本文原题为《我们跟外国人同样享有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权利》,现题为《南方都市报》发表时所改)

不良信息,还是不良现象信息?

首钢技校办公室武(音)老师证实:转发网上邮件的周老师,受到学校行政记过处分和扣发四个月效益工资,主要是因为“在公共平台转发了不良信息”。

什么“不良信息”呢?是一首题为《首钢工学院和技校校长三笑与教师三哭》的打油诗。据《北京青年报》摘发“邮件诗”部分原文,即“三笑”部分如下:

校(笑)长一笑年薪高,二三十万入腰包。职称虽然没评上,捞钱本事不得了。

校(笑)长二笑车补到,每年三万少不了。是钱就往兜里捞,“笑”长劲越干越高。

校(笑)长三笑不用脑,溜须拍马手段高。尽管损失几千万,照样保住乌纱帽。

据说技校校园网上出现此诗后,学校立即展开调查,网管中心专业人员发现是从校外网站进入的,首钢技校遂要求市公安局协助调查,经技侦手段查明邮件转发人是周老师后,市局内保局五处警官曾传唤周老师。

由首都的公安局协助调查这样的鸡毛蒜皮,不知是不是应该叫做资源浪费,也许技校在报案时夸大其词,导致守土有责的内保部门参与其事吧。市局内保局最终认定周老师的行为不构成违法犯罪,这是令人欣慰的。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公安部门是不是应该从中看到,这首打油诗实际上是来自教师对那个校长直至教育主管部门的一份批评,应该提请有关部门参考呢?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这首打油诗并不是该校校方指控的什么“不良信息”,相反,倒是有助于当事人自省,并引起主管部门注意的“不良现象信息”。

远在周代,就设有专门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采诗官或采风官(那时候把民歌民谣叫做“风”,诗经的主体部分就是十五国风),这样做,是“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还没听说哪位“王者”把采集来的包括“怨”和“刺”的诗歌当做“不良信息”加以查处的。而我们当今的一个技校竟能够如此小题大做,打击报复,这是从什么传统继承而来?

今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记得30年前开始“拨乱反正”时,揭发出一些政治迫害案件,例如,前中宣部部长陆定一的妻子严慰冰,曾经写匿名信揭发林彪妻子叶群,结果由公安部门查明,将严投入秦城监狱;延安时期“五老”之一的林伯渠的妻子(恕我忘记了她的姓名),在文革前曾写匿名信斥责江青,结果在文革中受到残酷折磨致死。这些教训,血迹犹新,看来却没有普遍成为干部们的鉴戒,是这些新干部过于年轻,他们的成长期,“文革”记忆已经淡化了吧?

值得一提的,是该诗题目中涉及“首钢工学院”,那位校长却没有一触即跳,应该说素质当较技校校长要高一筹。

2008年10月30日

同类推荐
  • 炊烟

    炊烟

    《炊烟》它是一家老小围坐在餐桌旁的其乐融融,每个人脸上都漾着光彩,饭菜可能不够精美,却是这个家庭独有的风味。
  • 纸上还乡

    纸上还乡

    30余篇约14万字精美的散文作品,凡是有乡村生活经历和体验的人,都可在其中找到过去的青春记忆和无法消释的故土情怀——以乡村为经,以情感为纬,在喧嚣的现代语境中,以一颗对故乡、亲人、生命的感恩之心,描绘出一个“80后”作家疼痛、细腻、诗意的生活图景,并以此完成了一代人“纸上还乡”的精神历程。
  • 草叶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草叶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美国现代诗歌之父沃尔特·惠特曼是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人文主义者。由于早年受到民主主义者托马斯·潘恩和爱默生的深远影响。1839年起,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850年,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自由诗,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由民主生活的赞颂。
  •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唐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和诗歌史上的高峰,诸多著名的诗人与书法家共同开创了中国艺术史上的新局面。唐宋时期留下了近千首论书诗,在诗歌及书法文献研究方面具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学术价值。本书对中国诗学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对二者的相互影响做了探索性研究;着重以唐宋论书诗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研究唐宋论书诗中所使用的形容语、批评语,及其在文学性质的书法文献中语词的使用及变化;本书还重点研究了唐宋论书诗所彰显的文艺思想嬗变;并选取了“宋代书法四大家”中的苏轼、黄庭坚、米芾三家的论书诗作为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彰显了代表性诗人兼书法家的论书诗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 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

    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

    煮海为盐、披沙拣金,本书遴选的20世纪近百位顶尖作家的100篇散文精品,每一篇都堪称令人神醉的美文。那“析义理于精微之蕴,炼字句于毫发之间”的佳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中华散文创作的实绩,代表一个时代的水平。 为了编选出真正传代的美文,为了使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名实相副,我们坚持自己的操守和良知。不选违心之作,趋炎附势、诘屈聱牙、故弄玄虚、孤芳自赏、无病呻吟的作品,在这本书中绝见不到踪影。增删五次,反复推敲之后,读者见到的是一个“唯美、唯趣、唯真”的中华百年散文选本。
热门推荐
  • 青春恰似梦中梦

    青春恰似梦中梦

    这是关于九零后地泪于欢,我们能追忆地永远是过去,不怪时间无情,上帝冷血。我们能做的,就是永远爱着她,爱着他。
  • 美女宝鉴

    美女宝鉴

    李三生说:“不想吃天鹅肉的蛤蟆,不是一只好蛤蟆。”为了做一只牛逼蛤蟆,重生回高二的李三生,风骚的立在云端,对着太阳豪言——我要像个男人一样的去战斗!天生少一魂一魄,为了这只蛤蟆能牛逼的活下去,八个手掌带有红痣的天鹅妹子,是必须要吃滴!
  • 网游之席卷江山

    网游之席卷江山

    你看到的是我站在神坛的无限光辉,却并未注意到我跌落神坛的失意黯淡——林逸尘。一代神级玩家林逸尘在退役表演赛惨遭神秘高手狙击,人生遭遇滑铁卢的他各种倒霉事接踵而来,而这时游戏天杀悄然运行,机缘进入游戏的林逸尘又会在失意之下演绎什么样人生故事呢?他能否追查出表演赛出现的神秘高手,在天杀中演绎又一次巅峰呢?(PS:不擅长写简介,非尘携新书来袭,妄博大家一笑)
  • 魔佛

    魔佛

    因恨成魔,为爱成佛;阻我路者,天诛地灭。
  • 血衣白马倾天下

    血衣白马倾天下

    十多年前,一场妖妃祸国的惊天巨变引发了无数人的猜想;那侥幸不死的妖妃之子前往漠北城赎罪,为天下人守国门;听雨楼里出了个绝世剑客;白马寺里有个吃肉的和尚;小天宫终于有了老三;老先生说,我愿助你升云雾,步步直上青云头。来年身披九龙服,看遍天下英雄冢。天下,很热闹。
  • 情景规划:为不确定的世界规划未来

    情景规划:为不确定的世界规划未来

    本书诠释了情景规划的思想精髓,详细介绍了情景规划的实施方法,并将未来世界的可能情景作为案例向读者作了介绍。
  • 季夏花似火

    季夏花似火

    如果能早点相遇,是不是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少女不断的奔跑,为的是用最快的速度追寻那消逝的过去明明是如此的喜欢你紧握着被拒的申请书,失落的站在拥有“天才聚集地”名声的域南高中校门口传说中的域南高中是一所一切按照学习成绩排名的学校,是普通人很难考进的学校,这里与天尚学院不同,没有名门的特殊待遇,名次便是王道,在这所学校里存在一个特别的班级(特优班),班级里的他们是拥有着不一样“才能”的人,他们既是名次靠前的佼佼者也是青少年中的问题人物
  • 航海世纪

    航海世纪

    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位于欧洲大陆的最西端,坐落在多罗河入海口。随着《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的广泛流传,不断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与财富的倾慕与贪婪,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十六世纪,一个航海事业蓬勃发展的年代,一个欧洲疯狂扩张的年代,在这座靠海而生的城市上,不知孕育了多少航海家。而我们的故事,就从这开始...``〖起点第一组编辑推荐作品〗``推荐几本书哦:《太古魔君》书号150270《跑跑卡丁车之车神时代》书号147791《骇人游戏》书号154271《魔王男仆邪行录》书号156378《附身玄德》书号152859
  • 竹叶飘青

    竹叶飘青

    瓷飘飘由于逐渐臃肿的身躯被男友狠心抛弃,过着满足嘴就行的潇洒生活,瓷妈感叹:这猪儿养肥了还有嫌重的!她撑着头,脸上布满笑意,心里却是苦涩不堪:本以为感情淡了自然就分开了,知道分开会随时间而欲罢不能的思念愈来愈浓,才发现有些人有些事,不是真的淡忘了,只是被深深的埋在心底的某个角落,待苏醒后就会生长发芽,挤压的心脏生疼。再疼,也要过的很好。因你而肥,为他而瘦。
  • 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理想的激励

    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理想的激励

    本生动介绍了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意义的成功人士关于成长与成功的故事,以供典范。